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王海斌24834386

    根本原因就是政治理念不同,諸葛亮顯然是漢王朝的支持者,與劉備的匡扶漢室是一致的,曹操只是名義上的漢臣,打敗袁紹之後,乾脆把丞相府搬到了鄴郡,這是明顯另立中央,臉面都不要了,只維持漢朝的一個形勢,顯然世代為漢臣,又重視儒家名節的諸葛亮是不能接受的

  • 2 # 歷史之大觀

    有兩個原因:

    一、從武侯他的理想角度說:他的理想是恢復漢室天下,而在當時的漢室宗親中,劉表垂垂老矣,滿足於據荊州一地,割據自保。而劉璋沒什麼才能,庸碌無為,除了他們,始終保持獨立、曾為一方諸侯的,只有劉備。只有他才有讓武侯實現政治理想的可能,而劉備也符合儒家知識分子心目中的“明君”標準:能識人、用人,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1、能識人、用人,比如劉備對趙雲,就始終信任不疑,認為他不會背叛自己,還用手戟擲告狀的人。再說關張,從184年起兵到207年武侯出山,長達23年時間裡,劉備屢敗屢戰、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無論混到多慘,關張始終不離不棄、忠心耿耿,此外還有糜竺、糜芳、孫乾等人也是如此,這就說明劉備能夠團結手下,識人、用人上有過人之處。混這麼慘還能保持團隊如此團結的,當時就劉備一人而已。

    2、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劉備從起兵當時,幫助、投奔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公、袁紹、劉表等人,而他卻沒要求過這些人應該回報、幫助自己。從184年起兵到212年與劉璋反目,長達28年(半輩子的時間了。)的時間裡,幫助過別人不求回報的,當時只有劉備一人,因此劉備贏得了非常高的聲望,這些符合儒家知識分子對明君的標準。

    二、1,從現實角度說,武侯出山前,大軍閥如曹公、二袁、孫家兄弟、劉表等,羽翼已豐、格局已成,若武侯投他們,就要從普通幕僚做起,而且上升空間有限。對武侯這種自比管、樂的人才來說,這不是理想狀態。而劉備集團當時還處於事業低谷,羽翼未豐、格局未成,武侯上升空間非常大,而事實上武侯出山也立即獲得了僅次於劉備的地位,這是別的軍閥都不能給武侯的。

    2,曹操徐州大屠城,徐州的好多士族門閥都對此很憤怒,而孔明的家族也在徐州,孔明對曹操就更加失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判斷自己的臉型適合剪什麼樣的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