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城記憶火鍋
-
2 # 瓶子宜溫
時間是真的不留情,感覺一下子就過去了,而父母隨著我們長大也漸漸老去,每一天都是成長,有大部分人為了賺錢養家,都是出了很遠的地方或外地拼命,對於父母可能因為工作繁忙而很少回家,又或是等有空了再打電話回家問候,雖然現在是小康社會了,可是也有很多貧困地區,為了生活不得不遠離老家出外打工,消費高低和工資高低逐漸形成了對比,有很多人會帶著父母一起租房住,有因為離老家太遠,常年見不到父母就接到一起住,又可能是沒人照顧年邁的父母,心裡放心不下,我們常常會因為生活帶來的瑣事而忽略親人,接父母到身邊像是給了自己一顆定心丸一樣,能經常在父母身邊陪伴著,能更好的照顧父母,孝順指的不單單是物質上的需要,還有精神上的,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意吧,對父母而言,他們不捨得花錢是覺得你辛苦不想讓你有太多負坦,省吃儉用在父母輩是一份用心,其實多點陪伴與懂得更重要哦,孝順用在其心,順著其意,小時候是父母細心呵護我們長大,知道我們的脾氣性子,瞭解我們愛吃愛玩的每一件小事,總為我們的一般成績“刀子嘴豆腐心”,總為我們的身體著想,教育著我們生活的平常,其實你細心點你會發現父母的愛在每一聲問候,每一個動作都表露著,所以,孝順是你對父母的感恩,也是回報父母的愛。
都說落葉歸根 但年紀一大把 很多人卻為了替兒女帶好孫輩漂泊在外 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又有誰知道 也許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留在大城市拼搏 他們的父母也變成了“老漂族”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老人的生活 每天早上在子女們上班之前要把早餐做好 白天一整天都在照顧外孫、孫子 整理房間,洗衣服,洗尿布 晚上在孩子們下班回來之前要把晚飯準備好 身體的勞累並不是最重要的 更令他們感到痛苦的是心累 照看孩子是一種責任 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孩子怕摔,怕磕碰,怕走丟,怕被人抱走 要讓孩子吃得好,吃得飽 孩子不吃飯 子女會問 “是不是飯不合胃口” “是不是給孩子吃太多零食了” 要給孩子穿得不冷不熱 孩子生病了 子女會問 “是不是穿多了捂著了” “是不是去風口吹著了” 不能嬌慣孩子也不能太過嚴厲 否則會被責怪 “平時太寵他了,沒定下規矩,沒養成好習慣” “老一套做法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小兩口帶著孩子出去玩老人也得跟著 不為吃好玩好 只為了抱抱孩子 讓孩子不累,孩子的爹媽也不累 而且 兩代人同住一起後 在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多方面存在差異 婆婆要看兒媳的臉色 丈母孃要伺候好女婿 處理不好 會給兒子、女兒添麻煩 老人在子女家裡 整天小心翼翼 還是漏洞百出 而她們的苦卻沒人可以傾訴 因為她們的老伴不在身邊 而是孤獨地留在老家 讓她們牽腸掛肚 在城市裡幫子女看孩子 雖然兒孫繞膝很熱鬧 但老人還是感到孤獨 這種孤獨感在一些進城的老兩口身上也有老人們在老家裡做著“空巢老人”,而他們的孩子卻在那些巨大的城市叢林裡獨自漂泊。 這就是現在很多家庭的生活模式。 越來越多關於空巢老人的報道和傾訴,一個個聳人聽聞的新聞題目,讓孩子們也在心驚,即便如今有著電話、影片等高科技的聯通,但也無法真正得知,遠距千里之外獨自生活的父母,正在過什麼樣的生活,是否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好? 而當父母最需要的時候,自己可能並不在身邊…… 所以,每個漂泊在外的人,都曾在心中暗暗發誓:等自己在這座城市安定下來後,一定要把父母接到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