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綜合服務達人
-
2 # 一經發現
其內部較強的凝聚力應該是不懼怕美國的主要因素。
美軍的幾艘航母艦隊群開過去了,擺出一副即將開戰的架勢,情報部門也對伊國內情報進行蒐集,開展策反活動,重金收買和支助反對派,希望短期內伊發生內亂,但是收效甚微,這個是川普遲遲下不了決心的原因之一。
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的管理體系,目前來看其社會基本保持穩定,有一致對外的勢頭,人口數量達到8000多萬人,就有了充足的兵員,雖然軍事裝備不如美軍先進,但也不是像有人說的那麼簡單一開戰就會垮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對伊朗有利的因素:
*周邊有許多同樣也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不見得會給美軍攻打伊朗提供太多的便利。相反,周邊一些國家有的長時間處在戰爭中,有的剛剛好不容易停火,都希望地區能夠和平。
*伊境內高原山脈多,雨季時間長達七個月,春夏氣候乾燥,不利於作戰行動,美軍地面部隊一旦進入,有可能重蹈蘇軍在阿富汗的覆轍,陷入戰爭泥潭。
*雖然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是伊斯蘭教徒達到90%,由於奉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國際關係雖然緊張,但得罪的國家也不多,對外國的入侵容易形成強大的抵抗力量。伊朗自1979年初開始伊斯蘭革命以來,一直與美國關係緊張,40年的對抗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美伊實力懸殊是不爭的事實,對伊朗來說也不排除破罐子破摔的可能,因此不懼怕也是相對而言。現代戰爭很難有完全的贏家,一旦開戰美軍也不會得到太多的好處,因此雙方都需要保持克制,避免戰火燃燒。
-
3 # 遠景行之
哪有不怕?它怕得要死好吧。現在立馬認慫保證永遠不發展核武器,這不是怕是什麼?美華人也就是不準伊朗擁有核武器,只要你不處處和美國做對,不支援恐怖主義,不研發核武器,美國也沒想真把伊朗政權推翻。如果世界都太平了,美華人也就沒事可幹了。留下幾個刺頭也沒啥大不了的,只要不對美國構成實質性威脅就沒事。伊朗看懂了嗎?
-
4 # 數學蔣一刻
首先用三句話來從宏觀角度做出論點,然後我們再來詳細的分析: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美國在撕毀伊核協議後,先是對伊朗發動了多輪制裁,隨後在最近兩個月,又用嫁禍伊朗襲擊民用商船、無人機越界挑釁被擊落等事件為藉口,叫囂對伊朗動武,甚至白宮還煞有介事的配合特朗普演了一出最後一刻叫停打擊的戲碼。
然而所謂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動武開戰,需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然而雖然美國懟天懟地,卻僅僅向伊朗及周邊象徵性的增兵幾千人,其外強中乾,可見一斑。
此外,雖然近期美國政治人物在涉伊問題上依然保持上“進兩步退一步”的瘋癲狀態,一會叫打一會要談,但實則在施壓之外,美國也給出了自己的底線,即美國並不謀求伊朗政權更迭。
說白了,伊朗並非美國核心利益所在,即使伊朗擁有核彈與導彈,以伊朗的技術,也無法攻擊到美國本土。在美國眼中,伊朗不過是一個支點,打壓他只是為了撬動更大的戰略利益。
美國透過挑動伊朗局勢可以影響的戰略問題主要有五點:
1.與他國的鉅額的貿易逆差,如中、歐、日、印;
2.全球駐軍的龐大開支,特別是北約軍費問題;
3.歐洲一體化程序不斷推進,並延伸至軍事領域;
4.對俄羅斯的戰略圍堵;
5.擴充以色列戰略空間。
具體來看:1.以伊朗危機的潛在後果要挾歐洲,一來藉口伊朗導彈開發程序逼迫歐洲在北約軍費上加大投入,並透過加強北約軍力來打壓歐洲聯軍計劃;二來在俄歐尋求改善關係之時,利用伊朗與俄羅斯的緊密關係來分化俄歐,繼續在外交及經濟上孤立俄羅斯;三來利用歐洲與伊朗的經貿往來違反美國製裁,而在美歐貿易摩擦中增加底牌;2.軍事威脅伊朗,從而逼迫伊朗收縮軍力以自衛,來削弱敘利亞的軍事同盟力量,緩解以色列面臨的北方及東方的軍事及生存壓力;3.在國際油價畢竟50美元這個頁岩油開採成本線之時,透過中東亂局,刺激油價上漲,以保護其國內頁岩油產業,並透過其原油出口來緩解鉅額貿易逆差問題;4.利用對伊強勢態度,來滿足國內對伊強硬的政治正確,從而提升特朗普在連任競選中的民意支援度;5.透過增加伊朗軍事壓力,分散俄羅斯在中東的軍事部署,削弱其在敘利亞戰場的軍事投入,打壓俄羅斯南部的生存空間,封堵其南下印度洋的通道。
然而美國算盤打得好,卻無奈囊腫羞澀,特朗普上任之後,因其大幅度的減稅政策以及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聯邦政府債務增長速度再創歷史,總額達到22萬億美元。而要知道,在於伊朗實力相當的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共計投入3萬億美元,而當時美國之所以有能力進行這樣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全因克林頓時期,美國財政歷史性的實現盈餘,聯邦政府債務不斷縮減。而2018年,美國財政赤字達到了驚人的1.9萬億美元,著實已經沒有能力支援這樣一場戰爭了。
因此,從動機和能力兩個方面來說,美國都沒有對伊朗發動大規模軍事打擊的可能,並且打打嘴炮就能實現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美國又為何要投入巨資去發動戰爭呢。
所有的這些事情,伊朗同樣也看在眼裡,並且,在當前情況下,伊朗已經位於谷底。很多時候不是伊朗不想妥協退讓,而是美國已經將伊朗逼入牆角,導致其退無可退,只能奮起反擊。
經濟方面,伊朗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據統計,在制裁前石油產業為伊朗每年創匯500億美元,而在美方恢復制裁後,伊朗原油出口從每天超過250萬桶降至日均約40萬桶,而在制裁波斯灣石油化工工業公司以後,石油產量還將進一步下降。
因而可以看出,美國的制裁,對於伊朗的打擊是致命的,尤其是伊朗人剛剛看到“伊核協議”為其未來帶來的曙光,但旋即手腳又戴上了沉重的枷鎖。貧窮並不可怕,伊朗人已經習慣了,可怕的是這種有天堂墜入地獄的絕望感。
總結一下,美國當前沒有財力也沒有意願來對伊朗動武,因此可以說美國的叫囂不過是其極限施壓的一種手段,是典型的“紙老虎”;而對於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之下,已經一無所有,退無可退,想妥協都沒有交保護費的資本,因此光著腳的伊朗也只能壯起膽子,陪美國打嘴炮。所以你來我往之間,雙方也形成了一種鬥而不破的局面,喊打喊殺的同時,也都給自己留了“不反對談判”的後路。
-
5 # 睿智加菲爾德8Q5
怕或是不怕,並不是作為旁觀者的我們能說的清楚的,正應了偉人說的那句話“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戰略上藐視敵人,伊朗必須表現出不懼怕美國的樣子,這更有利於保持國內政局穩定、人民的團結。於國際上,獲取來自國外的輿論支援,同時向國內外展示出伊朗反美鬥士的國家形象。試想下,如果伊朗向美國屈服即使只是表面上的屈服,在國內及國外將面臨什麼?
戰術上重視敵人,伊朗又必須表現出懼怕美國的樣子。
美國畢竟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她的實力就擺著那裡,伊朗周邊的美國軍事存在也放在那裡,美國對伊朗制裁也已經持續很多年了,這些都是客觀存在著的,搬也搬不走。
所以伊朗要想生存必須要怕她,要重視她,研究她,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實力。
伊朗人很清楚,自身在中東畢竟是一個大國,人口、經濟、軍事實力都不差,地形上易守難攻,外有外援支援,伊朗更清楚與美國的軍事差距,所以重點發展導彈等非對稱武器,目前數量眾多的導彈已成為伊朗威懾美國的的一個重要王牌。
況且伊朗是伊斯蘭什葉派國家,又是什葉派國家的領袖,這決定了伊朗上下不能也不會表現出懼怕美國的樣子。
-
6 # 關注九哥
怕有用嗎?顯然沒有用,打也許還有生路,只要伊朗不讓“聯合國”搞核查,美華人摸不到它的核底細,伊朗相對安全的!
-
7 # 探為觀指
第一,怕也沒用。薩達姆第一次被制裁以後,已經低頭了。不管對他們自己人內部如何,九十年代以後對國際上反正不敢怎麼樣了。結果2003年美華人說打就打,怕是沒有用的。
第二,伊朗自己有自己的底氣。伊朗國土面積超過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八千一百萬,還有那個什麼棕較的信念加持,總體上伊朗自身的潛力是巨大的。在今天這樣的資訊社會,伊朗人一定研究過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媒體報道的2003年那場伊拉克戰爭,美國花費了好幾萬億美元,加上不知道多少條人命。伊拉克是三千萬人口級別的國家,而且軍隊經歷過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是非常欠缺戰鬥力的,打仗都要打成這樣。伊朗精銳的革命衛隊是比伊拉克軍隊的戰鬥力強得多的,都被美國整體列為恐怖分子了,可想美國對其的重視。
而且在美國多年的制裁下,伊朗形成了遠超伊拉克那種底層次的工業水平,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工業體系完整度。這使得伊朗在戰爭中的抵抗能力獲得了顯著的提升。
第三,伊朗看透了美國的內部局勢。無論伊朗的軍事和工業力量強到何種程度,美軍真的要打,是一定可以打贏的。但是,贏不是美國的關鍵,錢才是美國的根本問題。美國債務總額超過22萬億美元,特朗普經營企業這麼多年,當然明白一旦欠錢不還,公司會被銀行告得破產,而上升到國家層面,就是美元信譽的破產。為什麼打伊朗和美國還不還錢有關係?因為打伊朗就是個資金的無底洞:戰斧導彈幾百萬美元一枚,伊朗那麼多軍事目標,扔幾百顆簡直是毛毛雨;航母編隊加一次油就是幾千萬美元(軍艦、飛機、各類保障設施等),這可是每天要出動的啊!因此,無論如何,商人總統是不會下令攻打伊朗的,除非伊朗打到美國去了。
第四,俄羅斯目前全力支援伊朗,並將提供先進武器系統。俄羅斯後面還有個大金主全力輸血。這也是伊朗的底氣之一。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目標核心就是保住他們的敘利亞利益。如果伊朗被美華人端了,就更容易集中火力來搞敘利亞了,俄羅斯會更加麻煩。大金主就不評論了,反正美帝越麻煩,金主壓力就越小。
-
8 # 經常用了
美伊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美軍依舊在往波斯灣調動軍事力量,目前在該地區美軍聚集了航空母艦、B-52轟炸機、愛國者防空導彈以及兩棲軍艦。面對美軍的步步緊逼,來自伊朗方面的警告進一步升級,5月12日,伊朗海軍司令發出警告稱:美軍在波斯灣的存在已經結束,他們需要撤出波斯灣,美軍透過在這裡部署航空母艦已經增加了爆發戰爭的風險。
5月10日,伊朗空軍司令警告美軍:過去,美軍能夠攜帶數十架飛機和6000名美軍的航空母艦曾對伊朗構成嚴重威脅,但是現在這種威脅已經成為機遇。言下之意,伊朗現在有能力面對這種威脅,並能將威脅變成伊朗擊沉美軍航母的機遇。
伊朗方面明確無誤的表示,如果美軍航空母艦有任何移動,伊朗將先發制人打擊。
美華人也發現了其中危險,據美國最新獲得的情報,發現伊朗在波斯灣部署的軍艦上出現了短程彈道導彈的,另外,伊朗反艦巡航導彈以及導彈快艇都對航空母艦產生極高的威脅。伊朗方面在針對美軍航空母艦做出了致命部署,也正因為如此,讓美國國務卿在放了德國總理的“鴿子”急衝衝的趕往中東,並緊急調動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到波斯灣。
軍事分析人員指出,美軍目前的部署顯示美軍並沒有做好同伊朗開展的準備。僅一艘航母部署在波斯灣,美軍呈現出來的只是一個軍事防禦部署。況且,大部分分析人士認為,伊朗有擊沉美軍一艘航母的能力,如果貿然只有一艘航母的情況下開戰,美軍將可能在戰爭開始階段遭遇毀滅性打擊。
按照美軍航母部署的習慣,一般情況下,某個地區出現一艘航母是軍事巡邏姿態,意味著監視和保持威懾;部署兩艘航母就意味著美軍發出了戰爭警告,一旦三艘航母齊聚一地,意味著美軍做好了隨時發動攻擊的準備。但是不排除伊朗在美軍的高壓之下做出先發制人的動作,當然,一旦伊朗決定這麼做,將會遭到美軍最殘酷的報復。
目前看起來美伊局勢進一步緊張,但是雙方實際上都保持了剋制,調兵遣將以及各種警告都是雙方在表演,不太可能真的開戰。
認為美伊不可能開戰的理由還有:伊朗是一個地區大國,從美國的角度看,美國國力已經支援不起這場戰爭,他們只想透過軍事恫嚇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伊朗方面,軍事力量比美國弱太多,肯定不想同美軍直接開戰。鑑於雙方都沒有太多挑起戰爭的意願,這只是兩個“戲精”的表演而已。
特朗普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把伊朗國家武裝力量革命衛隊定性為“恐怖組織”,禁止所有國家購買伊朗石油,並派林肯號航母戰鬥群進入波斯灣,戰略轟炸機還進行戰略震懾。很多好事的人開始炒作戰爭,認為美國馬上就會打伊朗。
可是,今天的美國已不再是里根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頓奧巴馬時代的美國,美國不再從波斯灣進口石油,美國的石油產量世界第一,他忙著打壓伊朗和委內瑞拉,打壓他們的石油生產和出口,迫使人們轉而購買美國石油。真是個商人總統,重商主義到這種窮兇極惡的地步,居然學會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人以石油為武器制裁美國的策略,開始以石油為武器制裁起伊朗來了。伊朗根本不買賬,把美軍定性為“恐怖組織”,繼續透過轉口貿易出口石油,而且用人民幣結算,怕你作甚!怎料美華人屬彈簧的,你軟他就硬,你硬他就軟,欺軟怕硬的主兒。特朗普放話了,說是我天天盼著德黑蘭打電話來求情,怎麼電話鈴總是不響呢?有什麼大不了的,來啊,求我啊,跪拜啊,別相互傷害啦!晚了,伊朗讓你蹂躪了這麼多年,該覺悟了,打什麼電話,直接重啟鈾濃縮,核武器研製走起!
-
9 # 熟透了的大腦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伊朗綜合國力還是比較強的。伊朗實力自然沒法和美俄中這些大國比,也遜色於英法德日,但與美國交過手的中東國家裡,伊朗實力是數一數二的。伊朗擁有大量俄製武器,自身武器製造能力也較強。而且伊朗擁有許多能打到以色列陸基導彈,美國真要打伊朗,以色列方面將面臨很大壓力。
2.伊朗知道美國不會輕易開戰。其實明眼人都能看明白這點。美國雖然仍然是最強大的國家,但國力已不如以前,以前打伊拉克,雖然很快佔領了巴格達,但美軍卻困陷於伊拉克,無法抽身,直到奧巴馬執政時期才脫身,而且給某東方大國一個迅速發展的機會,造成了美國嚴重的戰略失誤。時至今日,美國一方面和中國及其他國打貿易戰,另一方面又要打伊朗,華盛頓方面再不能隨心所欲,肯定會謹慎行事,不會輕易發動戰爭。再者打伊拉克有北約盟友鼎力相助,才事半功倍,但今日除了英國態度曖昧外,德法都不願意趟伊朗這汪渾水。
3.伊朗背後也是有靠山的。俄羅斯和伊朗關係密切,兩者在支援敘利亞政府軍方面合作默契。伊朗購買了大量俄製武器,也儘量維護俄在中東的利益。伊朗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與美國鬥爭的重要合作者,如果伊朗不在了,俄羅斯僅靠巴沙爾是很難和美國周旋的。再者伊朗是某東方大國的主要石油出口國,維持了該國石油進口來源地多元化,從而提高了該國能源的安全保障,伊朗出事,該國肯定會有想法!
暫時想到這幾條,如果想到其他,以後再補充。
-
10 # 廣雅君觀世界
現在伊朗之所以不懼怕美國,首先是因為它自身具有相對過硬的實力;第二是因為伊朗知道美國現在自身面臨著很多困難:政府債務負擔沉重、國際上美國的競爭對手國越來越強悍、拉美移民越過美墨邊境大量湧入美國使特朗普心煩、美軍在阿富汗陷入困境等,這些困難的存在牽制了美國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美國難下決心武力打擊伊朗。第三是由於美國的歐洲盟國擔心美伊一旦開戰,數百萬難民肯定就近湧入歐洲,這會給歐洲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美國的歐洲盟國基本上不敢支援美國武力打擊伊朗;中東國家伊拉克和約旦基於同樣的考慮,也不敢公開支援美國對伊朗動武。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對伊朗動武基本上就是美國自己承擔一切戰爭成本了。金錢開支還好說,要是美軍人員傷亡超過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總和的話,特朗普先生將會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
現在美國雖然在伊朗周邊的中東國家部署了一些軍事基地(有可靠資料說有30多處),但由於伊朗多年來在中東“輸出革命”,已經在中東一些國家內部培植了不少親伊朗勢力。如果美國敢對伊朗動武,先別說伊朗可能對這30多處軍事基地實施導彈覆蓋攻擊,就是中東國家內部的親伊朗勢力發動非常規襲擊來攻擊美軍基地,恐怕也夠讓美軍難以招架的了。
由於伊朗現在擁有一定數量的核設施,如果美國為了達到摧毀伊朗可能具有的製造核武器能力而摧毀這些核設施的話,那麼其造成的環境汙染會非常嚴重,甚至連戰區內的美軍也會深受其害,到時候要是搗鼓出什麼“伊朗戰爭綜合症”來的話,我估計五角大樓未來10年都可能不得安寧。美國的戰爭決策機構在考慮是否對伊朗動武時,不可能不考慮這些因素。伊朗方面應該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們認定美國不敢幹“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的“傻”事,因此並不太擔心美國攻擊伊朗核設施。
伊朗敢於叫板美國,還有一個原因是相信美國害怕俄羅斯會實質性地幫助伊朗抗美而將可能發生的美伊戰爭拖成持久戰,這對美國大大的不利,美國可耗不起啊。另外,美國肯定擔心如果美軍集中力量打擊伊朗,要是俄羅斯突然在歐洲方向展開進攻行動威脅西方國家那可咋整?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看來就是隻求保持對伊朗實施軍事威懾、製造強大壓力就夠了。伊朗應該是吃準了美國這一軟肋,因此伊朗就更不害怕美國了。
回覆列表
首先,伊朗知道美國剛經歷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沒有多長的時間,這兩場戰爭讓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最後的結果卻並沒有跟美華人最初設想的完全一樣。對於美華人而言,中東地區就像一個戰爭泥潭,陷進去容易但是想要全身而退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美國政府並不會輕易再發動另一場中東地區戰爭。
其次,伊朗政府知道雖然伊朗軍隊打不贏美軍,但是伊朗的綜合國力仍足以讓美國政府不敢輕易對其發動戰爭。伊朗是一個領土面積達到165萬平方公里,人口規模超過8000萬的人口大國,並且伊朗還擁有非常豐富的油氣資源。另外伊朗國內地形複雜多樣,非常有利於武裝分子長期作戰,再加上伊朗國內擁有相對較完善的軍工生產體系,所以這個國家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綜合國力都遠遠強於伊拉克和阿富汗。如果美國對伊朗發動進攻,那麼他必然要為此付出比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更大的代價,美華人民大概並不願意承受這樣的代價。
另外,伊朗政府知道美國也可能會因為美伊之間緊張的關係而承受損失。伊朗曾經威脅如果美國不讓自己出口石油,那麼它將考慮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並且伊朗最近還經常在霍爾木茲海峽搞一些小規模軍事演習。美伊關係越來越緊張的直接後果就是會導致國際油價不斷上漲,而這正是特朗普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為國際油價上漲會提高美國企業的經營成本和民眾的生活成本,這會抵消掉特朗普減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刺激效果。特朗普在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之前一直要求沙特和俄羅斯等國擴大石油產量就是因為擔心油價上漲太多。
實際上無論伊朗局勢不斷緊張升級還是最終爆發衝突,這對於美國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情。制裁別人的同時美國也一定要因此承受損失,只是因為美國體量非常龐大所以能夠承受更大的傷害。特朗普的政策核心是“美國優先”,他需要為美華人民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並讓美國經濟獲得更加快速的發展,如果伊朗局勢的緊張升級最終導致國際油價上漲並拖累美國的經濟增長,那麼特朗普肯定也會盡快想辦法給自己和伊朗一個臺階下。
總之伊朗在面對美國的時候表現強硬且從容,這並不是因為它有什麼足以對抗美軍的底牌,只是因為它瞭解自己,也瞭解自己的對手美國。最重要的是,伊朗政府在和美國進行博弈的過程中會把握好一個度,最後要是真扛不住制裁或者美國要動真格的,那時候伊朗還可以向美國妥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