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錦繡中源

    這跟“美元荒”有什麼關係?印度經濟增長放緩是其自身的問題,很多經濟指標都在放緩,投資、就業、消費處於下行態勢,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農業等主要經濟指標也持續低迷,因此導致經濟逐漸增長放緩,一季度增速為5.8%,二季度則只有5%。國際評級機構高盛集團和花旗集團將印度2020財年經濟增長預期由7%左右下調至6%。

    印度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也有很強的週期性,從衰退、蕭條、到復甦、繁榮,周而復始。當然了,印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即使經濟處於下行通道,仍然能夠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印度經濟增長不穩定,容易大起大落,本次經濟回撥,也不必大驚小怪,沒準再過幾個季度之後,印度經濟又回到7%以上的高速增長。

    實際上,印度經濟出現很多問題,製造業發展陷入停滯,產品升級換代非常困難,缺乏有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勞動力整體素質較為低下,土地私有化造成徵地難,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等,這些都是制約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前有報道說印度將在未來五年投入1.4萬億美元做基建,不少人看到這個資料就目瞪口呆,其實這點投入對印度這麼大體量的國家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國家2019年預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總額將超過17萬億人民幣,按照當前匯率換算,約合2.4萬億美元!況且這僅僅是一年的量,印度五年才1.4萬億美元,說實話,沒什麼了不起的。

    另外,我們也不必太過關注資料,經濟資料是可以修改的,莫迪政府有“注水”歷史,在莫迪的第一任期內,印度就兩次修改GDP統計方法,為了湊夠經濟發展資料,印度政府甚至把牛糞、羊糞等的價值都統計在內,這也是夠拼的。現在印度經濟增長放緩,不知道到時候它又能搞出什麼新花樣。

  • 2 # 蘇綻

    印度經濟增速的水分本來就大,前幾年印度經濟的高速發展,其實就是高水分的體現。只不過現在,印度水分太高,已經無法注水了,其表現出來的經濟增速自然就放緩了。

    不過,印度超高經濟增長率的背後,卻並不是那麼光鮮。目前印度的整體情況,與莫迪上臺之前相比,其產業狀態,投資情況,以及基礎設施等,都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也就是說,印度近幾年的經濟本質上並沒有太大變化,只是統計出來的資料發生了較大變化而已。

    “莫迪經濟法”已經實行四年了,這四年裡面,印度各地各人、各行各業裡那些難以被統計的灰色區域,幾乎都被統計到了印度的經濟規模之中。而當這些灰色邊角都統計完了以後,印度統計新的經濟成分也就困難了。這就是印度經增速目前放緩的根本原因。並且,再過兩年,印度經濟增速還會持續放緩。

  • 3 # 愛轉角136

    印度製造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印度能出口的東西非常少,反而需要進口的很多。這樣入不敷出,手裡的美元不夠用。印度的貿易物件國不多,拿出門面的東西太尷尬,不值錢,所以出口利潤也不多。典型的窮酸樣。跟上世紀80年代,差不多。喜歡打仗,擺不平各地武裝。宗教派系多,印度神上萬。種族對立明顯,內部缺乏團結意識。核心外來民族在印度生活了千年,依然容不下當地人,一直企圖駕馭切割與他們的關係,隔離意識根深蒂固。統治者也害怕觸犯他們的利益而視而不見。印度社會就是一個混亂的大熔爐,各樣的種族都有,各種對立也有。印度社會改革任道重遠,不去解決這些複雜問題,永遠是進步的絆腳石,拖累印度。

  • 4 # 李建秋的世界

    印度本來GDP一直就是這樣,莫迪上臺了以後進行了GDP統計方式的“修正”,把什麼牛糞之類的也計入了GDP,當時的印度GDP看起來非常好,直接到了7.3%,比越南還高,後來進行失業率統計,印度的失業率是越南的三倍。這就很讓人奇怪了。

    因為越南和印度大致在同一個發展區間,不可能出現如此大的資料的不同。要麼是越南GDP被壓低了,要麼是印度的GDP被人為拉高了。

    現在來看,是印度GDP人為拉高了。

    就幾天天,《印度經濟時報》發了一篇文章

    為什麼工廠離開了中國不去印度呢?

    目前在中國的低端加工製造業的工廠不斷的流出,原因很簡單,人工費越來越高,產業就是這樣的,從一個國家流向另外一個國家,尋找價值的窪地,目前接受中中國產能最高的是越南。

    除了越南以外,目前非洲的製造業也在崛起,衣索比亞模仿中國模式,以政府拉動產業的方式,開了十個工業園,“工業園模式”發源於新加坡,繁榮於中國,目前從中國又交棒給衣索比亞和越南,從最近埃塞的情況看,發展的很好。

    印度改革依然不徹底,三年前莫迪政府統一了商品服務稅,在印度國內乃至於中國都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相當多的中國人認為印度進行了深度的統一,然後會複製中國所走過的路徑,走向騰飛,從現在的結果看,某些人是太過於樂觀了。

    印度的商品服務稅有五種稅率,還有三種稅制,包括中央商品服務稅,邦商品服務稅以及跨邦商品服務稅,稅制計算非常的複雜,且稅率很高,印度並沒有真正的破釜沉舟的發展經濟的決心,前段時間莫迪政府突然對克什米爾地區發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濟改革受阻,結果轉向印度民族主義。

    相對比來說,衣索比亞都比印度更有決心,埃塞想發展工業,但是缺電一直是一個問題,埃塞政府自己籌集資金,花了整整50億來修建復興大壩,埃塞本國一年財政,拋開工資之類的不說,能剩下的就10億左右,等於埃塞把五年的財政壓在了復興大壩上,復興大壩一旦建成,埃塞十年不缺電。

    為了修建大壩,埃塞還不惜和埃及翻臉,復興大壩本身是要截斷尼羅河的,而埃塞在埃及的上游,埃及一直反對埃塞的大壩,聲稱只要建,立即轟炸,埃及是北非第一軍事大國,埃及的M1坦克比美國的都多。

    埃塞乘著穆巴拉克下臺,埃及混亂的時間,趕緊修,到塞西穩定局勢的時候,復興大壩都完工60%以上,想炸都炸不動了。

    想搞經濟就必須有這種破釜沉舟的決心,像印度那種走三步退兩步,一旦受阻就立即訴諸於宗教主義和民族主義,這麼是行不通的。

  • 5 # 教新手玩草缸

    印度廣義來說只是一個地區,並不是一個國家。

    說實話,我們從不把印度當作主要的對手和挑戰者來看待,這是我們中國人的自信,也是事實所在。

    談到印度,我們腦子裡會有一個詞語立馬浮現在腦海,那就是:開掛。

    的確,能在最莊重的閱兵儀式上由士兵表演摩托車雜技,這在世界上真的是僅此一份,絕無僅有。

    明明閱兵是非常莊重和嚴肅的事情,在印度這裡卻能笑出雞叫聲。

    印度當前存在的問題太多,最大的問題就是殘酷的種姓問題。

    無法想象,在21世紀,號稱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還存在如此階級分明的種姓制度。高低種姓之間不能通婚,甚至說話、身體接觸都不行。低種姓的人群,無論你多麼的油菜花,聰明,絕無可能做高階的工作。

    在印度,如果你的爸爸如果是掏糞的,哪怕你有拯救銀河系的能力,你也只能是掏糞的。

    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印度雖然號稱有14億人,其實只有一億人,其他的,在印度高等種族眼裡,都不是人。印度的工業基礎薄弱,連關係最重大的軍事武器,絕大部分只能靠買,中國產化不到15%,更不用說普通的民生用品了。所以,印度的GDP一開始能有10%的增長率,那是蹭了世界變化的好處。如果世界發生大的變化,能保持5%,已經是不錯了。

  • 6 # 大澤遺珠

    從印度政府公佈的資料來看,印度2019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為5%,去年同一時期的GDP增速高達8%。短短一年時間,出現這麼大的變化主要是因為印度前幾年的GDP資料被嚴重注水,不是印度經濟的真實資料。

    印度經濟真實的GDP增速可能連5%都達不到,畢竟印度存在工業基礎薄弱與人口素質過差的實際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印度無法真的實現經濟高速增長。

    在這種神奇的演算法加持下,印度之前的GDP資料實在是注水太嚴重了,印度經濟今年5%的增速可能依然存在水分。我之所以這麼說,還是因為印度目前有兩個問題亟待解決。

    影響印度經濟發展的兩個原因

    印度工業基礎薄弱,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印度雖然當過英國上百年的殖民地,冷戰時先後被蘇聯和美國拉攏。遺憾的是印度並沒有從這三個國家的幫扶中拿到真正的好東西,那就是一套包含輕重工業的完整的工業體系。

    這造成的結果是,印度工業基本沒有多少高精尖的東西,在高科技領域沒有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競爭的能力。印度雖然擁有比較低端的工業能力,但是在這一領域沒有深耕過,印度生產工業品不是品質特別高就是品質特別差。

    印度人口素質太差。雖然今天印度的人口已經高達13.5億,但是這些人口不是紅利而是嚴重的負擔。因為印度到現在都沒有真正的落實義務教育,一多半的人口可能沒有上到小學畢業就中途輟學了。

    印度和它北面的鄰居就是兩個極端,鄰居現在巴不得藏拙,生怕經濟增長太快,美國盯上它。印度不停造假,生怕別人不相信他經濟發展的好。

  • 7 # 大志遠思想空間

    印度GDP增長放緩不見得是壞事,經濟需要調節,調節就是為了更加合理的經濟增長。

    印度經濟7%、8的增長,動力來自哪裡呢?高科技,製造業,金融業,還是軟體製造業呢?數字只是一個表象,還要看經濟的增長方式和源頭。

    印度一個好傳統,GDP會調節,一般能調上半個百分點。其實數字是沒有用的,必須看能夠做到什麼技術?得到什麼利益?這才是根本。

    希望印度不要浮躁,多做些實事,比如莫迪的1億個廁所計劃,這也是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利民的好事。真的按時完成,估計GDP也能增長0.5個百分點。

  • 8 # 歷史風暴

    題主的問題是:印度GDP增長放緩至5%,是印度經濟衰退,還是“美元荒”的傑作?

    早些時候,英國媒體專門報道了關於印度經濟放緩的新聞,並且認為這是印度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看上去好像這是一次突如其來的危機,其實印度的經濟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有所表現,只不過那個時候沒有這麼明顯罷了。

    印度經濟增長放緩的因素:第一,貿易逆差增加。

    印度自2014年之後,出口就不怎麼增長了,而他的對外進口額卻在連年上升,讓這個發展中大國的貿易逆差巨大。

    雖然這些年印度的進出口貿易在逐年增長,但主要原因是對外來產品需求的增加,而不是印度產品在國際上競爭力的增加。換而言之,印度沒能靠出口拉動經濟,而是由於自身經濟的短板,導致印度成為提振他國經濟的國家。

    目前,印度對電子產品、化工產品、機械等的需求越來越多,與南韓、德國、日本等國家的貿易赤字越來越高。

    老百姓手裡就那麼多錢,買外國貨多了,買自己中國產的就少了,進而對經濟造成了影響。

    照這個趨勢下去,印度很可能會成為發達國家的傾銷市場,那時候印度更別提實現經濟增長了。

    第二,國內消費能力下降。

    相對來說,印度國內的消費能力是影響到印度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現在印度國內消費的增長卻是在逐漸放緩。

    如果消費支出下降,那麼產出和就業水平也會下降,因為消費支出會直接影響其他兩個方面。

    過程是這樣的:消費支出下降,經濟將陷入停滯,產品賣不出去,價格就會下跌。較低的價格讓工廠無法收回成本,將減少公司的運營,並引發裁員。失業人口增加,進一步降低了老百姓的消費水平,導致產品更不好賣,價格更低。。。。

    這種惡性迴圈不斷重複,直到經濟陷入更深層次的衝擊。

    所以,印度如果不能提振國內老百姓的消費能力,經濟增長就更難了。

    第三,消費主體消費習慣的改變。

    這兩年印度一直被西方媒體吹捧,被稱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國內的精英階層功不可沒。印度雖然有13億人口,但是占人口少部分的高收入階層的消費能力卻是不可忽視的。

    早前,這一群體是冰箱、洗衣機、車輛等耐用產品的主要消費者,而這些產品主要為印度中國產,所以對刺激印度經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現在,高收入階層的消費習慣已經向奢侈品和進口產品上轉變,導致的結果就是印度國內的產品賣不出去。

    例如,汽車銷售量今年出現了大幅度的降低,暴跌達41%!

    改變消費行為也是近年來印度進口逐年上升,貿易逆差加大的根源。

    現在,印度正在採取多種措施刺激經濟。

    為了刺激經濟,印度正在想辦法,例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印度的基礎設施是出了名的落後,假如印度下決心改善國內的基礎設施,還真能在未來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此外,印度也在想辦法吸引外資。

    印度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成功的,已經從上一季度的127億美元,提高到了163億美元。大量外資的湧入,提高了印度的就業,也刺激了印度經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麻婆豆腐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