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氏系承共氏 避難加龍為龔
關於龔氏的來源,所有古籍的記載都異口同聲,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書辨證》指出:“其先共氏避難,加龍為龔,漢有龔遂”;《姓纂》則指出:“共工後有共、龔二氏”;《萬姓統譜》也指出:“龔氏之先共氏,避難加龍為龔,望出武陵。”一說,黃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龍繼其職,其後為龔氏。據此,龔氏是以祖先的官職及名的一字組成的。 龔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獻看來,是絲毫不容置疑的。同時,在過去漫長的好幾千年時間裡,也一直未曾發現他們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記錄。因此,龔氏可以說是一個一脈相傳,血統單純的大家族,所有姓龔的人,不管身處天南地北,統統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當然,龔姓男女之間的論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許的。 共工氏是上古時期一個幾乎與黃帝的姬氏之族分庭抗禮的顯赫家族。4000多年前,他們被列為所謂“四凶”之一,被聖君虞舜流放到現在的河北和遼寧一帶,並且開始以單字的“共”為整個家族的姓氏。然後,經過了若干年代,他們為了避仇,又分別巧妙地改變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來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點水,變成了洪氏;有的則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個龍字,成為了龔氏。兩個姓氏儘管在外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全都包括有“共”字在內,十足顯示了他們的不忘本源,更明白表露了他們的所自來,真是妙不可言。 由此看來,長久以來在中國各地一直都是族大人眾,很有名氣的龔、洪二姓,實際上根本就是系出一源的同一家人,彼此間的關係親密異常呢! 龔氏,正跟他們誼屬兄弟的洪氏一樣,過去的2000多年以來,一直是以較南方的蘇、浙、皖、贛一帶為繁衍中心,並且很早便播遷到了閩、粵之地。這一點,可以從歷史上找到許多具體的證據。 “二龔”在歷史上名氣響亮,所有的讀書人都知道,指的是漢代的兩位著名高逸之士龔舍和龔勝,而這兩位深受歷來書生心儀的高士,正是距今大約2000年以前漢哀帝年間的江蘇武原和彭城人士,由此可見龔氏在江蘇的悠久淵源。 龔舍是一位精通魯詩的學者,賢名遠播。漢哀帝曾一再
龔氏系承共氏 避難加龍為龔
關於龔氏的來源,所有古籍的記載都異口同聲,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書辨證》指出:“其先共氏避難,加龍為龔,漢有龔遂”;《姓纂》則指出:“共工後有共、龔二氏”;《萬姓統譜》也指出:“龔氏之先共氏,避難加龍為龔,望出武陵。”一說,黃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龍繼其職,其後為龔氏。據此,龔氏是以祖先的官職及名的一字組成的。 龔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獻看來,是絲毫不容置疑的。同時,在過去漫長的好幾千年時間裡,也一直未曾發現他們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記錄。因此,龔氏可以說是一個一脈相傳,血統單純的大家族,所有姓龔的人,不管身處天南地北,統統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當然,龔姓男女之間的論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許的。 共工氏是上古時期一個幾乎與黃帝的姬氏之族分庭抗禮的顯赫家族。4000多年前,他們被列為所謂“四凶”之一,被聖君虞舜流放到現在的河北和遼寧一帶,並且開始以單字的“共”為整個家族的姓氏。然後,經過了若干年代,他們為了避仇,又分別巧妙地改變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來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點水,變成了洪氏;有的則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個龍字,成為了龔氏。兩個姓氏儘管在外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全都包括有“共”字在內,十足顯示了他們的不忘本源,更明白表露了他們的所自來,真是妙不可言。 由此看來,長久以來在中國各地一直都是族大人眾,很有名氣的龔、洪二姓,實際上根本就是系出一源的同一家人,彼此間的關係親密異常呢! 龔氏,正跟他們誼屬兄弟的洪氏一樣,過去的2000多年以來,一直是以較南方的蘇、浙、皖、贛一帶為繁衍中心,並且很早便播遷到了閩、粵之地。這一點,可以從歷史上找到許多具體的證據。 “二龔”在歷史上名氣響亮,所有的讀書人都知道,指的是漢代的兩位著名高逸之士龔舍和龔勝,而這兩位深受歷來書生心儀的高士,正是距今大約2000年以前漢哀帝年間的江蘇武原和彭城人士,由此可見龔氏在江蘇的悠久淵源。 龔舍是一位精通魯詩的學者,賢名遠播。漢哀帝曾一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