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聞雜
-
2 # 白班蘇丹紅
麥克阿瑟和馬歇爾都是1880年,艾森豪威爾是1890年,麥克阿瑟畢業於西點軍校,而馬歇爾畢業於維吉尼亞軍事學院,雖然也是名校,但還比不上西點,當時在利文沃斯堡步騎兵學校麥克阿瑟的成績被馬歇爾超越後,以及在一戰期間佔領色當問題上兩人發生了矛盾,麥克阿瑟非常恨馬歇爾,麥克阿瑟是個很狂的很驕傲的人。一戰結束後,麥克阿瑟官運亨通。1919年,麥克阿瑟成為了西點軍校的校長,西點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校長;27年任美國奧委會主席;30年受臨時上將軍銜,任美國陸軍參謀長,成為了和平時期美國軍隊中最有權勢的人。
馬歇爾就比較倒黴。戰後馬歇爾先是做原遠征軍潘興將軍的副官,後來去過很多地方,還來過中國,但是到了1933年,他53歲的時候,還是個中校團長。
這個時候麥克阿瑟就要報復馬歇爾了,要命令他為國民警衛隊的師長了。馬歇爾被這個命令嚇出了一身的冷汗。為什麼,升官不好嗎?因為,那雖然說是師長,可國民警衛隊不是軍隊,如果被調到那去,一般以後就不會被考慮升職了。
馬歇爾找到老上司潘興以及一些關係甚至總統羅斯福,但是沒什麼作用,最後還是上任去了,可是風水輪流轉,35年,麥克阿瑟陸軍參謀長任期滿了,高興的去菲律賓當軍師顧問去了,實際上就是享受生活去了,去的時候艾森豪威爾是他的下屬也一起被叫過去了,這是陸軍參謀長成了克雷格將軍了,這時候馬歇爾就很順風順水了,在二戰爆發時,當了十幾年中校的馬歇爾被任為陸軍參謀長(克雷格當時任滿),39年9月,跟著麥克阿瑟的艾森豪威爾受不了在菲律賓的生活,也跑回國了,跟著馬歇爾一起,珍珠港事件後,麥克阿瑟被困在菲律賓差點回不來了,最後被救到澳洲了,被任命為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42年8月在歐洲戰場,美軍歐洲戰區總司令艾森豪威爾中將被任命為實施北非登陸的盟軍總司令。
總的來說,三個人中,艾森豪威爾把馬歇爾當做自己的老師和父親一樣的尊重。馬歇爾也一樣把艾森豪威爾當做自己最好的學生,麥克阿瑟和兩人有些矛盾。
-
3 # 血膽老將
馬歇爾的時任軍職最高,是陸軍參謀長;
麥克阿瑟是三人中算是資歷最老的,雖然和馬歇爾的年齡相仿,但是麥克阿瑟50歲的時候便出任了美軍陸軍參謀長一職,是美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他任陸軍參謀長的時候,艾森豪威爾是他的副官,而馬歇爾那會也才是箇中校;麥克阿瑟在二戰時先後任美軍駐菲律賓部隊司令、盟軍西南太平洋司令、盟軍太平洋陸軍總司令、盟軍司令;
艾森豪威爾是美軍中出生第一窮,晉升第一快的人,二戰任歐洲盟軍司令。
眾所周知這三位都是美國陸軍五星上將,其實在晉升陸軍五星上將時,並不是同一天晉升的,由於美國總統羅斯福和海軍淵源頗深,所以當時第一位晉升五星上將的是美軍海軍將領萊西,緊接著第二天晉升了馬歇爾為陸軍五星上將,第三天又晉升了美軍海軍將領歐內斯特金為海軍五星上將,第四天晉升麥克阿瑟為陸軍五星上將,最後一天才晉升艾森豪威爾為五星上將。
這種晉升模式,人們普遍認為,反應了這些將領當時在美軍中和軍種的地位,按此來看,這三人在美國陸軍中的地位是馬歇爾>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
-
4 # 世界真的很大
美軍史上這三大著名將領的關係糾結而複雜,卻又十分有意思。麥克阿瑟與馬歇爾同年出生,又是利文沃斯堡軍官學校的同學。麥克阿瑟1899年考入西點軍校,12年後,艾森豪威爾踏進了這所著名學校。又過了8年,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西點軍校校長。
三人的共同點是:都是參謀人員出生,都在美國唯一的陸軍特級上將潘興手下工作過,都在菲律賓駐紮過。三個人都創造了美國軍事史和美國史上的許多個第一:麥克阿瑟曾是美國最年輕的准將、最年輕的西點軍校校長、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
馬歇爾除了是二戰美軍和歐洲戰場幾大戰役的組織者、更制訂了戰後歐洲復興的“馬歇爾計劃”。他也因此獲得了1953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是唯一獲得這一獎項的美國五星上將和國務卿。艾森豪威爾比馬歇爾和麥克阿瑟小了整整10歲,曾是他們倆人的部下。
但是,艾森豪威爾製造的多個軍中第一,也無人能及。第一窮的人卻是晉升得第一快的人。1941年初,艾森豪威爾還只是上校,到1944年底,他已是五星上將。從上校到上將,他只用了4年時間。同樣的路,他的三位上司,馬歇爾走了20年,麥克阿瑟走了16年。
雖然是同班同學,但馬歇爾和麥克阿瑟兩人關係緊張,宿怨甚多。麥克阿瑟任陸軍總參謀長時,馬歇爾還只是一名中校,還在為升上校而苦等苦挨。後來,為了他的升遷,賞識他的老上級潘興,分別給總統和陸軍部長寫信。但是因為麥克阿瑟的壓制,馬歇爾升遷未成。
直到麥克阿瑟卸任參謀長赴任菲律賓,馬歇爾才得以升職。新任的陸軍總參謀長十分賞識馬歇爾,一直提拔他。到1939年9月1日,與歐戰爆發同日,馬歇爾當上陸軍總參謀長。歐洲爆發,也給在菲律賓麥克阿瑟手下呆得憋屈的艾森豪威爾,極大的機會。
艾森豪威爾長期在麥克阿瑟手下工作,兩人關係既不緊張,也不特別要好親密。麥克阿瑟是有幾分欣賞艾森豪威爾的,也十分重用他。但兩人在許多觀點理念、處事作派上,大不相同。所以藉著歐洲戰爭之機,艾森豪威爾強烈要求調回了美國。幸運的是,他遇到了馬歇爾。
馬歇爾以公正、沉穩、極具戰略眼光、大膽啟用並能駕馭有才並桀驁不馴之人著稱。他並沒有因為艾森豪威爾是麥克阿瑟多年的部下,而自己與麥克阿瑟有宿怨,就壓制艾森豪威爾。反而不斷提拔他,對他委以重任。
正是馬歇爾,力排眾議,任命艾森豪威爾為盟軍歐洲戰區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對馬歇爾也如師如父般尊敬他,直到他們生命結束。艾森豪威爾曾想與妻子離婚另娶,寫信給馬歇爾,被馬歇爾一通臭罵後,從此不敢提離婚之事。
艾森豪威爾是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當上美國總統而且連任的五星上將。資歷遠比他老的麥克阿瑟,戰後也曾競選總統,但在黨內提名中敗給了老部下艾森豪威爾。晚年鬱鬱寡歡的麥克阿瑟,最後一次在公眾面前露面,是在西點軍校發表著名的演講“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
-
5 # 度度狼gg
先掌握第一個知識點,美國軍隊在二戰期間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參謀長聯席會議”,1942年建立的同名機構只是陸海軍參謀總長的簡單碰頭會,二戰期間盟軍的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且不設主席一職,參謀團共同向美英兩國首腦負責;再掌握第二個知識點,美國空軍原附屬於陸軍而存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正式成為獨立軍種。
(馬歇爾)
正是基於以上二點,馬歇爾將軍在二戰時期的美國軍隊中,是近乎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首先,美國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是羅斯福總統全球戰略的堅定支持者,是戰爭期間一日離開不得的親信幕僚;其次,儘管在傳統上美國海軍的地位似乎略高,但二戰期間擴充起來的龐大陸軍和地面作戰,使馬歇爾在“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中成為主導人物;最後,由於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都是文官,馬歇爾實際已成為戰爭期間美國軍隊的現役一號人物。這個局面直到杜魯門時期才被打破,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擁有了實質性權力,首任參聯會主席是1949年就職的布萊德雷將軍。
(艾森豪威爾)
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高潮階段,亦即1944年盟軍展開全面大反攻時,問題中這三位美國名將的關係是大略的等腰三角形: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身在華盛頓,站在軍隊中樞和羅斯福的身旁,是頂層的戰爭決策團隊成員;艾森豪威爾是歐洲戰區“美國軍隊”的老大,職務是“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歐洲戰區美軍總司令”;而麥克阿瑟時任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是亞洲戰場“美國陸軍”的老大。
注意區別,艾森豪威爾作為歐洲盟軍最高統帥,不僅統領著歐洲戰場上的美國陸海軍所有部隊(含空軍),還指揮著英國、法國、加拿大等盟國軍隊,在歐洲戰場擁有絕對統帥權;但麥克阿瑟卻只享有亞洲戰場一半左右的權力,因為同時還存在著尼米茲將軍任司令的太平洋戰區,他與麥克阿瑟互相沒有隸屬關係,通通直接向羅斯福和參謀長會議負責。
其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性格大度的馬歇爾確實有意讓麥克阿瑟跟艾森豪威爾一樣,出任盟軍太平洋戰區最高統帥,但提案遭到了海軍參謀長金上將的堅決反對,他堅持認為太平洋戰爭從根本上說是一場海戰,他無法接受由一位外行的陸軍將領指揮海軍艦隊,於是才有了上述的折衷方案。結果是,麥克阿瑟的司令部位於澳洲墨爾本,負責西太平洋方向上對日作戰;尼米茲的司令部設在夏威夷,負責中太平洋方向上對日作戰。
麥克阿瑟對這個戰區劃分嚴重不爽,他怒斥道:“(美國軍方)在這場戰爭的所有錯誤決定中,最令人費解的恐怕就是沒有在太平洋戰場建立統一指揮,其結果是分散了力量,增加了傷亡和費用”。但鑑於美國陸海兩軍複雜的歷史關係,麥克阿瑟是無力改變這一決定的。即便是日本投降時,特地將受降地點安排在“密蘇里號”戰列艦甲板而非東京,也是為了平衡海軍的不滿。
(尼米茲)
也就是說,二戰美國軍隊在全球兩大戰場上共有三位前方軍事統帥:艾森豪威爾、麥克阿瑟、尼米茲,在美國“先歐後亞”的戰略格局下,擁有歐洲戰場絕對權力的艾森豪威爾顯然更具份量;而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則是共同位於太平洋戰場上,麥克阿瑟指揮陸軍部隊,兩棲作戰時由海軍提供艦船支援;尼米茲指揮太平洋艦隊,兩棲作戰時擁有海軍陸戰隊。理論上說,他們都是馬歇爾的下級,尤其是艾森豪威爾和麥克阿瑟兩位陸軍將領,本身就直接隸屬於陸軍總參謀長指揮。
納粹德國和日本分別投降後,艾森豪威爾和麥克阿瑟的職權才算徹底拉平,因為戰爭結束就沒有海軍什麼事了,艾森豪威爾出任駐德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就任駐日美軍總司令。1945年11月馬歇爾提出辭職,而以艾森豪威爾繼任陸軍總參謀長,又成為了麥克阿瑟的上級,沒辦法,馬歇爾就是器重和欣賞艾森豪威爾。
(羅斯福)
在1944年授予的首批六名五星上將中,羅斯福的特別顧問萊希(海軍)排位第一,馬歇爾第二,然後依次是歐內斯特·金(海軍)、麥克阿瑟、尼米茲(海軍)、艾森豪威爾。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排名,更多考慮的是陸海軍之間的平衡和將領的資歷。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爆發時,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的正式軍銜不過是少將(臨時上將),艾森豪威爾正式軍銜才是個上校,1933年還曾在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手下打雜;而麥克阿瑟1925年就已獲得少將軍銜,是西點軍校校長和前任陸軍參謀長,1941年恢復現役時任美國遠東軍中將司令官。
怎奈羅斯福信任馬歇爾,馬歇爾又重視艾森豪威爾,因此在二戰中兩人迅速脫穎而出,職務直追並反超了麥克阿瑟。
1950年麥克阿瑟趕上了戰爭出任“聯合國軍總司令”,而另外二位又升官了,馬歇爾已任國防部長,艾森豪威爾則出任北約歐洲盟軍統帥,兩人地位其實還是高於麥克阿瑟。
-
6 # 鳴泉劍
麥克阿瑟資歷比馬歇爾深得多,更不用說艾了。麥當權的時候曾經強迫了馬歇爾退役,馬歇爾請求潘興上將幫忙,苦苦哀求下才保留了職位。等到麥克阿瑟退休的時候,馬歇爾已經掌權了。這個時候馬權力大,但是麥資歷深,地位高。朝戰開始的時候,麥的權力達到巔峰,根本不把總統放在眼裡,當時陸軍參謀長布萊德雷根本管束不了。後來的總統杜魯門和馬歇爾解除了麥克阿瑟的職務,麥動用資源結束了杜魯門的連任夢想,迫使馬退休。算是打了個平手吧。
-
7 # Mer86
如果論資歷,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跟麥克阿瑟根本沒法比。麥克阿瑟的資歷之老,是非常誇張的。老到什麼程度呢?1930年麥克阿瑟擔任臨時四星上將和陸軍參謀長的時。
馬歇爾還在本寧堡步兵學校當助理校長,軍銜只是箇中校。後來馬歇爾被調到斯克雷文堡帶兵,結果還遭到了排擠,被排擠到了伊利諾斯州擔任國民警衛師的師長,遠離了一線作戰部隊。後來在潘興等人的幫助下才始回正軌。在1936年8月,才由中校正式晉升為准將。
艾森豪威爾則是麥克阿瑟的助理,幫助起草檔案,撰寫報告。後來麥克阿瑟調到菲律賓任軍事顧問時,他仍是麥克阿瑟的助手。離開麥克阿瑟後,他在陸軍第三師任中校參謀長。沒看錯,就是個中校。
至於威名赫赫的巴頓,當時他還在陸軍參謀學院進修,根本排不上號。
這裡額外插一句,當年麥克阿瑟脫離部隊離開菲律賓時,其實並不是他貪生怕死,而是他的資歷實在太老了。當時大批美國陸軍高階將領都是他曾經的下屬,美國政府如論如何也不能讓他這個陸軍老資歷就這麼戰死或被俘在菲律賓,否則對美國來說,就是奇恥大辱了。
因此論資歷來說。麥克阿瑟、馬歇爾、艾森豪威爾三位,麥克阿瑟就是大牛,另外兩位根本沒法跟他比。
但是如果只以二戰期間的職務做對比,那麼麥克阿瑟跟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就沒法比了,他反倒是重要性最低的一位。
從二戰時的地位來說,艾森豪威爾是歐洲戰區盟軍的最高指揮官,負責指揮整個歐洲地區盟軍(包括海陸空軍);而麥克阿瑟只不過是太平洋戰區陸軍的最高指揮官,從實際指揮許可權來說,他就算要想調動戰區內的海軍,也是需要跟另一位最高指揮官尼米茲協商的。所以從二戰期間地位和聲望來說,艾森豪威爾可以說完勝麥克阿瑟。
至於馬歇爾當時的地位,那就更高了。用一人之下(羅斯福之下),萬人之上來形容都不過分。
因為,馬歇爾當時是羅斯福總統全球戰略的堅定支持者,是羅斯福在戰爭期間一天都離開不得的親信幕僚。並且,馬歇爾還是“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中的主導人物,很多決策性的東西都是有他來策劃的。這兩點,明顯是麥克阿瑟和艾森豪威爾比不了的。
因此,二戰期間的馬歇爾,實際上就是當時美國軍隊的現役一號人物。(總統和國防部長都是文職)
這裡再跑個題。其實麥克阿瑟能在1944年就榮升五星上將,他是沾了艾森豪威爾和馬歇爾的光的。
1944年12月18日,麥克阿瑟晉升為五星上將。從他的資歷來說,他升五星上將沒有問題。但當時的時間點很有意思,因為麥克阿瑟並沒有收復菲律賓,他指揮的部隊也並沒有什麼很大的勝利。
也就是說,當時並沒有什麼站得住腳的理由升他為五星上將。
在他升五星上將後又三個月後,美軍才光復馬尼拉。然後,麥克阿瑟上演了那場著名的涉水上岸戲。這個時候的麥克阿瑟,才有足夠的理由升五星上將。
那麼為什麼麥克阿瑟在沒有足夠令人服氣的戰功下,會被升為五星上將呢?答案是,他恰好趕在風口上了。
在整個二戰期間,英軍的軍銜普遍都要比美軍高一點。比如太平洋戰爭初期,英國參謀長團的帝國參謀長艾倫布魯克,海軍統帥杜德利龐德,空軍元帥查爾斯門特,分別是陸軍元帥、海軍上將和空軍元帥的軍銜,都相當於是美國的五星級上將。
而美國這邊的馬歇爾、歐內斯特金、亨利阿諾德,頂多就是四星上將。
英美兩軍的高階首腦做在一起開會,英華人都是五星,美國這邊都是四星。這個感覺明顯就不大對啊!貌似有英國騎在美國頭上的意味在裡面。
一開始,美軍高層對此都忍了。但是到了1944年9月1日,英國授予了蒙哥馬利陸軍元帥的軍銜後。這一下,美國不能忍了:因為蒙哥馬利隸屬於艾森豪威爾指揮,而艾森豪威爾的軍銜是四星上將,居然比蒙哥馬利還低了一級,這還怎麼指揮?
於是,羅斯福就怒了。他立刻指示馬歇爾授銜的事宜,要求立刻封五星!先提了艾森豪威爾再說!反正不能讓蒙哥馬利騎在艾森豪威爾的頭上。然後等艾森豪威爾提了,其他人再一起提。
很快,晉升五星上將的法案就在12月12日通過了國會的稽核。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星期內,從12月15日到21日期間,萊希、馬歇爾、金、麥克阿瑟、尼米茲、艾森豪威爾和阿諾德六人,集體封為五星上將。因此麥克阿瑟也就這麼幸運的搭上了封五星上將的順風車。
所以,說麥克阿瑟沾了老下屬的光(沾了艾森豪威爾和萊希的光),恰好在封官潮期間撿了一個五星上將,好像也沒什麼毛病。
最後,說說麥克阿瑟、馬歇爾、艾森豪威爾三人之間的關係。
艾森豪威爾和馬歇爾的關係非常好,艾克能被提拔和重用(從准將提到五星上將只用了三年時間),離不開馬歇爾對他的提拔。艾森豪威爾一直把馬歇爾當做自己的老師和父親一樣的尊重;馬歇爾也一樣把艾森豪威爾當做自己最好的學生看待。後來艾森豪威爾當選總統,丘吉爾首相訪問美國,在白宮舉行歡迎宴會,艾森豪威爾還特地邀請了馬歇爾前來參加。在雙方舉杯,分別先為英國女王和美國總統乾杯慶祝之後,艾森豪威爾又特意站了起來,舉起酒杯為恩師馬歇爾也幹了一杯。據說當時馬歇爾感動的臉都紅了。
艾森豪威爾和麥克阿瑟的關係也好好,畢竟艾克當年做過麥克阿瑟的助理,兩人的私人關係是槓槓的。麥克阿瑟對於艾森豪威爾的評價很高,並且還給他寫過推薦信。據說艾森豪威爾離開菲律賓之前,麥克阿瑟曾經極力挽留,並許諾授予他菲律賓軍隊的少將軍銜(當時艾克只是美軍少校),但是艾森豪威爾善意的拒絕了。回到美國擔任了一個陸軍中校。
但是,麥克阿瑟和馬歇爾的私人關係就不怎麼樣了。當年馬歇爾被調到國民警衛隊,被調離一線部隊,就是時任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搞的鬼。為了此事,馬歇爾還找過潘興將軍,希望自己這位老長官能說說話。於是潘興將軍就找到了麥克阿瑟的上司德恩,希望他能夠從中做個和事佬。不料麥克阿瑟敷衍德恩,依舊把馬歇爾給整了,調到了國民警備隊去養老了。
一直到1935年,麥克阿瑟的陸軍參謀長任期滿了,跑去菲律賓當軍師顧問後,馬歇爾才迎來了翻身的機會,重新被調回陸軍擔任准將旅長的職務。
之後,馬歇爾在潘興的推薦下,又被羅斯福重用。最終成為美國在二戰期間最有權勢的現役軍人。
總的來說,這三個人按美國官方對五星上將的排序,麥克阿瑟排在艾森豪威爾之上,但還是在馬歇爾之下。當時,馬歇爾負責運籌帷幄統籌全域性;艾森豪威爾率領當時最多的軍隊,負責統籌最大的戰役;而麥克阿瑟則相對要遜色一些,他的優勢在於年紀在三人中排最高,資歷在三人中也是最老的。
不過,麥克阿瑟是三個五星上將中,擁有自由發揮的許可權最大的一個。因為馬歇爾的官位雖然高,但他不直接掌握軍隊,並且他身在美國國內,身邊都是同級的同僚或是必須服從的上司,他的許可權很受限制;艾森豪威爾統帥的部隊雖多(任北約武裝部隊最高司令),但他身在歐洲,要受到歐洲盟國的掣肘。也有諸多的限制。
反觀麥克阿瑟,他在二戰之後的官職雖然只是駐日盟軍總司令,但他實際上就是日本人和南韓人的太上皇。並且日本遠離美國本土,麥克阿瑟一向又是膽大之人。因此,他的實際許可權其實是很大的。
-
8 # 四川達州人
雖然有點晚,但也來說一下。
依據美國二戰的機構設定,沒有國防部,也沒有參謀長聯席會議。美國總統的主要軍事助手是陸軍部長,海軍部長。軍令系統的兩位領頭人就是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
所以,二戰時期,從職務來說,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最高,他也是總統的主要軍事幕僚。因為麥克阿瑟與艾森豪威爾同屬陸軍,所以他們都是陸軍參謀長的下屬。
其中,麥克阿瑟擔任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屬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管轄,所以麥克阿瑟的具體職務大體等於方面軍司令。
艾森豪威爾擔任美國駐歐總司令,盟國歐洲聯軍總司令,顯然,這個職務無論行政層級,戰略地位,還是具體的管轄人員數量,都是與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相當的,應該類似蘇聯的方向總司令。
所以,從軍職上說,馬歇爾最高,艾森豪威爾次之,麥克阿瑟最低。
-
9 # 方圓論壇
先說馬歇爾和麥克阿瑟的關係。他二人同是1880年出生,在利文沃斯堡軍官學校時期馬歇爾和麥克阿瑟還是同學。麥克阿瑟1899年考入西點軍校。並且以全年級第一的成績畢業。而且麥克阿瑟還是西點軍校有史以來三個最高分之一。麥克阿瑟出身于軍人世家,麥克阿瑟的父親是美國著名的戰鬥英雄,而且麥克阿瑟在利文沃斯堡軍官學校學習時期學習非常優秀,並且在學校的時候,麥克阿瑟就是風雲人物。
而馬歇爾雖然也出生于軍人家庭,但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軍人家庭,馬歇爾畢業於維吉尼亞軍事學院,雖然也是一所著名的軍事學院,但和麥克阿瑟的西點畢業身份來說,就相形見絀了。後來麥克阿瑟和馬歇爾同在利文沃斯堡學習。馬歇爾很低調屬於芸芸大眾一員,沒什麼人注意,除了馬歇爾的皮鞋一直是鋥光瓦亮之外,在沒有其他的特別之處。而麥克阿瑟這個天才則吸引著大眾的目光。在學校裡屬於風雲人物。但是後來在利文沃斯堡軍官學校學習結束之後,大家才發現,原本的天才麥克阿瑟被馬歇爾這個默默無名之輩壓了一頭,馬歇爾以排名第一的成績從利文沃斯堡畢業。而馬歇爾之所以皮鞋一直保持明亮就是因為馬歇爾總熬夜學習,只要一犯困就擦鞋,所以馬歇爾的皮鞋才一直會保持明亮。
後來馬歇爾和麥克阿瑟同在軍中服役,但是由於一些誤會導致馬歇爾和麥克阿瑟交惡。原因就是因為一道馬歇爾的命令讓麥克阿瑟在部隊中出了醜,所以麥克阿瑟深恨馬歇爾。後來馬歇爾因為一直得不到升遷就找到老上司潘興幫忙,而潘興又找到麥克阿瑟,麥克阿瑟因為當年馬歇爾讓自己出醜的原因拒絕了馬歇爾的排程請求。而來馬歇爾幾經磨難終於受到總統羅斯福的垂青,也正是這個時候馬歇爾才開始轉運。
再說麥克阿瑟和艾森豪威爾,艾森豪威爾比麥克阿瑟小10歲,而且兩人都是畢業於西點軍校。而後來麥克阿瑟做參謀長的時候,艾森豪威爾就是麥克阿瑟的助手。後來艾森豪威爾眼看跟著麥克阿瑟在東南亞混沒什麼出息,所以就回到了美國國內。珍珠港時間之後,當時做為美國陸軍參謀長的馬歇爾需要一個參謀處長,而他的副手克拉克給他推薦的就是艾森豪威爾。後來透過接觸,馬歇爾深深的感受到了艾森豪威爾是個人才。所以開始提拔重用艾森豪威爾。當時美國需要開闢歐洲戰場讓後馬歇爾要求艾森豪威爾提供一份歐洲的整體情況報告。艾森豪威爾在英國實地考察一圈後擬定了一份《給歐洲戰區司令的指令》,馬歇爾看完報告後就任命艾森豪威爾做為歐洲戰區司令。並且晉升艾森豪威爾為中將。這才有了後來艾森豪威爾在歐洲縱橫的事情發生。
麥克阿瑟和馬歇爾是同學。麥克阿瑟和艾森豪威爾又是校友。麥克阿瑟是艾森豪威爾的老領導,而馬歇爾又是發掘艾森豪威爾的伯樂。而馬歇爾和麥克阿瑟又是仇人。怎麼樣?這三人互相之間的關係很是複雜吧。
三人的共同點是:都是參謀人員出生,都在美國唯一的陸軍特級上將潘興手下工作過,都在菲律賓駐紮過。三個人都創造了美國軍事史和美國史上的許多個第一:麥克阿瑟曾是美國最年輕的准將、最年輕的西點軍校校長、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而艾森豪威爾則創造了歷史,以中將的身份統帥歐洲盟國軍隊。甚至戰後成為美國總統。而馬歇爾不僅一手提拔了艾森豪威爾,並且還親手製定了二戰時期盟國在歐洲作戰計劃。並且制定了戰後歐洲經濟復興計劃。三人官職在每個時期都不一樣。如果真要說成就的話,那還是艾森豪威爾最高。畢竟當選過總統嘛。
-
10 # 白楊樹下談歷史
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以此來說明將領和領導者的重要性。關於選將的論述還有許多。比如:中國古代兵家說過的“欲治兵者、必先選將”; 法國的拿破崙也比喻過:“一支由馴鹿統帥的獅軍,決不可能再是獅軍。”等等。可見,選將的重要性得到了古今中外人們的普遍認同。
尤其是在一些大規模的戰役中,選將更是慎之又慎。例如,盟軍開闢第二戰場的諾曼底登陸戰役,誰來擔任反攻歐洲近288萬人的總指揮,讓盟軍司令部頗費一番心思,以至於美英兩國首腦還要顧慮到斯大林的看法。這是為什麼呢?
早在1942年,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可以說是蘇聯人最困難的時候。當斯大林提出由英國登陸法國開闢第二戰場,牽制一下攻勢正旺的德軍,減輕一下蘇軍的壓力。但丘吉爾滿口答應,扭頭就反悔,這讓他從此對英美兩國的信任感打了折扣。
隨著蘇聯冬天的到來,蘇德戰場上的形勢發生了反轉,蘇軍的戰略反攻取得顯著勝利。從陸地打到柏林,解放歐洲,擴大蘇聯的勢力範圍,成了斯大林這段時間,越來越“清晰”的戰略構想。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此時,英美坐不住了,晚登陸一天,就會使戰後英美兩國爭奪利益的話語權少一分。儘快打到柏林,是西線英美兩軍最要緊的事。同時,也為了顯示英美兩國對盟友的友好,在德黑蘭三國首腦會議上,羅斯福保證將開闢第二戰場。斯大林對英美首腦的伎倆早已習以為常,不想領他們的“情”。
“ 既然你們這麼有誠意,請問擔任這次戰役的指揮官是誰?”斯大林的這句話一出,瞬間“打”了羅斯福一記響亮的耳光,他啞口無言。這其實就是說,蘇方根本不相信西方盟國對此次行動是認真的。好一會兒,羅斯福承諾說,三四天後會確定人選。
可是誰能勝任這個職務呢?既然已經答應,就要說話算數,他不想成為第二個“丘吉爾”。羅斯福的初定人選是參謀長喬治.馬歇爾,給他一個樹名立威的機會,讓艾森豪威爾返回華盛頓擔任陸軍參謀長。可是,在裡面就有一個尷尬的問題,馬歇爾將成為他的下級。
而更糟糕的是艾森豪威爾將對他過去的上司,現任西南太平洋戰場的指揮官麥克阿瑟發號施令。這個“官二代”可是一個難對付的人,他極有可能撂挑子不幹。不過大敵當前,他也顧不了那麼多了,要儘快確定人選。
當羅斯福徵求馬歇爾意見時,他表示不願意毛遂自薦。其實就是不願想降低身份。由於他的棄權,艾森豪威爾拿到了人人都渴望的戰爭指揮棒。英國的蒙哥馬利也曾想躍躍欲試,可英軍的兵力只有美軍的1/4,爭位置是要憑實力的。所以,這個指揮官必須是美華人。
當然,選擇艾森豪威爾是正確的選擇。首先,從美國開始參戰並協助英軍光復地中海、非洲時,他就是盟軍總司令。一連串的勝利,使其在英美軍隊中的聲望很高。由他擔任,是“民心所向”。
其次,他有著豐富的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經驗。他曾成功的指揮過三次三軍聯合進攻,雖然有或多或少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取得的經驗是寶貴的。而此次登陸是盟軍首次大規模三軍聯合作戰,更需要有豐富經驗的將領來統帥。
更為關鍵的是,他是美軍中為數不多的,能與英華人相處融洽的人。能在地中海、北非指揮美英聯軍取得接連勝利,團結英華人是他最成功的做法之一。當然,他的“友好”也得到了英軍的認可和支援。
當斯大林得知這個訊息後,他相信西線盟軍這次是來真的了。他由衷笑了笑,攻入納粹德國指日可待了。
回覆列表
這三個人中,麥克阿瑟的資格最老,1899年,麥克阿瑟考入美國西點軍校,4年之後以98.43分的成績畢業,創下西點軍校的分數記錄,破格晉升為上尉。1917年,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麥克阿瑟出任第42步兵師參謀長,1918年升任第84旅准將旅長。1919年6月,39歲的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西點軍校校長;成為該校自創校以來最年輕的校長。1922年年底赴菲律賓任馬尼拉軍區司令。1930年11月,麥克阿瑟接受上將臨時軍銜,宣誓就任美國陸軍參謀長。1932年不惜親自披掛出馬鎮壓華盛頓的美國退伍軍人“退伍金進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
而艾森豪威爾則在二戰前地位非常低,1911年考入美國西點軍校。一戰爆發後艾森豪威爾他在美國國內負責訓練新兵的工作。1933年,任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的助理。1935-1939年,擔任菲律賓軍事顧問麥克阿瑟的高階助理。
在二戰爆發前,艾森豪威爾一直在麥克阿瑟手下工作,而軍銜在二十年的時間裡(1916-1936)一直是少校。
二戰爆發後,馬歇爾成了艾森豪威爾的貴人,1942年5月,馬歇爾命令艾森豪威爾前往英國作實地考察,在英國設立了一個美軍指揮所,為日後實施計劃提出建議。6月,他返回華盛頓提出考察報告《給歐洲戰區司令的指令》之後,羅斯福總統接受馬歇爾的意見,任命艾森豪威爾為駐倫敦的美軍歐洲戰區總司令。8月,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實施北非登陸的盟軍最高司令。1943年2月,艾森豪威爾獲得了當時的最高軍銜上將軍銜,出任北非和地中海盟軍總司令。1943年11艾森豪威爾在會後被任命為指揮“霸王”行動的盟軍最高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艾森豪威爾曾任美國駐德佔領軍司令。最後於1953年任美國第34屆總統。
馬歇爾將軍在二戰時期並沒有指揮作戰,一直在羅斯福身邊為他出謀劃策。但是他的重要性是最高的。1897年9月, 不滿17歲的馬歇爾跨入了維吉尼亞軍事學院。與著名的西點軍校的最大不同,是它的畢業生並不能保證都可以成為美國陸軍軍官。1904年2月3日,在馬歇爾畢業四年後,馬歇爾宣誓就任美國陸軍少尉。1906年他被選進利文沃思堡進修班進修。一年後晉升為中尉,1916年。這時他已36歲,晉升為上尉。
一戰爆發後,馬歇爾任第一步兵師參謀,第1步兵師在潘興將軍的美國遠征軍編內,最先在歐洲登陸。馬歇爾遇到了自己的貴人潘興將軍。1918年11月一戰結束後,馬歇爾被調到這位總司令的身邊,當他的助手。並晉升為上校。1936年8月,55歲的馬歇爾由中校正式晉升為准將。1938年夏,馬歇爾准將被任命為陸軍部副部長。1939年9月1日,羅斯福總統任命馬歇爾為陸軍參謀長,正式授予他少將軍銜,暫領上將軍銜。在二戰期間,他從未親自帶兵打仗而一直留在羅斯福身邊,為太平洋戰爭和北非,歐洲的戰爭出謀劃策。為二戰盟軍的勝利做出非常大的貢獻。1944年底,馬歇爾和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一起晉升五星上將,美軍的最高軍銜。
所以這三個人在二戰中,麥克阿瑟起點最高,艾森豪威爾晉升最快,而馬歇爾作用最大。但是三人最終的結局不同,麥克阿瑟因為北韓戰爭晚節不保,艾森豪威爾當上了總統,並結束了北韓戰爭。而馬歇爾主導了對歐洲的援助計劃,讓整個西歐最終恢復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