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漁耕樵讀

    肯定是防彈盾牌更硬。

    公元前兩千年出現了銅盾,後來又出現了鐵頓。盾牌的表面都包一層或數層皮革,通常還有各種圖案,直到火槍和炮的發展,逐漸被淘汰。

    另外一點,古代盾牌沒有純金屬的,別說那麼大塊鐵疙瘩你拿不動,就是一個鋼筋棍都夠你受的。還要單手執盾,根本不可能有純鋼板的。

    可以看到古代盾牌連初級的搶炮都很難抵擋,何況現在的呢,防彈盾明顯要比它高不少。

  • 2 # 千疏影

    首先,硬度方面。古代盾牌一般分:皮盾、藤盾、木盾、金屬盾。前三者單論力學上的“硬度”,肯定不及現代工藝所生產的複合材料。而金屬盾,在1840近代之前,人類還沒有發明出相對於現在而言的既高強度又輕的材料。鋼的硬度可以達到防彈材料的硬度,但是製成大尺寸盾牌是不可能的,重量方面根本不能稱之為“盾牌”。

    單論盾牌的防護效能,就子彈的穿透性而言,古代盾牌是可以做到現代防彈盾的防護效能的。

    防彈盾牌效能指標

    以最低等級防彈盾牌的防護效能而言,指的是能抵擋15m處77式手槍射擊。

    77式手槍使用的是54式7.62mm手槍能在25米距離上能穿透3毫米鋼板、6釐米磚牆、10釐米木板、35釐米土壤。

    古代盾牌

    皮盾、藤盾無法相比較。古代木盾主要分為:大圓盾、小圓盾、長盾。

    大圓盾普遍直徑在70cm左右,以木材密度中間值0.5g/cm3計算,10cm厚為19kg,30cm厚為57kg。經過訓練計程車兵舉起19kg也不是不可能哈。單就對子彈的防護性而言,還是比不上,但是也還可以了(防護面積肯定不能相提並論)。

    金屬盾大致可分為青銅製與鐵製

    青銅製:在商周時期,青銅工藝已經達到巔峰。甚至在甘肅也發現過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錫含量為6%-10%的青銅器。

    以現代工藝錫青銅工藝計算,取布氏硬度最高的QSn4-4-2.5,密度為8.75g/cm3。

    小圓盾一般在40cm直徑,3毫米金屬層為3.3kg,5cm木板為3kg。木板加上一層幾毫米的金屬層防護力也應該相當於最低等級防彈盾牌,當然面積還是不足。

    至於製造工藝方面,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劍已經可以打造出間隔只有0.2毫米的同心圓了,青銅器製造工藝已經相當成熟

    鐵質盾:各種熟鐵的密度比青銅器低,但熔點等性質要好於青銅器,更不用提加入了其他金屬材料的鐵合金了,值得一提的是,18實際的西方已經發明出了早期合金的製造方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二十萬,做什麼生意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