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牛的生活
-
2 # 渭北新農人
韭黃,俗稱“韭菜白”,是韭菜的一個分支,是將韭菜進行軟化栽培得來的。其原理是將韭菜隔絕光線,完全置於黑暗之中生長。由於沒有Sunny供給,韭菜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韭菜裡的葉綠素含量少,葉片也就呈現淡黃色,被人稱之為韭黃。
通常,對於當年種植的高產韭菜田,進入秋季後可以透過前促肥水、後控長,及早覆蓋、提前收割的技術管理措施,在價格最好的元旦、春節前後供應蔬菜市場,獲的更高的效益。
怎樣才能種出品相好的韭黃
1.培育壯苗♦種子處理
用50℃溫水浸種12小時,把種子上的黏液洗淨,用溼布包好,放在20℃的恆溫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2次,待60%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
♦ 整地施肥
為培育優質壯苗,應選擇土層肥沃深厚、透氣性好、排灌方便、地勢高燥的地塊進行育苗。播種前深翻土地,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50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耙平後做畦。
♦播種方法
3月下旬開始播種,每畝用種4~5千克。澆足底水後,均勻撒播經過催芽的種子,播後覆蓋厚約1.5釐米的細土,並適當鎮壓。然後每畝用33%施田補乳油100克兌水50千克噴灑畦面,防治雜草。隨後覆蓋地膜保溫,待大半幼苗頂土後及時撤除地膜。
♦ 苗期管理
出苗後到3葉期,每7~8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溼潤。苗高15釐米後控水,每20天左右澆1次水,防止韭苗徒長倒伏。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促進壯苗。當日均氣溫降到5℃左右時,澆1次防凍水,以保證韭苗安全越冬。青韭培育到翌年6月下旬,形成健壯根株後即可定植。
2.適時定植♦整地做畦
選擇肥沃、排灌方便、沙質土壤的田塊。每畝施入腐熟雞糞3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鉀15千克,基肥深翻入土,耙平後沿東西向做成寬1.5米、長30米左右的畦。
♦適時定植
當青韭苗高20釐米左右時,用鏟子將其挖起,剪去鬚根前端,保留2~3釐米,並將葉片剪去1/3,以減少葉面蒸騰,促進新根發育。按照壟距30釐米、穴距20釐米定植,埋深4釐米左右,注意土不要蓋住青韭分櫱節。
3.田間管理♦養根
定植後及時澆水。7天左右新葉長出,開始澆緩苗水,促進發根長葉,並及時中耕2~3次進行蹲苗。保持土壤溼度為田間持水量的60%左右。8月初,用50%辛硫磷乳油或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灌根,防治韭蛆。8月底追肥1次,每畝追施腐熟餅肥200千克、過磷酸鈣80千克,9月中旬進行第1次培土。
培土前每畝追施腐熟雞糞60千克,培土高度以離葉片與葉鞘交叉處(俗稱“叉口”)1釐米為宜;7天后進行第2次培土,培土高度與叉口相齊。以後每7天澆1次水,保持畦面溼潤,10月上旬開始減少澆水次數,使畦面見幹見溼。當青韭長到40釐米後收割1茬,使根株多積累養分,有利於提高韭黃產量。
♦建風障、扣膜保溫
11月下旬,韭菜地上部分枯死後,割下韭葉清理韭樁,保持畦面清潔乾淨,畦面上每畝均勻撒施充分腐熟的幹雞糞2000~2500千克,以提高地溫。土壤封凍前,澆1次透水,3天后即可進行覆蓋。
用玉米秸稈搭建高約1.5米的風障,略向南傾斜。在風障向陽面,沿東西向綁縛1米寬的反光膜,透過光的反射,使畦面快速增溫,促進韭黃生長。用2.5米長的竹條在韭畦上方彎成拱架,每50釐米插一根,兩端插入土中,架上用薄膜蓋嚴,壓土固定後蓋上草苫。
♦後期管理
晴天9:00揭開草苫,14:30蓋上草苫,陰雪天注意提前蓋苫,並及時清掃積雪。韭黃喜乾燥,畦內不宜過溼,應適當放風,使棚內溫度保持在20℃左右,溼度60%~70%,以適應韭黃健壯生長的需要。多雨時節,要定期檢查,避免薄膜破損漏雨,雨水進入棚內,引起韭黃腐爛,造成產量和品質的下降。於上市的前20天,進行第3次培土,將壟間乾土培在韭黃根部,使之避光進行軟化栽培,培土高度可略高於叉口,以後不再培土。早晨可比平時提前30分鐘揭開草苫,或傍晚延遲30分鐘覆蓋草苫,適度低溫使韭黃緩慢生長,商品性更高。
4.防治病蟲韭黃主要的病蟲害有疫病、霜黴病、灰黴病、鏽病、韭蛆、潛葉蠅、薊馬等。
防治疫病、霜黴病,用70%代森聯(品潤)幹懸浮劑600倍液或72%霜黴威水劑800倍液噴霧;
防治灰黴病,可用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40%二甲嘧啶懸浮劑1200倍液葉面噴霧;
防治鏽病,可用16%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
防治韭蛆,可在成蟲盛發期,每畝畦面撒施2.5%敵百蟲粉劑2kg,或在10:00左右噴施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在潛葉蠅產卵盛期至幼蟲孵化初期,噴施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可有效防治;
薊馬可在其幼蟲發生盛期,噴施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4000倍液,或18.1%左旋氯氰菊酯(富銳)乳油3000倍液防治。
5.收穫第1茬韭黃在元旦前後收割,收割時先揭去草簾,將韭黃葉片扶向一側,把土扒開到露出韭根時,離地面1.5釐米平直收割即可。隔25~30天根據市場收割第2茬,每次收割後3天左右韭菜傷口癒合,及時追肥澆水,每畝施腐熟雞糞500千克、尿素15千克,使根莖積蓄足夠的養分,避免植株缺肥早衰,收穫兩茬後停割,進入下一年的栽培養護。
種植韭黃的菜農有“晴三天小旱,晴五天大旱”和“韭菜土不能開拆”之說。說明供給充足的水肥,保持土壤經常溼潤狀態對韭黃生長是很重要的。既有利於分櫱和葉片的生長,增加當年的產量,還有增加來年產量,延遲植株衰老的作用。並可使葉片組織柔嫩,達到提高品質的目的。 -
3 # 小阿強吖
選擇適合的種子。韭黃的品種很多,但是對於不同地方所需要的種類不同,要選擇適合自己當地土地所需要的種子型別,這樣才能讓種子繁殖得更好,更有利於培育出更好的韭黃種子。選擇合適的種子對於韭黃的培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能讓韭黃生長得更旺盛。 種植的土壤要肥沃。韭黃的生長過程中是需要有很多肥料的,因此要選擇一塊比較肥沃的土地來種植韭黃,而且土壤的排出性要好。因為韭黃是要完全避光繁殖的,因此要搭好架子,並用遮光布遮擋,這樣培育出來的韭黃顏色才是黃白色的,這樣的品種會更好一些。保持土壤溼度。韭黃在生長過程中是需要足夠的水分的,因此一定要多澆水,保持土壤的溼度,這樣更有利於韭黃的生長,也能讓韭黃生長得更旺盛。不過要避免土壤積水,否則會造成根部腐爛的情況,這對於韭黃的生長是非常不利的。適當移植。透過播種好後成長上來的韭黃植株有的會比較密集,而這時候要及時發現及時移植,這樣才能保證每株韭黃都有足夠的生長空間,這對於韭黃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要適當將韭黃移植,這樣才能保證有更好的生長環境,對於韭黃的生長才更有好處。做好防蟲準備。韭黃的種植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防蟲準備,否則很容易讓其遭受到蟲害,這對於就黃的生長來說是非常不好的,因此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檢查,這樣才能讓其生長得更好一些。如果出現蟲害要及時將其殺死,使用農藥,這樣才能保證所有韭黃都很健康。定期施肥。韭黃的生長過程中是需要大量的肥料的,因此要及時給韭黃施肥,才能保證其有足夠的營養物質,這對於韭黃來說是非常好的。給韭黃施肥的時候要掌握好量和時間,這樣更有利於韭黃的存活,對於韭黃來說是非常好的。
-
4 # 彩雲之男華哥
一、選種與播種
1、選種
選用抗病蟲、抗寒、耐熱、分株力強、外觀和內在品質好的當地小葉韭菜品種。
2、播種
(1)播種方式:育苗移栽。
(2)播種期。春播一般在3月中旬,夏播在4月下旬。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
(3)播種量。每667 ㎡用種4~6 kg。
(4)種子處理。可用幹籽直播(春播為主),也可用40 ℃溫水浸種12 h,除去秕籽和雜質。將種子上的黏液洗淨後催芽(秋播為主)。
(5)催芽。將浸好的種子用溼布包好放在16 ℃~20 ℃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2次,60%種子露白尖即可播種。
(6)整地施肥。播前需耕翻土地,結合施肥,耕後細耙,整平做畦。基肥品種以優質有機肥、常用化肥、復混肥等為主,在中等肥力條件下,結合整地每667㎡撒施優質有機肥6 000 kg,尿素6.6 kg,過磷酸鈣60 kg,深翻入土。
(7)播種。將溝(畦)普踩一遍,順溝(畦)澆水,水滲後,將催芽種子混2~3倍沙子(或過篩爐灰)撒在溝、畦內,畝播種子4~6 kg,上覆過篩細土1.6~2 cm。播種後立即覆蓋地膜或稻草,70%幼苗頂土時撤除床面覆蓋物。
二、播後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出苗前需2~3 d澆一次水,保持土表溼潤。從齊苗到苗高16 cm,7 d左右澆一小水,結合澆水每667 ㎡追施尿素6.6 kg。高溼雨季排水防澇。立秋後,結合澆水追肥2次,每次每667 ㎡追施尿素8.7 kg。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進壯苗養根。天氣轉涼,應停止澆水,封凍前澆一次凍水。
2、除草:出齊苗後及時拔草2~3次,或採用精喹禾靈、蓋草能等除草劑防除單子葉雜草。
三、定植與管理
1、定植時間:春播苗,應在夏至後定植;夏播苗,應在大暑前後定植,以躲過高溫多雨的七、八月份;秋播苗,應在來年清明前後定植。定植時期要錯開高溫高溼季節,因此時不利於定植後韭黃緩苗生長。
2、定植方法:將韭黃苗起出,剪去鬚根先端,留2~3 cm,以促進新根發育。再將葉子先端剪去一段,以減少葉面蒸發,維持根系吸收與葉面蒸發的平衡。在畦內按行距18~20 cm、穴距10 cm,每穴栽苗8~10株,適於生產青韭;或按行距30~36 cm開溝,溝深16~20 cm,穴距16 cm,每穴栽苗20~30株,適於生產軟化韭菜,栽培深度以不埋住分櫱節為宜。
3、水分管理:定植後連澆兩水,及時鋤劃2~3次蹲苗,此後土壤應保持見幹見溼狀態,進入雨季應及時排澇,當最高氣溫下降到12℃以下時,減少澆水,保持土壤表面不幹即可,土壤凍前應澆足凍水。
4、施肥管理:施肥應根據長勢、天氣、土壤乾溼度的情況,採取輕施、勤施的原則。苗高35 cm以下,每667 ㎡施10%~20%腐熟糞肥500 kg;苗高35 cm以上,667㎡施30%腐熟糞肥800 kg,同時加施尿素5~10 kg,或加施複合肥5 kg,天氣乾旱應加大稀釋倍數。
四、軟化韭菜
1、培土割青:培土是使莖稈軟化的主要措施,一般分2次進行:在苗高50 cm時進行第1次培土;約隔10 d左右,割去上部青韭,再進行第2次培土。前後培土要求在20 cm厚。培土時需先施複合肥,再潑澆一次10%的人糞尿。
2、覆蓋遮光物:割青後,在韭菜上面蓋上遮光物,使其不透Sunny,進行軟化。
4、適時收割:當韭黃長到40~50 cm左右高時及時收割。
五、病蟲害防治
1、主要病蟲害:蟲害以韭蛆、潛葉蠅為主;病害以灰黴病、疫病、霜黴病等為主。
2、物理防治。糖酒液誘殺:按糖、醋、酒、水和90%敵百蟲晶體3:3:3:10:0.6比例配成溶液,每667 ㎡放置1~3盆,隨時新增,保持不幹,誘殺種蠅類害蟲。
3、藥劑防治。疫病:用68%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每667㎡用120 g,500倍液7 d噴一次。
-
5 # 檸檬妹紙
一、培育壯苗
生產韭黃應選擇前茬為非蔥蒜類蔬菜的地塊。選用生長速度快、抗寒、耐熱、分株能力強、豐產性和內在品質好的品種,蘭州地區韭黃栽培一般選用雪韭6號、農大雪韭、雪韭4號、平韭5號和蘭州小韭。韭黃標準化栽培採用直播,播種期為每年的4月上、中旬。
1.播前準備
播前地塊深翻25~30釐米,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南北向起壟,壟寬55釐米、溝寬25釐米、壟高30釐米。在溝底,每畝撒施尿素10~15公斤、過磷酸鈣60公斤、硫酸鉀12公斤,施肥後覆土5釐米厚。
2.種子處理
每畝播種量2.5~3.0公斤。播前將韭菜種子放在Sunny下暴曬1~2天,然後進行催芽處理。先用40℃溫水浸種,並保溫在25~30℃條件下繼續浸泡24小時;洗淨種子,用乾淨的溼布包好,勿透光,放在15~20℃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並抖鬆散,3~4天后,80%種子露白尖即可播種。
3.均勻撒播
幹籽直播要求土壤墒情為手捏成團,不易散開,指縫不滲水。先在壟溝內灌水10釐米深,待水滲入土壤後,土表稍晾不黏時,將催好芽的韭菜種子均勻撒播在壟溝裡,撒後覆蓋細土0.5釐米厚。
如需噴施除草劑,在播種後即可使用50%丁草胺乳油,每畝用100~150毫升兌水40~50公斤噴施在畦面上。播後立即用地膜覆蓋壟溝。播種期遇高溫、光照過強時可在壟上覆蓋秸稈或麥草。待幼苗有60%~70%出土時,陸續撤除地膜和覆蓋物。
4.出苗後的管理
從韭菜出苗至3~4片真葉期,每隔4~7天噴一次水,每平方米用水量3~4公斤。待幼苗長出5片真葉、苗高17~20釐米時,每隔10~14天澆一次水,澆水量達到20釐米深並能迅速下滲為止,不能出現積水。齊苗後應及時人工除草。
-
6 # 南小赫
蒜黃的種植注意事項
1、種植時間
選擇好的時間蒜黃才能茁壯成長,一般來說秋季種植蒜黃算是比較合適的時間,這個時間段的自然環境相對最適合其的生長,蒜黃也會長的比較快。具體時間的話大概在8-9月分左右,雖然其它時間也能種植,但是基本都是採用大棚進行管理,長出來的蒜黃相對對沒有秋季種植的好,且需要費的精力也會大一些。
2、溫度
溫度對於蒜黃的影響很大,但是在溫度控制這方面很多種植戶總是容易忽視掉。在10-30℃左右蒜黃都能生長,但是速度差距卻極大,芽苗期的溫度一般儘量控制在22-26℃左右,這樣的生長速度會是最快的。隨著蒜黃的生長溫度慢慢的要降下來,生長髮育時期溫度控制在20℃左右為佳,快成熟的時候溫度還要適當的下降2-3℃左右。
3、Sunny
蒜黃一般生長在黑暗無光的環境下,所以對於光線亮度的控制也要到位才行,一般都是先在室外進行遮陽處理,然後在進行擋光處理,建議採取雙層擋光形式。室內就靠著燈光即可,需要進行管理的時候再開啟,日常都是關閉的。光照過多的蒜黃一般會長的比較老,不適合出售,這是大家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4、水分
蒜黃長的好不好,水分的把握是很重要的,所以水分也是要注意的重點之一。蒜黃的生長週期很快,所以對於水分的需求比較大,主要是要保持土壤的溼潤性,但是又不能太溼潤了,因為無光的原因,水多了極其容易造成蒜黃腐爛。基本保持在3-4天澆水一次,主要根據土壤的乾溼程度來適當調整澆水時間
回覆列表
一、培育壯苗
生產韭黃應選擇前茬為非蔥蒜類蔬菜的地塊。選用生長速度快、抗寒、耐熱、分株能力強、豐產性和內在品質好的品種,蘭州地區韭黃栽培一般選用雪韭6號、農大雪韭、雪韭4號、平韭5號和蘭州小韭。韭黃標準化栽培採用直播,播種期為每年的4月上、中旬。
1.播前準備
播前地塊深翻25~30釐米,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南北向起壟,壟寬55釐米、溝寬25釐米、壟高30釐米。在溝底,每畝撒施尿素10~15公斤、過磷酸鈣60公斤、硫酸鉀12公斤,施肥後覆土5釐米厚。
2.種子處理
每畝播種量2.5~3.0公斤。播前將韭菜種子放在Sunny下暴曬1~2天,然後進行催芽處理。先用40℃溫水浸種,並保溫在25~30℃條件下繼續浸泡24小時;洗淨種子,用乾淨的溼布包好,勿透光,放在15~20℃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並抖鬆散,3~4天后,80%種子露白尖即可播種。
3.均勻撒播
幹籽直播要求土壤墒情為手捏成團,不易散開,指縫不滲水。先在壟溝內灌水10釐米深,待水滲入土壤後,土表稍晾不黏時,將催好芽的韭菜種子均勻撒播在壟溝裡,撒後覆蓋細土0.5釐米厚。
如需噴施除草劑,在播種後即可使用50%丁草胺乳油,每畝用100~150毫升兌水40~50公斤噴施在畦面上。播後立即用地膜覆蓋壟溝。播種期遇高溫、光照過強時可在壟上覆蓋秸稈或麥草。待幼苗有60%~70%出土時,陸續撤除地膜和覆蓋物。
4.出苗後的管理
從韭菜出苗至3~4片真葉期,每隔4~7天噴一次水,每平方米用水量3~4公斤。待幼苗長出5片真葉、苗高17~20釐米時,每隔10~14天澆一次水,澆水量達到20釐米深並能迅速下滲為止,不能出現積水。齊苗後應及時人工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