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6日晚間,證監會在其官網釋出了最新IPO排隊情況,瑞華手中的正在排隊的29家IPO專案均被暫停;另外還有4家科創板上司公司也被中止。瑞華碰到的財務造假案眾多,比如上百億的康得新,還有輔仁藥業、華澤鈷鎳等,等。
10
回覆列表
  • 1 # 捨得635547

    從現在公開的一些資料來看!康得新事件水很深!不是表面這麼簡單!瑞華到底是棋子還是主角現在無法判斷!也就無從去討論2000個會計師的能力問題了!從基本常識來說,4年作假119億不被發現,別說會計師就是個普通會計也能看出問題來!再有3000多工人早晚班生產出來的全部是虧損,而且還是4年,這也不符合常理!最後122億資金歸集問題某會也沒說出個123來,而是直接就想一退了之,結案之快也超出所有人的預期!這些種種異像只能等時間來給答案了!我等百姓只能坐等迷霧散去!

  • 2 # 孔方財經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按理說,審計機構是最有可能,也最應該發現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人,畢竟你有許可權調閱上市公司幾乎所有的資料,還可以在公司內部暢通無阻地進行調查,可以去查閱上市公司所有的銀行賬戶,沒有任何人比審計機構掌握更多資訊。

    但是很遺憾,A股上市公司的造假案,嚴重的至少40起,都不是審計機構查出來的,它們要麼是現金流斷裂故事編不下去而暴露,比如康得新,比如輔仁藥業;要麼是證監會查出來,或者媒體曝光出來的,比如勝景山河,比如綠大地、雅百特等等。

    在A股,知名的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很多都有上市公司造假的汙點歷史,這是孔方兄根據證監會的處罰公告統計出來的結果,這還只是統計了2007年以來的案例,總計29起,更早之前歷史太過久遠,不好找資料了。但這些案例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大家可能對這些會計師事務所都不太熟悉,但只要在會計行業的,肯定對這些事務所非常瞭解,其中很多事務所都排在行業前列,每年的收入總規模少也有十幾億元,多則幾十億元!比如,捲入國藥科技、金亞科技、大智慧造假案的立信,2018年年收入高達36.7億元,是內資事務所第一名;康得新造假事件的主角瑞華,2018年收入也高達26億元,是內資事務所第二名。

    回到問題本身,為何審計機構賺了這麼多錢,卻查不出上市公司有沒有做假賬?這些錢本質是股民給的,拿了錢為什麼偏偏不幹事?仔細梳理不難發現,其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邏輯鏈條:

    處罰太輕,導致會計師事務所只有豐厚收益而幾乎不承擔風險;

    回報高風險低,導致大量人員湧入上市公司審計這個市場,整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審計服務供應充足,但上市公司就那麼多,就形成了買方市場,上市公司作為買方有極強的議價能力,審計機構處於弱勢一方;

    審計機構為了搶到訂單,那就變成了為上市公司服務(而不是遵從審計的職業規範),很多審計機構實際是在幫助上市公司做賬,嚴重的就是協同造假;

    審計機構淪為上市公司附庸,底線越低就越容易形成長期的合作關係,年年賺錢。

    可以看到,這個鏈條當中,癥結並不在於上市公司是甲方所以審計機構就得替上市公司說話,癥結在於處罰太輕。

    究竟處罰有多輕,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是對註冊會計師處罰較輕。

    孔方兄統計的29個造假案例當中,審計師(即簽字註冊會計師)處罰最嚴重的是萬福生科,被終身禁止進入證券行業,且被罰款3萬元~13萬元不等。這很重嗎?其實不是,這些會計師還可以繼續從事非上市公司的審計業務,10萬元左右的罰款,也就頂多是他們半年的收入,談不上罰到刻骨銘心。

    其他造假案的會計師處罰就更輕了,大多是罰款5萬、10萬元,被警告一下,就完事。比如創業板造假上市的金亞科技,騙了幾萬股民,老闆拿著錢去泡明星(《亮劍》裡面的女主角),審計師鄒軍梅、程進只是被警告,並分別處以10萬元的罰款。(如下圖示,金亞科技老闆和他的明星老婆)

    這次錯了,不影響後續繼續執業。你說這樣的處罰究竟有多大殺傷力?

    對審計機構的處罰輕。

    會計師處罰輕,事務所處罰同樣輕。按照《證券法》的規定,財務造假的事務所,頂多被處以3倍罰款。以康得新為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5年時間從康得新賺了840萬元,3倍處罰就是2500萬元,加上罰沒違法所得,總計也就3360萬元,但它一年的總收入是26億呢,這麼點罰款完全只是毛毛雨,既不傷筋,也不動骨。而康得新的股民,那可是損失幾百億啊!

    除了罰款,審計機構可能還會被暫停證券業務資格——即不准你承接新的上市公司審計業務,但這樣的處罰也只是重重拿起,輕輕落下:據孔方兄統計,立信曾在2017年5月23日被暫停證券業務,在整改之後,當年8月10日就恢復證券業務;瑞華曾被暫停3個月後即恢復,立安達被暫停時間稍長,但也只有6個月。

    另外,按照《證券法》的規定,如果審計機構出現了財務造假,股民可以起訴要求其承擔連帶責任。但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的政策很難落地。比如當年綠大地造假案,簽字的是鵬城會計師事務所,股民後來也起訴了鵬城,但鵬程直接解散了,裡面的會計師各奔東西,很快又在其他事務所找打了工作,這時候你起訴誰去?所以,至今為止,還沒有會計師事務所真正為股民損失付出賠償的案例。

    對審計機構的管理人員沒有處罰

    對會計師事務所來說,如果總是出現財務造假案,那管理層應當是難辭其咎的。會計師事務所是合夥人制度,合夥人其實就是管理人員,但孔方兄查閱29起造假案,對於這些合夥人的處罰案例是多少?零!

    沒有對合夥人的處罰,會計師事務所如何從管理上得到根本改進?合夥人的利益不被觸動,他們哪裡有動力去做改進?

    試想:如果對財務造假的案例處罰夠重,比如直接取締會計師執照(這需要財政部配合)甚至追究刑責(協同造假的話),比如直接處罰事務所合夥人,將會計師事務所列入連帶賠償責任名單。有了這樣嚴格的處罰,會計師事務所必然不敢將審計意見視為兒戲,畢竟一旦出了紕漏就是分崩離析——美國安然事件中的安達信,就是最好的榜樣,有了這樣的風險預期,他們是更看重某個專案每年幾十萬的收益,還是自己長遠幾十億,幾百億的收益?這個賬不難算出來。

  • 3 # zzlc

    審計不出來不可能,任何企業嚴重造假都能夠查的清,只是瑞華所的審計康得新公司年報的合夥人與康得新關係太密切了,合夥人得到的絕對不止幾百萬審計費,有可能該合夥人暗中持有康得新的百分之五的股份,可能價值幾十億,合夥人的老婆孩子估計移民國外了,現在只能由瑞華所背鍋,那也不能只收管理費而不擔責

  • 4 # 月半會計

    這與審計行業國家的頂層設計有一定關係,審計行業是一個畸形行業,與能力和多少注會人數無關,與敢不敢或想不想有關,中介畢竟是中介,是企業不是國家機關,要以盈利為目的,事務所審計無國家強制力,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會計事務所是看著甲方的臉色吃飯的,如果你稽核的太嚴格,就沒有人找你做了,換句話說你就沒飯吃了,在市場競爭的條件下,事務所要從上市公司大股東手裡收審計費,還怎麼保持獨立性?

  • 5 # 希望171245871

    為什麼審查不出來,因為他們是一夥的,人家花錢是讓你來站臺的,你查出問題了,第二年人家不用你了,所以這樣的審計是審不出來問題的,另一個,違法成本太低,起不到威懾作用

  • 6 # 若有則彼有若無則彼無

    這個問題很幼稚,不是2千多CPA同時審計康得新,只是一個公司有一個組或者一個團隊審計。

    換句話說,不是一個家庭出了個黑社會的,全家人都成黑社會了

  • 7 # swodniwxp

    你去看看他們家的賬面收入和工資收入你就能明白了,不過你沒資格去查呀!

    他們不是在審計企業會計賬目,而是在幫助企業財務賬目避免被別人一眼看出漏洞的。

    他們是企業“保姆”呢。

  • 8 # 趙冰峰財經

    瑞華是一家劣跡斑斑的公司根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官網公佈的瑞華近三年被罰情況顯示,瑞華在2016-2018年共被證監會或證監局處罰5次。其中,在2013/2014年為華澤鈷鎳出具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如今華澤已經被摘牌退市了。然而瑞華也是一家國內排名前十、內資排名前二的會計師事務所。

    截至5月末,瑞華服務的A股上市公司客戶一共有316家,新三板客戶672家,H股也有幾十家。

    在科創板上市前,我就呼籲過,希望監管層能夠把這種蛀蟲從科創板審計隊伍中踢出,因為當時顯示它HIA負責審計20多家科創板預上市公司。

    果然,上週證監會宣佈,瑞華審計的幾十家公司IPO全部終止,太好了!

    而且負責審計的主機板上市公司的併購重組,也暫停了。

    這是一次勝利,但是背後凸顯的制度問題,卻仍然讓我們憂心重重。

    制度漏洞何時彌補?

    上週五,證監會公佈了證券期貨市場嚴重失信人員名單,629個!簡直是辣眼睛啊!這說明中國金融市場違法成本太低了,導致如操縱市場、內幕交易、欺詐發行、虛假披露資訊等違法行為屢屢發生。

    到處都是揮舞著鐮刀割韭菜的大戶和機構,這樣的市場,投資者利益顯然得不到很好的保護。

    比如很多公司違法出事退市,但是投資者損失誰來負責?到現在為止,並沒有普遍意義的措施,偶爾有幾個案例,可以透過投資者保護基金來賠償,但是大部分案例,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得到賠償。

    這說明我們證券市場漏洞百出,急需彌補。新《證券法》修訂,感覺都過了好多年了,還沒推出,我記得 2015年股災後就開始證券法的修訂,如今四年三讀,今年有望落地。

    希望新的證券法能夠為市場彌補制度漏洞,提高打擊違法力度,淨化市場,保護投資者權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羊絨衣服被燙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