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梁毅
-
2 # 357757930
你有房子,人家也有房子,只是你的房子比較貴,人家房子便宜些,但是人家還有車子。你們兩個總價加起來相當。這樣比喻對不對?
-
3 # 陳思進
最近,廣發銀行聯合西南財經大學發表了一份長達76頁的《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揭示了中國城市家庭財富管理的現狀。
主要資料如下:
1、中國城市家庭的戶均總資產規模161.7萬元,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55.7萬元;
2、中國前1/5有錢的家庭,平均資產總規模為454.5萬元;
3、家庭總資產配置中,房產佔比高達77.7%。金融資產配置僅佔11.8%;
4、家庭總資產配置中,股票佔比不到1%;
5、31-40歲的家庭總資產超300萬,年輕和年老家庭房產配置過多;
6、學歷與房產配置負相關,學歷為初中及以下的家庭,房產佔比高達80.9%;高於本科及以上的學歷家庭,房產佔比76.2%。
注意到已經有好幾個網友回答了這個問題,那我就從另一個角度來回復一下吧。
我特別注意到,由於《報告》中提到華人的錢80%左右在房子上,家庭戶均資產160萬左右。如果按歐美淨資產的計算方式,在房子上的財富只能算30%,那麼,可推算出中國家庭戶均淨資產在70萬上下。
《報告》還提到:其中中國Top20%的家庭資產規模和美國相當。中國Top20%的家庭,其平均資產總規模為454.5萬元,接近美國的530萬元。
中國Top20%的家庭的454.5萬元,如果按歐美淨資產的計算方式,在房子上的財富只能算30%,由於80%的資產在房產上,即房產上的淨資產只能算109.08完,即中國Top20%的家庭的淨資產約200萬元,那麼,和美國Top20%的家庭的530萬元,還有很遠的距離……
-
4 # 三文魚123
美華人少有兩成就頂美國全部問題是除了房子你還有什麼如果交戰人家可以造飛機你得房子只能挨炸放棄房地產支柱努力發展科技才是硬道理別老弄面子工程沒用
-
5 # 擁抱平安喜樂
當年的日本房價、經濟可以牛氣沖天、人人走路都可以帶個拽八步、人人都是富豪、當年牛的他們的財富折算出來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不可為不富裕、結果呢這麼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美國和日本對比如何!還能買下美國嗎?還能當年那麼牛嗎,個個是不是像做了一場夢!現在夢醒了、天亮了!現在日本的房價也沒恢復到當初泡沫撲滅前的價位!我們現在所有城市的房價加起來買個世界也許都差不了多少了。不可為不富有啊,家家比的財產全是你們家幾套房子!個個都是中產階層、個個都是牛逼!家家都是百萬富翁…………夢醒時分的又是什麼景象呢!
-
6 # 微笑的獅子頭
中國的房產權僅限於對房屋的使用權而無法對其擁有實際意義上的所有權。這是與其他國家對房地產所有權的本質上的區別。
-
7 # 陸燕青
20%的中國家庭財富資產規模,趕上美國具體演算法還有待商榷;但本人非但不在收入最高的20%之內,很可能拖了資料平均部分的後腿。
《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城市家庭戶均總資產規模超過160萬元人民幣。2017年中國城市家庭平均總資產規模為150.3萬元,而美國則為530萬元;中國城市家庭平均淨資產規模為142.9萬元,美國為467.2萬元。
在中國城市家庭的資產構成中,住房資產佔了很大一部分;據《報告》中的資料,中國城市家庭總資產中住房資產佔比已經高達77.7%,遠高於美國的34.6%。金融資產上佔中國城市家庭總資產的比重僅為11.8%,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為42.6%,在日本,這一比例為61.1%,英國、新加坡、瑞士則都超過了50%,加拿大為48.6%,法國為39.8%。
即使在中國城市家庭的金融資產中,又以銀行存款最多,佔比達到了42.9%,其次為理財產品,佔比為13.4%,股票佔比為8.1%;基金為3.2%;債券僅為0.7%。所以“報告””認為“ 城市家庭財富管理整體處於“亞健康”狀態 ”。
所以最近的“科創板”以及註冊制的推出,就是基於這項報告的分析和研究。如果與世界接軌,中國住房資產的比重下降或成為趨勢。
回覆列表
兩成家庭財富超過美國什麼水平?平均水平還是中位數水平?其實以中國幾十年的成就而言,而且人口眾多的情況下,這個結果一點不出意外,至於是否拖後腿,發改委寧主任說了:十億人收入月入都在2千以下,自己去想我是否是超越了十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