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身貧賤 自然天成
中國數不清的地方小吃或點心,其形成要麼脫胎於宮廷,要麼產生於民間。而潮汕小吃,幾乎全都是民間獨創,並一直在民間流傳。這是歷史上潮汕地處“省尾國角”,遠離國家政治中心,以及商業社會形成較晚,社會富裕程度不高所決定的。信手拈來幾樣潮汕小吃:西天巷蠔烙、貢咕鵝肉、老姐豬腳飯、老媽宮粽球,哪一個名字不是樸素直白,鄉土氣息撲鼻。綜觀潮汕小吃,其形成大致有三種渠道。
1、祭祀神靈的貢品
潮汕沿海,氣候炎熱,潮溼,人容易得病,加上海上作業風險大,勞作和收穫不成比例,偶然因素較多,當人們無法預測自己的命運時,往往把希望寄託在神明保佑上。此外,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有了拜神的活動,人們也可以給自己一個改善生活的理由。因此,舊時潮汕民間俗信,有時節多,神靈多的特點。許多潮汕小吃原本就是拜神的貢品,如春節的“菜頭粿”(意,彩頭)、“甜粿”,媽祖生(誕辰)的“面線”(意,長壽),端午節的“粽球”,中秋節的“月餅”等等,俗話說“時節做時粿”,那時候,什麼時節吃什麼小吃都有一定的規矩。
2、補充正餐的點心
這部分潮汕小吃不象粵式點心,是有閒階層閒來無事,用以打發時間的茶點,而是鄉間城鎮的苦力用來充飢的小食品。潮人習慣吃粥,一是早先糧食不夠,一是氣候所然。幹粗活的人早上吃幾大碗粥,經不住一陣出力出汗,正餐未到,己飢腸轆轆。這時,遇到穿街走巷的小食攤擔就象找到救星,他掏出幾分錢就可補充點體力,聊補一時所需。那時,夏天有消暑的草粿(涼粉)、豆花、各類甜湯等。冬天有熱乎乎的牛肉丸湯、韭菜粿、水粿等。吃草粿是不用勺子的,端起淺口碗,嘴巴沿著碗沿“呼嚕、呼嚕”旋一圈,水布一抹嘴,爽!牛肉丸原本是客家小吃。汕頭開埠後,山貨出洋,洋貨進山,水上交通繁忙。汕頭韓堤一帶以前是客家貨船停泊點,有許多客家貨船停在那裡過夜。晚上,就有客家人划著小船賣牛肉丸湯,供給貨船老大當宵夜。後來,牛肉丸被潮汕人所改革創新,在湯里加粿條,成為牛肉丸粿條,一直到現在,仍是潮人最鍾情的小吃。後來又克隆出魚丸、蝦丸、墨魚丸、豬肉丸等等,創造出潮汕的“肉丸系列”。“中華名小吃”中的“新興街牛肉丸”就是汕頭人做的。如今,一說起牛肉丸,大家都以為是姓潮,其實,它是潮人拿來主義的產物。潮人的聰明才智在一個小小的丸子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3、家常點心
最具美食意義的小吃,是潮汕巧媳婦們為小孩解饞做的各種家常小吃。如南瓜烙、秋瓜烙、番茄烙等。舊時,時節尚未到,小孩就吵著要吃“粿”,居家的媳婦便要想些法子打發這些饞嘴的孩子。潮汕農村家家產戶有的是番薯粉,隨手摘下自家田頭厝角種的蔬果,摻和在一起,用油一煎,就成為風味獨特的小吃。我小的時候,吃過祖母用番薯粉拌隔夜的冷粥做成的“冷粥烙”,真的是別有風味。
有一種小吃叫“豬頭粽”,據說是澄海人的無意之作。早年澄海農村鬧元宵有賽大豬的習俗,每家海產都要宰豬祭祖,有一戶人家祭完祖,剩下豬頭一時未能吃掉,便將豬頭肉剁碎了,加調料,做成“豬頭粽”,不想卻特別美味。於是流傳開來,成為一種風味小吃。
潮汕小吃以商品的面孔進入市場是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也即汕頭商業經濟鼎盛的時期。那時的小公園,商鋪、酒樓、旅店雲集,形成一個典型的消費市場,作為一種美食,潮汕小吃自然也能在此找到自己的位置,如老字號愛西乾麵、飄香小吃、西天巷蠔烙、老媽宮粽球等,都是在那個時期進入小公園。如上所敘,在飲食中,小吃更具文化意義,故容易成為一種地方文化的標識,深深地印在人們腦海中。君不見,許多旅居海外的潮人一到汕頭,頭一件事就是直奔小公園,到老字號小吃店美美地吃上一餐潮汕小吃,以了卻揮之不去的思鄉之情。
潮汕小吃紮根於民間,它不依附於官文化、士大夫文化,從誕生之日起就以自然天成的姿態,順應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流傳於民間,故此,我們現在才能品嚐到這麼多富有鄉土氣息的風味小吃。
二、材料簡單 味道獨特
廣式點心以洋氣見長,如奶黃包、蛋撻、叉燒包等。上海小吃以海鮮著稱,如蟹黃灌湯包、魚茸春捲。北方小吃則以麵食為主。潮汕小吃則是無米不成粿。一個潮汕方言“粿”字就將潮汕小吃的主要原料概括怡盡。在潮汕字典中“粿”是這樣解釋的,一種大米粉做皮,有餡的果品。韭菜粿因為皮是番薯粉,餡是蔬菜,俗稱“無米粿”,可見大米在小吃中的位置。早先,潮汕先民從中原南遷到潮汕,按祖籍的習慣,祭祖要用麵食當果品,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果品。這就是“粿”的來歷。後來,祭祀食品的原料和做法不斷花樣翻新,相沿成習,人們就把所有祭祀的包點都稱為“粿”。潮人在運用稻穀做小吃方面可真是出神入化,竟然可以是一種原料既是皮也入餡——“米包米”的。如有一種叫“桃粿”的小吃,糯米粉做皮,糯米飯入餡,非但不覺乏味,還非常清香可口。
一、出身貧賤 自然天成
中國數不清的地方小吃或點心,其形成要麼脫胎於宮廷,要麼產生於民間。而潮汕小吃,幾乎全都是民間獨創,並一直在民間流傳。這是歷史上潮汕地處“省尾國角”,遠離國家政治中心,以及商業社會形成較晚,社會富裕程度不高所決定的。信手拈來幾樣潮汕小吃:西天巷蠔烙、貢咕鵝肉、老姐豬腳飯、老媽宮粽球,哪一個名字不是樸素直白,鄉土氣息撲鼻。綜觀潮汕小吃,其形成大致有三種渠道。
1、祭祀神靈的貢品
潮汕沿海,氣候炎熱,潮溼,人容易得病,加上海上作業風險大,勞作和收穫不成比例,偶然因素較多,當人們無法預測自己的命運時,往往把希望寄託在神明保佑上。此外,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有了拜神的活動,人們也可以給自己一個改善生活的理由。因此,舊時潮汕民間俗信,有時節多,神靈多的特點。許多潮汕小吃原本就是拜神的貢品,如春節的“菜頭粿”(意,彩頭)、“甜粿”,媽祖生(誕辰)的“面線”(意,長壽),端午節的“粽球”,中秋節的“月餅”等等,俗話說“時節做時粿”,那時候,什麼時節吃什麼小吃都有一定的規矩。
2、補充正餐的點心
這部分潮汕小吃不象粵式點心,是有閒階層閒來無事,用以打發時間的茶點,而是鄉間城鎮的苦力用來充飢的小食品。潮人習慣吃粥,一是早先糧食不夠,一是氣候所然。幹粗活的人早上吃幾大碗粥,經不住一陣出力出汗,正餐未到,己飢腸轆轆。這時,遇到穿街走巷的小食攤擔就象找到救星,他掏出幾分錢就可補充點體力,聊補一時所需。那時,夏天有消暑的草粿(涼粉)、豆花、各類甜湯等。冬天有熱乎乎的牛肉丸湯、韭菜粿、水粿等。吃草粿是不用勺子的,端起淺口碗,嘴巴沿著碗沿“呼嚕、呼嚕”旋一圈,水布一抹嘴,爽!牛肉丸原本是客家小吃。汕頭開埠後,山貨出洋,洋貨進山,水上交通繁忙。汕頭韓堤一帶以前是客家貨船停泊點,有許多客家貨船停在那裡過夜。晚上,就有客家人划著小船賣牛肉丸湯,供給貨船老大當宵夜。後來,牛肉丸被潮汕人所改革創新,在湯里加粿條,成為牛肉丸粿條,一直到現在,仍是潮人最鍾情的小吃。後來又克隆出魚丸、蝦丸、墨魚丸、豬肉丸等等,創造出潮汕的“肉丸系列”。“中華名小吃”中的“新興街牛肉丸”就是汕頭人做的。如今,一說起牛肉丸,大家都以為是姓潮,其實,它是潮人拿來主義的產物。潮人的聰明才智在一個小小的丸子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3、家常點心
最具美食意義的小吃,是潮汕巧媳婦們為小孩解饞做的各種家常小吃。如南瓜烙、秋瓜烙、番茄烙等。舊時,時節尚未到,小孩就吵著要吃“粿”,居家的媳婦便要想些法子打發這些饞嘴的孩子。潮汕農村家家產戶有的是番薯粉,隨手摘下自家田頭厝角種的蔬果,摻和在一起,用油一煎,就成為風味獨特的小吃。我小的時候,吃過祖母用番薯粉拌隔夜的冷粥做成的“冷粥烙”,真的是別有風味。
有一種小吃叫“豬頭粽”,據說是澄海人的無意之作。早年澄海農村鬧元宵有賽大豬的習俗,每家海產都要宰豬祭祖,有一戶人家祭完祖,剩下豬頭一時未能吃掉,便將豬頭肉剁碎了,加調料,做成“豬頭粽”,不想卻特別美味。於是流傳開來,成為一種風味小吃。
潮汕小吃以商品的面孔進入市場是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也即汕頭商業經濟鼎盛的時期。那時的小公園,商鋪、酒樓、旅店雲集,形成一個典型的消費市場,作為一種美食,潮汕小吃自然也能在此找到自己的位置,如老字號愛西乾麵、飄香小吃、西天巷蠔烙、老媽宮粽球等,都是在那個時期進入小公園。如上所敘,在飲食中,小吃更具文化意義,故容易成為一種地方文化的標識,深深地印在人們腦海中。君不見,許多旅居海外的潮人一到汕頭,頭一件事就是直奔小公園,到老字號小吃店美美地吃上一餐潮汕小吃,以了卻揮之不去的思鄉之情。
潮汕小吃紮根於民間,它不依附於官文化、士大夫文化,從誕生之日起就以自然天成的姿態,順應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流傳於民間,故此,我們現在才能品嚐到這麼多富有鄉土氣息的風味小吃。
二、材料簡單 味道獨特
廣式點心以洋氣見長,如奶黃包、蛋撻、叉燒包等。上海小吃以海鮮著稱,如蟹黃灌湯包、魚茸春捲。北方小吃則以麵食為主。潮汕小吃則是無米不成粿。一個潮汕方言“粿”字就將潮汕小吃的主要原料概括怡盡。在潮汕字典中“粿”是這樣解釋的,一種大米粉做皮,有餡的果品。韭菜粿因為皮是番薯粉,餡是蔬菜,俗稱“無米粿”,可見大米在小吃中的位置。早先,潮汕先民從中原南遷到潮汕,按祖籍的習慣,祭祖要用麵食當果品,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果品。這就是“粿”的來歷。後來,祭祀食品的原料和做法不斷花樣翻新,相沿成習,人們就把所有祭祀的包點都稱為“粿”。潮人在運用稻穀做小吃方面可真是出神入化,竟然可以是一種原料既是皮也入餡——“米包米”的。如有一種叫“桃粿”的小吃,糯米粉做皮,糯米飯入餡,非但不覺乏味,還非常清香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