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打板客老金

    梅姨累了,明天辭職,徹底從這場脫歐鬧劇中解脫!

    中新網5月23日電 據英國《泰晤士報》援引首相支持者的訊息報道稱,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可能於5月24日宣佈辭職。

    一點不奇怪,梅姨當初是為了處理卡梅倫引發的脫歐問題才當上首相,2016年7月13日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現在脫歐問題處理進了死衚衕,她多次拿辭職相搏,也沒透過,這一次死心了,辭職解脫!

    英國脫歐這事說起來話長,英國在歐洲是一個特殊的國家,跟歐洲大陸有歷史文化和王室婚姻上的交流,卻是一個島國,自然跟歐洲大陸的兄弟姐妹有點另類;

    歷史上,英國實行離岸制衡政策,總是跟歐洲大陸的一個強國聯手,制衡另一個大國,加上英國有無敵艦隊,撐住大英帝國三百年榮耀;

    一戰以後英國因為內耗過大,基本只剩餘一個空架子,二戰以後徹底淪為曾經的殖民地美國的小弟,不過還是保留了五大國的地位;

    由於二戰以後歐洲大陸都打成一片廢墟,英國更多的是依靠美國,而不是曾經依靠歐洲大陸的一個大國制衡另一個大國,因此英國就開始疏遠歐洲;

    在歐盟的前身歐洲煤鋼協定1951年簽署的時候,戴高樂就強烈反對英國加入!後來歐共體加入其他成員的時候,1973年才勉強把英國拉進來;

    1975年,加入歐共體兩年,英國就舉行過一次脫歐公投!可見當初英國加入歐共體就是很勉強的,早就有脫歐的意思!

    英華人的自我優越感,讓英國在歐盟中處於特殊的地位,比如保持自己的貨幣英鎊,不用歐元;保持自己的簽證,不用申根簽證。讓歐洲人感覺英國在歐盟內是三心二意,只想佔好處,不想承擔責任;

    而英國民眾則認為他們每年給歐盟貢獻近百億英鎊的預算,簡直是上當受騙,冤大頭!出了錢,還要聽法德那幫傢伙指揮,英國說話的餘地都很少!

    其實,英國在歐盟內部說話機會少,影響力小於法德,是英華人自找的,歷屆英國首先都認為跟美國老大關係最鐵,我家的核武器三叉戟導彈都是美國賣的,你們有嗎?所以在歐盟內部,英國向來以美國代理人自居,遇到歐盟跟美國利益衝突的時候,都幫美國說話!比如伊拉克戰爭,就只有英國跟著美國打入伊拉克,法德都沒參加,還表示譴責!

    一個大家庭有不同意見很正常,關鍵是上屆首相卡梅倫在遇到民意支援度低迷的時候,搞了一個脫歐公投,來顯示自己對歐洲,對英國的重要性,結果在一幫網路水軍的搗亂下,本來以為脫歐公投肯定是不會透過,讓英國保留在歐洲之內,然後卡梅倫就可以以此來要挾歐盟,你要不給英國好處,我就搞公投離開歐盟!

    結果公投結果出來,大跌眼鏡!竟然通過了!卡梅倫也沒了脾氣,黯然下臺;

    脫歐公投透過,自然要實施好脫歐的事項,比如重新建立邊界,重新建立口岸收取關稅,等等一系列問題需要跟歐盟商量,梅姨上臺就是為了給卡梅倫揩屁股的;

    脫歐說容易也容易,不就是脫離歐洲嘛,本來英國就不在歐洲大陸上,說難也難!

    此前還為了英國脫歐補償給歐盟的費用,貿易規則問題,通關便利問題等等問題上英國跟歐盟吵的不可開交,英國內部也為這些問題吵的不可開交!

    目前問題主要集中在北愛爾蘭邊界上,由於歷史原因,北愛爾蘭是英國領土,英國脫歐以後,北愛爾蘭是不是要立刻跟愛爾蘭建立邊界,歐盟的意思是過渡期內北愛爾蘭依舊按歐盟規則,可保障歐盟和英國的利益,英國內部反對者表示這將事實上讓北愛爾蘭獨立;

    本來原定英國於今年3月29日正式脫歐,結果給這些吵鬧給攪局了,梅姨急匆匆趕往歐盟總部,經過緊急協調,推遲到今年10月31日。

    縱觀梅姨這幾年跑前跑後,議會里唇槍舌劍,就是為了脫歐問題!

    老金認為,脫歐問題突出了西方所謂民主的軟肋:

    首先在利益糾纏不清的時候,容易引發意外!以總體利益來說,英國留在歐盟,對雙方都是利大於弊,但被少數人進行大範圍鼓動之後,脫歐公投真成就了英國脫歐!

    其次,各方利益接近時候,互不相讓,沒有結果就是最壞的結果!所以媒體一再提醒英國民眾,無協議脫歐壞處遠大於有協議脫歐!結果利益相關方還是互掐,多次導致僵局,脫歐不是,不脫歐也不是,再次舉行公投也不行!、

    正是這種毫無結果的糾纏,讓梅姨產生了一走了之的念頭!如今問題處理的差不多了,僅剩餘北愛爾蘭邊界問題,估計剩餘幾個月也能搞出個方案來吧,於是果斷辭職!這可能是唯一沒有令人驚訝的首相辭職,大家都預想到了,換了我們,遇到這種糾纏不清,天天干吃力不討好的事,早溜之大吉了!

    好好休息吧,梅姨,辛苦了這幾年,該好好歇歇了!
  • 2 # 幸福地帶2

    特雷莎.梅或突然辭職,是因為在脫歐問題上始終僵持不下,而沒有能夠獲得議會的批准。面對脫歐問題,特雷沙.梅已經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可以說早就已經略盡所能和全力了,但是,最終還是未遭到了反對派的批准,導致其很難與其達成協議,而讓脫歐問題多次的延遲,也讓脫歐問題變得更加的複雜化,而心生退意。

    其實,特雷莎梅上臺之初,脫歐問題就是一個爛攤子,在脫歐問題上,始終沒有能夠與反對黨達成共識。雖然進行了數次的會議辯論和修改,但是 ,仍然沒有能夠得到預期的效果,而沒有能夠順利的透過。

    特雷莎.梅曾經公開表示,如果英國順利脫歐,自己將辭去英國首相的職務。但是,儘管如此,也沒有能夠在議會中透過脫歐方案,導致特雷莎.梅對於英國脫歐問題喪失信心,而感到萬分的無奈。儘管特雷莎竭盡了所能,而最終換來的仍是百般刁難的否決,讓其心生怨氣,感到絕望。所以,在萬般的無奈之下,特雷莎.梅才選擇了辭去英國首相的職務,以換取英國早日實現脫歐。

  • 3 # 淡然小司

    中新網5月23日電 據英國《泰晤士報》援引首相支持者的訊息報道稱,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可能於5月24日宣佈辭職。

    這對於英國來說是一個震撼的訊息,對世界來說也是一個震驚的訊息。並作為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勢在必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英國始終在拖問題上被一直困擾,而作為英國首相的特雷莎梅並不希望英國脫離歐盟。但是因為前首相卡梅倫弄的英國脫歐公投,搞得現任首相特雷莎.梅不得不為卡梅倫來擦屁股。顯然特雷莎.梅並沒有達到阻止英國脫離歐洲的目的,而在之前特雷莎.梅曾經公開表示,如果英國順利脫歐,自己將辭去英國首相的職務。而今天的決定也就是履行自己的誓言。

    英國本身作為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就一直想在歐盟當中獲得更多的利益。比英國老牌的資本主義優勢,在歐盟當中,想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又不想失去歐洲自主的獨立地,那麼這與歐盟的初衷就相沖突。畢竟歐盟是準備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外發表自己的聲音,可是英國的貪婪總想獲得更多的利益。於是卡梅倫在2013年1月,以歐洲一體化程序可能會損害英國的利益和歐債危機對英中國產生等為由要挾歐盟。於是在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了全民公投,最終以52%的支援率宣佈英國脫離歐盟。

    而英國政府卻指責卡梅倫這樣的行為導致了英國利益的受損,最終卡梅倫被迫下臺。英國脫歐直接在第二天就引起了世界股票以及金融市場的暴跌。英國本身與歐盟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本身有英國自身想要要挾歐盟獲得更多利益的初衷。而才導致英國與歐盟之間的矛盾隔閡加深。畢竟作為一個歐洲國家進行統一的嘗試,必然會犧牲一些經濟相對發達國家的利益,而補貼一些經濟欠發達國家。可是英國政府當時要求的太多了,最終,這種脅迫變成了一種事實。

    而歐盟方面也不希望英國脫離,但問題是我已經舉行了全民公投,決定退出歐洲。這就讓歐盟非常惱火,畢竟英國脫歐對於歐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損失。因此,歐盟在英國脫歐問題上提出了各種滿足的條件,包括英國需要向歐盟支付總額約390億英鎊的“分手費”。因為英國在歐盟期間享受了關稅的減免,因此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畢竟歐盟內部都是以零關稅來進行相關貿易。這390億英鎊也的確讓英國頭疼,可又說不出反對的理由。畢竟英國的單一市場未來會應對歐盟的統一市場,本來經濟低迷的英國,在花費高額的關稅,這必然讓英國政府難以承擔。

    同時,英國脫歐還會涉及到英國北愛爾蘭與愛爾蘭邊界問題,這也是歐盟方面與英國的談判重點。脫歐後的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的邊界將變為非歐盟與歐盟國家的邊界。因此需要設定相關的邊境通道以及關稅壁壘,這顯然在英國有些難以接受。這些問題顯然都是英國要面對的,因此,特雷莎.梅不希望英國脫歐。可是作為英國的反對黨,依然執行全民公投的決定。通過了英國脫歐的決議,這讓特蕾莎.梅的努力前功盡棄。那麼辭職就是必然的選擇。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 4 # 資政學生

    英國脫歐背景下上臺的英國首相特蕾莎日子並不好過,如今還被逼宮辭職實在令人惋惜,據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簡介獲悉,英國議會40名保守黨議員正醞釀聯名簽署信函,要求特蕾莎·梅辭職。特雷莎·梅的首相位子坐的極不安穩,頻遭逼宮。原因就在於脫歐這件事,特蕾莎梅因為激進的言論和強硬的脫歐態度,在卡梅倫2016年7月13日自行辭職之後成功上位,立刻開始著手退歐流程,並採取的是“硬脫歐”方式。

    硬脫歐意味著英國徹底從歐盟獨立出來,重新與歐盟透過談判建立政治、經濟、貿易關係。而部分英華人,尤其是英國的經濟界和金融界人士,卻希望英國能夠“軟脫歐”,即透過在移民等問題上的讓步,換取英國留在歐盟單一市場。在他們看來,“硬脫歐”將導致英國在經濟、投資和人才等方面承受巨大損失。而在梅姨口中,卻是另一套邏輯,脫離了歐盟,限制移民,擁抱的就是全世界了,英國則會獲得更多的好處。

    當然特蕾莎梅的政見似乎沒有得到英國議會的認同,這也是她面臨如今這樣困局的根本原因,大家都知道,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議會擁有很大的權利,而首相只是政府的首腦,當首相的政見無法在議會透過時,她的種種努力都不會有任何的結果,費力不討好。在這樣的境遇之下,辭職似乎是唯一的選擇,畢竟沒有人喜歡失望

  • 5 # 大俠曰天

    我也不知道咋回事 呵呵 個人感覺 偉大的英華人民腦洞清奇 選擇脫歐 特蕾莎領著脫 半推半就脫一半了 我不幹了 不和你們玩了! 呵呵呵

  • 6 # 觀海上曰岀

    英國早已在覇主位上摔下來了?不可回到從前那個日不落帝國時代?如果繼續追逐美華人,將下場更慘!甚至亡國滅種。

  • 7 # 回馬一腔

    (圖:即將黯然下崗的英國首相特雷莎梅)

    第一,英國脫歐這場鬧劇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糾結”,英國歐盟世界都在糾結

    從2016年6月卡梅倫政府舉行全英國公民脫歐公投算起,這場曠日持久的脫歐鬧劇差不多已經持續了三年。公投透過,惹了大禍的首相卡梅倫下臺,特雷莎梅臨危受命,與歐盟談判屢陷僵局,到最後脫歐協議達成而英國國內不買賬,府院爭執不下,反對黨工黨落井下石,硬脫歐幾敗俱傷的風險日增……女首相在糾結,英國下院以及政壇在糾結,歐盟在糾結,甚至就連全世界的吃瓜觀眾也跟著糾結。

    (圖:大兄弟你上廁所,為啥我來揩屁股?)

    第二,脫與不脫之間猶豫權衡,實則代表了資深帝國對局勢的判斷:世界要重新洗牌了

    英國原本是世界的家長,結果長子美利堅分家出去單過,過去的老對頭組了個團跟長子叫板,英國一邊混成團員佔便宜,一邊跟長子藕斷絲連充當密探。

    誰知那個團排外,啥事全由兩個老對頭德法說了算,英國成了局外人還要繳納大量團費,一氣之下做出退群的樣子,不想弄假成真,這回不退也得退。

    (圖:這一老一少讓英國很不爽的“群主”)

    心高氣傲的英華人寧肯掏鉅額分手費也要退群,是因為老牌帝國敏感神經察覺到——長子美利堅那根攪屎棍不停地攪,遙遠東方又有人組了新團,現有的這個歐洲大群麻煩多多、心思各異,很快就會黃攤解散了。英國覺得與其跟一條即將下沉的船一起完蛋,不如中途跳海另覓生機。

    第三,梅姨一走了之不用再糾結了,但整個英國上下、歐盟以及全世界還要繼續糾結下去

    然而退群可沒那麼簡單,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於是特雷莎梅就開始了全方位和稀泥、裡外不是人的艱難生涯。為了原首席帝國那分可笑的虛榮以及淄銖必較的吝嗇,為了她的國家少受損失,親愛的梅姨跟歐盟談條件,對國內反對黨軟硬兼施,衝著英國議會下院撒潑威脅,可以說用盡了全身解數,最後以自己黯然下崗為前提,換來議會對脫歐協議放行。

    (圖:十小時前,即將離崗的女首相還在“舌戰群儒”)

    下個月22號,英國終於要脫了,脫得一絲不掛露出衰老帝國醜陋不堪的肌膚。而身心疲憊的特雷莎梅也終於不必再糾結,可以放鬆心情回家考慮老年養生事宜了。

    ——只是北愛爾蘭邊境問題仍懸而未決。梅姨的接棒者,整個英國上上下下,還有被判離異的歐洲伴侶,估計還得繼續糾結下去。

  • 8 # 儒道之主

    據英國《泰晤士報》、《衛報》、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5月23日的報道,特蕾莎•梅預計最早將在與英國保守黨“1922年委員會”主席會面後的當地時間5月24日(本週五)宣佈辭去首相一職。不過,該訊息並未得到特蕾莎•梅的證實,《衛報》在報道中的描述是“人們普遍猜測”,BBC則稱“特蕾莎•梅的盟友們認為”。

    換句話說,特蕾莎•梅辭去首相一職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但她是否會在24日正式宣佈辭職?離職日期是哪一天,目前還不能下定論,還只是英國各界的推測而已。5月21日,特蕾莎•梅在議會推動新版脫歐協議時就曾表示即將結束自己的領導地位或者說透露出辭職之意,她說:“不久,另一位首相將站在這個演講臺前”。5月21日,也被稱為是特蕾莎•梅為新版脫歐協議獲得議會透過的最後一搏。

    為了脫歐協議法案(WAB)能夠有機會進入到投票階段,特蕾莎•梅承諾:若議會就該法案給予投票的機會,她將制定辭職時間表。不過,特蕾莎•梅的WAB提議卻遭到了她所在的保守黨議員以及工黨議員的嚴厲批評,連特蕾莎•梅的部長們也對這一提議提出了批評,要求她下臺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目前的狀況,算得上是“眾叛親離”了。因為英國脫歐的這場鬧劇,前首相卡梅倫跑了,特蕾莎•梅也不得不辭職,脫歐已經成為了英華人的心病,也成了英國的危機——脫也不是,不脫也不是。

    按目前的形勢來看,即便是換其他人來當這個首相,最終的結果恐怕也一樣……要求特蕾莎•梅辭職的呼聲越來越高,她也曾多次拒絕,最近一次是在5月22日晚,反對者要求她立刻下臺,英國下議院領袖利德索姆當天宣佈辭職,恐將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利德索姆辭職後,幾位內閣部長對媒體表示,特蕾莎•梅首相不能繼續留任,必須辭職。不過,特蕾莎•梅堅持要參加5月23日在歐洲議會選舉中進行的競選活動。

    英國各界的普遍看法是:與格雷厄姆·布雷迪爵士會晤後,特蕾莎•梅就會宣佈離開,因為她的內閣部長們也都反對她的脫歐協議——除了辭職,已是別無選擇,是真的“走投無路了”!實際上,特蕾莎•梅就是“死”在了脫歐的路上,公投脫歐都快三年了,距脫歐的期限越來越近,但是英國政壇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路線,更不用說具體實施了——何時脫歐、如何脫歐,連英華人自己都說不清楚!實際上,英國是否會脫歐,都得劃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 9 # 國際視角淺說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特蕾莎梅當初擔任英國首相,就是為了處理卡梅倫“脫歐”的爛攤子,這也是梅姨最重要的使命。然而現在的問題是,脫歐與不脫歐都將讓英國面臨巨大的危機,梅姨既然無力解決,還因為第二次公投提議“眾叛親離”,索性辭職,把這個燙手山芋還給英國國會。這並不能說明梅姨適是個不負責任的領導人,只能說是英國的民主政治不好執行。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3日報道,當地時間週三(22日),因對特雷莎梅新版“脫歐”協議草案感到不滿,部分保守黨議員紛紛向特雷莎·梅施壓、要求她儘快辭職。這已經不是梅姨第一次被逼下臺的情況了,之前因為脫歐問題,梅姨一直與保守黨保持著僵局,保守黨與工黨的談判也一直沒有實質進展,並且梅姨的脫歐計劃在此之前已經遭到過三次否決。

    而就在今天,《泰晤士報》23日釋出訊息稱,因特雷莎⋅梅與英國內閣在“脫歐”問題上分歧不斷,所以預計她會在24日宣佈辭去首相一職。這一條訊息出來之後英華人都炸鍋了,有些人表示理解,有些人表示難以置信,就在人們對這一條訊息表示懷疑時,英國廣播公司(BBC)、今日俄羅斯等媒體又先後報道梅姨辭職的訊息,證實了該事件的真實性。

    其實特雷莎⋅梅在很早之前就承諾過,一旦脫歐協議在國會過關,她將辭去首相一職,只是一直沒有提出辭職的具體時間。因為英國現在的“半脫歐”狀態,引發了英國的各種社會矛盾和政治危機,這次梅姨在新的脫歐協議提出了第二次公投,希望再公投一次找到英國前進的方向。而恰恰因為這一提議,讓很多大臣對梅姨表示不滿,本月22日,英國下議院領袖利德索姆已經宣佈辭職,成為退出特蕾莎•梅政府的第36位大臣。

    資料圖|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右)與英下議院領袖利德索姆(左)

    現在英國政壇對於梅姨而言,外有工黨的不信任案壓迫,內有保守黨脫歐派的質疑與要求下臺,可謂是寸步難行,稍微走錯一步還會成為英國的罪人,這個首相有誰敢當,既然不敢當,只能一辭了之。

  • 10 # 銘蘇先生

    脫歐絕對是英華人最糾結的一件事,由於英國脫歐事件前首相卡梅倫宣佈辭職,接過這個燙手山芋的特蕾莎梅也備受煎熬,也不得不面臨辭職的厄運,可以說英國脫歐事件毀了兩任首相的政治前途。

    關於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辭職一事可以說已經醞釀很長時間了,在英國下院上次脫歐投票表決之前,特雷莎·梅就向議員承諾,如果大家投票支援脫歐方案獲得透過,她將辭去首相一職,可是當時英國下院還是否決了她的脫歐議案,使她不得不再次為脫歐議案焦頭爛額。

    當地時間5月22日晚,英國議會下議院領袖安德里亞·利德索姆因與首相在脫歐問題上存在分歧,而辭職,這讓特雷莎·梅的處境更加尷尬。據《泰晤士報》稱,特雷莎·梅的支持者認為,她將在會見“1922委員會”主席格雷厄姆•布拉迪後宣佈辭職。由此看來,特雷莎·梅在英國各個黨派政治博弈中已經失去了信任,她用辭職來換取議會下院議員對脫歐議案的支援,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當然,即使特雷莎·梅5月24日宣佈辭職,她也不會馬上離任,還要等到繼任者被選出。據報道,繼任者將透過兩個階段的流程被篩選出,期間兩名最終候選人將面臨12.5萬名保守黨成員投票。

    特雷莎·梅希望得到議員們對英國脫歐協議的支援,6月份將會舉行第4次脫歐協議的投票。特雷莎·梅承諾使議會能夠就舉行第二次公投和未來與歐盟貿易關係的指令碼進行投票。

    特雷莎·梅可以說為了英國脫歐事業鞠躬盡瘁了,在大家的印象裡特雷莎·梅上臺只幹了一件事,那就是推動英國脫歐,可見脫歐事件搞得整個英國疲憊不堪。特朗普看到英國這個狼狽的樣子應該會躲在某個角落離偷笑了,因為美國為瓦解歐盟所做的努力取得成效了。

  • 11 # 淺唱低吟者

    梅姨看來真的是身心交瘁,這活兒真不是人乾的,愛誰誰幹去。英法作為“現代民主”的發源地,應該做一個示範,讓世人看看這全天下最偉大的民主是怎麼運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超第21輪國安2:0華夏幸福結束兩連敗,如何評價國安兩粒點球的判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