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72752880092

    我只是個搬運工 大部份用生理鹽水好,但也有的要用葡萄糖.因為大多抗生素在酸性環境下會分解,導致藥物失效甚至是致敏源增多。一:用糖水還是用鹽水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1:根據病人的原發病及其併發症而定(1 )如果病人有高血壓,冠心病,及心功能 不好,應減少鹽水的攝入,以減輕心臟負擔.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腎功能尚可,可以用鹽水,但用糖時可加胰島素兌調. (3).如病人腎功能不好,要減少鈉水的攝入,減輕鈉水儲溜. 2:根據病人的化驗結果. (1)如電解質結果.看是否有低鈉血癥,則給予鹽水,反之用糖. (2)根據心肌酶等評測心功能,來決定鹽糖的選擇.3:配液 有的藥物溶於糖或鹽其效能會好點,這要根據藥物說明書選則糖鹽.4:如病人休克,應先給於鹽水補充血容量再給於糖補能.5:鹽水主要用於電解質的調節 而糖主要作為能量 選用時要首先想到這點.總之,選擇時要慎重,尤其是呼吸科,老年病人多,不同程度存在心功能不好,糖尿病,在選鹽時要謹慎,選糖時考慮是否加用胰島素。二:溶媒的選擇主要還是從抗生素的穩定性方面考慮1:溶媒的選擇主要還是從抗生素的穩定性方面考慮的。在製劑中,葡萄糖在生產過程中需加入鹽酸,成品溶液PH多為3左右,而生理鹽水稍高,一般為4~5。β—內醯胺類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較為穩定,酸性或鹼性溶液均易使β—內醯胺環開環,失去抗菌活性,故應選鹽做溶媒。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鹼性條件下抗菌效能比酸性條件下可增強10多倍(有相關的研究報道),故建議選鹽做溶媒,或在溶媒中加入碳酸氫鈉提高PH值。2.溶媒使用的量一般以說明書規定的最低量控制。對於半衰期短的藥物,如青黴素,我在兒科臨床中就有看到溶於500ml糖溶液,輸了2個多小時,前面的藥物都代謝了,還沒輸完,根本達不到有效藥物濃度。現在大多是使用100ml+抗生素,或許是治療習慣,這樣效率比較高。1.為什麼抗生素不靜推而要靜點?第一是因為藥物代謝動力學的原因(房室模型,表觀分佈等有關),二是因為油溶液及水(油)混懸液禁用於靜注(抗生素多為水混懸液),因為可引起血管栓塞的危險.這在11版新編藥物學上有明確指出.2.用鹽水還是糖水配伍抗生素的問題:其實這是和藥物自身理化性質有關了,通常頭孢類,青黴素類的抗生素在鹽水的PH值中比較穩定,在外界配好後12小時內靜滴都可以,但是在葡萄糖這類大分子物質中,抗生素會絡合,穩定性下降.而合成類抗生素如甲硝唑,奎諾酮類等由於其分子結構的特定性,5%的葡萄糖溶液比生理鹽水形狀更穩定,有關這個問題的詳細解釋可以請教藥學板塊的戰友.3.關於溶媒量的問題為什麼用100,不用250?其實這個就是習慣問題了,沒有絕對要求的,但是對於那些需要限制水輸入量的患者(肝硬化腹水,心衰),以及需要迅速把藥輸完提高血藥濃度的,應該用100ml液體配伍.4:主張使用生理鹽水,主要還是從抗生素的穩定性方面考慮的。以青黴素類為例,它們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較為穩定,酸性或鹼性溶液均使之分解加速,應用時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滲氯化鈉注射液溶解青黴素類。溶於葡萄糖液(PH=3.5~5.5)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青黴素類在鹼性溶液中分解極快。因此,嚴禁將鹼性藥液(碳酸氫鈉、氨茶鹼等)與其配伍。(參考:陳新謙 金有豫 湯光主編. 新編藥物學(第十五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P49)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nba現役球員排個名,你會怎麼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