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人說中文往往一句話可以理解為多種意思,也就很容易造成歧義。
5
回覆列表
  • 1 # 命理風水師王寬之

    我們需要辨證地看嚴謹。我沒有接觸過德語,只能對比下法語和漢語。但是我相信,語法層面上的複雜多多少少會帶來表述上的嚴謹。法語充斥著大量的時態,動詞的變位,加上名詞分詞性,初學時會覺得太過複雜。但是在熟悉了這樣一套語法體系後,會帶給我們一些表述上的嚴謹和簡潔。答主是工科生,所以用工科裡的一個概念舉個例子:

    在圖論中有一個概念是“根”,對應法語是“racine”。下面我們來看看法語的定義:

    racine : somme r tel qu"il existe un chemin de r à tout autre sommet du graphe.

    字面直譯為:

    根:存在一條從r出發的,可以通往圖中所以其他節點的路徑。

    中文中出現了一個問題是:所有的節點都出現在一條路徑?還是從r出發到其他節點都存在一條路徑?正確的定義是後者。但是在法語中,僅僅使用tout單數形式,就可以使定義不出現歧義。在這一點上,法語可以說是嚴謹而且簡潔的。

  • 2 # 中法翻譯

    當然這也是法語老有又臭又長句子的原因,也促使在法譯漢的過程中經常需要調整句子語序,或把長句分成數個短句來翻譯的原因。

  • 3 # 海闊天空詩酒花

    我曾經學過一年的法語。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學得不好,現在也基本忘光,但學習過程中的痛苦非常難忘。

    我本來以為法語和英語有很多相通之處,比如很多單詞的寫法和發音可能差不多,背起來容易。結果發現,那只是表面現象。學習法語的關鍵不在單詞,但僅僅是單詞本身已經讓我很頭大了,因為我完全沒想到法語單詞的變化這麼多!

    時隔多年,我現在也無法說清到底有多少變化,但絕對比英語複雜多了。舉個例子,我們知道英語裡的動詞會因應時態、語態的變化,產生形式上的變化。名詞簡單一點,也就是個單複數的區別。但是在法語裡,名詞還分陰性和陽性!“性別”不同的名詞,不但字尾不一樣,前面接冠詞、介詞的時候也不一樣。

    這也罷了,關鍵是有些詞到底是陰性還是陽性,完全不能想當然憑感覺,只能死記硬背。

    我當時學到這裡已經開始頭大。

    單詞本身就變化多多,更不用說連線成句子的時候了。法語的時態、語態有多複雜我不知道,因為我學了點皮毛就丟盔棄甲地逃了。剛剛在網上搜了一下,貌似有:現在時、將來時、最近將來時、簡單將來時、先將來時、未完成過去時、複合過去時、愈過去時、條件式、虛擬式、被動態、先過去時、簡單過去時、正在進行時、最近過去時……

    什麼意思我也不知道,都是抄的。但這些時態羅列下來,估計大家也能看出法語有多複雜了。

    總之,小結下來,我對法語的直觀感受就是:在不同的語境下,你看到的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法語句子(所謂不一樣,是指句子中單詞的樣子和順序不一樣),如果翻譯成中文的話,可能竟然是同樣的意思,只不過有時態語態上的細微差別而已。

    這樣的話,當然是很難有歧義了。

    所以題主說的,有人說法語不會產生歧義,我覺得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吧。

    不過法語有個優點,就是拼寫規則很明確,基本上即使你不懂一個詞是什麼意思,但是也可以看著它讀出來。我學法語時就常常煞有介事地讀一些其實我壓根不懂是什麼意思的句子和短文,像模像樣的……

    但法語的發音也有個特點,就是很容易“吞字”,一些字母放在單詞中是不需要發音的,有可能一個看著長長的單詞,讀起來音節卻很簡單。而且,據說法語也有拼寫不同但發音相似的“同音字”,所以,光是聽的話,未必能發現法語詞句的變化多樣。但寫成文字就不同了,如上所述,每個詞的變化都有嚴謹規則。所以有一種說法是,聯合國將英語定為第一發言語言,將法語定為第一書寫語言。

    法語的嚴謹、難有歧義,大概就表現在這些地方了。

    顯然,這跟中文完全不同。不管什麼語態時態,我們的方塊字是不會有字形的變化的,也不會加什麼字首字尾。如果要表示語態時態的不同,我們是透過一些連線虛詞或者語氣助詞來體現,甚至很多時候都不同任何連線詞,詞序更不用調整,具體意思,大家根據上下文分析判斷!

    這就造成題主描述所說的,有人說中文往往一句話可以理解為多種意思,也就很容易造成歧義。雖然我很熱愛我們的文字,但是我不得不說這個論斷並不算錯。

    關於中文容易產生歧義的段子,網上一搜一大把,據說都是逼死外華人的節奏。隨便說幾個:

    今天甲隊大敗乙隊。——古老的例子了,到底是甲隊贏還是乙隊贏?

    你這人真有意思!你這人真沒意思!你這人有意思嗎?——吵架時使用,三句話可以表達同樣的一個意思!只有華人懂。

    他一直沒結婚。因為年輕時只想一個人,年老時只想一個人。——想的那一個人是別人還是自己?

    天氣熱,能穿多少穿多少。天氣冷,能穿多少穿多少。——為啥天熱天冷都是“同樣”的要求?

    包括最近出事被要求停飛的波音737-8,個人覺得,那個停飛公告的表述確實是有歧義的。只不過大家都能從常理上去理解,知道那不可能是在某個時間節點之前停,過後就不停的意思。但如果是法律條文,這麼寫確實容易被人較真死磕,不夠嚴謹。

    所以,所以說,如果是起草法律文書之類的嚴謹條文,還是法語合適,中文不合適。

    但是中文的這種模糊性也有好處。它所產生的就是我們民族獨特的含蓄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我覺得莫過於優美的古詩詞了。很多古詩詞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朦朧美感,這種美恰恰來自於其意境的“可以意會難以言傳”。如果不是中文表述的不確定性,古詩詞的解讀就不會有多種含義和聯想,而它的美,恰恰在於這一點。如果望文生義,從字面上只能解讀出唯一的含義,那得多枯燥,多生硬啊。

    所以中文不適合“科學”,但適合“藝術”。人類的思維和情感本來就是複雜多樣的,藝術就是這種複雜思想和情感的體現。而“容易產生歧義”的中文,顯然很適合用來創作含蓄優美的文藝作品。

  • 4 # 裡貝Felix

    那法國一定沒有算命的嘍!漢語就是因為不確定性,導致可以說的很玄妙。日常生活還好,高階學科還是用英語教學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Justinbieberneverletyougo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