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nbcxs

      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遠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它的吻尖突,口小無牙,身體呈橢圓筒形。口前有四條觸鬚,用來搜尋水底的無脊椎動物、小魚和其他食物。中華鱘魚是大型洄游性魚類。它們像遊牧民族,生在江河裡,長在海洋中,在那裡成長、發育,成熟期約需9-12年。完全成熟後,再遷移到中國淺海地區進入河口,在那裡肥育、棲息。秋季,順長江逆流而上,直至長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幼魚孵出後,便跟隨著親魚遠征,向河口、海洋游去。中華鱘魚的壽命很長,可活一二百年。魚體可長達2米以上,雌魚體重約二三百千克。中華鱘魚肉質肥美,卵可制魚子醬,是珍貴食品;鰾和脊索可制魚膠,所以過去一直遭到過度捕撈。許多水利工程由於忽視生態平衡,也使這種魚類自然資源遭受嚴重影響。現在,中華鱘魚有瀕於滅絕的危險,因此要求嚴加保護。  中華鱘  北京自然博物館動物研究室的李全國告訴記者,中華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兩億四千萬多年前的三疊紀早期,因而被稱作活化石。中華鱘是淡水魚類中最大的魚,居世界27種鱘魚之冠。  中華鱘是典型的海河洄游性魚類,其生活習性獨特。它們在江裡出生,在海里長大。從幼鱘孵出遊入大海到成年鱘返回長江繁育後代,最短也需要十年的時間。在耗時近兩年、遊程近萬里的溯河洄游繁殖及降河遊向大海過程中,中華鱘粒食不進,全靠消耗自身的營養儲備來維繫暢遊的體力,堪稱魚類中忍飢耐餓的冠軍。進入長江口的中華鱘,其魚卵發育提供營養,以保證其抵達金沙江時完全成熟。這種神奇的能量轉換現象至今還是個不解之謎。  中 華 鱘  中華鱘,又稱鰉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軟骨硬鱗魚類,身體長梭形,吻部犁狀,基部寬厚,吻端尖,略向上翹。口下位,成一橫列,口的前方長有短鬚。眼細小,眼後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新月形噴水孔,全身披有稜形骨板五行。尾鰭歪形,上葉特別發達。中華鱘魚,屬世界27種鱘魚之冠,它個體碩大,形態威武,長可達4米多,體重逾千斤。  中華鱘生理結構特殊,既有古老軟脊魚的特徵,又有現代諸多硬骨魚的特徵。形近鯊魚,鱗片呈大形骨板狀;魚頭為尖狀,口在頜下。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是長江中的瑰寶!  鱘魚類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億年的歷史,主要分佈於長江干流。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游性魚類。平時,中華鱘棲息於北起北韓西海岸,南至中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洋裡生活了9—18年後,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便成群接隊向長江洄游,到達長江上游四川宜賓一帶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每年夏秋,聚集於長江口,溯江而上至長江上游金沙江一帶產卵,和幼鱘順江而下,到東海,黃海的深水中成長。長江葛洲壩水電站的建設,使此魚在長江失去了產卵繁殖的場所。為使中華鱘魚儲存下來,中國投資興建中華鱘人工繁殖研究機構,並獲得成功。  中華鱘擺脫滅絕預言  2006年05月24日10:15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有“水中熊貓”之稱的中華鱘生在長江,長在海洋。葛洲壩、三峽工程的建設阻斷了它洄流產卵的通道,中華鱘的“生存境地”已經由原來的800公里江段16個不同的生境區域壓縮到面積狹小的區域,中華鱘將會滅絕的預言也隨之而來。  中華鱘真的會滅絕嗎?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建成之際,在宜昌市3.1萬尾中華鱘幼魚放流回長江,此前,中華鱘研究所已向長江、珠江放流中華鱘近500萬尾左右。  人工第二代中華鱘培育取得突破後,中華鱘滅絕可能性將非常小,預言也將不攻自破。  種群衰退  不能讓中華鱘成第二個“白鰭豚”  長江上葛洲壩和三峽大壩阻斷了中華鱘繁殖洄流的通道,中華鱘在長江失去了產卵繁殖的場所;現代工業的排洩物對海洋、江河水體的汙染,對長江的生態造成了階段性影響……這些都使野生中華鱘個體性腺退化,魚卵受精率不高。  此外,還有一些人違規捕撈中華鱘,上游植被破壞嚴重、長江航運日益繁忙使船舶誤傷增多等,諸多原因,使得中華鱘資源日漸稀少,成為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  2004年10月,葛洲壩下宜昌江段中華鱘科學研究與人工繁育用魚捕撈現場,瀕危的訊號不斷閃現:10月12日至10月底,漁民像梳頭一樣在江裡上下穿梭了近20天,卻仍然沒有見到中華鱘的蹤影。兩家用魚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和葛洲壩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焦急地等在江邊,這是以往年份不曾出現的,一群瞭解中華鱘現狀的專家心裡都有一種不好的感覺:野生中華鱘越來越瀕危了。  守候20多天後,第一條中華鱘被捕撈上岸。在隨後的日子裡,葛洲壩中華鱘研究所有10尾指標,最後收穫了9尾魚。長江水產所的14尾指標,最後只完成了10尾,更嚴重的是捕魚季結束後,只有一條雄魚。  雄魚的稀少給中華鱘的人工繁殖出了一個大難題。中華鱘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劉燈紅告訴記者,一是沒有更多的雄魚精子用於人工授精,二是遺傳多樣性會受到影響。但能夠捕到一尾雄魚可用,也是幸運的,畢竟有的年份捕不到雄魚。劉燈紅說,每年都會有不確定因素出現,並且都是人無法控制的,它們常常會使當年人工繁殖不出一條魚。”  劉燈紅向記者解釋了中華鱘野生資源衰退的種種跡象:其一就是雌雄比例嚴重失調。按中華鱘物種安全性要求,雌雄的比例應該是1:1,但這幾年雄魚越來越少,有時達到10:1,2004年秋甚至達到了18:1,這意味著可能有部分成熟的雌魚無法完成生殖,整個中華鱘的種群在衰退之中。  其二是精子活力下降,據研究人員觀察,以前取出的精子快速運動時間有十幾分鍾,現在已下降到2分鐘-3分鐘。  三是雌性繁殖群體的高齡化。2004年捕到了那尾重400多公斤、年齡估計在34歲的被媒體稱為“中華鱘女皇”的雌魚,劉燈紅說,看到這樣大的魚,媒體可能特高興,但他卻特愁,高齡化的魚群一旦遭到破壞很難恢復,也說明種群的增殖很困難。“如果我們看到15歲的魚回來繁殖,我們要慶祝,如果能回來幾百尾,我們就可以放心了。”  劉燈紅說,中華鱘野生個體的總量逐年減少,2005年後每年只能捕到20尾左右了。現在在長江裡,很難再尋找到長江白鱘,再也見不到白鰭豚。  人類至今仍然不能完全靠人工繁殖將這個物種儲存下來,一旦野生中華鱘種群在自然界消失,人類只能是扼腕嘆息,中華鱘就會成為第二個“白鰭豚”。  人工繁殖  水中國寶獲得重生  為了保護中華鱘,中國三峽總公司進行了持續、穩定的大額專項資金投入,累計投資達3734萬元左右。中華鱘研究保護基地得以建立,科研人員得以順利開展中華鱘的科研與保護。中華鱘研究所承擔起繁衍中華鱘的使命,為中華鱘營造了一個舒適的新家園,中華鱘在這裡生兒育女,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  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廣大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下,人工繁殖中華鱘試驗工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突破:  1988年,掌握了中華鱘的捕撈、蓄養、催產、授精、脫粘、孵化、暫養、培育、放流等全套技術體系,中華鱘人工繁殖技術流程日益成熟和完善;  1995年,首次放流9cm-11cm規格中華鱘幼魚超過萬尾;  至2004年,中華鱘研究所共向長江、珠江放流多種規格中華鱘近500萬尾左右,為保護並繁殖中華鱘做出了巨大貢獻。2005年4月,中華鱘研究所再向長江放流幼鱘10萬尾及胭脂魚科3000尾。  就在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建成之際,在宜昌市點軍區江段,葛洲壩集團中華鱘研究所舉行了萬尾大規格中華鱘、胭脂魚放流活動,3.1萬尾、平均體長30釐米的中華鱘幼魚重回長江。目前中華鱘研究所還人工繁育了20多尾15歲左右的中華鱘,他們已經接近性成熟。劉燈紅充滿希望地說:“這是我們研究所幾批科研人員的心血結晶,最近三至五年,有希望培育出人工第二代中華鱘來,到時,將對人工第二代中華鱘進行野化訓練、DNA鑑別等,當其可補充野生種群時再把他們放流到長江。人工第二代取得突破後,中華鱘滅絕的可能性將非常小。”(新華社)  中華鱘告別重慶段  13萬尾幼苗回長江  20日,隨著三峽大壩全線封頂,長江荊州段和宜昌段分別進行大規模放流活動,13.1萬尾中華鱘順著特製的“水滑梯”遊進長江。今後野生中華鱘將告別長江重慶段。這是中國自1983年實施中華鱘人工增殖放流以來,一次性放流體長30釐米以上幼鱘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集中放流大規格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數量最多的一次。此次放流的中華鱘中,部分魚體上植入了晶片,便於跟蹤和研究。(楚天都市報、重慶晨報)  “國寶活化石”中華鱘  中華鱘距今已有1.4億年的歷史,是白堊紀時期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與恐龍同時代的現存種,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魚類,有“國寶活化石”美稱。中華鱘的壽命一般為30年,最長可達50年以上。中華鱘形態威猛,個體碩大,成年鱘可達四米多長,體重近千斤,居世界27種鱘魚之冠,所以人們稱中華鱘為“長江魚王”。  中華鱘在海洋生活了9年-18年後,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於夏秋時節,成群結隊齊聚長江口,逆江而行近萬公里,開始其浪漫而艱辛的戀愛和婚配旅程。在故鄉——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一帶產卵繁育後代後,再和幼鱘順江而下,到東海、黃海的深水中。從幼鱘孵出遊入大海到成年鱘返回長江繁育後代,最短也需要十年的時間,世世代代,週而復始。1963年,中國著名魚類學專家伍獻文教授深情命其名為“中華鱘”。  在溯河洄游繁殖及遊向大海過程中,中華鱘粒食不進,全靠消耗自身的營養儲備,堪稱魚類中忍飢耐餓的冠軍。這種神奇的能量轉換現象至今還是個不解之謎。正是因為這些謎,讓中華鱘成為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對於古生物學、地質學、仿生學等多種學科都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三峽工程對中國特有的水生珍稀動物中華鱘有什麼影響?已經採取了哪些對策?  http://www.3g.gov.cn/sxbw/styhj/200405250081.htm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G馬上就要與GRF交手了,為什麼會有人說IG有搖擺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