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月三草
-
2 # 剪草的書包
對於自梳女,我記得小時候,香港三色臺曾經拍過一部以自梳女為主題,由於我那時年紀還是比較小,所以印象不是很深刻,不過我覺得她們是時代的先鋒,那時候舊社會女兒家終身大事都不由自主的,但她們就寧缺毋濫,女主角先梳起,到最後遇到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男女主角圓滿收場!
-
3 # 揚眉
女子自梳,以絕大勇氣離開孃家,走一條自己能當家做主的道路,這是一條獨木橋,也是一條自由之路,前途多苛責、多白眼、多毒言……但這條路屬於自己,有屬於自己才能享受的精彩。
故事發展方向擬定三個
一,傳統文學型
女主自梳後,遭受社會各階層責難,一邊也受到來自社會底層的暗暗相助,尤其是那些同樣遭受封建禮教毒害女子們的相助,她們的幫助讓女主在絕望中看到一線曙光,增添了無窮的力量,信念也更加堅定。(有幫助者被發現後因此而死,死的轟轟烈烈。)
自梳女也因此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雖然最終也剛烈犧牲,但社會上因此出現了不同的議論,有了不同的聲音,更有不少剛烈女子毅然效仿自梳,應者雲聚……很多仕子為其故事觸動,為其著書立說,傳播於茶室、酒樓、豪宅、朱門,於是,一股絕大的反封建力量悄然在自梳女的影響下形成……
二,現代網路型
自梳女為新時代女性穿越,自不能忍受封建禮教束縛,毅然自梳。但她瞭解歷史,熟知社會發展的各個關節點,又身懷21世紀先進理念……兩種文化模式的碰撞、兩種生活理念的較量……雖然一路磕磕絆絆,但對身懷作弊器的主角來說都不是問題,她最終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本人也功成名就。
三,用傳統文學的藝術手法寫網路小說(網路文學發展會走上這個方向~這是本人的觀點)
它要做到兩點
1.並非所有傳統的藝術都有用,可用則精煉之,不可用則拋棄之。
2.使用傳統的藝術描寫方式,並非是讓網路小說藝術化。
使用寫作技巧是為了文章增色,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它是為了閱讀感受而存在的,由閱讀感受決定它的存留。
傳統寫作技巧是棄是留,遵循一個原則——優勝劣汰,由市場決定。
“女性將頭髮像已婚婦女一樣盤起,以示永不嫁人,獨身終老。”這是人們對“自梳女”的定義。自梳女產生於清朝後期,至今有300多年曆史,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獨有的特殊群體。
回覆列表
“女性將頭髮像已婚婦女一樣盤起,以示永不嫁人,獨身終老。”這是人們對“自梳女”的定義。
自梳女產生於清朝後期,至今有300多年曆史,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獨有的特殊群體。
為什麼珠三角地區會有“自梳”的習俗?“自梳”的儀式是什麼樣的?“自梳女”過著怎樣的生活?中國最後一代“自梳女”現在還有多少?
說起“自梳女”,外界大多對她們抱有很大好奇心和疑問。
自梳女分佈在哪些區域?
自梳女主要分佈於珠三角地區,以南海、番禺和順德為主,極少部分分佈於中山、肇慶地區。早在清朝後期,珠三角地區就有 “自梳女”的記載。據《順德縣誌》記載,當時,順德蠶絲業發達,許多女工獲得經濟獨立,她們渴望自由的同時,也被工作所束縛,情願終身不嫁。番禺、東莞等地的自梳女情況與順德相仿。
自梳有什麼儀式?
過去“自梳”,需要有特定儀式。先由族人擇吉日,請德高望重者主持祭祖,然後舉行“梳髻”儀式,自梳女將自己的辮子挽成髮髻,表示永不嫁人。
儀式既悲壯又喜悅。儀式當日,還要擺上幾桌酒席,請親朋聚會,以示公眾。“自梳女”一旦辮子梳起就不得反悔,日後如有不軌行為,就會為鄉黨所不容,會遭到酷刑毒打,被裝入豬籠投河溺死。古時候“自梳女”死後,其父母不得收屍葬殮,由自梳女們用草蓆包裹,挖坑埋葬;倘村中無自梳女,便被拋入河中隨水流去。自梳女自梳後,便自立於社會,可以走出深閨,出外耕作、經商或打工。
辛亥革命以後,封建制度和習俗徹底破除,自梳這一風俗日漸衰落,新的自梳女很少再出現。直到20世紀3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區蠶絲業逐漸衰落,年輕女性失去了可以立身的職業,年輕女性只能漂洋過海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南洋地區打工,女性“自梳”情況又一次出現高潮,這就是中國最後一代“自梳女”。
東莞常平鎮時著名的僑鄉,該鎮就曾有多位“自梳女”。今年97歲高齡的“自梳女”葉瑞娣就是其中一位。她二十幾歲時因為家庭困難,透過人介紹去到馬來西亞打工,主要負責給主人家帶小孩,一干就是50年。主人家的小孩都是她一手帶大的,現在還認她作乾媽。2007年,葉瑞娣回國定居,2011年東莞市為自梳女恢復國籍,葉瑞娣也正式入戶常平鎮,安度晚年。
常平鎮的“自梳女”蕭全歡則年僅16歲就漂洋過海去南洋打工,現在已經百歲高齡的她對於在新加坡打工的往事已經記不太清楚了。蕭全歡表示,她在外面幫人打掃、帶孩子、煮飯,每月工資僅有25新元,她自己一個月花5塊,其他的全部寄給家裡,平時哪裡都不敢去,因為一出去就要花錢。
對於選擇“自梳”的原因,很多還在世的“自梳女”都不願意多談。有“自梳女”就表示,如果結婚了,主人家就不願意僱傭她們了。
當時去南洋打工的女孩子選擇‘自梳’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如果嫁人了,女孩子賺的錢就不能寄回國內貼補孃家,為了能一直幫助國內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很多隻能選擇梳起不嫁。” 東莞自梳女陳列館館長楊芷茵說。
自梳女還剩多少人?
楊芷茵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後,在國外的“自梳女”群體也一直很關注家鄉的情況。在1957年常平鎮發洪水,原來自梳女居住的“十姊妹”屋與周邊房屋都被沖毀。後來,海內外的常平籍自梳女知道後自發捐錢,據說多達500名自梳女籌集過資金,在1959年把籌集到的錢寄回常平,委託常平墟一名叫“波仔”的建築工重建三處“十姊妹”屋,取名為“義和堂”、如意堂、成意堂,幫助家鄉的“自梳女”。
“男兒漂泊為本分,女子漂泊為家貧。”曾經“自梳女”為謀生計漂洋過海的辛酸歷史隨著社會的發展一去不復返。截至2018年東莞記錄在冊的“自梳女”僅剩15人。隨著歲月的流逝,“自梳女”這個獨特的群體終將退出歷史舞臺,但她們的故事和這一獨特華僑文化卻被人們流傳下來。
近年來,珠三角各地開始建立各種“自梳女”相關的博物館、紀念館,其中包括順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館、東莞自梳女陳列館等,展示著這一獨特的華僑群體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