回覆列表
  • 1 # ygccghcc

      黃道婆 又稱黃婆,生於南宋末年淳佑年間,約1245年,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徐彙區東灣村)人。黃道婆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在生活的重壓下,十二三歲就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白天她下地幹活,晚上她紡織布到深夜,還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沉重的苦難摧殘著她,也磨鍊了她,有一次,黃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頓毒打後,又被關在柴房不準吃飯,也不準睡覺。她再也忍受不住這種非人的折磨,決心逃出去另尋生路。半夜,她在房頂上掏洞逃了出來,躲在一條停泊在黃浦江邊的海船上。後來就隨船到了海南島的崖州,即現在的海南崖縣。在封建社會,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年輕婦女隻身流落異鄉,人生地疏,無依無靠,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但是淳樸熱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黃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讓她有了安身之所,並且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還把他們的紡織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當時黎族人民生產的黎單、黎飾、鞍塔聞名內外,棉紡織技術比較先進,黃道婆聰明勤奮,虛心向黎族同胞學習紡織技術,並且融合黎漢兩族人民的紡織技術的長處,逐浙成為一個出色的紡織能手,在當地大受歡迎,和黎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黎族地區生活了將近三十年。但是,黃道婆始終懷念自己的故鄉。在元朝元貞年間,約1295年,她從崖州返回故鄉,回到了烏泥涇。黃道婆重返故鄉時,植棉業已經在長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紡織技術仍然很落後。她回來後,就致力於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她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故鄉人民。一邊教家鄉婦女學會黎族的棉紡織技術,一邊又著手改革出一套趕、彈、紡、織的工具:去籽攪車,彈棉椎弓,三錠腳踏紡紗車……。雖然她回鄉幾年後就離開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勞動對推動當地棉紡織業的迅速發展。在紡紗工藝上黃道婆更創造了新式紡車。當時淞江一帶用報答都是舊式單錠手搖紡車,功效很低,要三四個人紡紗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黃道婆就跟木工師博一起,經過反覆試驗,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這種新式紡車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淞江一帶很快地推廣開來。黃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紡工具方面做出重要貢獻以外,她還把從黎族人民那裡學來的織造技術,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成一套比較先進的“錯紗、配色、綜線、絜花”等織造技術、熱心向人們傳授。因此,當時烏泥涇出產的被、褥、帶、帨等棉織物,上有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等各種美麗的圖案,鮮豔如畫。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附近上海、太倉等地競相仿效。這些紡織品遠銷各地,很受歡迎,很快淞江一帶就成為全國的棉織業中心,歷幾百年久而不衰。16世紀初,當地農民織出的布,一天就有上萬匹。18世紀乃至19世紀,淞江布更遠銷歐美,獲得了很高聲譽。當時稱淞江布“衣被天下”,這偉大的成就其中當然凝聚了黃道婆的大量心血。  封建正史對科學技術有著一種無知的輕蔑,再加上對下層勞動人民的頑固偏見,所以對黃道婆這樣一位偉大的紡織革新家及其傑出貢獻,正史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這是中國歷史學的普遍性的遺憾。但人民是公正的,“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隻筒子,兩匹布。”這是上海一帶勞動人民世代相傳的一首歌謠。這首歌謠歌頌的就是表達了人們對黃道婆為中國棉紡織技術作出卓越貢獻的感激。黃道婆對棉紡織技術的巨大貢獻,贏得了當地勞動人民深情的熱愛和永久的紀念。黃道婆死後,大家舉行了隆重的公葬,並且在烏泥涇鎮替她修建祠堂,叫先棉祠。以後其他許多地方也先後為她修建祠堂,(上海縣港口鎮建有黃母祠)表達了廣大勞動人民對這位棉紡織業的先驅者的感激和懷念。解放後,上海人民為紀念這位傑出的勞動婦女,在1957年4月,重新修整了黃道婆的墓,並且樹立了新的墓碑,在碑上銘刻著她的光輝業績。黃道婆是中國古代勞動婦女勤奮、聰明、慈愛、無私的傑出典型,她的名字和功績將永遠留在廣大人民的記憶中。  黃 道 婆 , 元 代 棉 紡 織 家 。 又 名 黃 婆 。 松 江 烏 泥 涇 鎮 ( 今 上 海 縣 華 涇 鎮 ) 人 。 出 身 貧 苦 , 少 年 受 封 建 家 庭 壓 迫 流 落 崖 州 ( 今 海 南 島 ) , 以 道 觀 為 家 , 勞 動 、 生 活 在 黎 族 姐 妹 中 , 並 學 會 運 用 制 棉 工 具 和 織 崖 州 被 的 方 法 。 元 代 元 貞 年 間 (1295 — 1296) 重 返 故 鄉 , 在 松 江 府 以 東 的 烏 泥 涇 鎮 , 教 人 制 棉 , 傳 授 和 推 廣 “ 捍 ( 攪 車 , 即 軋 棉 機 ) 、 彈 ( 彈 棉 弓 ) 、 紡 ( 紡 車 ) 、 織 ( 織 機 ) 之 具 和 “ 錯 紗 配 色 , 綜 線 挈 花 ” 等 織 造 技 術 。 她 所 織 的 被 褥 巾 帶 , 其 上 折 枝 團 鳳 棋 局 字 樣 , 粲 然 若 寫 ” 。 由 於 烏 泥 涇 和 松 江 一 帶 人 民 迅 速 掌 握 了 先 進 的 織 造 技 術 , 一 時 “ 烏 泥 涇 被 不 脛 而 走 , 廣 傳 於 大 江 南 北 ” 。 當 時 的 太 倉 、 上 海 等 縣 都 加 以 仿 效 。 棉 紡 織 品 五 光 十 色 , 呈 現 了 空 前 盛 況 。 黃 道 婆 去 世 以 後 , 松 江 府 曾 成 為 全 國 最 大 的 棉 紡 織 中 心 。 松 江 布 有 “ 衣 被 天 下 ” 的 美 稱 。 松 江 人 民 感 念 她 的 恩 德 , 在 順 帝 至 元 二 年 (1336) , 為 她 立 祠 , 歲 時 享 祀 。 後 因 戰 亂 , 祠 被 毀 。 至 正 二 十 二 年 (1362) 鄉 人 張 守 中 重 建 並 請 王 逢 作 詩 紀 念 。  明 熹 宗 天 啟 六 年 (1626) 張 之 象 塑 其 像 於 寧 國 寺 。 清 嘉 慶 年 間 , 上 海 城 內 渡 鶴 樓 西 北 小 巷 , 立 有 小 廟 。 黃 道 婆 墓 在 上 海 縣 華 涇 鎮 北 面 的 東 灣 村 , 於 1957 年 重 新 修 建 並 立 有 石 碑 。 上 海 的 南 市 區 曾 有 先 棉 祠 , 建 黃 道 婆 禪 院 。 上 海 豫 院 內 , 有 清 鹹 豐 時 作 為 布 業 公 所 的 跋 織 亭 , 供 奉 黃 道 婆 為 始 祖 。 在 黃 道 婆 的 故 鄉 烏 泥 涇 , 至 今 還 傳 頌 著 : “ 黃 道 婆 , 黃 道 婆 , 教 我 紗 , 教 我 布 , 二 只 筒 子 二 匹 布 ” 的 歌 謠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大權在握用什麼詞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