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天評點財經

    最近原材料瘋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隨著新冠疫苗在全球大範圍的接種,全球新冠疫情在今年內有望被控制住;美國拜登新政府上臺後不但繼續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還將推出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基於全球新冠疫情即將被控制住以及美國的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全世界各大機構紛紛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強勁復甦。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刺激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

    ⑵全球各主要經濟體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預期。由於新冠疫情的對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經濟都造成了嚴重影響,各國為了對沖新冠疫情對各自經濟的負面影響都紛紛採取了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大水漫灌,這將很可能會導致全球性的通貨膨脹。

    ⑶原材料庫存告急。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許多礦山和工廠到現在都還沒有恢復正常生產,隨著全球經濟的慢慢復甦,許多原材料出現了供應緊張,原材料的庫存明顯不足。

    ⑷投機資本的炒作。由於國際經濟今年復甦的態勢逐漸明朗,世界各國的寬鬆貨幣政策短期改變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部分原材料確實出現了短缺,這令部分投機資本看到了炒作原材料有利可圖,於是部分投機資本囤積居奇,大肆炒作,大幅抬高了部分原材料的價格。

    由於以上幾個方面的原因,最近原材料出現了瘋漲。至於跟美國印鈔有沒有關係,上面其實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 2 # 新奇斯基

    主要原因是海外的需求疊加國內需求引起的。疫情既影響了海外的服務消費,也影響了製造業。但是反而促進了商品消費,但是商品在海外無法正常生產,就透過海外訂單把這部分需求轉移到國內了,由於海外集裝箱漲價,海運費用提高,美華人作祟,部分原料進口受阻,比如LDPE,價格就漲起來了。還有一些原因是新增產能未能如約投放。本次上漲中有幾個有趣的現象,凡是下游領域廣泛的產品,由於下游需求的疊加,導致產品上漲明顯,比如苯乙烯,丁二烯等。再就是在產業鏈裡離原油越遠的漲幅越大,比如橡膠,合成樹脂等。主要原因是疫情後需求恢復導致的低庫存補庫引起的。

  • 3 # 安沐智慧馬桶

    主要原因是海外的需求疊加國內需求引起的。疫情既影響了海外的服務消費,也影響了製造業。但是反而促進了商品消費,但是商品在海外無法正常生產,就透過海外訂單把這部分需求轉移到國內了,由於海外集裝箱漲價,海運費用提高,美華人作祟,部分原料進口受阻,比如LDPE,價格就漲起來了。還有一些原因是新增產能未能如約投放。

  • 4 # 知行合一的貓

    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計價,全球美元流動性的增加將帶來美元貶值,從而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由於中國需要大量進口原材料能源,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也可能推高中國生產成本,帶來輸入型通貨膨脹。

  • 5 # 金強鐳射

    現如今原材料價格瘋漲,其實跟當下不穩定的局勢是有關係的。

    (1)疫情讓很多地方的生產停滯下來,但隨著海內外疫情的逐漸穩定,市場經濟復甦將會出現大批次的市場需求。很多原材料廠商開始提前佈局,挽回在疫情中的損失。

    (2)通貨膨脹。今年你會發現物價一直都是在提升的階段;大宗商品的價格就沒有低下來過。而美國為了刺激疲軟的經濟,大量印鈔;也讓現有的原料市場變得不穩定;美元佔據貨幣市場的霸主地位,大宗商品產量有限,抬高價彌補危機也未可知。

  • 6 # 阿川遊戲解說

    2021年春節開工化工原材料漲聲一片,可以終端客戶感覺市場需求不旺,原材料哪裡來的漲價支撐?

    綜合市場情況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國際原油上漲

    近日國際油價持續上漲。4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63.30美元, 漲幅為1.39%,更是創13個月來的新高。這主要由於疫苗接種順利和美國的財政刺激措施,提振了經濟和燃料需求,同時外界擔憂中東緊張局勢繼續升級。 隨著原油市場“庫存消耗快於預期”,去年積壓的原油庫存可能很快告罄,華爾街分析師對於油價的前景也更加樂觀:油價可能在年內攀升至70美元/桶高位。

    二、受極端天氣影響美國多家化工廠停產

    **利安德巴塞爾公司:2月15日宣佈其在美國的聚乙烯生產遭遇不可抗力。**弗林特希爾斯資源公司:2月15日宣佈其在德克薩斯州朗維尤市的聚丙烯生產遭遇不可抗力。**歐林公司:2月16日宣佈其在德克薩斯州弗裡波特聯合裝置的氯氣、苛性鈉、二氯乙烷、環氧樹脂、鹽酸和其他產品的生產遭遇不可抗力。**OxyChem:2月15日宣佈其在美國的氯氣、苛性鈉、EDC、氯乙烯單體和聚氯乙烯的生產遭遇不可抗力。**利安德巴塞爾公司:2月15日宣佈其在美國的聚丙烯生產遭遇不可抗力。**英力士烯烴和聚合物美國公司:2月15日宣佈其聚丙烯生產遭遇不可抗力。**OQ Chemicals:2月15日宣佈其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貝城工廠的羰基醇、醛、酸和酯生產遭遇不可抗力。

    三、美國大放“水“ 引起通貨膨脹

    1.9萬億美元“大放水”,正在路上!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演講中宣佈了大規模刺激方案,而這一方案總規模達1.9萬億美元!雖然,這份刺激計劃或受到一定的阻撓,但對於“新官上任”的拜登來說,或許也勢在必行。方案包括,除了向大多數美華人直接支付1400美元,還有提高失業救濟金、最低每小時工資、地方援助、教育補助以及應對新冠的所需資金。

    化工原材料是回不到2008年的價格,即使化工廠恢復生產,價格還是受貨幣與國際原油價格影響,可能會超2020年的價格。

  • 7 # 讀行品見

    全球各種原材料價格上漲,既與美國印鈔和世界多數國家為應對疫情放鬆銀根有關;也與疫情即將過去,各國為恢復經濟而採取的刺激生產和消費的政策及消費需求恢復有關。

    首先,美國、歐盟、日本等多數國家紛紛採取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寬鬆貨幣和大規模發債的財政赤字政策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引發以美元為首的國際貨幣氾濫並貶值,自然導致各種必須的原材料價格相對上漲。

    其次,各國因應對疫情而關閉或減產的工廠紛紛為疫情後的復工復產購入原材料,導致原材料在國際市場上再次成為搶手貨,價格隨行就市上漲在所難免。

    第三,世界最大的製造國中國在成功控制住疫情後,經濟率先滿血復活,為滿足國際國內需求恢復與上升,不僅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材料,而且繼續發揮其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領頭羊作用,再次成為原材料進口的最大市場,併成為帶動世界原材料價格上升的最大動力源。

  • 8 # 百變金剛007

    美鈔多,美元就貶值;

    1、美元貶值,其出口價格下降,出口量增加,企業開工率高,就業率提高;

    2、美元貶值,美國的外債也相當於貶值了,也就是說美國外債就實際上減輕了。

    3、美元貶值,人民幣就升值(不僅如此,還有其他政治手段強迫人民幣升值,因為中國匯率不是完全由供需決定的);

    4、人民幣一升值,中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優勢就被減弱,出口就會受影響,企業開工不足,就業率降低,生活肯定受影響。

    CPI過高的時候,就會發生通貨膨脹,人們購買同一件商品的時候就要花更多的錢。過去幾十年中,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創造了更多的資金,現在我們可以感受到錢越來越不值錢了,之前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到現在可能一星期都撐不過去。

  • 9 # 全有哥bot

    我是做化纖行業的,不光本行業原材料上漲,紙箱類原紙也在上漲,同時有色金屬等都在漲!

    因為美廢全面禁止進口,2月國內紙漿爆漲,瓦楞紙僅2月就上漲13.66%

    國外新冠疫情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導致工廠供貨緊缺,跟美國印鈔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 10 # 今說新語

    和美國印鈔有關係,影響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原因大致如下:

    1、歐美各國印錢放水導致的。

    2、國際原材料供應、高科技半成品的影響。

    國際貿易鏈條中,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歐美有一些美國影響下的原材料供給國,在整個產業鏈中處於最上游,像美國、歐洲這些晶片生產國,對於中國來說也處於科技的上游。

    歐美政府站在資本的一方,優先保護資本的利益。所以他們可以漲價賺我們的錢,

    所以無論是原材料供給國、還是科技半成品供給國,只要漲價就可以賺到中國的錢。

    歐美國家現階段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住,由於疫情打擊、生產鏈斷裂、無限印鈔等影響,全面通貨膨脹不可避免。

  • 11 # 正乾觀天下

    原材料的瘋漲,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原因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是供求關係導致的市場自我調節

    去年第二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強勁復甦,同時世界其他國家的製造受到疫情重創,使得大量的製造業訂單轉移到中國,部分國家的訂單甚至從2020年第三季排到了2021年中。因此,短時間內的需求量激增,帶動了中國對原材料的進口大幅增加。

    同時,疫情的影響也使得資源生產國的產能受到一定影響,人工費用、運輸費用等等環節在疫情之下成本也有所上升。所以,在供求兩端的共同作用之下,原材料價格上漲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是資本市場的有意炒作

    疫情之下全球經濟衰退,為了增加流動性刺激經濟復甦,各國央行紛紛加入印鈔的行列來。但是在疫情之下,全球主要的經濟體當中,除了中國迅速控制住疫情之後實體經濟很快復甦,其他主要經濟體都深陷疫情泥潭之中。

    因此,在全球大部分國家實體經濟的復甦乏力的情況下,大量的資金出於避險,選擇進入了虛擬經濟中。這也是疫情以來,各國股市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一路暴漲的原因所在。在這種情況下,部分資金流入期貨市場中,藉機推高原本就緊俏的原材料價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值得警惕的資本陰謀

    值得注意的是,從陰謀論的角度來講,華爾街資本的確有藉此打壓中國製造業的動機和能力。因為當前由於人民幣的升值壓力過大,使得出口企業的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受損。在這樣的前提下,人為地推高原材料價格,確實可以起到壓縮中國出口企業利潤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使部分企業在訂單增加的同時出現虧損。

    因為在疫情之下,西方國家不得不加大對中國製造的依賴,所以,繼續用貿易戰來打壓中國製造業,顯然成本過高。因此採用推高原材料價格的方式來變相制約中國製造業,自然成為一個合乎邏輯的更好選擇。

  • 12 # 耳目共賞

    你的提問已經給出了答案

    原材料瘋漲, 跟美國印鈔有直接關係!

    原材料的瘋長,肯定會形成蝴蝶效應,帶動一大波產品的漲價。特別是大宗產品石油的漲價,更加直接和明顯,而石油的價格控制權,目前主要還是美國控制,同時美元又是世界金融的霸主,所以美國印鈔放水,相當於收割世界人民的韭菜,讓全世界為其買單。2月18日的訊息,自從去年3月以來,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已經在過去的41周的時間內,放水印鈔達到了20萬億美元的基礎貨幣活動性,以及各類的經濟刺激方案。在美國開始帶頭“放水”之後,這使得其他國家也開始效仿。這樣的措施,直接形成了“全球大放水”,形成了全球性通貨膨脹,讓老百姓苦不堪言。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經濟都受到了影響,出現了下滑趨勢。中國的經濟在2020前半年也出現了負增長,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復甦,目前已經實現了正增長。但現在世界上依舊有一些國家的經濟呈現負增長。 隨著疫情的影響和延續,很多國家的經濟下行,甚至有國家宣佈破產,這個國家就是巴西。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2020年前三季度的經濟總量依舊下滑了3.8%左右,面對這樣局勢,執政者肯定要想辦法拉動經濟,恢復社會正常運轉,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印鈔了。

  • 13 # san哥點股路

    可以肯定的說一定有關係,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美元大幅印鈔,一定會造成物價上漲,疫情還沒徹底恢復時,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會選擇貨幣寬鬆政策,從而加劇物價上漲,尤其是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的上漲最為明顯,股市總是走在市場前,所以原材料股票會大幅上漲。

  • 14 # 梧桐樹下談股論金

    原材料瘋漲跟美國印鈔有很大的關係。

    為讓美國經濟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拜登推出規模遠超1.9萬億美元的“國家刺激計劃”。

    美聯儲開動印鈔機器,加速印製美元。按一般的經濟學原理,美元氾濫造成美國國內物價飛漲,引發通貨膨脹。那麼,為何會導致世界範圍內的原材料瘋漲。

    主要原因還是美元環流。鑑於美國超強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加上美元的幣值相對穩定,全球普遍信賴美元,各國間的貿易結算主要透過美元進行,因此美元得以在全球自由流動,形成美元環流。美國超發的貨幣最終會流向世界各地,客觀上形成美國輸出通脹,引發全球原材料瘋漲。

    也有分析師認為後疫情時代經濟逐漸復甦,工廠復工,對原材料需求旺盛,引發原材料飛漲。個人認為這個邏輯有點牽強,因為疫情之前經濟常態化執行時原材料並沒有漲價的跡象。現在經濟還沒有恢復到原有水平,市場需求不足以引發原材料瘋漲。

    中國股市的上漲貫穿去年一整年,是疫情下中國經濟超強韌性的必然結果,和美國印鈔沒有多大聯絡。中國股市瘋漲在前,拜登刺激計劃在年末,兩者風馬牛不相及。

  • 15 # 風悟翼

    一 原材料瘋漲首先跟供需本質有關,需求大,供應跟不上,必然漲價,畢竟物以稀為貴。這兩年因為疫情影響,許多工廠不是減產就是停產或者倒閉,產量大降,導致原材料稀缺,如今大家借鑑中國答案,知道限制疫情方法,都需要促進生產發展,刺激消費帶動經濟增長。各國需要搶奪原材料,原材料自然成香餑餑,漲價也就成必然了

    二 全球大放水,因為目前世界貨幣體系是以美元為主的,美國為了緩解自身經濟壓力,就瘋狂印鈔票,讓全球各國為它平攤風險。美國瘋狂印,其他大部分國家也會跟著印,最終導致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原材料相對價格就上漲了,這也是價格上漲的一個因素。

    三 人為因素,每當有天災

    人禍時,總有些特殊人能發現其中一些隱晦的致富機會,或者發現有暴利可圖,原材料上漲,也有人為因素在,一些大資本家或者一些原材料生產公司自己故意囤貨,或者故意減產,或者故意抬升價格,等人為造成材料緊缺,導致價格瘋漲。

    四 生產成本增加,疫情影響,人力資源緊缺,招不到人,只能漲工資,即使漲了也不一定能招夠人,其他一些物資價格上漲,加大了原材料的生產成本,想獲利只能再漲價,一漲俱漲。

    原材料股市瘋漲跟美國瘋狂印鈔有一定關係的,更多原因是供需因素影響,美國瘋狂印鈔導致貨幣貶值也變相刺激了原材料上漲。

  • 16 # 蘇說圓方

    有關係的,因為各國都在印鈔票,所以導致錢貶值而原材料是不可再生資源,是生產製造的必需品,在創要更多財富的前提,各國要想發展經濟的,必須搶購原材料,因為鈔票不可能一隻大量印,也是有限額,一旦無限印鈔會造成,全球經濟危機,金融混亂,所以,必須從原材料等方面發展經濟。

  • 17 # 念家山

    個人認為關係很大,但不是唯一的。

    首先,美國實行量化寬鬆政策,貨幣大量流通,對於原材料和股市,絕對有推波助瀾的作用。貨幣超發,流入股市和原材料市場,推高各種資產的價格,這是必然現象。

    其次,除了美國印鈔外,其他國家在疫情衝擊之下也是大量放水,提振經濟。歐洲、日本、加拿大……各主要經濟體都是透過大水漫灌,來保持市場流動性,防止經濟崩潰。這些貨幣,也同樣會助推原材料的價格。

    第三,疫情衝擊之下,各國政府都出臺了嚴厲的管制措施,為了防止人群聚集,各工廠開工率嚴重不足,這也導致各種原材料供不應求,助推價格上漲。

    第四,人為的操縱和炒作,讓股市和各類市場都出現巨大的漲幅。國際資本在危機面前總能找到機會,利用人們的恐慌心理進行炒作,推高物價,拉高股市,好賺取鉅額利潤。

    所以我覺得,各類商品和股市的暴漲,既有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刺激作用,也有其他因素的影響。

  • 18 # 森林55596

    原材料瘋漲肯定和美元超發有關的,打個比方說吧。某一年貨幣供應量為100元吧,一件商品它的價格是1元,而現在貨幣供應量為200元,其他條件不變,那現在這個商品的價格是多少呢?答案很簡單2元。

    那我們回到你的問題,美元作為全球貨幣,也可以看做全球貨幣的錨點,它的增發可以直接導致全球貨幣量變。美聯儲超發貨幣後,這些錢可以自由流通到各個國家,自然導致全球原材料的上漲。而且各個國家為了防止被剪羊毛,也會跟隨美聯儲進行寬鬆的,這樣就更加大了貨幣量的供給,原材料價格上漲會更快,更明顯。

    需要強調的是這次原材料上漲需求端的刺激因素很小,回答需求端因素刺激的肯定邏輯有問題的。原材料上漲同需求端有關,比如需求端增加,而供給端產能不可以及時跟上,那麼廠家就只有漲價應對,畢竟供大於求嘛。但是疫情影響供給的同時也會影響需求的,這個關係要弄明白。

    所以這次原材料價格上漲主要受全球貨幣超發影響,尤其是美元。

  • 19 # 富貴868

    資源股最近表現不錯,年前我不斷在強調資源股的機會,包括煤炭啊有色啊石油等等,當然還有千年老二券商股,券商很弱,打臉啊。但是不要急,券商後面會很堅挺且凌厲的。

    資源股大漲跟米國印鈔進而全球貨幣寬鬆有很大關係,但主要還是疫情將退、全球經濟逐漸復甦的預期,最主要還是資源股位置夠低。

    你想想位置低,加上行業前景開始轉暖,業績逐漸回升,有什麼理由不拉昇?難道繼續拉白酒食用油嗎?這不合理,也不是主流意識啊。

    股市裡講故事,起碼得合情合理,看起來很美,這樣大家才會信以為真哈。

    對於資源股,個人建議今年繼續重點關注,野百合也有春天,經濟復甦不能只靠喝酒吃藥,資源是基礎。所以可以重點繼續關注資源股,但也別太追高,畢竟資源股大多藍籌,漲漲跌跌是常態。

  • 20 # 秦洪

    這主要有兩個邏輯,一是美聯儲的無節制的擴表,不斷釋放出天量的美元。由於國際大宗商品大多以是美元標價的,比如說原油等。由於原油的實際價值不變,但美元多了,貶值了,所以,對應的原油價格就上漲了。銅等基本金屬也是如此。

    二是尚未證偽的美國也要搞基建,主要是基建翻新。從一些投資大佬的遊記中可以看出,在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基建還是數十年前的,部分機場更是陳舊。所以,美國的確有翻新重建的要求。更何況,透過基建,拉動需求,解決就業,在中國已經得到驗證。現成的老師以及美國羅斯福新政的歷史記憶,現任美國政府的確有大搞基建的想法。美國政府也傳遞出這樣的資訊。

    這必然對大宗商品價格帶來新的強勁需求。畢竟中國在2000年至2010年的基建狂潮拉動了銅、原油、鋁等大宗商品的消費。所以,一旦美國基建翻新,的確會帶來巨大的需求。

    但是,考慮到土地性質等因素,翻新重建口號震天響,但能否落地,仍然是一個難以猜測的結果。但資本市場,只要未經證偽,或未證偽,都可以當作催化劑炒作。所以,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的高位上行的趨勢仍有望延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可以增肥?本人是怎麼吃都不胖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