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奇放映室

    LOST被譽為“神劇”,他給了你緊張與刺激,但同時也給了你溫情與感動,更重要的是自始至終,他一直想要傳達其他美劇不願涉獵的思想。那是什麼呢?

    看到很多劇迷在網上各抒己見評論著。他們說道,LOST向我們展示了一切盡在命中註定,“what happened,happened”。然而,無論Jack或者James,難道他們沒有抗爭嗎?又是什麼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也有人說,LOST就是一個巨大的騙局,充滿了陰謀與戲劇。可這一個又一個的騙局究竟由誰設計,為了什麼而設計?還有人說,LOST其實反映了西方宗教世界的價值觀——迷失的人類應該遵循神的教誨,抵抗魔鬼的誘惑。。。

    有哪一部電視劇集會像LOST那樣充滿迷局?即便大結局之後仍然充斥著各種疑問,甚至對該片究竟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還沒有形成完全統一的意見。真的是匪夷所思!

    對一部電視劇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多不同的理解以及爭議,這不禁讓我無比好奇。LOST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

    想想,此劇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是“不明白”。不明白什麼?從劇情發展角度講,不明白接下來要講什麼;從劇中主人公的角度講,不明白任何其他人究竟在說什麼,想做什麼,動機是什麼;從觀眾角度講,不明白究竟誰對誰錯,一時間(甚至到臨近最後)很難分辨正與邪、黑與白。

    這顯然是劇情設定使然。LOST的編劇及導演究竟想幹什麼?他真的是想玩死我們嗎?

    不!我認為,他們要告訴我們的正是LOST的名字所體現的那兩個字——迷失——只不過,要在前面再加幾個字——“人性的” 迷失。LOST其實就是一次人性剖析的藝術實驗!而這種剖析方式是完全以觀眾為第一人稱視角展開的!

    在第一季時,隨著815航班落難於荒島,我們彷彿身臨其境。因為我們與815航班的倖存者們一樣什麼都不知道。我們並沒有享受到觀眾的“優待”,我們與主人公們一同迷失在荒島。於是,你會發現,我們彷彿也是815航班上的乘客,我們近距離的注視著身邊的倖存者們,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帶入感強的同學們更會將自己比作其中的一員——因為他們跟現實中的你太像了。像在哪裡?像在複雜與矛盾。

    任何一個真實的人都是複雜矛盾的綜合體。在以往的教育中,我們對人的判斷遵循簡單的二元價值判斷——非黑即白、君子小人。許多影視作品也都遵循這一理念,我們總是看到正義的力量光明而又高大,惡勢力齷齪而又陰暗。但真實的人性世界哪有如此簡單。

    劇中的主人公們一直在困惑究竟誰說的對,誰在撒謊;正如同我們也一直在琢磨、分析、判斷,到底誰是正義,誰是邪惡。我們如同主人公們一樣在疑惑中前行。這疑惑的焦點就是人性。這世上哪有比人性還要令人難以捉摸的東西啊!正義或邪惡?往往在一個真實的人身上,它們的界限會顯得如此模糊!

    Kate是正義的嗎?當然!比起jack、Sawyer、locke等,kate更加細膩體貼、樂於助人、敢於犧牲。。。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編劇卻為如此善良的女孩設計了一個縱火殺人犯的背景,難道她不是邪惡的嗎?

    縱觀全劇,劇迷們肯定能夠認同我的一點是,劇中幾乎所有角色都如同kate一般,有著複雜的過去,複雜的人生。有朋友一定會不屑,認為這就是編劇故意製造的矛盾,好讓人物性格顯得更加豐滿。而我認為這一設計正是本劇最偉大之處!仔細想想,kate為什麼會殺死他的父親?不正是因為她為了母親不再受苦嗎?不正是為了他人,為了幫助別人而不惜犧牲自己嗎?為了正義而付諸邪惡嗎?看到這裡,你就能理解kate看似矛盾的過去與現在,理解一個正義與罪惡相交而模糊不清的人性。

    如果到這裡就蓋棺定論,那我們的確只能說編劇們很好的豐富了人物的性格,也為我們深入的解構了一個人看似矛盾的行為其背後的人性基礎。

    但我們再往下想想,人性基礎是什麼?kate為母親不再受苦而選擇殺死父親,為什麼她的母親並不感激,反而一直記恨自己的女兒,甚至大義滅親?kate不理解,在劇集的前幾部分我們也很不理解吧。正如同其他主人公們一樣,kate一直在尋找著自己的答案。當她第一次從島上回到現實世界,她抱著Claire的兒子,她要保護他。然而,當在法庭上她欺騙世界說那是她的兒子後,她愈加的不安與困惑。直到Sawyer的女友一語道破,“not he needs you, you need him”。她並不需要保護Claire的兒子,而其實是她需要他的保護。追捕kate的執法官曾質問kate,她究竟為什麼要殺死繼父,真的是因為她憎恨父親對母親不好,還是就因為她自己憎恨她的父親。終於,kate醒悟,她明白了。她一直認為自己的所有想法和做法都是為了別人好,而其實這僅僅是她自己的想法。朋友們,這樣的感受是否讓你似曾相識,是否正是現實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做出的選擇?雖然這答案令人沮喪,但我們不得不理解這正是人性最原始的黑暗與殘酷。

    人性是複雜與矛盾的綜合體,而其根本屬性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礎上。從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來看,人類之所以會出現氏族、出現部落、部落聯盟,出現城邦,出現國,乃至今天的全球一體化,也正是因為人從自我中分出了感性慾望的要求,這一屬性促使人們利用他人實現合作,實現自己的利益。只是,個體的差異又決定了人們是選擇損人利己的方式還是互惠互利的方式。

    LOST將這一人性的基礎屬性展示的非常充分。

    無論是充滿責任感的jack,還是善解人意、助人為樂的kate,甚至最最憨厚老實的Hurley,你能告訴我他們自始至終都是在為他人考慮嗎?jack為什麼要帶領大家離開小島,因為首先是他自己就是要離開。而他離島之後鬱悶到了極點,跟kate說他要回到島上。他為什麼要回去?他是要回去救其他人,但更重要的是他內心愈加沉重的迷惑,他要回到島上徹底修復自己。locke並不願意帶領大家離開,是源於他在島上重新站了起來,在這裡他擺脫了束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Sawyer更是人性自我本質最典型的案例。因為他比jack還仗義,關鍵時刻跳下直升機捨棄了離島的寶貴機會;但值得我們嚴重注意的是,當jack、kate等人多少為了他千辛萬苦的回到島上時,Sawyer似乎並不那麼高興,甚至不願犧牲自己三年來達摩的幸福生活去幫助這些難友。細心的觀眾朋友一定能夠看得出,Sawyer其實是很自私的一個人,第一季中他便把公共財物收歸自己所有。他的一切選擇都是為了自己,他跳下飛機是因為他想繼續逃避,當時的他其實不願離開,否則以他的性格他是決不會自己主動跳下去的。但同時這也並不妨礙他做了許多仗義之事。這是為什麼呢?

    這麼說似乎顯得冷酷。我們都期待大善之人,期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大英雄們能夠越多越好。不希望人們總是想著自己、唯利是圖。有意思的是,想想在你這麼期望的時候又是站在怎樣的立場上呢?所有真實的人都絕不是超然於自我之外的無私的、簡單的;所有真實的人都是在慎重考慮自我欲求的基礎上再去考慮要實現自我應選擇的方式。

    說到這裡,我們明白了LOST真正要呈現給我們的是人性——這個既現實又抽象的命題。人性的自我本質是一切行為的根源,也是本劇中由各個人物所串聯起的矛盾衝突的動因。然而,良苦用心的編導們不僅僅要向我們展示人性的複雜與本質,還要探索人性究竟是如何一層層的呈現出來的,我們究竟該如何把握人性,從而走出人性的困惑與迷失。

    Jack其實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但我發現很多人可能更喜歡Sawyer或ben。這是為什麼?有可能,因為Jack太正,並不如邪氣的Sawyer更加有表現力,不如鬼怪的ben更吸引人的眼球。實際上,Jack之所以成為眾多主角中的主角,正是因為他在人性中的迷失最深重且最真實。

    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其實並不像Sawyer,不像ben,不像Hugo,甚至不像kate,因為他們的經歷都或多或少有些特殊。但我們很有可能都是Jack,那個不能與父親很好的溝通,那個不知道如何處理與妻子的感情,那個固執的堅信一些理念,卻無情的被這些理念摧垮。。。從而焦慮、困惑、無助、迷失。是的,縱觀全劇,如果說Locke甚至有一些灑脫的話,那麼Jack就是他的對立面——那個最糾結的人(想想編劇正好把這兩人作為故事中最為對立的兩派代表,與其對人物性格的設定形成呼應)。如果說Jack太正,的確,在故事剛剛展開的畫面裡,作為一個三觀正確的外科醫生,他的高大偉岸形象很輕鬆的HOLD住全場。尤其當Sawyer等坦誠的“自私派”開始挑戰小島共同體後,我們應當理性的認同Jack的領導力是優秀的。

    但是,這證明Jack是優秀的嗎?不是!想一想,如果你在那樣一種環境裡,除非你是Sawyer這種特立獨行的人,你一定也會支援或者按照Jack的選擇而行事,他其實只是做了所有正常人都會選擇的路線。但是,這一切在the others出現之後發生了微妙而又重要的變化。

    當代表另一種價值觀的the others出現後,由815航班乘員所組成的共同體開始發生分裂。此時,Jack作為原有價值觀的捍衛者與持更開放態度的locke越走越遠。也正是從此刻開始,Jack的判斷開始出現失誤,他開始問“why”(縱觀全劇,Jack是問why最多的人,可憐的孩子),他開始疑惑。但他的固執,我們甚至可以說是固步自封的態度使他奮力反抗,有的時候,他已不顧眼前的事實而僅僅為了某種內心的捍衛而反抗。這是與他在現實中的情形保持一致的。因為他堅信一些什麼,因而他強迫自己、強迫別人相信自己,相信“everthing will be ok”,但卻不願信任別人,甚至不願嘗試著理解別人,他不能也不想let it go。。。他雖然極其優秀,曾是領袖,但他是一個失敗者,一個心靈的失敗者。

    現在,我們要問,jack的那些錯誤是他的缺點所致嗎?平心而論,他的判斷或許不完全對,但是他判斷的依據並沒有錯。更重要的是,jack是為他自己而做決定嗎?表面上看不是。任何人,我們不能簡單的用優點和缺點,正確或錯誤來劃分。一個正義的人有可能做出非正義的事,一個優秀的人有可能犯下低階的錯誤;無私的獨斷的危害有時要遠勝於自私的偏執。而jack表面上的無私,其實仍是他內心固執的自私想法的體現。一個人是複雜的綜合體,而要徹底認識自己,就不能前設自己的正確性和合理性。

    於是,我們看到,後來的jack明白了這個道理,他說:“這次我聽你們的。”在對自我的拯救中,Jack是當仁不讓的主角。自我救贖的道路坎坷、跌宕起伏,最終,他躺在他起初躺下的竹林中,let it go and moving on。

    那麼,Jack為什麼從堅定的離島者變成了堅定的返島者的呢?正如他站在LOCK的靈柩前所說:“我應該聽你的。”是的,這裡有對難友的負罪感,但更重要的是,Jack雖然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現實世界,但他並沒有找回自己;在現實中(第四季),他過得更慘,他更加迷失,幾近瘋狂。試想,如果他一切順利,以他的立場,他怎麼可能想要回去(這麼說顯的無情,並有辱Jack高大偉岸的形象,但實際上根據劇情設定這是合理的)?因此,是他自己更需要回去,他認識到必須回到島上修復自我、重煥自我。請注意一個細節,在我最喜歡的第三季最後一集——那個現實線索的大調轉——jack對Kate說,“我每天都在坐飛機,從。。。。就是希望它墜機。”然後他說:“我不管飛機上的其他人怎樣,我就想回到島上。”試問,一個救死扶傷、正義的領袖Jack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如果我們依然用簡單的正義-邪惡、君子-小人的二元道德觀來看待人性,我們會陷入矛盾中。正如其他815航班的乘客一樣,Jack因內心的迷失而流落於迷失的荒島,在這裡,並沒有誰是為了別人、為了某個理念——往往,本劇一直在借用劇情的發展無情的摧毀正常的三觀——也並不是每個人都天然的自私自利,但的確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是找回自我,他們的使命是要來這裡找到自己內心迷失的答案。於是,在這種複雜的心境下,人們做著各種各樣的抉擇,人性的糾結與精彩便赤裸裸的呈現於我們面前。請記住:人性絕非那麼簡單,這正是本劇最希望向我們展現的觀點。

    我們經常會說,“我還不清楚我自己嗎?”請相信我,很多時候我們選擇迴避自己的某些情緒和思想;有時候,我們陷於自我中而不能客觀的認識自己。在本劇中,許多人物——例如JACK、KATE等等皆是如此。

    作為觀眾,我們觀看該劇的感覺有點類似於遊戲中的第一人稱視角,就是我們其實與劇集裡的主人公是一樣的——身臨其境。我們並不比任何角色知道的更多,就好像每一個角色就是我們在本劇中的一雙眼睛,TA瞭解到多少,我們就瞭解到多少;TA此刻如何判斷,我們很有可能如此判斷;TA此刻被整的暈頭轉向,我們也跟著懵(而且,懵的頻率是相當的頻繁);TA迷失了,我們也看迷失了。懸疑的設定以及這種所謂第一人稱視角的觀眾感受,正是為了讓我們與劇中人物一起去體驗人性,去層層剝繭,找到內心的答案。

    如果你把LOST僅僅當做一個商業懸疑劇(當然,某種意義上而言它也的確如此),你的心態和對他的期待就會不一樣。你總想著趕緊告訴我答案!答案!!答案!!!你就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為什麼每一個人似乎都有著那麼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因為,作為第一人稱視角的觀眾,想想當你接觸到一個陌生人時,不也正是從各種猜疑和聯想開始逐漸建立起對這個人的印象的嗎?尤其,在LOST故事背景——一座陌生的荒島——這種更加戲劇化的情境下,究竟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是對的、誰是錯的,一時之間,我如何判斷?在這一點上,請大家再回憶回憶,LOST構建的視角體系是不是極其逼真。

    LOST中最美好的愛情當屬那對南韓夫婦——jin&sun。當最後他們相擁在一起時,我不由得大把的流哈喇子,不是!眼淚!可是,在劇集一開始時,可能很多朋友跟我一樣對jin糟糕的態度心存不滿,對sun溫柔的性格很是撓心。但是,正如前面大段枯燥的分析所言,我們對一個人的瞭解總是從各種猜疑和聯想開始,繼而才逐漸完善的。當我們在不斷的閃回中看到jin為sun的父親做事那麼上心從而開始對jin態度不好時,我們甚至懷疑丫是不是騙色騙錢來的?sun可能也有同樣的失望,因此她和我們一樣,對jin有些灰心,繼而擁抱了“天津飯”大哥。。。

    然而,現實劇情的發展,讓我們全面的瞭解了事實的細節與真相,讓我們看到jin的善良和對sun真摯的愛。與此同時,也為sun捏了一把汗(我說的什麼你們懂吧)。隨著劇情節奏迅速的加快,身處兩個世界的夫妻始終不離不棄,他們的愛最終通過了島的考驗與祝福,相擁瞑目。到這裡,我們看到,閃回的場景不但很重要,而且劇集越往後發展(從第四季開始),越成為了核心。在第六季,我就更喜歡現實世界的劇情——那種悲情與感動、溫存與傷感交織的畫面——原因是什麼我想看過的人都懂的。

    好,如果我們接受了本劇實際是在為我們上演一出人性的悲喜劇,那麼,它將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我們該如何更深一層次的看待劇中的人物呢?

    想想在第一、二季時,由815遇難者所組成的群體在面對他們毫不熟悉的the others的種種行為時的反饋,我們驚奇的發現,這群扮演著善良、無助的外來者居然比土著居民們更具有殺傷力,卻一直打著“自我保護”的旗子,一直傳說著the others的可怕。這是人性本質群體化的表現,但更要的,它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複雜難辨的人生環境中,我們既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別人;在自我的本質下,我們寧肯相信自己,也不願相信他人。因此才有了815遇難者們的種種偏見與極端的自我保護意識。

    是啊,相信別人談何容易。尤其在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任何放鬆警惕都可能為自己帶來滅頂之災。這似乎是一種人生的無奈。但是,LOST的編劇們並非如此冷酷。在每一個具有著人性本質的正常人面前,都有選擇的權利。Sawyer在判定怎樣對自己有利之後,便會考慮應該採取怎樣的途徑實現利益。雖然開始階段表現差勁,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選擇了大義。這告訴我們,在人性為自私的前提下,你還有選擇的權利——選擇善或惡。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天枰,天枰的一端是代表善的白色石頭,另一端是代表惡的黑色石頭。這裡要嚴重提請注意的是,善的並非採用正義的手段,而惡的也並非總是非正義的表現。為什麼呢?

    如果我說Ben是劇中頭號NB人物,相信沒有人會有異議。他所表現的善變與狡詐使全劇更加緊張精彩。而ben也是LOST中最具悲劇色彩的人物。如果說他的心中有座天枰的話,那天枰看似完全的向著黑色石頭傾斜著。Ben一直認為他在為島效力,在為jacob效力。可在經歷了無數後,在假locke的慫恿下,他居然殺死了jacob,因為他認為jacob從未指引過他任何道路。為了實現利益,Ben選擇了不擇手段。但不擇手段是方式,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利益究竟是什麼?從全劇來看,我們要認真思討。ben原本只是一個膽怯羞澀的小男孩,可當他的父親向他怒吼時,對他說:“你就不應該生出來!”可憐的小男孩會作何感想?他哭著喊媽媽,正如同所有像他一樣弱小的孩子天生的本能一樣。他為什麼那麼思念從未見過的媽媽?因為他心存被保護的幻想;他為什麼要投靠the others,因為他認為只有他們才能保護自己。天生膽怯的他最在乎的就是對自己的保護(也符合人性本質)。如何才是對自己的保護呢?唯有證明自己的強大,唯有證明自己的價值——唯有權力。因此他不願將leader的權力讓給locke,其實源於他內心的膽怯。他根本不清楚,不清楚終究的答案;不清楚為什麼自己被父親漠視。其實他很渴望道路,一條能夠證明自己並不是“不應該生出來”的道路(這點其實很像locke),一條能夠讓他保持自信的道路。所以當他認為jacob拋棄了他時,他質問jacob,“為什麼總是忽略我!”

    在需要時,ben殺人不眨眼,但他絕非天生嗜血。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就不是一個真實的人了。在ben接到除掉法國女人的命令後,發現那可憐的女人有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於是他只是警告了法國女人,抱走了孩子。我相信在那一刻,他一定想到了自己和從未謀面的母親。他需要那孩子,需要一個關愛的物件,一個在情感上可以寄託的物件。感性的講,他是真的愛alex,一個其實跟他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女兒。可悲的是,直到死,alex可能也並不真正熱愛她的“父親”,這正是ben一直未能得到的東西。他缺少愛,失去愛,得不到愛,於是他膽怯、自卑,從權力中尋求保護。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在Ben心中的那座天枰一定不是完全傾向於一邊的。

    可惜的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冷靜客觀全面的分析自己抑或旁人。我們大都會像815遇難者們一樣在茫然中摸索。但是正如jacob所說,“you have choice”。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選擇呢?我們該如何把握人性的走向?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來談談對jacob和黑煙的看法。

    很多劇迷對這兩個劇中的“神人”都發表了很多不同看法。大部分觀點認為jacob代表了正義,而黑煙代表了邪惡。我基本贊同這一觀點,但同時也有疑問——為什麼正義與邪惡如此難辨?為什麼正義在有些時候不如邪惡更有道理,更有說服力?

    關於jacob和黑煙,我認為更恰當的解釋應該借用荀子的觀點。荀子是儒家思想最偉大的聖人,因為是他第一個辯證的提出了人性本質的觀點。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的動物屬性(性)是貪婪、自私的,是惡的;而人的社會屬性(偽)則是仁愛、禮讓的,是善的。人的動物性是天生的,而社會性是後天人為的(偽即人為之)。

    Jacob與黑煙,其實是人類向善與向惡的兩種極端象徵。他們是同胞兄弟,因為他們本就是人性一體的兩面。抽離於本劇而言,我們可以認為,在人性本質,自利性這一基礎之上,有兩種人性發展的道路選擇——放縱自己的本性向惡去實現利益,壓制和引導自己的本性向善而獲取利益。人的天性是惡的,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人們要滿足自己的慾望;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善。

    是的,這隻能是你自己的選擇,因為惡的引導太具誘惑力了。

    如果jacob與“黑煙”,代表著善(理性)與惡(慾望)的選擇,那麼島是什麼?島就是你的心靈。黑煙想盡一切辦法想要逃離小島,暗示著惡要擺脫心靈的束縛,得以釋放。而jacob對“黑煙”的禁錮則代表著人心中的善念對自我慾望的約束。還記的locke一直在提醒jack,“protect the island”,就是提醒jack以及所有人守護我們的心靈。

    有意思的是,編劇在設定人物姓名時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這裡簡單說說大神jacob。jacob雅各布在聖經中被記載為第一位殉道的使徒,這個自不必說,關鍵看下一句:「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布!」see?約翰(John)——劇中人物locke——而在最後則由黑煙(jacob)的弟弟附體。不知道編劇們是在最一開始就設定了這一對映,還是後來想到了則乾脆讓john locke來替代黑煙。此外,jacob與john的暱稱都可以是jack!而在第六季,我們看到,jacob和john都在爭取jack。我們可以猜測,這是寓意jack內心的善與惡之間在做劇烈的鬥爭。

    因此,jack這名字不是隨便取的。你注意大部分美國電影的男主都叫jack,因此這就註定了jack是本劇男一號的命運。

    注意少年時代的黑煙,明顯比jacob俊美、聰明,導演為什麼不讓正義的化身看起來更加英武呢?為什麼少年時代的Jacob木納,甚至有些呆板呢?為什麼大部分時間總是黑煙與815的遇難者走得很近,他的話語在很多時候聽起來都很有道理,而jacob卻總是在幕後,甚至一直以來都沒有像黑煙一樣清晰的指引,使得連ben這樣絕頂聰明的人都陷入了絕望。

    因為這就是人性。惡(慾望)是人的天然屬性,自然最為貼近你的內心世界,是你所要的,所向往的。於是它的化身看上去一定是美好的,智慧的,甚至很多時候會很讓你產生共鳴,讓你認為放縱這本性(正像黑煙想要逃離小島)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而善往往是要束縛和壓抑自己的天性,想想那些刻板的教誨,總讓人掃興。最關鍵的是,惡是你與生俱來的,但善不是;換句話說,惡是由內心而發的,善則需要更大的體悟,更多的自覺性。所以jacob不能像黑煙那樣明顯的引導你,而是需要你去體會他的暗示,主動的壓制惡的衝動。

    人的天然本性是無法去除的,因而人內心的那座天枰並非是說人要善惡均等,而是要用善的重量去抵擋惡的衝動。由於我們的內心總是天然的偏向於惡,所以總是覺得他是對的,他做的很多事情是正義的。而往往,善的表現是令人沮喪的,頭疼的,甚至看起來是非正義的。試想古往今來,有多少冠冕堂皇的人們舉著正義的旗幟卻做著邪惡的事情,真正善良的人們卻卻揹負罵名。

    Ben在殺死jacob之前從未見過他,因為他“沒有做好準備”。他問jacob,“what about me”,為什麼自己被拋棄,jacob反問他,“what about you”,並不是jacob拋棄了ben,而是ben拋棄了jacob。為了權力,為了私利,他擁抱了惡,而拋棄了善。Jacob死了嗎?沒有!他依然活在那些對他、對善仍存信念的人周圍,比如jack、kate、hugo。

    人性的表象是令人困惑的,它源於複雜的人性構成;這複雜的人性又源於人性本質的對映;現在我們知道,為了獲得利益,我們可以有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惡,也可以選擇善。善良的編劇們在一層一層為我們剝開了人性本質,又內斂的傳達了善的寓意後,顯然是要引導我們最終走向善。回到那個問題,我們究竟該如何把握自己,把握人性,如何合理引導自己的本性,從而走出人性的困惑與迷失,走向善的彼岸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大,很難回答。即便回答,答案也不會只有一個。

    那麼,LOST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呢?

    這個答案其實非常簡單甚至顯得平常,這就是——愛。

    它雖看似平常,但我相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本劇埋下那麼多未能解釋的懸疑而耿耿於懷時,卻在最後的畫面中淚如雨下。

    記得在最後一季倒數第十五集中,交代黑煙與jacob的身世。黑煙“年輕”的時候與其養母決裂,並最終親手殺害養母。他不明白為什麼養母要千方百計的阻撓他。他問養母這是為什麼,奄奄一息的養母最後說出一句話,“因為。。。我愛你!”

    這正是LOST要告訴我們的真諦!用愛去壓制惡的泛濫,去引導人性的本質。

    Jack、Sawyer、kate等等,原本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境遇而變得混亂不堪。初上小島,他們依然在人性中迷失,左衝右撞,越陷愈深。究其原因,都是深陷於對親人或戀人的感情糾結中。Ben偏向了惡,正是因為他缺乏愛——親情之愛;但是最終,自掘墳墓的他說出了心裡話。他為了什麼而懼怕,而不擇手段,因為他怕被拋棄,被愛拋棄。所以說ben是最可悲的。

    人啊,在各種本性的需求中,最需要的就是情感,是愛。而往往正是這個東西最能夠激勵人們向善的方向轉化。

    愛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氛圍,能夠時刻感染你。正如大結局時jack的父親所說,“你和這些人度過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什麼日子?真切的感受到愛的日子。因為愛而被感化,而不再困惑,而放下,而釋然,而不再迷失,而了悟人生的真諦。他們每一個都是如此。於是在全劇的最後,這些彼此相愛的人們重聚在一起,let it go and moving on。

    人生的命運由人性決定;而人性的命運則由愛而決定。我們有選擇愛的權利,也有放棄它的權利。善與惡,人類永恆的主題,卻並非以往我們所認為的那樣簡單清晰。這就是LOST想要告訴我們的。

    如果不是愛,Jack便不能放下執著;如果不是愛,kate便無法直面自我;如果不是愛,james就無法逃出兒時的陰影;如果不是愛,jin和sun將無法相擁長眠;如果不是愛,jacob便只能再等上一個輪迴,邀請另一群心靈的傷者上島證悟真愛。愛是醫治心靈的良藥,愛是戰勝邪惡的終極武器。於是,在大愛的光輝裡,朋友們、親人們、戀人們相聚,let it go and moving on ..

    最後,我想說一下LOST的結局。有些人對大結局比較失望,這裡的爭議也很大。我認為,從劇中主人公的角度講,其實在第五季的結尾,當氫彈爆炸的那一剎那,故事就已經結束了。因為歷經各種磨難的主人公們終於不再lost,終於明白他們上島的意義,於是按照Daniel的理論,透過氫彈的爆炸會使他們在另一個平行宇宙中安全的抵達目的地。

    然而,如果真是這樣,恐怕會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留下巨大的遺憾。主人公們將再次成為路人,每個人人生中的種種遺憾將成為永遠的遺憾。這顯然不是我們這些跟隨LOST漫長歲月的劇迷們願意看到的,似乎也不是LOST的編劇們願意看到的。

    我想這才是第六季的意義。

    相較於前五季,第六季的精彩是在島之外的“現實世界”。有一位劇迷準確的闡釋了其中的意義,我覺得寫得很好,原文摘抄如下:

    “這就是為什麼Jack有個“幻想出來”的兒子,還和他修好了“父子情”;John有了愛他的父親,而不是無情奪取他一顆腎的騙子;Daniel繼續他最喜歡的音樂,成了鋼琴家,而不是物理學家;James化身**而不是罪犯;Ben兼具了善良寬容的美好秉性,服侍著生病的父親,而不是親手毒死他。。。。。。”

    這不僅僅是主人公們的心願,是編劇們的心願,我想也是每一個劇迷的心願。

    最終,島上的jack戰勝了惡的化身,並釋然的躺在了他最初上島的地方;“現實中”,那些彼此相愛的人們重聚在了一起。無論你怎麼去想這樣一個結局,我真切的感受到在悲傷與感動交織的氣氛中,導演真正的用意已超脫於劇情。

    他將我們帶回到LOST開始的地方。那光明的教堂正像一個上演了無數悲喜劇的舞臺,陪伴我們多年,讓我們為之動情。令我們喜悅與憂傷的主人公們就站在那裡,溫情感人的畫面歷歷在目。這裡更像是LOST的慶功晚會,他們就像久違的老朋友一樣相互擁抱;微笑著,彷彿是對著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們說:“放下吧!讓我們繼續前行!”

    最終,他謝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亞洲面積最大的淡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