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白雲的飄浮不定、飄來蕩去來喻指遊子的飄泊生活。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首聯寫送別之景,青翠的山巒橫亙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地流水繞城東潺潺而過,描繪了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點出送別地點,烘托了作者的送別之情。頷聯寫送別之事。“別”照應詩題中的“送”,“孤蓬”比喻孤單無依、行跡無定的朋友,照應詩題中的“友人”。頸聯用“浮雲”“落日”作比,情景交融。“浮雲”比友人的行蹤不定、浪跡天涯;“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離開大地一樣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尾句“斑馬鳴”猶作離別之聲,襯托了離情別緒。
2.以浮雲的遮天蔽日喻指君王受小人矇蔽或黑暗勢力。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首聯寫鳳凰臺的傳說,點明瞭鳳去臺空,六朝繁華一去不返。頷聯感事寫景,就“鳳凰臺”進一步發揮,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頸聯寫大自然雄奇壯麗的景色。尾聯中“長安”代指朝廷現實,日是帝王的象徵。陸賈《新語·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浮雲蔽日”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心情十分沉痛。
3.以浮雲的倏忽來去、瞬息萬變表達世事變幻無常、物是人非的滄桑感。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首聯詩人追憶昔日在江漢作客期間與故人相逢時經常歡聚痛飲、扶醉而歸的樂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誼。頷聯直接抒發十年闊別的傷感,“浮雲”和“流水”兩個意象把分別十年繁複的世事人情都概括進去了;“浮雲”既點出離別後朋友如浮雲飄流不定,又與“流水”意象一併強調了時光易逝、人世滄桑之感。頸聯寫相會的“歡笑”之態,相互感慨兩鬢蕭疏,垂垂老矣。尾聯以景色作結。為何不歸去,因為秋光中的滿山紅樹,正是詩人耽玩留戀之處。
4.以白雲的舒捲自如、閒逸孤高表達對自由超脫的隱逸生活的嚮往。
移居深山謝別親故 劉商
不食黃精不採薇,葛苗為帶草為衣。
孤雲更入深山去,人絕音書雁自飛。
詩人以孤雲自比,描寫它與眾不同的孤獨和異趣。隱居深山,吃山間野菜,用葛草製成粗衣,與世間斷絕
1.以白雲的飄浮不定、飄來蕩去來喻指遊子的飄泊生活。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首聯寫送別之景,青翠的山巒橫亙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地流水繞城東潺潺而過,描繪了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點出送別地點,烘托了作者的送別之情。頷聯寫送別之事。“別”照應詩題中的“送”,“孤蓬”比喻孤單無依、行跡無定的朋友,照應詩題中的“友人”。頸聯用“浮雲”“落日”作比,情景交融。“浮雲”比友人的行蹤不定、浪跡天涯;“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離開大地一樣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尾句“斑馬鳴”猶作離別之聲,襯托了離情別緒。
2.以浮雲的遮天蔽日喻指君王受小人矇蔽或黑暗勢力。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首聯寫鳳凰臺的傳說,點明瞭鳳去臺空,六朝繁華一去不返。頷聯感事寫景,就“鳳凰臺”進一步發揮,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頸聯寫大自然雄奇壯麗的景色。尾聯中“長安”代指朝廷現實,日是帝王的象徵。陸賈《新語·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浮雲蔽日”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心情十分沉痛。
3.以浮雲的倏忽來去、瞬息萬變表達世事變幻無常、物是人非的滄桑感。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首聯詩人追憶昔日在江漢作客期間與故人相逢時經常歡聚痛飲、扶醉而歸的樂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誼。頷聯直接抒發十年闊別的傷感,“浮雲”和“流水”兩個意象把分別十年繁複的世事人情都概括進去了;“浮雲”既點出離別後朋友如浮雲飄流不定,又與“流水”意象一併強調了時光易逝、人世滄桑之感。頸聯寫相會的“歡笑”之態,相互感慨兩鬢蕭疏,垂垂老矣。尾聯以景色作結。為何不歸去,因為秋光中的滿山紅樹,正是詩人耽玩留戀之處。
4.以白雲的舒捲自如、閒逸孤高表達對自由超脫的隱逸生活的嚮往。
移居深山謝別親故 劉商
不食黃精不採薇,葛苗為帶草為衣。
孤雲更入深山去,人絕音書雁自飛。
詩人以孤雲自比,描寫它與眾不同的孤獨和異趣。隱居深山,吃山間野菜,用葛草製成粗衣,與世間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