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作為中國的眾多鄰國之一,印度與中國之間儘管在地理上距離不遠,但是由於兩國接壤的地帶屬於人口稀疏的藏區,兩國之間實際的交流並不如其他親密鄰國頻繁。
同時,由於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印度與中國之間近年頻繁出現領土方面的紛爭。
然而,儘管在國內網路上已經一口一“阿三”,我們對印度的實際瞭解仍然不足,“咖哩”,“骯髒的街道”,“強姦犯滿地”,這幾個標籤化的刻板印象幾乎在國內網路提及印度時就一定會伴隨的。
| 圖源於網路
無論是社會,國家層面還是歷史,文化層面,我們對印度的印象都因為一些人為的因素而存在一些偏頗甚至偏激之處。
與新聞層面的大量負面報道相對應的,則是學術上我們在印度研究方面極大的空白,尤其是古印度的研究上,儘管當代中國民間的主流意識依然接受1923年柳詒徵先生在《中國文化史》中提出的“世界開化最早之國,曰巴比倫,曰埃及,曰印度,曰中國”,也就是“四大文明古國”的概念。
但中國大陸範圍內至今尚無成體系的古印度研究,大部分的研究結論皆是採用印度方面的結論(其原因頗為複雜,將會在文章背後闡明),這就導向一個比較“廣為人知”的觀點,那就是古印度文明最終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受蠻族(雅利安人)入侵而滅亡,現在的印度與古印度之間並無聯絡。
儘管這一觀點廣泛為現在的印度和中國所接受,但從學術角度上,這一觀點即使不算是謬誤,也算是有待商榷的說法。
|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200年古印度文明重要考古學遺址一覽(英文) 圖源:The archaeology of South Asia: from the Indus to Asoka, c. 6500 BCE–200 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古印度文明主要發源於印度河河谷內,在公元前1900年之前,古印度文明的中心主要是兩座古城,哈拉帕城(Harappa)與摩亨佐達羅城(Mohenjo-Daro)。
然而,考古學證據顯示,在公元前1900年後,這兩座即使在整個亞洲範圍內也能稱得上龐大的古城卻被極快地廢棄了。甚至有證據指出,摩亨佐達羅城內發生過一場屠殺。
因為在哈拉帕發現,堡壘的大門被封死。而在俾路支地區(Baluchistan),則發現了聚落被焚燬的痕跡。
作為早期研究南亞地區的學者,莫提默·惠勒(Mortimer Wheeler)將這些考古學證據作為雅利安人入侵南亞的證明。同時也是惠勒提出了雅利安人入侵南亞導致古印度文明衰亡的理論,也就是我們在上文所提及的“外族入侵論”。
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喬治·達爾斯(GeorgeDales)在重新整理了考古學證據後對“外族入侵論”提出了質疑。
達爾斯認為沒有更多的證據顯示成規模的暴力行為存在,比如被遺棄的武器,或者城址內被焚燬的房址。同時,達爾斯透過研究認為只有一部分暴力受害者屬於被廢棄的城市。
根據達爾斯的觀點,摩亨佐達羅大屠殺的始作俑者可能是從俾路支山地地區來的一夥土匪強盜而非從西方來的雅利安人。
除了達爾斯,還有幾個學者認為印歐語系所屬的人種可能更早就到達了南亞,有的證據顯示一些古印度城市中的習俗已經顯示出一些和吠陀教相近的地方。
|對於農業,乾旱無論什麼時代都是無情且恐怖的敵人 圖源於網路
除了反對入侵論,達爾斯還提出一個觀點,“哈拉帕人真正的敵人是大自然”。而氣候變化的結果是多樣的,洪水,河流改道,海平面變化,降水減少,每一個對早期文明而言都是災難性。
現在,氣候變化在歐美學術界也被認為是引起古印度文明衰亡的主因之一。
在2014年,一支由亞馬·迪克西特(Yama Dixit)帶領的團隊針對印度地區的古氣候進行了一部分復原。
他們的結果顯示,在印度地區西北部,也就是古印度文明城市集中的地區,在4100年前夏季季風有明顯的減弱。夏季季風的減弱會直接導致夏季的降水減少,從而對農業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失去了生存根基的農業,沒有了食物,人就會自發地離開城市謀求生路,城市自然也就衰敗了。
|曾經的新月沃土,在千年的小麥種植後也變得貧瘠 圖源於網路
除了氣候上的變化,土壤產生的變化對於古代文明的打擊一樣是毀滅性的。而土壤的退化主要與農作物有關。
在古印度文明早中期,以小麥為主要作物,而小麥作為一種旱地作物,對於水的需求量相對較小,但是對地力的消耗很高。長期種植小麥,即使定期休耕,依然會引起土壤板結等問題。
同樣以小麥為主要農作物的文明,兩河文明的衰落也被認為和過度種植有關。
沃爾特·費爾塞維斯(Walter Fairservis)認為在古印度文明晚期,一部分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的居民會從印度河谷遷至恆河下游和南印度地區,並且改種米而非小麥。
同時在印度河谷中,小米的種植比例在晚期有明顯的增加。小米作為農作物,對於地力的要求相比於小麥更低,更易種植。種植小米的比例提高從側面也能顯出地力的退化。
|剛果的孩子在水管旁用水。爆發鼠疫的關鍵要素,就是衛生條件不足的用水網 圖源於網路
除了糧食,一場瘟疫同樣能讓一個發達的古代文明走向衰亡。
在2002年,簡·麥金託什(Jane McIntosh)認為摩亨佐達羅的人口減少有可能與鼠疫或者類似的傳染病有關。作為一直威脅著人類生存的傳染病之一,鼠疫的主要傳播手段是地下水網,確切來說,是地下水網裡的老鼠。
在並不在意地下水衛生的古代,老鼠會經常活動於下水道中,同時由於排汙水和飲用水源之間沒有明確的分離手段,被汙染的水混入了日常飲用的井水或者河水中,從而導致傳染病暴發。
麥金託什認為,在摩亨佐達羅的發展末期,城市的維護和規劃呈現出混亂的局面,這能作為印證傳染病的一項例證。
然而,並沒有人類遺存能夠印證鼠疫的存在。除此以外,鼠疫雖然可怕,但是為何是在古印度文明的城市已經建成超過700年後才爆發?
所以,傳染病導致崩潰的學說依然存有許多需要進一步求證之處。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奪走了大約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 圖源於網路
除了以上自然原因,羅賓·科寧漢(Robin Coningham)認為貿易體系的崩潰或許也是古印度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古印度與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維持著長期的貿易關係,然而,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800年左右,考古學證據顯示兩者之間的貿易有了顯著的減少,這一時間非常貼近古印度文明城市的衰落時間。
然而,目前尚缺乏證據來論證兩者之間的確切關係,孰為因孰為果尚且不明,有可能是貿易崩潰引起的物資匱乏導致城市無法維持運轉,也有可能是城市的崩潰導致缺少可供交易的商品,從而減少了雙方的貿易量。
就結論來看,儘管具體古印度文明衰落的原因尚且不明,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古印度文明至少現在來看並不是單純地遭受了雅利安人的入侵而滅亡,而是有更復雜的原因。
每一項學術觀點的贊同與反對背後都有著複雜的邏輯和論證,本文以科普為目的,僅把表面的邏輯因果呈現於此。
同時,作為一個文明,我們應該儘量避免使用“滅絕”一詞,因為透過考古學證據,我們是從物質層面在論證一個考古學文化的興盛和衰落,無論一種物質面貌被如何評價,其本質都只是人類活動的一種物質性反映而不是直接的,具象化的人類社會反映。
物質面貌上的衰退,對應的是人類活動的減少,而人類活動減少與人群絕對數量上的減少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聯,現在就有考古學者認為,古印度文明因某些原因衰落後,對應的人群應該是向南遷徙,並逐漸分化成不同的地方性考古學文化。
|哈拉帕文明遺蹟 圖源於網路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還提及一個問題,為何“入侵論”會成為現在印度,乃至現在國內認知下古印度文明衰落的主因?
這背後則是民族主義在作祟。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是真正的“優等民族”。儘管後世多聚焦於希特勒本人以及他提出的這一理論,但值得指出的是,希特勒只不過是那個時代無數民族主義者中的一個。
儘管這種思潮在二戰後被歐美否定,但是在遠東和南亞地區,卻缺少對於民族主義的反思,人們並沒有樹立起一個正確的民族意識,民族主義依然在這些地域根深蒂固。
那麼,如何論證自己的民族優秀呢?答案很簡單,給自己的祖宗貼金就可以了。
印度的主流觀點選擇“入侵論”的原因就在於此,如果承認“入侵論”,那麼現在的印度人就可以驕傲的宣稱自己與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日耳曼人一樣,同為雅利安人的後裔,並且是“自古以來”。
從宣傳來說,這種話術無可厚非,民眾並不會去考慮背後複雜的原因和邏輯,但是從學術層面,這種充斥著民族主義的說法會造成許多障礙和困難,學者會帶著既定的立場與角度去思考問題。
當然不僅是印度,國內也需要反思民族主義帶來的負面影響。
有一則故事,在一次中東的海外聯合發掘中,中方的考古人員在發現青花瓷的殘片後當場斷言:“這是鄭和帶來的瓷器殘片。”令現場的英方考古人員無比費解,為何在沒有排除其他可能性的前提下就當場斷定此瓷器便是鄭和下西洋帶來的瓷器?
很明顯,這就是經典的預設了立場,中方考古人員水平當然不會差到只知道鄭和,但是他在發掘之前已經預設了一個角度,那就是隻有鄭和才能在明朝將瓷器帶出中國,而不去考慮諸如賞賜,走私,民窯產出,乃至於本土原產的可能性。
當然,儘管反對民族主義不代表我們就要放棄民族意識,我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民族意識,我們需要認識到,作為全世界人類的一員,我們所屬民族的獨特性。
這種獨特性是一種特徵化的表現,但是獨特性絕不等於優劣性,從民族的角度,我們並不優於非洲裡遊牧的部落,也不劣於歐美高樓大廈中的白人。
獨特性應是超越優劣而存在的一種標籤,拿去和人比孰優孰劣屬實要不得。
參考文獻
Dales, G. F. (1966). The decline of the Harappans. Scientific American, 214(5), 92-101.
Dixit, Y., Hodell, D. A., & Petrie, C. A. (2014). Abrupt weakening of the summer monsoon in northwest India~ 4100 yr ago. Geology, 42(4), 339-342.
McIntosh, J. (2002). A peaceful realm: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ndus Civilization. Westview Press.
Coningham, R., & Young, R. (2015). The archaeology of South Asia: from the Indus to Asoka, c. 6500 BCE–200 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ND)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作為中國的眾多鄰國之一,印度與中國之間儘管在地理上距離不遠,但是由於兩國接壤的地帶屬於人口稀疏的藏區,兩國之間實際的交流並不如其他親密鄰國頻繁。
同時,由於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印度與中國之間近年頻繁出現領土方面的紛爭。
然而,儘管在國內網路上已經一口一“阿三”,我們對印度的實際瞭解仍然不足,“咖哩”,“骯髒的街道”,“強姦犯滿地”,這幾個標籤化的刻板印象幾乎在國內網路提及印度時就一定會伴隨的。
| 圖源於網路
無論是社會,國家層面還是歷史,文化層面,我們對印度的印象都因為一些人為的因素而存在一些偏頗甚至偏激之處。
與新聞層面的大量負面報道相對應的,則是學術上我們在印度研究方面極大的空白,尤其是古印度的研究上,儘管當代中國民間的主流意識依然接受1923年柳詒徵先生在《中國文化史》中提出的“世界開化最早之國,曰巴比倫,曰埃及,曰印度,曰中國”,也就是“四大文明古國”的概念。
但中國大陸範圍內至今尚無成體系的古印度研究,大部分的研究結論皆是採用印度方面的結論(其原因頗為複雜,將會在文章背後闡明),這就導向一個比較“廣為人知”的觀點,那就是古印度文明最終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受蠻族(雅利安人)入侵而滅亡,現在的印度與古印度之間並無聯絡。
儘管這一觀點廣泛為現在的印度和中國所接受,但從學術角度上,這一觀點即使不算是謬誤,也算是有待商榷的說法。
|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200年古印度文明重要考古學遺址一覽(英文) 圖源:The archaeology of South Asia: from the Indus to Asoka, c. 6500 BCE–200 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古印度文明主要發源於印度河河谷內,在公元前1900年之前,古印度文明的中心主要是兩座古城,哈拉帕城(Harappa)與摩亨佐達羅城(Mohenjo-Daro)。
然而,考古學證據顯示,在公元前1900年後,這兩座即使在整個亞洲範圍內也能稱得上龐大的古城卻被極快地廢棄了。甚至有證據指出,摩亨佐達羅城內發生過一場屠殺。
因為在哈拉帕發現,堡壘的大門被封死。而在俾路支地區(Baluchistan),則發現了聚落被焚燬的痕跡。
作為早期研究南亞地區的學者,莫提默·惠勒(Mortimer Wheeler)將這些考古學證據作為雅利安人入侵南亞的證明。同時也是惠勒提出了雅利安人入侵南亞導致古印度文明衰亡的理論,也就是我們在上文所提及的“外族入侵論”。
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喬治·達爾斯(GeorgeDales)在重新整理了考古學證據後對“外族入侵論”提出了質疑。
達爾斯認為沒有更多的證據顯示成規模的暴力行為存在,比如被遺棄的武器,或者城址內被焚燬的房址。同時,達爾斯透過研究認為只有一部分暴力受害者屬於被廢棄的城市。
根據達爾斯的觀點,摩亨佐達羅大屠殺的始作俑者可能是從俾路支山地地區來的一夥土匪強盜而非從西方來的雅利安人。
除了達爾斯,還有幾個學者認為印歐語系所屬的人種可能更早就到達了南亞,有的證據顯示一些古印度城市中的習俗已經顯示出一些和吠陀教相近的地方。
|對於農業,乾旱無論什麼時代都是無情且恐怖的敵人 圖源於網路
除了反對入侵論,達爾斯還提出一個觀點,“哈拉帕人真正的敵人是大自然”。而氣候變化的結果是多樣的,洪水,河流改道,海平面變化,降水減少,每一個對早期文明而言都是災難性。
現在,氣候變化在歐美學術界也被認為是引起古印度文明衰亡的主因之一。
在2014年,一支由亞馬·迪克西特(Yama Dixit)帶領的團隊針對印度地區的古氣候進行了一部分復原。
他們的結果顯示,在印度地區西北部,也就是古印度文明城市集中的地區,在4100年前夏季季風有明顯的減弱。夏季季風的減弱會直接導致夏季的降水減少,從而對農業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失去了生存根基的農業,沒有了食物,人就會自發地離開城市謀求生路,城市自然也就衰敗了。
|曾經的新月沃土,在千年的小麥種植後也變得貧瘠 圖源於網路
除了氣候上的變化,土壤產生的變化對於古代文明的打擊一樣是毀滅性的。而土壤的退化主要與農作物有關。
在古印度文明早中期,以小麥為主要作物,而小麥作為一種旱地作物,對於水的需求量相對較小,但是對地力的消耗很高。長期種植小麥,即使定期休耕,依然會引起土壤板結等問題。
同樣以小麥為主要農作物的文明,兩河文明的衰落也被認為和過度種植有關。
沃爾特·費爾塞維斯(Walter Fairservis)認為在古印度文明晚期,一部分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的居民會從印度河谷遷至恆河下游和南印度地區,並且改種米而非小麥。
同時在印度河谷中,小米的種植比例在晚期有明顯的增加。小米作為農作物,對於地力的要求相比於小麥更低,更易種植。種植小米的比例提高從側面也能顯出地力的退化。
|剛果的孩子在水管旁用水。爆發鼠疫的關鍵要素,就是衛生條件不足的用水網 圖源於網路
除了糧食,一場瘟疫同樣能讓一個發達的古代文明走向衰亡。
在2002年,簡·麥金託什(Jane McIntosh)認為摩亨佐達羅的人口減少有可能與鼠疫或者類似的傳染病有關。作為一直威脅著人類生存的傳染病之一,鼠疫的主要傳播手段是地下水網,確切來說,是地下水網裡的老鼠。
在並不在意地下水衛生的古代,老鼠會經常活動於下水道中,同時由於排汙水和飲用水源之間沒有明確的分離手段,被汙染的水混入了日常飲用的井水或者河水中,從而導致傳染病暴發。
麥金託什認為,在摩亨佐達羅的發展末期,城市的維護和規劃呈現出混亂的局面,這能作為印證傳染病的一項例證。
然而,並沒有人類遺存能夠印證鼠疫的存在。除此以外,鼠疫雖然可怕,但是為何是在古印度文明的城市已經建成超過700年後才爆發?
所以,傳染病導致崩潰的學說依然存有許多需要進一步求證之處。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奪走了大約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 圖源於網路
除了以上自然原因,羅賓·科寧漢(Robin Coningham)認為貿易體系的崩潰或許也是古印度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古印度與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維持著長期的貿易關係,然而,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800年左右,考古學證據顯示兩者之間的貿易有了顯著的減少,這一時間非常貼近古印度文明城市的衰落時間。
然而,目前尚缺乏證據來論證兩者之間的確切關係,孰為因孰為果尚且不明,有可能是貿易崩潰引起的物資匱乏導致城市無法維持運轉,也有可能是城市的崩潰導致缺少可供交易的商品,從而減少了雙方的貿易量。
就結論來看,儘管具體古印度文明衰落的原因尚且不明,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古印度文明至少現在來看並不是單純地遭受了雅利安人的入侵而滅亡,而是有更復雜的原因。
每一項學術觀點的贊同與反對背後都有著複雜的邏輯和論證,本文以科普為目的,僅把表面的邏輯因果呈現於此。
同時,作為一個文明,我們應該儘量避免使用“滅絕”一詞,因為透過考古學證據,我們是從物質層面在論證一個考古學文化的興盛和衰落,無論一種物質面貌被如何評價,其本質都只是人類活動的一種物質性反映而不是直接的,具象化的人類社會反映。
物質面貌上的衰退,對應的是人類活動的減少,而人類活動減少與人群絕對數量上的減少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聯,現在就有考古學者認為,古印度文明因某些原因衰落後,對應的人群應該是向南遷徙,並逐漸分化成不同的地方性考古學文化。
|哈拉帕文明遺蹟 圖源於網路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還提及一個問題,為何“入侵論”會成為現在印度,乃至現在國內認知下古印度文明衰落的主因?
這背後則是民族主義在作祟。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是真正的“優等民族”。儘管後世多聚焦於希特勒本人以及他提出的這一理論,但值得指出的是,希特勒只不過是那個時代無數民族主義者中的一個。
儘管這種思潮在二戰後被歐美否定,但是在遠東和南亞地區,卻缺少對於民族主義的反思,人們並沒有樹立起一個正確的民族意識,民族主義依然在這些地域根深蒂固。
那麼,如何論證自己的民族優秀呢?答案很簡單,給自己的祖宗貼金就可以了。
印度的主流觀點選擇“入侵論”的原因就在於此,如果承認“入侵論”,那麼現在的印度人就可以驕傲的宣稱自己與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日耳曼人一樣,同為雅利安人的後裔,並且是“自古以來”。
從宣傳來說,這種話術無可厚非,民眾並不會去考慮背後複雜的原因和邏輯,但是從學術層面,這種充斥著民族主義的說法會造成許多障礙和困難,學者會帶著既定的立場與角度去思考問題。
當然不僅是印度,國內也需要反思民族主義帶來的負面影響。
有一則故事,在一次中東的海外聯合發掘中,中方的考古人員在發現青花瓷的殘片後當場斷言:“這是鄭和帶來的瓷器殘片。”令現場的英方考古人員無比費解,為何在沒有排除其他可能性的前提下就當場斷定此瓷器便是鄭和下西洋帶來的瓷器?
很明顯,這就是經典的預設了立場,中方考古人員水平當然不會差到只知道鄭和,但是他在發掘之前已經預設了一個角度,那就是隻有鄭和才能在明朝將瓷器帶出中國,而不去考慮諸如賞賜,走私,民窯產出,乃至於本土原產的可能性。
當然,儘管反對民族主義不代表我們就要放棄民族意識,我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民族意識,我們需要認識到,作為全世界人類的一員,我們所屬民族的獨特性。
這種獨特性是一種特徵化的表現,但是獨特性絕不等於優劣性,從民族的角度,我們並不優於非洲裡遊牧的部落,也不劣於歐美高樓大廈中的白人。
獨特性應是超越優劣而存在的一種標籤,拿去和人比孰優孰劣屬實要不得。
參考文獻
Dales, G. F. (1966). The decline of the Harappans. Scientific American, 214(5), 92-101.
Dixit, Y., Hodell, D. A., & Petrie, C. A. (2014). Abrupt weakening of the summer monsoon in northwest India~ 4100 yr ago. Geology, 42(4), 339-342.
McIntosh, J. (2002). A peaceful realm: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ndus Civilization. Westview Press.
Coningham, R., & Young, R. (2015). The archaeology of South Asia: from the Indus to Asoka, c. 6500 BCE–200 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