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鏘鏘

    簡單來說

    1.嫡長子

    2.不像爹但是像媽

    3.宅心仁厚

    4.爹太狠了,自然不希望自己子女一樣狠,反而會喜歡宅心仁厚的孩子

    5.其他兄弟綜合比較不如我

    這是兩個層次的問題,朱元璋喜歡朱標與朱元璋堅定以朱標為太子,這兩者其實沒有必然關聯。答案是二者都是肯定的,但朱元璋堅立朱標為太子絕不僅因為喜愛。

    一方面,朱元璋做為一個父母諸兄早亡,被迫長年獨自流浪的孤兒,對血緣親情的珍視超乎常人。比如明朝的靖江王,是唯一非朱元璋後裔的藩王,而是朱元璋長兄朱興隆(本名朱重五)的後代。而這位長兄,按朱元璋《御製紀非錄》中所言

    “幼因皇考(朱元璋之父朱五四)惜之甚,及壯,無狀甚焉,其非奉父母之道,有不可勝言。”

    對父母尚且不孝,對幼弟想必不會好到哪裡。

    其子朱文正(小名驢馬),本來極受朱元璋重視,曾官拜大都督,位居諸將之首。然而朱文正橫行不法,受到朱元璋責問,就有叛投張士誠之意,甚至在被朱元璋親自審問時態度極為惡劣

    “不期忘前日之艱辛寒微之極,恣肆兇頑無所不為,又何言哉。大逆之道既洩,朕恐為人所譖,特召而面審之,其應之辭,雖在神人亦所不容。”(同上《御製紀非錄》)

    最終被朱元璋處死。搞得朱元璋感嘆“嗚呼,嘗雲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按說換其它人,對兄侄一門也就死心了。可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後,在第一批封藩諸子時,也將朱文正之子朱守謙(小名鐵柱)封為靖江王(就藩於桂林),雖是郡王,但待遇規模都與親王相仿。但朱守謙也橫行不法,甚至公然對朱元璋有怨言後,朱元璋仍然多次給朱守謙機會,直至無可救藥後才將其禁錮於鳳陽。長兄一門三代如此,朱元璋對此也是無奈的很。

    “嗚呼!蓋由守謙祖、父愈積淵深,禍重巍山,有所感而致然乎?“

    到此為止按說已經仁至義盡,但朱元璋因為不忍絕兄長之嗣,仍然以曾侄孫朱贊儀為靖江王世子,並安排他拜訪晉、燕、周、楚、齊、蜀、湘、代、肅、遼、慶、谷、秦十三藩王,自湘、楚入蜀,歷陝西,抵河南、山西、北平,東至大寧、遼陽,從山東回京師,周遊全國以增廣學識見聞,最終使靖江王一支與明朝相始終。

    對兄侄一門尚且如此,對自己親生兒子自然有過而無不及。直到晚年,因為最不成器的秦王被宮人毒死,年近七十的朱元璋還要親筆給諸子寫信提醒。

    “且如寢室處所,爾等來朝,吾曾親引指示吾床,周匝群宮人鋪睡處,所有關防有勢。秦不以吾言為法,與小人孤處,殺生之禍必生矣。老眼昏花為諸子之計,又拭模糊老眼,還親稿淨行,以示諸子。洪武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記事”(明太祖欽錄)

    老皇帝的舔犢情深,躍然紙上。對其它就藩於外的兒子如此,那對最重視,且一直在身邊陪伴協助自己的長子會是什麼感情,也就不問可知了。

    朱元璋堅定以朱標為太子,則有其它更重要的因素。既有遵照嫡長繼承的宗法制度,以確立關係明朝長治久安的有序皇位繼承考慮外,朱標個人能力也是重要原因。

    我們現在看到的朱標形象,受到文人加工的嚴重歪曲,以致面目全非。朱標經常被描繪成與朱元璋剛猛治國對立的仁厚到軟弱的形象,而且經常與朱元璋的施政方針有矛盾。但這是他真正的本色嗎?會不會僅僅是後世文人有意改造過的形象?朱標十歲即被立為吳世子,明朝建立後成為皇太子,直至洪武二十五年時以三十七歲早逝,其太子之位一直堅如磐石。而自洪武十年後朱元璋就下令“朝中政事先啟請太子處分,然後奏聞。”要知道,讓太子主持處理政事會對皇帝權力構成相當威脅,所以歷代皇帝很難做到放手讓太子參與政務,更別說朱元璋這種工作狂型的開國之君,只有對太子有極大的信任和真心倚重才能有此決定。朱標主持朝政處理達十五年之久,卻從未見朱元璋有公開對太子處理政務不滿或更換太子的意向(非史料的小說家言不予採信),這與那些因對太子不類己而不滿,疏遠乃至嘗試更換太子的前朝事例大相徑庭。

    朱標主持政務期間,也是明朝四大案中除朱標去世後爆發的藍玉案以外的三大案爆發期間,可以說朱標是主持了明朝政治大案處理的,而除了為受孫子牽連進胡惟庸案的老師宋濂求情這種小事外,看不出朱標與朱元璋在大政方針上有明確的對立。而朱標有時為其它藩王或功臣向朱元璋求情,與其看作與朱元璋做對,不如說是朱元璋安排太子向兄弟和功臣市恩更可信,否則很難想象朱元璋真要處置的人會因求情就被放過。所以說朱標和朱元璋是彼此配合密切的政治紅白臉。朱標是朱元璋的政治緩衝器,而朱標又能借朱元璋的威懾而使人心歸附自己,但二者利益和立場是一致的。

    所以朱標當太子當的所有有人都服氣(除了朱隸)順順當當,可惜英年早逝。

  • 2 # 活著不憋屈

    朱標是馬皇后生的嫡子,年紀最大,朱元璋最喜歡他。這也是為什麼朱標死後沒有立其他的兒子,而是立孫子朱允炆的原因。另外的原因是當時還沒有統一天下,陳友諒張士誠和北元還存在。天下能不能得到還是未知數,再有朱標和這幫武將關係又鐵。其他的兒子早就認定了大哥以後是皇帝,沒這心思,有些心思也沒這膽量。

  • 3 # 大鼻歷史

    朱標是朱元璋長子,從小接觸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對弟弟們十分友愛,在諸王中威信最高,而且朱元璋非常寵愛他,在還沒建立大明朝時,已經立他為世子,大明初期,已經提前讓他聽政,可見多厚愛這個長子,但朱標病逝過早,如果真要受迫害也沒辦法吧。

  • 4 # 青史如煙

    在古代,一旦某位皇子被立為太子,就成為未來皇位的唯一合法繼承人,如果不出現意外,只要皇帝駕崩,皇位非太子莫屬,誰也不敢、也沒權利反對。但是,即使當上太子,也不能高枕無憂,假如皇帝不開心,或者覺得太子能力有限,又或者太子的勢力威脅到皇帝,分分鐘就能將太子廢掉,然後改立他人,因為皇帝手中握著生殺大權,除非太子有絕對實力跟皇帝抗衡。

    歷史上廢掉太子的情況屢見不鮮,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從眾多太子被廢的事件中可以總結一個規律,凡事三思而後行,盡力做到讓皇帝滿意,無論皇帝對與錯,千萬不能跟他唱反調,否則很有可能被猜忌,導致位子不保,但凡事都有例外。明朝初年,朱標當太子時,多次與父親朱元璋產生爭執,甚至敢頂撞朱元璋,為何朱元璋從沒想過把他廢掉呢?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事出有因,朱標性格仁慈寬厚,朱元璋理解兒子的做法

    《明史》記載:“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意思是說,每當兄弟犯錯,朱標都會替他們求情,勸父親朱元璋不要生氣,畢竟是一家人,哪怕藩王被舉報謀反,這可是死罪,朱標也會不顧一切幫弟弟。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其實朱元璋也不忍心懲罰犯錯的兒子,而朱標站出來替他們求情,說明他宅心仁厚,懂得袒護兄弟。皇帝最擔心死後兒子們為了權勢互相殘殺,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而太子朱標的做法,不僅讓他甚是理解,同時也讓朱元璋感到無比欣慰。

    另外,在朱元璋打算殺大臣宋濂時,朱標極力反對,力保宋濂不死。這件事情上,朱元璋依舊沒有怪朱標,最終放過宋濂,因為宋濂本身沒有問題,況且他是朱標的老師,於情於理,朱標都應該出手相助,朱元璋雖然讀書不多,卻明白尊師重道的道理。

    二、朱標德才兼備,每次都佔理,朱元璋雖然當時很生氣,卻從未真正責怪過兒子

    有一年,孫貴妃病逝,她是朱元璋最寵愛的妃子之一,朱元璋就讓朱標服齊衰杖期,這並不符合傳統的禮制,朱標果斷拒絕,絲毫不給父親面子。朱元璋氣得不行,甚至提劍追著兒子打,不過後來他想通了,這件事朱標沒有錯,是自己太執拗。

    另外,在誅殺功臣的事情上,誰都不敢勸說朱元璋,但太子朱標卻直言不諱:“陛下殺人過濫,恐傷和氣。”朱元璋告訴太子:我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幫你剷除威脅,你竟然還反對我。朱標根本不吃這一套,反而怒懟道:“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暗指朱元璋不是堯舜那樣的明君。

    這可把朱元璋氣壞了,恨不得把兒子暴打一頓。縱然如此,朱元璋很快就消氣了,如果換成別的皇帝,十有八九會廢掉太子朱標。朱標擁有明君的氣質,可惜英年早逝,要不然肯定是一位不錯的皇帝,成就未必比明成祖朱棣遜色。

  • 5 # 樵夫廣微子

    首先是因為當年朱標身份的問題,他是嫡長子。按道理說他的繼承權利非常合法,容不得任何人質疑。第二個原因是當時朱標的父母都特別喜歡他,有了皇帝和皇后的支援,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迫害。第三當年輔佐朱標的人都是朝廷重臣。而且這些人還是功臣,曾經和皇帝一起立下過很多功勞。例如李善長,徐達、常遇春等等,這些人全都輔佐朱標。所以說朱標這位太子之所以能夠和別人不一樣,就是因為他所處的處境和別人有很大的不同。一是自身非常的優秀,讓人敬佩,二是有很多人保護他。只可惜在所有人都覺得,他會成為一位好君主。

  • 6 # 小霸王禿尾巴

    首先是因為當年朱標身份的問題,他是嫡長子。自從秦始皇統一之後,天下世襲的制度就開始實施了,也就是說皇帝的第1個兒子有繼承權力。按道理說他們的繼承權利非常合法,容不得任何人質疑。

    換句話說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他出生那一刻就是下任皇帝了。不過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嫡子,如果只有這一種身份的話,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證,他在之後也不會受到迫害,畢竟當年李世民也是殺了自己的哥哥,才成為太子的。

    第二個原因是當時朱標的父母都特別喜歡他,有了皇帝和皇后的支援,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迫害。比如說當年劉邦的大兒子,他本身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可是幾度差點被自己的父親廢掉,就是因為他沒有得到父親的歡心。如果當年的劉盈也能夠得到劉邦歡心的話,或許就不會面臨被廢的風險了,他的母親也不會想方設法,找其他的人保全兒子的位置。朱標完全不用有這樣的顧慮,天下權利最大的兩個人,都希望他能夠繼承皇位,自然也就沒人有膽識誣陷太子,如果不成功的話,自己的下場會非常慘。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第3個原因就是當年他作為長子,對其他幾個兄弟都非常好,也非常有威望。當年李世民之所以想殺了哥哥,就是因為覺得他的能力不足以成為下任君主,他沒有辦法將當時的唐朝變得更加的富強,可是自己有。

    他不服氣,所以才會想要發動兵變,可是朱標當時在眾多皇子當中,才能最出眾,品行也特別好。在其他的王朝當中,可能皇子之間的鬥爭很激烈,能夠和平相處,甚至和眾位兄弟都當好朋友,其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朱標長大之後就一直信奉儒學,而且因為和大臣的關係很好,所以朝中有很多人都支援他成為下任君主,甚至有些人在很早的時候,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當年他父親是一個十分兇殘的人,甚至殺過很多功臣,要不是太子在一旁調解的話,或許有些人早就已經去世了。比如說當年的朱樉就被扣押在了京城,後來還是太子想方設法,才讓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所以說在眾多兄弟眼中,他是一個無可挑剔的人。無論是做事還是人品讓人敬佩,大臣們特別喜歡這位太子。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年輔佐朱標的人都是朝廷重臣。而且這些人還是功臣,曾經和皇帝一起立下過很多功勞。

    例如李善長,徐達、常遇春等等,這些人全都輔佐朱標。最重要的是當年皇帝為了這個兒子也是用了很多心思,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為他鋪路。為了保證江山能夠穩定,保證自己去世之後,他能夠沒有顧慮的好好的治理國家,讓大明朝走向更加巔峰的狀態,朱元璋做了整整20多年的鋪墊。

    所以說朱標這位太子之所以能夠和別人不一樣,就是因為他所處的處境和別人有很大的不同。一是自身非常的優秀,讓人敬佩,二是有很多人保護他。只可惜在所有人都覺得,他會成為一位好君主。

    他卻在20多歲的時候因病去世了,也是非常的可惜,甚至有些人知道這個訊息之後,也是特別難過,常年駐守在雲南的將軍,知道這個訊息以後,因為悲傷過度去世了。

  • 7 # 觀史明德

    確實朱元璋和太子的的關係可能是歷代開國君主跟自己太子關係最好的了,簡單來看秦皇嬴政與其子扶蘇,嬴政將扶蘇發配到邊軍歷練,直接導致胡亥篡改遺詔,扶蘇自盡。漢皇劉邦與其太子劉盈,劉邦晚年寵幸戚夫人幾度想要廢除劉盈太子之位,但是由於大臣們的極力反對最終沒有成功。唐皇李淵,由於在太子一事上的不堅定導致了玄武門之變。

    但唯獨朱元璋對他的太子朱標十分滿意,不僅領軍出征時放心令太子監國,而且太子朱標與馬皇后是唯二敢頂撞朱元璋,朱元璋卻對此毫無辦法的兩個人。

    在很早朱元璋是吳王的時候,朱標就被立做太子,歷史記載朱標自幼隨宋濂學習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對弟弟們十分友愛,弟弟們犯了錯也曾多次向朱元璋求情,在諸王中的威望很高。

    古代皇帝與太子間的矛盾無非有三,第一如秦皇嬴政覺得扶蘇還有待歷練,但朱標隨父親從窮苦時一步一步君臨天下,在文武百官中也有很高的威望,而且朱標雖然有時候因為朱元璋殺戮過多與他頂撞,但從這裡也能看出來朱標是一個仁愛且有主見的太子,朱元璋對他十分滿意。第二如漢皇劉邦因為寵愛戚夫人而寵信其他兒子,太子朱標則不存在這種煩惱,不僅朱標本人深受朱元璋信任,朱標的母親馬皇后也是一代賢后,甚至後世有人說朱元璋心中的家人只有朱標與馬皇后,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朱標的喜愛。後來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立朱允炆做接班人,也是有一部分對朱標的懷念。第三如唐皇李淵兒子們之間不合,而且都很優秀。前文也說了,朱標仁厚慈愛,在兄弟們之間有很高的威望,朱元璋的兒子們雖然都很優秀,但對這個兄長還是十分敬重的,朱標不死,其他人根本不會想到造反。而且朱元璋的性格不會再三猶豫,給其他人可乘之機。

  • 8 # 方圓讀書

    我們都知道,歷朝歷代的太子,大都會受到迫害,而迫害者基本上也都是想爭奪皇位的皇子們。就比如隋朝時期的太子“楊勇”,就受到自己的弟弟楊廣的迫害。唐高祖李淵的第一任太子“李建成”,最後也被自己的弟弟“李世民”在玄武門誅殺。

    這些例子不勝列舉。可以說,基本上歷朝歷代的太子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過迫害。但是有一人卻是例外,他就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

    那為什麼朱標就沒有這樣的經歷呢?

    其實這主要還跟朱元璋對他“特殊關照”有關!

    我們知道,朱元璋秉持的繼承製度是“嫡長子繼承製”,所以在他還是吳王的時候,朱標就已經是世子了,也就是朱元璋百年之後的法定繼承人。

    再者,朱標在很小的時候,朱元璋就對他進行了一系列的“精英教育”。像我們熟知的明代大儒宋濂,就是朱標的老師。其次,朱元璋還經常讓朱標參與到國事當中來,時不時讓他也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而這一些,都被滿朝文武看在了眼裡,也被朱標的兄弟姐妹們看在眼裡。他的身份認同度比任何一個皇子都高。而這樣的身份認同度並不僅僅只是朱元璋單方面給予的,朱標也具備有自己的實力!

    除了朱元璋的精心培育之外,朱標的為人和辦事能力,也是受到多方認可的。

    首先說一下朱標的為人。朱標性格溫和,這和他的父親朱元璋則是相反的。有一次,朱元璋要處決一個大臣,但是朱標認為,這個大臣雖然犯罪,但罪不至死。於是朱標就跑去求朱元璋網開一面,朱元璋一開始還很硬氣,但慢慢的也就軟下來,答應了他的請求!

    其次,朱標也很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們,這在朝廷上獲得了一致好評。

    最後說一下朱標的辦事能力。朱標性格溫和,但是並不代表他辦事就扭扭捏捏,拖泥帶水。相反,朱標在處理事情上除了認真嚴謹,最重要的還是多一份寬容。這倒不是他軟弱的表現,而是一位真正的仁義之君的射影。

    朱標處理事情時,掌握的度非常好,既不像朱元璋那樣嚴厲,也沒有過度放縱。他辦事,總會讓人很放心。

    所以,面對這樣一位優秀的人才,誰又能有資格和他爭奪皇位呢?即便是朱棣,也只是在朱標去世以後,才敢篡位的。但即便他篡位成功,朝廷上的一些文武大臣還是偏向於朱標的長子——朱允炆。這一點,在朱棣上臺之後對朝廷上大臣的監視中就能看出來!

  • 9 # 歷史小學生老藍

    一、 朱標是嫡長子

    在古代社會中,嫡長子繼承皇位那是天經地義,合理合法,而朱標身為嫡長子,自然就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

    想想劉邦,他一心想廢掉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但因為嫡長子三個字,他費盡心思也沒能達到目的,可見這個身份的分量。

    但是,光是嫡長子的身份可不夠,你看楊勇,李建成不都是嫡長子,結果還是一樣身首異處。因此,除了這個原因,一定還有其他的。

    PS:有人認為朱標不是馬皇后所出,甚至說馬皇后無所出。《明史》記載朱標是馬皇后所生,所以屬於嫡長子。即便不是馬皇后所生,那也是長子,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朱標也是妥妥的第一繼承人。

    二、 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愛護

    劉盈的地位為什麼會朝不保夕?就是因為劉邦不支援。楊勇為什麼會丟了太子的位置?就是因為楊堅和獨孤伽羅不支援。

    而朱標卻不同,朱元璋與馬皇后都對他極為看重,當朱元璋立為吳王時,立馬立朱標為世子。朱元璋稱帝后,馬上就立朱標為太子。可見朱元璋對他的看重。

    有了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強力支援,如果誰想謀太子位,都得掂量掂量。

    三、 朱標為長子,在諸皇子中威信極高

    據說朱元璋一共二十六個皇子,在這些皇子中一直是以朱標為首的。

    秦王朱樉犯錯被扣留京師,是朱標居中調解,朱元璋才放他平安回藩地;有人告晉王朱棡謀反,是朱標全力保護,才得以保命。因此,在諸多皇子之中,朱標的絕對是所有人崇敬的物件,誰想謀太子之位,就是和其他所有兄弟作對。

    四、 東宮班子強大

    這其實也與朱元璋的看重有關,朱標東宮的班子有多強?看看下面這份名單就知道了:

    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馮勝,胡美、廖永忠、李伯升,趙庸、王溥,楊憲,傅瓛,康茂才、張興祖,顧時、孫興祖,吳楨、耿炳文,鄧愈、湯和,劉基、章溢,文原吉、範顯祖。

    看著這些名字是不是有些心驚肉跳?這裡面哪一個人不是跺一跺腳都會讓大明王朝震上一震的人物?有這些人輔助,還有誰敢動?

    雖然說朱棣與徐達的關係不一樣,是翁婿關係,但是徐達對朱元璋那是死忠,絕不會支援朱棣謀朱標的太子位,所以,即便其餘所有皇子加起來,怕也撼動不了朱標地位分毫。

    五、 朱標仁德寬厚,仁名遠播

    其實,如果朱標自己沒有本事,即便是朱元璋給他再強的班子也受不住,看看李建成就知道了。所以,最終還是看朱標自己的本事。

    朱標二十二歲就開始監國,處理朝廷日常政務,擁有豐富的治國經驗,並且得到群臣的擁戴。像宋濂這樣的人,如果不是朱標和馬皇后的死保,恐怕早就被朱元璋處死了。而且,朱標還經常巡視民間,廣施仁德,在民間的威望也極高。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想要謀太子位,那基本上就與重新打個天下的難度相當了。

    以上五點就是朱標地位穩固的原因,可惜的是,朱標最終沒能活過朱元璋,否則,許多功臣也就不用死了,而靖難之役恐怕也不會發生了。

  • 10 # 魔方歷史觀

    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不管是不是王朝初期,一般來說,都會存在皇子之間對於儲君之位的一種爭奪,畢竟皇帝的寶座誰都想坐,但也有例外,就比如說明朝初期,太子朱標在儲君之位上,坐的就比較穩當,而他之所以能夠這麼穩妥,自然是有原因的。

    原因一:朱標的太子之位正當

    在古代,不管是皇位還是王侯爵位的繼承,通常都是採取“嫡長子繼承製”,而明朝的朱標就是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兒子,也是嫡長子身份。

    而朱元璋對於朱標這個兒子,也是寄予厚望,在朱元璋尚未建立明朝的時候,朱標就已經被朱元璋當做接班人去培養,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洪武元年,就立刻立朱標為皇太子,從小對朱標的培養也是十分上心。

    在朱元璋那個時候,還是公開立太子,朱元璋也沒有去再扶植一位皇子去制衡朱標這位皇太子,他是把朱標當做繼承人培養,這一點不管是朝堂大臣還是朱元璋其他的皇子,都心知肚明,所以朱標的位置就坐的比較穩當。

    原因二:朱標本人的能力

    在朱元璋的盡心培養下,朱標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性格仁厚的朱標口碑極好,在日常協助朱元璋的政務方面,也是處事得當,頗有仁君風範。

    而且,朱標在其他皇子心中,也是十分有威信,畢竟朱標年長於其他皇子,又能力突出,而且在朱標的這些弟弟們犯錯的時候,也是朱標在朱元璋年前求情擔保,在諸皇子這裡,朱標是一位好哥哥。

    結語

    朱標所在的時期也是一個對他有利的時期,畢竟那個時候是公開立太子,朱元璋對朱標的培養,眾人都看在眼裡,嫡長子的身份,在諸皇子中的威望,都使得朱標的太子之位十分穩固,如果朱標沒有病逝,穩步繼承了朱元璋的皇位,估計後來的靖難之役也不會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什麼手機遊戲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