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把《今生今世》讀完了,心中有情意結不吐不快。看《民國女子》那章是很遙遠的以前的事情,當時尚年輕,對情意也無更深的體會,又讀了亦舒所著《胡蘭成的下作》在先,根本就以為胡是個始亂終棄的騙子而已。如果不是張愛玲,我想很多人都不會有興趣來捧讀這本書。很多人嘴角掛一絲清冷的笑拿起這本書,好象是在說:我倒要看看你如何來解釋描述和張愛玲的故事。只不過沒想到胡之筆觸也如流沙般不動聲色,看到掙扎處,竟然也會越陷越深。
但凡女子愛一個男人,理由千奇百怪,或者沒有緣故,愛就愛了;而男人厭了一個女子也是沒有頭緒,不不,甚至不是厭了,也不是不愛,只是始終無法踏實的愛那一個而已。世間很多事情,本來就無法品評是非真偽,總是一對冤家,一段孽緣罷了。
那些字,那些字,透過歲月回望,好象叫我知道了那個男人,為什麼會如此被人愛上。看得感慨萬千或柔腸百轉或淚盈於睫,看得更分明的是那並不是那叫胡蘭成之男子,而是無數個被我們愛上過的男人。他們在這個塵世中路過,如胡般或異鄉的蕩子或歲月的蕩子,他們如他一樣所想,笑著看別離相思,彷彿那一切都是人間本分。於是,看到無嗔無恨,於幾十年後某個週末的黃昏空嗟嘆一聲而已。
呵呵,說著下去竟然有些可笑了。因為張愛玲,於是好奇該男人,然後竟然發現忘掉張愛玲的存在,好象從未聞此人姓名般的重新認識他,從他身上,想到了那些我們心中愛過的人,未忘記的隱痛,和波瀾後的平靜。
他隔著日子回望過去,不知道當時童年的月色如何。人老的時候,總是越遙遠的事情看得越清楚,身邊的事情反而糊塗。人老的時候,往往一輩子的真性情暴露出來,就如孩子般聽不得道理,其實,在孩子和老人的眼裡,這個世界難免不是薄涼的。於是,一切都猶如戲曲中的華彩,無非是努力折騰的熱鬧一點,好象他喜歡的那個豔字,用來塗抹掩蓋生命貧瘠的底色而已。
他說,幼年時看人家做親,抬嫁妝上路,沿村女子都出來看。雖是他人有慶,這世界亦就不是貧薄了的。
他看父母努力農桑,殷勤培壅,於是知道世上珍重事還有比小小愛憎更大的,倒是哀怨苦樂要從這裡出來,人生才有分量。
他說從小看自己父母永遠似一對少年夫妻,每見父親回來,把錢交給母親,或吃飯時看到母親,一樁家常的事,一句家常的話,他說時都有對於妻的平靜的歡喜與敬重,而做妻子的亦當下立即曉得,這就是中國民間的夫婦之親。
江浙一帶,蓋因山清水秀,風調雨順,因此生活相對富足,於是世俗和雅緻都分外熱鬧。於是有那麼多白娘子蟹和尚的傳說,有那麼多文人騷客和大學問家。而此地的文人不是離世和憤世的,而是貪戀紅塵中美好形色,又愛著世俗中的本分和庸常。於是一言一行磊落誠信,但又似外華人的磊落,是一點面子都不留的直接,和凡事從自私的角度出發不肯吃一點虧的坦白,還有既做之就認之的坦蕩和。。另一種稱呼叫無恥。。只因這姿態好看,於是便也不計較那麼多了,說穿了不過是願打和願挨罷。
其實,什麼是愛。或許是生活中的煙火飯餐,平淡也是功力,更難得是把雞零狗碎做得從容。我有時候總在想,男人不經過第2次婚姻,不能算是真的明瞭的。大抵都是到了年紀和合適的時機,遇見了那一個而已。所以經常有的人很久很久以後在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但是當時當年,正是少年夫妻,也曾經如膠似漆、相敬相知。胡寫到結髮妻子去世的這一段,連讀書的人都忍不住熱淚漣漣。他說一個人此生如有這樣的知己,怎樣的遭遇亦不會動搖對人世的大信;他說妻子去世的時候他趴在母親的膝頭痛哭一場,竟是肝腸斷裂,此心已經回到了天地不仁。只不過,他妻子去世的時候他並不在身邊,而是賭氣的住到了外家去。在別人眼裡看來,這是十足的不懂事和無心肝吧。只不過我知道,有這樣一些脆弱的男人,無法面對那些沉重糾結的事情,總是會悄悄的躲起來,那些感慨關心和傷心都是真的,只不過他們從來沒機會也不想讓我們知道而已。
呵呵,記得那時候總是說,不說出來,不做出來我怎麼會知道你還愛我?現在想想還是幼稚和世俗的。有些心意,是可以直接明瞭的。只是對現世無助。人生中很多的力量並不是從愛情中來的。
《民國女子》很久以前看過,也並不想細說,自有張迷去研究鑽研。只不過,我想,胡其實是並不愛張的。他不過是被張的才氣吸引,被她的獨特風格氣質引誘,被她的學識才華折服。就好象戲文中說的金風玉露一相逢,從此勝卻人間無數。他不過是方才找到了一個能和他勢均力敵的對手而已。他是深深深深瞭解她欣賞她的。讀那些文字裡,字裡全是對張愛玲的感嘆讚賞甚至還有感激,惟獨缺一份憐惜和呵護的愛意。抑或是象他說的一樣,他和愛玲,就象一點都沒有沾染凡間塵俗的神話,是無法用最平常的瑣事來形容的。這個男人,在張愛玲面前,打開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張愛玲是一把神奇的鑰匙用來開啟他內心的寶藏,或是一隻點石成金的魔棒,把一個昏昏沉沉的男人變成了從此河晏海清的人才。有很多很多很多女人,在某個特殊的時候遇見一些男人,她們毫無例外的成了男人們的靈感男人們的教室男人們的開發者。這樣的女子,最終會隱去的。因為她們,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讀那一章節的時候,忍不住在想,也就是胡蘭成。他是真懂得了她。張愛玲遇見了他,偏偏他是個蕩子,於是黯然收場,其實若是跟了其他任何人,她的性格也不會教她和任何男人終老的。胡從某種程度上也是枉擔了罵名。有人真懂得自己如此,何必介意在不在一起,或者其他呢。或許。。男人們最終不會真愛上那個女人,幫他重新認識到了自己的女人。。有人懂我如此,對女子來說應該是感激,對於男人來說,還有份恐慌呢。。。。
他感激她,他仰慕她,他欣賞她。他把她當成女神來膜拜。他們兩個總是相望著,好象不相信能在一起是現實。於是他在婚書上寫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人總是在追求自己得不道的東西,於是他的歲月也註定風起雲湧,動盪不安。
當一個男人對我說,很感激你,也很欣賞你的時候,我靜靜的等待著他說出只是兩個字。只是,呵呵,是的。男人的成長和成熟都是從女人身上開始,只是能擺上廟堂做大的只有那一位而已。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已婚男人志得意滿腦滿腸肥的呈白痴狀生活著,被老婆陷害得越來越白痴;而另外一些男人每天一個新氣象,慢慢出現成熟氣質,連相貌都跟著清雅起來,殺傷力極強卻片葉不沾身,他們瀟灑的身影后是無數女人委頓如藥渣的軀殼。自然世間也有如水蛭一般的女子,只不過那類女子多數取黃白阿堵物,而似胡般蕩子專取人心者,罕見稀少,無堅不摧。
對於胡蘭成,張愛玲是他一生中最富麗的一篇。如果當初他沒有離開,結局會是怎麼樣?我始終不能相信那樣兩個性格的人會終老在一起。他是敏感的,但又是能坦然接受的。在他眼裡,一切都可以成為美。如周訓德的直心厚道,範秀美的真實不虛,佘愛珍的玲瓏活絡,都有可取。說到底,這個男人是糊塗軟弱的,禁不得一點世相誘惑,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男女上;每遇見一個女子,都從心底真心的去愛她,都視她們為自己的妻,都發自內心的去安排她們的生計。不過分身乏術,想對每個人都好,其結果往往是對不住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就好象我們身邊時時也可見這樣的男人,總是忍不住去愛了。。又愛得無法圓滿,只留下一地明月。。。和創傷。
話又說回來,那是怎麼樣的一種愛。曾經很認真的和男人開玩笑說,其實男子,大凡經歷滄桑過後,四旬以上者,所愛女子必是年輕漂亮的那種。若年輕10歲,還講究個才情懂禮。等到自己不惑之後,事情經歷多了,看什麼都通透明朗了,也根本不再需要女子的點撥和開啟,至於刁蠻任性之女人,也可以寬容待之,她的伎倆根本撼動不了他分毫。於他來說,只需要找到快樂的感覺,重新體會青年的熱血沸騰,於是只要年輕,夠漂亮夠水嫩才是真的。那愛,也是自上而下的愛,不是不帶著憐憫和褻玩的。很奇妙的各種感覺可以統一在一個人的身上。說到底,大凡情聖,最愛的,還是他自己。他只愛他自己,一切行為都有理由和藉口。只有在那些不同的女人身上,才可能真正的找到他自己。就好象胡在書中說的,原來人世邪正可以如花葉相忘,我做了壞事情,亦不必向世人謝罪,亦不必自己悔恨,雖然慚愧,也不過是象採蓮船的傾側搖盪罷了。
只是這樣的男人,更加更勾起女人的佔有和征服慾望而已。男女之間,永遠是一場沒有盡頭的征戰。有人雖敗猶榮,大部分的人還是成侯敗寇。贏了一面,也許是多情薄倖,輸了一局,難免是痴情卻被傷。只是在人的心中,有時分不清那些恩和怨,恩和怨都來自肌膚相親,在多年以後回首望去,難免唏噓不已。誰愛過誰,誰負了誰,誰曾傷過。都無關緊要了。反正大家都艱難的苟活於世,如愛玲所說,我只是萎謝了。
愛如曇花,萎謝了又如何,只要曾經盛開怒放過。懷恨是不必了,畢竟有那多情又薄情的男人記取過。這些人裡,無論是張還是胡,都是那麼敏感優柔的人。世俗的幸福對他們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活著,或許本身就是種苦難。他們所能做的,無非也是在這個冰冷的都市中鍛造出一段傳奇而已。
終於把《今生今世》讀完了,心中有情意結不吐不快。看《民國女子》那章是很遙遠的以前的事情,當時尚年輕,對情意也無更深的體會,又讀了亦舒所著《胡蘭成的下作》在先,根本就以為胡是個始亂終棄的騙子而已。如果不是張愛玲,我想很多人都不會有興趣來捧讀這本書。很多人嘴角掛一絲清冷的笑拿起這本書,好象是在說:我倒要看看你如何來解釋描述和張愛玲的故事。只不過沒想到胡之筆觸也如流沙般不動聲色,看到掙扎處,竟然也會越陷越深。
但凡女子愛一個男人,理由千奇百怪,或者沒有緣故,愛就愛了;而男人厭了一個女子也是沒有頭緒,不不,甚至不是厭了,也不是不愛,只是始終無法踏實的愛那一個而已。世間很多事情,本來就無法品評是非真偽,總是一對冤家,一段孽緣罷了。
那些字,那些字,透過歲月回望,好象叫我知道了那個男人,為什麼會如此被人愛上。看得感慨萬千或柔腸百轉或淚盈於睫,看得更分明的是那並不是那叫胡蘭成之男子,而是無數個被我們愛上過的男人。他們在這個塵世中路過,如胡般或異鄉的蕩子或歲月的蕩子,他們如他一樣所想,笑著看別離相思,彷彿那一切都是人間本分。於是,看到無嗔無恨,於幾十年後某個週末的黃昏空嗟嘆一聲而已。
呵呵,說著下去竟然有些可笑了。因為張愛玲,於是好奇該男人,然後竟然發現忘掉張愛玲的存在,好象從未聞此人姓名般的重新認識他,從他身上,想到了那些我們心中愛過的人,未忘記的隱痛,和波瀾後的平靜。
他隔著日子回望過去,不知道當時童年的月色如何。人老的時候,總是越遙遠的事情看得越清楚,身邊的事情反而糊塗。人老的時候,往往一輩子的真性情暴露出來,就如孩子般聽不得道理,其實,在孩子和老人的眼裡,這個世界難免不是薄涼的。於是,一切都猶如戲曲中的華彩,無非是努力折騰的熱鬧一點,好象他喜歡的那個豔字,用來塗抹掩蓋生命貧瘠的底色而已。
他說,幼年時看人家做親,抬嫁妝上路,沿村女子都出來看。雖是他人有慶,這世界亦就不是貧薄了的。
他看父母努力農桑,殷勤培壅,於是知道世上珍重事還有比小小愛憎更大的,倒是哀怨苦樂要從這裡出來,人生才有分量。
他說從小看自己父母永遠似一對少年夫妻,每見父親回來,把錢交給母親,或吃飯時看到母親,一樁家常的事,一句家常的話,他說時都有對於妻的平靜的歡喜與敬重,而做妻子的亦當下立即曉得,這就是中國民間的夫婦之親。
江浙一帶,蓋因山清水秀,風調雨順,因此生活相對富足,於是世俗和雅緻都分外熱鬧。於是有那麼多白娘子蟹和尚的傳說,有那麼多文人騷客和大學問家。而此地的文人不是離世和憤世的,而是貪戀紅塵中美好形色,又愛著世俗中的本分和庸常。於是一言一行磊落誠信,但又似外華人的磊落,是一點面子都不留的直接,和凡事從自私的角度出發不肯吃一點虧的坦白,還有既做之就認之的坦蕩和。。另一種稱呼叫無恥。。只因這姿態好看,於是便也不計較那麼多了,說穿了不過是願打和願挨罷。
其實,什麼是愛。或許是生活中的煙火飯餐,平淡也是功力,更難得是把雞零狗碎做得從容。我有時候總在想,男人不經過第2次婚姻,不能算是真的明瞭的。大抵都是到了年紀和合適的時機,遇見了那一個而已。所以經常有的人很久很久以後在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但是當時當年,正是少年夫妻,也曾經如膠似漆、相敬相知。胡寫到結髮妻子去世的這一段,連讀書的人都忍不住熱淚漣漣。他說一個人此生如有這樣的知己,怎樣的遭遇亦不會動搖對人世的大信;他說妻子去世的時候他趴在母親的膝頭痛哭一場,竟是肝腸斷裂,此心已經回到了天地不仁。只不過,他妻子去世的時候他並不在身邊,而是賭氣的住到了外家去。在別人眼裡看來,這是十足的不懂事和無心肝吧。只不過我知道,有這樣一些脆弱的男人,無法面對那些沉重糾結的事情,總是會悄悄的躲起來,那些感慨關心和傷心都是真的,只不過他們從來沒機會也不想讓我們知道而已。
呵呵,記得那時候總是說,不說出來,不做出來我怎麼會知道你還愛我?現在想想還是幼稚和世俗的。有些心意,是可以直接明瞭的。只是對現世無助。人生中很多的力量並不是從愛情中來的。
《民國女子》很久以前看過,也並不想細說,自有張迷去研究鑽研。只不過,我想,胡其實是並不愛張的。他不過是被張的才氣吸引,被她的獨特風格氣質引誘,被她的學識才華折服。就好象戲文中說的金風玉露一相逢,從此勝卻人間無數。他不過是方才找到了一個能和他勢均力敵的對手而已。他是深深深深瞭解她欣賞她的。讀那些文字裡,字裡全是對張愛玲的感嘆讚賞甚至還有感激,惟獨缺一份憐惜和呵護的愛意。抑或是象他說的一樣,他和愛玲,就象一點都沒有沾染凡間塵俗的神話,是無法用最平常的瑣事來形容的。這個男人,在張愛玲面前,打開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張愛玲是一把神奇的鑰匙用來開啟他內心的寶藏,或是一隻點石成金的魔棒,把一個昏昏沉沉的男人變成了從此河晏海清的人才。有很多很多很多女人,在某個特殊的時候遇見一些男人,她們毫無例外的成了男人們的靈感男人們的教室男人們的開發者。這樣的女子,最終會隱去的。因為她們,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讀那一章節的時候,忍不住在想,也就是胡蘭成。他是真懂得了她。張愛玲遇見了他,偏偏他是個蕩子,於是黯然收場,其實若是跟了其他任何人,她的性格也不會教她和任何男人終老的。胡從某種程度上也是枉擔了罵名。有人真懂得自己如此,何必介意在不在一起,或者其他呢。或許。。男人們最終不會真愛上那個女人,幫他重新認識到了自己的女人。。有人懂我如此,對女子來說應該是感激,對於男人來說,還有份恐慌呢。。。。
他感激她,他仰慕她,他欣賞她。他把她當成女神來膜拜。他們兩個總是相望著,好象不相信能在一起是現實。於是他在婚書上寫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人總是在追求自己得不道的東西,於是他的歲月也註定風起雲湧,動盪不安。
當一個男人對我說,很感激你,也很欣賞你的時候,我靜靜的等待著他說出只是兩個字。只是,呵呵,是的。男人的成長和成熟都是從女人身上開始,只是能擺上廟堂做大的只有那一位而已。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已婚男人志得意滿腦滿腸肥的呈白痴狀生活著,被老婆陷害得越來越白痴;而另外一些男人每天一個新氣象,慢慢出現成熟氣質,連相貌都跟著清雅起來,殺傷力極強卻片葉不沾身,他們瀟灑的身影后是無數女人委頓如藥渣的軀殼。自然世間也有如水蛭一般的女子,只不過那類女子多數取黃白阿堵物,而似胡般蕩子專取人心者,罕見稀少,無堅不摧。
對於胡蘭成,張愛玲是他一生中最富麗的一篇。如果當初他沒有離開,結局會是怎麼樣?我始終不能相信那樣兩個性格的人會終老在一起。他是敏感的,但又是能坦然接受的。在他眼裡,一切都可以成為美。如周訓德的直心厚道,範秀美的真實不虛,佘愛珍的玲瓏活絡,都有可取。說到底,這個男人是糊塗軟弱的,禁不得一點世相誘惑,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男女上;每遇見一個女子,都從心底真心的去愛她,都視她們為自己的妻,都發自內心的去安排她們的生計。不過分身乏術,想對每個人都好,其結果往往是對不住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就好象我們身邊時時也可見這樣的男人,總是忍不住去愛了。。又愛得無法圓滿,只留下一地明月。。。和創傷。
話又說回來,那是怎麼樣的一種愛。曾經很認真的和男人開玩笑說,其實男子,大凡經歷滄桑過後,四旬以上者,所愛女子必是年輕漂亮的那種。若年輕10歲,還講究個才情懂禮。等到自己不惑之後,事情經歷多了,看什麼都通透明朗了,也根本不再需要女子的點撥和開啟,至於刁蠻任性之女人,也可以寬容待之,她的伎倆根本撼動不了他分毫。於他來說,只需要找到快樂的感覺,重新體會青年的熱血沸騰,於是只要年輕,夠漂亮夠水嫩才是真的。那愛,也是自上而下的愛,不是不帶著憐憫和褻玩的。很奇妙的各種感覺可以統一在一個人的身上。說到底,大凡情聖,最愛的,還是他自己。他只愛他自己,一切行為都有理由和藉口。只有在那些不同的女人身上,才可能真正的找到他自己。就好象胡在書中說的,原來人世邪正可以如花葉相忘,我做了壞事情,亦不必向世人謝罪,亦不必自己悔恨,雖然慚愧,也不過是象採蓮船的傾側搖盪罷了。
只是這樣的男人,更加更勾起女人的佔有和征服慾望而已。男女之間,永遠是一場沒有盡頭的征戰。有人雖敗猶榮,大部分的人還是成侯敗寇。贏了一面,也許是多情薄倖,輸了一局,難免是痴情卻被傷。只是在人的心中,有時分不清那些恩和怨,恩和怨都來自肌膚相親,在多年以後回首望去,難免唏噓不已。誰愛過誰,誰負了誰,誰曾傷過。都無關緊要了。反正大家都艱難的苟活於世,如愛玲所說,我只是萎謝了。
愛如曇花,萎謝了又如何,只要曾經盛開怒放過。懷恨是不必了,畢竟有那多情又薄情的男人記取過。這些人裡,無論是張還是胡,都是那麼敏感優柔的人。世俗的幸福對他們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活著,或許本身就是種苦難。他們所能做的,無非也是在這個冰冷的都市中鍛造出一段傳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