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嬞菇涼

    《孫子兵法》歷經了兩千多年而不衰,古今中外的軍事家莫不把它奉為經典。西漢初的名將韓信曾以此書對部將教導諄諄,指揮其軍隊“舉之不斷、行而不迷、進退有據”,使他的軍隊攻無不克、風靡南北。據說拿破崙在戎馬倥傯間也常看此書,他以雄才大略和多謀善勝著稱於世,拿破崙的傑出戰略戰術思想不無借鑑《孫子兵法》。即使在現代,《孫子兵法》仍不失為軍事戰略的指南,他的“不戰而勝”思想已為世人所熟知。解讀《孫子兵法》軍事思想的淵源,對於《孫子兵法》的研究,應當有所裨益。

    《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基礎是《老子》哲學,正如《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軍事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德國古典哲學一樣,《孫子兵法》十三篇始終貫穿著老子哲學思想,它是《老子》哲學思想方法論在軍事領域的具體應用和卓越發揮。

    老子原名李耳,具體生卒年代未詳,但他是孔子(公元前551至前479年)的前輩,孔子曾遠道登門“問禮於老子”,終因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去。孫武生長於齊國貴族家庭,和孔子是同一時代的人,吳王闔閭(公元前514年至前496年在位)曾拜授孫武為吳軍統帥,“西破強楚,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武是否到過老子那裡求教,史書沒有記載。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他們倆人哲學思想的比較中,略知《孫子兵法》軍事哲學基礎的來龍去脈。

    老子哲學對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均有影響,但對兵家的影響尤大。在老子的主要著作《道德經》五千言中,談兵的字眼就有268字。全書有一部分內容是直接談兵的,還有一部分內容是以哲理來喻兵的,其他內容也貫穿著戰略戰術思想。我們透過比較、評析,可以看到《孫子兵法》對老子哲學在論兵方面的全面承續關係,以及老子哲學對孫武軍事理論和戰略思想的深刻影響。

    一、不戰而勝思想老子反對輕率的戰爭,認為“佳兵不祥”,即好戰者不能得到吉祥,“兵者,不祥之器”,他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主張“無為而治”。孫子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他指出:“凡興師十萬……日費千金……”,“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他強調:“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由此可見自古知兵非好戰。

    二、出奇制勝思想“無”和“有”是《道德經》中一對很重要的哲學範疇,“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孫武對此發揮得十分巧妙,他指出:“戰勢不過奇正,以正合,以奇勝”,在軍事上,“無”的具體應用就是“奇”,“有”的具體應用就是“正”,“奇正相生如迴圈之無端,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這些宏論同《老子》哲學中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和“有無相生”的原理是一致的。

    三、愚兵思想在《道德經》中,似有愚民思想:“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孫武則要求將帥“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犯之以利,勿告以害”,這樣才能如意地指揮作戰。這種思想是他們共同的歷史侷限性的反映。

    四、上下一心、官兵一致原則老子主張統治者要“以百姓之心為心”,關心民眾疾苦。孫子則要求將帥“視卒如愛子”,他還指出:“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就是“上下同欲者勝”。老子和孫武都十分重視民眾的支援,爭取民心或軍心,把政治和軍事的工作重心放在民眾和士卒之中。可見他們都很注重實際,深知“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五、柔弱勝剛強老子貴柔,認為“物壯則老”,物極必反,所以柔弱勝剛強。他指出:“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在軍事上“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矣”。孫武繼承了這些思想精華,他在兵書中寫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奚谷者,形也”。並把兵形如水的理論闡述得淋漓盡致。例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中的“不意”、“不備”,就是“虛”,水常居高臨下,避實擊虛,兵也是如此。又如:“聲東擊西”之類的戰略戰術,就是要造成兵勢的高低差,以便形成強大的衝擊力,各個殲滅敵人。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如何以弱勝強、化害為利?孫武主張:“陷之死地而後生,投入亡地而後存”。老子說:“進道若退”,也是這個道理。透過主動陷於絕境來促使矛盾的轉化。歷史上項羽率領的楚軍“破釜沉舟”、韓信的漢軍“背水一戰”,都是著名的以弱勝強戰例。

    六、貴“無”思想貴“無”也是老子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孫子發揮了這一思想,認為只有達到“無”的境界,才能把握戰爭的主動權。他也希望君王處於“無為而治”的地位,指出:“將能而君不御者勝”。他要求將帥要有“形人而吾無形”的戰略戰術思想,主張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機動靈活,以便造成“我專而敵分”的戰場態勢,這樣一來,“敵雖眾,可使無鬥,則勝可為也”。孫武大力宣揚“無形”的好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他認為:“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老子、孫子這些“貴無”的戰略戰術思想即便是在現代戰爭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七、洞察先機、超越平凡事物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由小到大,由盛而衰,物極而反,貌似強大完美的事物,其實潛伏著危機或困難。老子深刻地指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美好的事物也在不可避免地發生運動和變化,當人們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什麼時,那它已經在向相反的方面轉化,所以就“不善”、不美了。《孫子兵法》在這方面也有類似的論述:“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這裡體現了道家以奇用兵的軍事思想。

    八、後發制人人的行為客觀上存在著許多制約因素,老子不主張直接探求,而是以退為進、後發制人。他說:“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孫武在軍事學裡具體地發揮了這一思想,他在《軍爭篇》中寫道:“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充分利用各種制約因素和各種假象來牽制、迷惑敵人,使敵方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中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春秋戰國時期的假道伐虢和楚漢戰爭中韓信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都是著名的戰例,體現了“以迂為直”和“後其身而身先”的戰略思想。

    九、遊刃有餘在老子看來,“有無相生”,物極必反,因此,處於正面的時候,要考慮到它的反面。他說:“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而)新成”。保持“道”的人,他不要求飽滿,正因為他不要求飽滿、留有餘地,雖然有缺點(蔽通弊),卻能取得新的成功。《孫子兵法》中的“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思想是同老子的這一思想一脈相承的。他的這種思想也符合春秋戰國之際諸侯之間作戰的實際情況,當時的作戰是稱霸和外交的重要手段,並不一定要把敵方滅掉,只要能達到目的就行了。當然,他的這種思想帶有很大的片面性,也是歷史侷限性的反映。

    十、樸素的總體戰思想《道德經》和《孫子兵法》中都有樸素的總體戰思想。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八章中指出:“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高明的統帥可以透過戰爭以外的手段贏得勝利,這裡面已經有總體戰思想的雛形。孫武則繼承和發展了總體戰思想,他明確地指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武認為,對敵作戰首要的是政治手段與謀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其次是外交手段,主要是指縱橫捭闔方面的手段;再次才是軍事手段,攻城則是下策了。戰爭只是政治的特殊表現形式,它是政治的延伸,而又歸宗於政治,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這些基本原理,看來老子和孫武早就發現了。

    十一、知己知彼、自勝者強老子和孫武都比較注重全面地看問題。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孫武則引伸到軍事領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自己的弱點,克服自身的不足,使之立於不敗之地,這是克敵制勝的前提,然後利用敵方在運動變化過程中暴露出的弱點,舉而勝之,這也是軍事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老子和孫武也有精闢的見解。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孫武講得更具體,他認為善戰者應是:“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全面認識和比較敵我雙方力量的大小與分佈情況,積極創造我強敵弱的形勢,相機敗敵。這是老子和孫武軍事哲學的又一貢獻,對後世的影響頗大。南宋名將岳飛在總結其軍事生涯時說:“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清代的曾國藩也說:“先求穩當,次求變化”。這些論述,前後間隔兩千餘年,這條軍事的基本法則可謂沒有變。

    十二、辯證法思想在老子和孫武的著作中都有較豐富的辯證法思想,用全面的、發展的和能動的眼光看待政治、軍事問題的變化規律,因而,他們提出的不少警句格言至今仍有極大的參考價值。老子認為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發展變化的,僅僅抓事物的正面,反而得不到正面,而善於縱觀全域性、把握事物的反面,因勢利導,卻可得到正面。例如:《道德經》中的“將欲斂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老子的“進道若退”也有這個意思,“進”是以“退”為條件的,“退”促進了矛盾事物的轉化。《孫子兵法》的軍事辯證法則,學術界的看法比較一致,全書中的字裡行間閃耀著辯證法思想的光芒,這裡不再贅述。

    從總體上看,《孫子兵法》與《道德經》一脈相承。從文學修辭上看,這兩部書均詞約義豐、說理精闢、邏輯嚴密、文彩飛揚,妙語聯珠;從哲學思想上看,《孫子兵法》直接淵源於《道德經》,孫武和老子一樣也都是無神論者;而在論兵方面,孫武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飽含《老子》哲學精髓的《孫子兵法》不愧為世界兵書中一朵不朽的奇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理學考研真題差別閾限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