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已經知道兩棲類是由總鰭魚目上陸進化而來的。總鰭魚目下分兩個亞目,骨鱗魚亞目是上陸了,可另一種魚卻捨不得離開水,始終沒有上陸,矛尾魚就是這種魚的代表。以前發現的矛尾魚是生活在泥盆紀時期的化石,從地層的沉積環境上看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後來在三迭系地層中發現了它的化石,這時的沉積環境已是半鹹水或海水了,表明它從湖泊中游到了河口處,而且仍在往海里遷移;再後來,中生代海相地層中就沒再發現它的化石了,專家們斷定它已經絕滅了。可是在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東海岸,靠近一條小河河口的海中,當地漁民釣上來一條活的矛尾魚,這條魚一下子轟動了全世界的學術界。可惜這條魚出水僅活了3個小時,而且防腐不好已經爛掉,僅剩下一張魚皮。相隔14年以後,1952年12月20日夜,終於在馬拉加西島西北方向的海面上又捕到第二條矛尾魚。從捕獲的情況來推測,矛尾魚是生活在200~400米深的海水裡,體長介於1.2~1.8米,體重30~80公斤,它體形圓厚,腹部寬大,口中長著尖銳的牙齒,在解剖它的腸胃時發現有魚的殘骸,證明它是肉食性的魚類,由於深水中比陸地上的壓力大很多,它們出水後因不適應突然減壓而很快的死亡:但是從形態上看,化石中的古老種類和現今生存的種類差別不大,只是今天的矛尾魚體形大,胸鰭更大些,內鼻孔沒有了,氣鰾只留下一點點痕跡,而早期空棘魚類的氣鰾因向肺演化曾是很大的,推測是因為後來長久地適應深海環境,壓力大的結果,內鼻孔消失,鰾也逐漸變小了。矛尾魚的發現究竟有什麼啟示呢?總鰭魚的鰭中有中軸骨骼,末梢各小骨都依靠著中軸骨和身體互相連線,總鰭魚鰭內骨骼的排列方式和原始四足動物(原始兩棲類)的四肢骨有些相似。因而人們推想:四足動物的四肢是總鰭魚類的胸鰭、腹鰭演化而來的。在水底它可以用這種鰭支援自己的身體,若調整到合適的方位,還可以用這種鰭勉強地爬行幾步。不過化石所提供的情況還不足以充分證實人們的推想。矛尾魚的發現不但可以瞭解它各部分結構的功能,更可以在它們活著的時候來觀察它們活動的情況,有人在觀察第八條矛尾魚時,證明了它們的胸鰭幾乎能作各個方向的轉動和安置姿勢,這也就更有力地支援了由鰭演化成四肢的推測是正確的。
大家已經知道兩棲類是由總鰭魚目上陸進化而來的。總鰭魚目下分兩個亞目,骨鱗魚亞目是上陸了,可另一種魚卻捨不得離開水,始終沒有上陸,矛尾魚就是這種魚的代表。以前發現的矛尾魚是生活在泥盆紀時期的化石,從地層的沉積環境上看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後來在三迭系地層中發現了它的化石,這時的沉積環境已是半鹹水或海水了,表明它從湖泊中游到了河口處,而且仍在往海里遷移;再後來,中生代海相地層中就沒再發現它的化石了,專家們斷定它已經絕滅了。可是在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東海岸,靠近一條小河河口的海中,當地漁民釣上來一條活的矛尾魚,這條魚一下子轟動了全世界的學術界。可惜這條魚出水僅活了3個小時,而且防腐不好已經爛掉,僅剩下一張魚皮。相隔14年以後,1952年12月20日夜,終於在馬拉加西島西北方向的海面上又捕到第二條矛尾魚。從捕獲的情況來推測,矛尾魚是生活在200~400米深的海水裡,體長介於1.2~1.8米,體重30~80公斤,它體形圓厚,腹部寬大,口中長著尖銳的牙齒,在解剖它的腸胃時發現有魚的殘骸,證明它是肉食性的魚類,由於深水中比陸地上的壓力大很多,它們出水後因不適應突然減壓而很快的死亡:但是從形態上看,化石中的古老種類和現今生存的種類差別不大,只是今天的矛尾魚體形大,胸鰭更大些,內鼻孔沒有了,氣鰾只留下一點點痕跡,而早期空棘魚類的氣鰾因向肺演化曾是很大的,推測是因為後來長久地適應深海環境,壓力大的結果,內鼻孔消失,鰾也逐漸變小了。矛尾魚的發現究竟有什麼啟示呢?總鰭魚的鰭中有中軸骨骼,末梢各小骨都依靠著中軸骨和身體互相連線,總鰭魚鰭內骨骼的排列方式和原始四足動物(原始兩棲類)的四肢骨有些相似。因而人們推想:四足動物的四肢是總鰭魚類的胸鰭、腹鰭演化而來的。在水底它可以用這種鰭支援自己的身體,若調整到合適的方位,還可以用這種鰭勉強地爬行幾步。不過化石所提供的情況還不足以充分證實人們的推想。矛尾魚的發現不但可以瞭解它各部分結構的功能,更可以在它們活著的時候來觀察它們活動的情況,有人在觀察第八條矛尾魚時,證明了它們的胸鰭幾乎能作各個方向的轉動和安置姿勢,這也就更有力地支援了由鰭演化成四肢的推測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