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馬哥聊歷史

    書寫速度與連筆,本應該分開來說,但其實是一件事情——省事。

    行書比正書省時省事,體現在正書有嚴格的法度要求,拿“一”字舉例,頓筆起筆調鋒再運筆到收束都有要領限制,如方正學者 言談俯仰皆循禮而為;而行書可以減省頓起筆和汽車掉頭式的收束,順入順出以更便利的方式完成,如風流才士 攜琴悠遊皆隨性所安。

    趙孟頫據說日寫萬言,他的朋友鮮于伯機說趙作行楷書“下筆如風雨焉”,可見其速度,前提是趙氏功夫至此,對書寫完全成竹在心。前面說過,我們學習階段不能太快,寫毛筆須墨能入紙,寫硬筆須能有效控筆,而又不可過慢,以至於使筆劃線條瘀滯,這個很難說清,於是我自己寫了個行書“成”字,寫了好幾次,時間都是4.3秒,就是給大家一個參考,體會寫字的速度,這個速度我感覺能夠控筆,可能您需要再慢一點,大家只要掌握這個度就好。

    速度與節奏不可分,火箭升空夠快 還需要幾級推進器次第點火吶...節奏的來源可是說是來自轉折、方圓、收放,還有就是連筆。連分為一字當中筆劃相連及一行之中鄰字連屬,這裡只說一字當中的。連筆時筆尖接觸紙面並不抬起,以提高速度,各個筆劃之間基本皆可連筆,注意力度,兩個筆劃之間的連筆(如高速路之間的匝道)要稍減力道,使之與主要筆劃間有輕重的對比,這樣的字才主線分明而流暢連貫,都一樣重一樣黑則不清爽兼有火氣。

  • 2 # 一笑貫長天

    行書的筆速與節奏盡在提按的把握上。

    什麼時候需要提,那個環節需要按,把握適度才能使書寫合乎韻律,中拍中節!

    入筆是按,需要按得重亦或是輕?遵循整篇的章法需要,不可隨意或者是千篇一律!折實按,是旋轉還是方折,通篇方不好,都是旋轉也非佳,所謂方圓兼施,剛柔並濟才是最佳的路徑。

    運筆是提,輕與重需要分寸,絕妙的提筆是體現書法韻味的地方,唯有大師級別的書法家才能把提字掌握毫巔,才能產生超凡的韻味!

    提要輕快,按需頓滯,提按互動才能產生書寫的節奏,書寫的韻律!

    沒有提案,沒有韻律的書法,無滋無味,妄稱書法二字!

  • 3 # 國風醬酒文化

    楷書注重規矩,而行書可以發揮的空間會更多,更側重於個人風格的表達。畢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各不相同。

  • 4 # 千年蘭亭

    寫行書時,其行筆速度關係到行書的韻律,而韻律是透過用筆的節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書法藝術動態的視覺美感。

    可以想象,如果我們用平均的速度去寫行書,其結果不是板滯生硬、鈍遲無力,便是舉止匆遽、流於單薄,這樣寫出來的字必不生動,更無從談氣韻。

    如何掌握行書用筆的節,何時該快,何時該慢,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對此連虞世南在《筆髓論》中感嘆:

    “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口所不能言也。”

    不過,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1、初學行書宜緩

    一般地說,行書的節奏比沉著端莊的楷書要快些,比淋漓酣暢的草書 要慢些。以楷法作行則偏拘,以草法作行則偏縱,而行書則介乎其 間,從容中道,不徐不疾,不拘不縱,如行雲流水,是筆法體勢中最為瀟灑風流的一種書體。

    初學行書,最好以楷書為基礎。楷書運筆的速度較慢,但慢並不是指 沒有節奏。如,發筆逆入時宜快,先急回,後疾下,如“驚蛇入草”。

    學楷書時就要注意用筆的輕重徐疾,為學習行書打下基礎,水到渠成時,楷書放之即為行書。

    2、行書貴在輕重徐疾的對比中求統一

    行書運筆的節奏比楷書流動,具有和諧的韻律和靈動的神采。書寫時,既要不徐不疾,濃纖適中,又要有疾有徐,虛實相生。

    速則神在其中,徐則妙在其內。或緩以效古,疾以出奇;或徐以會心,速以取勢。

    3、行書輕重徐疾的一般規律

    書寫行書,既要不輕不重,粗不為重,細不為輕,使其骨肉相稱,肥瘦得宜,又要有輕有重,或輕如蟬翼(如高空遊絲),或重似崩雲(如作點法)。

    輕之極為無形之使轉,雖虛猶實,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妙。輕處用筆宜實,重處用筆宜提。凡過筆處,輕處也,太重則喧賓而奪主;凡點畫 處,重處也,太輕則油滑而輕佻。

    以篆法入行者,善用提飛,當以瘦硬為美;以隸法入行者,善用滿捺,當以肥勁為法。故善用筆,不關乎點畫之粗細肥瘦,而在乎點畫之清瑩潔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切去眼袋多久可以化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