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料電影館

    中國產電影距離好萊塢的還是有差距的,不過不這種差異可以用時間彌補,

    從技術上來說,中國產特效精而不實,特效雖然精緻,但跟好萊塢製作相比缺乏真實感,

    戰鬥天使特效已經是世界一流了,主角用的是人與cg結合的合成人類,真實與虛幻結合,自然比流浪地球的特效高出不少,好萊塢特效工業化,是經過多年累計而成的,中國產電影特效工業顯然是處在前進階段,需要打磨自己,積累經驗。

    而人為因素上說,中國有很多的好的劇情,好的素材,只是缺少一個能發掘的人,而這次流浪地球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

    戰鬥天使的劇情上有可能是想表達的太多,劇情略顯混亂,但特效確實不錯,只能說,能看但沒有想的那麼神。

  • 2 # 誰看見我家射手了

    這部電影單從特效來說,還是很精良,人物刻畫的很好,但是有很多細節處理的很粗糙,故事情節有點無聊,給人的感覺是不看就那樣,看了也就那樣。我覺的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劇情演員演技和導演對鏡頭場景的切換,有些科幻片甚至沒有特效,一樣受到人們喜愛。我看過一部叫《彗星來的那一夜》的科幻片,全程零特效,全靠幾個演員和導演對場景鏡頭的把控,叫人越看越投入,有時要兩遍以上才能看懂,很佩服編劇和導演,一個敢寫一個敢拍。希望中國電影越做越好,不要光追求特效,我更希望中國能出幾個好編劇,好導演,不為錢不為名,一心只為好的作品,帶領中國電影走向巔峰。

  • 3 # 大鵝家的大鵝

    《阿麗塔》代表了美國電影特效的最高水平,卻代表不了美國電影工業的最高水平,甚至代表不了其平均水平,以好萊塢標準來說,其節奏把握有失水準,人物塑造扁平化嚴重,畫面呈現風格與原著產生較大偏差導致劇情推動產生了明顯的不合理,為了續集而破壞了電影的完整性等,所以說《阿麗塔》無法作為參考中美電影差距的準確參照,無論是以老卡的標準,還是導演的水平,還是好萊塢的普遍電影水平來說,《阿麗塔》都是不及格的,因為特效並不能代表電影的全部,它和演員一樣是服務於劇情的,所以僅僅因為特效好去看一部電影,和僅僅因為喜歡某個演員去看電影沒有本質區別。

    從《流浪地球》來說,這部電影絕對是最能代表咱們最高電影綜合實力的作品,如果以咱們可以達到的最高標準來看,所差的僅僅是投資不夠多,特效還可以做得更好,《流浪地球》的特效費用不足《阿麗塔》的一半,要知道,咱們國家是有世界頂級特效團隊的,而且特效是可以外包的。

    至於其他的差距那就是電影工業水平的整體差距了。

    《流浪地球》相比好萊塢水平,整部電影最明顯的問題在於剪輯,大家都知道《流浪地球》的院線版剪掉了一個“支線”,也就是與反抗軍的衝突,所以電影中期出現了劇情“跳躍”,這也導致很多後續劇情進展發生了BUG,例如為啥大兵們帶著全程沒用過的步槍,“長條”為啥會對主角們發動攻擊等等,當然還有頭盔裡失蹤的嘔吐物這種低階的剪輯錯誤,這就反應出電影剪輯的功底不足,例如《指環王》的院線版本經過大量刪減任然表現的十分流暢,而《指環王》每一部導演剪輯版都是近4個小時的。

    可惜的是《流浪地球》卻無法代表國內電影的普遍水平,因為咱們的主流電影還停留在用流量明星保證票房的階段,如果說中國電影工業相比美國好萊塢電影工業最大的差距以及最應該學習的,那就是美國演員的薪酬制度,天價的明星片酬已經毀了咱們太多的好劇本了,再加上分級制度等等這樣早就該解決的老問題,用中國產普遍電影工業水平來說,和美國好萊塢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阿麗塔》以好萊塢的標準是不及格的,但以咱們的標準它就一個部十分精彩的爆米花片了。

    最後說《流浪地球》和《阿麗塔》的比較和評分問題,首先可以明確,這倆片沒啥可對比的,電影型別完全不同嘛。

    至於評分,10分制的話《流浪地球》是一部7-8分的電影,但它給了我們太多驚喜,因為我們的預期是它能到6分就萬歲了,這種預期差對其加分極大,讓人們給它9分甚至滿分,所以它的確是一部現象級電影,但客觀說,《流浪地球》的整體水平的確達到了好萊塢的中上水準。

    而《阿麗塔》則正好相反,老卡的光環在這部片子上完全起的是副作用,對老卡的期待讓我們認為它是一部9分甚至10分的電影,但我們卻看到了一部6-7分的電影,這種落差會讓它的缺點被無限放大,因為我們要用好萊塢的標準去衡量它,用世界級的水平、用卡梅隆的水平去衡量它,監製和編劇足以保證電影的質量了,但結果是我們看到了一部超級特效弱雞劇情的爆米花片,相比卡梅隆的《終結者2》、《泰坦尼克號》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 4 # 淡淡155658192

    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社會發展史不同、文化傳統各異、人種也不同拿什麼去比,說到比就得有標準,你的標準在哪裡?要比就比看誰能拍出本國家民族特色、積極向上的、淨化社會風氣的、民族自信心的、讓人們產生心靈共鳴的電影,比就比看誰能輸出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識,比就比電影製作理念,總之電影讓人看了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個人的健康,不可否認好萊塢是電影界的榜樣,之所以說是榜樣因為它把美國強大的形象及文化意識用各種不同形式的影片潛移默化展現給世界。

  • 5 # 小米粒故事

    單純從電影的角度來說,個人認為兩部片子都不錯,各有千秋、各有粉絲。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喜歡就去看,不喜歡就別去看,掏腰包全憑自願,沒人強制誰看誰不看,也沒人強制看誰不看誰。但都別互相埋汰、都別相輕,能夠相互學習借鑑取長補短才有助於電影今後的發展。

    小破球和阿里塔,一個是中國文化和元素,一個是外國文化和元素;一個是中國的導演,一個是外國的導演,都為影片付出了心血和代價,是值得點贊和鼓勵的,是讓人敬佩的。至於說票房的問題,這就是中國觀眾喜歡看什麼的問題了。阿里塔不是不好,而是多數中國觀眾不太適應那樣的拍攝和表現手法,從而水土不服。小破球在國內表現好,在國外卻沒有國內好,也是同樣的道理。

    宣傳炒作固然重要,但不是根本。中國觀眾不是傻子,他們有自己的判斷力,畢竟也是自己掏錢且價格不菲,看場電影也是要講求值不值的。小破球能受到好評,觀眾是自願的,如果有少數人是跟風,那也只能說是自願跟風的,怪不得電影也怪不得宣傳,錢在你的口袋裡,看不看完全在你。

    阿里塔和流浪地球都是好電影,只是觀眾群不一樣。不要期待一部作品人人都喜歡,正如有句話說得好:“我又不是人民幣,做不到人人都愛我!”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電影也不過是漫漫人生中的插曲和消遣而已,且看且珍惜。就目前而言,一部片子能賣上幾十億的確實不多,眼紅也好、羨慕嫉妒恨也罷,都不會阻擋歷史進步,也不會阻擋電影發展,更不能阻擋大多數觀眾的期待。

    願吳京、郭帆、卡麥隆們拍出更多更經典的作品奉獻給觀眾。屆時,我還來捧場,自願埋單。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正英的哪一部電影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