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北朝樂府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北朝民歌,雖然僅有二十七個字,卻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它歌詠了北國草原的富饒、壯麗,抒發了敕勒人對養育他們的水土,對遊牧生活無限熱愛之情。
“敕勒川,陰山下”,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從中我們也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讚美之情。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極言畫面之壯闊,天野之恢宏。同時,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徵,歌者以如椽之筆勾畫了一幅北國風貌圖。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野”兩句承上,且描繪筆法上略有疊沓,蘊涵著詠歎抒情的情調。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最後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描繪出一幅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景象。
這首民歌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敕勒人的豪情。
《賦得古草原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
譯文:
平原上的野草一片蔥蘢茂盛,年年一枯一生,野火也燒不盡它,等來年春風一吹,又紛紛萌生出來。野草遠遠地一直延伸到古道,青翠的山巒將荒城連線在一起。又要送朋友遠行了,滿目的青草也充滿了離別之情。
卜算子·青海湖草原
半綠草秋黃,遙望鋪天際。
風送牛羊時幾聲,蝶度幽叢裡。
千秋歲·塞外草原
塞煙邊外。驅馬跑無際。天極處,山巒疊,閒雲行幾朵。氈幄聯鱗次。青翠遍、道彎指帳蹄痕碎。
廣闊胸懷事。悠久英雄地。峰火熄。胡笳起。茹毛逐水草。衣皮寒流徙。過去也、眨眸復看容顏改。
敕勒歌
北朝樂府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北朝民歌,雖然僅有二十七個字,卻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它歌詠了北國草原的富饒、壯麗,抒發了敕勒人對養育他們的水土,對遊牧生活無限熱愛之情。
“敕勒川,陰山下”,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從中我們也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讚美之情。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極言畫面之壯闊,天野之恢宏。同時,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徵,歌者以如椽之筆勾畫了一幅北國風貌圖。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野”兩句承上,且描繪筆法上略有疊沓,蘊涵著詠歎抒情的情調。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最後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描繪出一幅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景象。
這首民歌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敕勒人的豪情。
《賦得古草原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
譯文:
平原上的野草一片蔥蘢茂盛,年年一枯一生,野火也燒不盡它,等來年春風一吹,又紛紛萌生出來。野草遠遠地一直延伸到古道,青翠的山巒將荒城連線在一起。又要送朋友遠行了,滿目的青草也充滿了離別之情。
卜算子·青海湖草原
半綠草秋黃,遙望鋪天際。
風送牛羊時幾聲,蝶度幽叢裡。
千秋歲·塞外草原
塞煙邊外。驅馬跑無際。天極處,山巒疊,閒雲行幾朵。氈幄聯鱗次。青翠遍、道彎指帳蹄痕碎。
廣闊胸懷事。悠久英雄地。峰火熄。胡笳起。茹毛逐水草。衣皮寒流徙。過去也、眨眸復看容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