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廣闊天地World
-
2 # 大諾
難道你認為它不對?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一個漢語成語,指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老師教育學生,題不解,就多讀。多讀才能領會,講的就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如同我們讀文章,一遍不懂就再讀一遍,反覆讀作,慢慢領悟,總有讀通的時候。
如果不信,你試下。
-
3 # 書荒拯救者
這個詞適用於古文,有特定的適用範圍,對如今的基礎科學可能不大適用。
比如說數學,讀再多遍,理解不了就是理解不了。
-
4 # 獨望星辰
肯定是對的,因為,我們讀某些語錄或句子,特別是哲理時,我們通常是用自我理解的方式去解讀,但經過歲月的推移,我們經歷了人生百態,經歷了社會百態,經歷了人性考驗,這時,我們的經歷和閱歷豐富了,再次理解同一本書或句子或哲理時,自然感悟不一樣,有另一番的理解和感悟。
所以往往出現的就是,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比如,小時候讀三國,很喜歡劉備,大學時,產生反思,再到工作,再次看三國,更喜歡曹操,也就是這個道理了。
所以,古人哲學是非常對,只是概括了而已,而這個哲理的基本原理不外乎就是閱歷,經歷,悟性,思維,時間的總結合
-
5 # 讀點書
不對。
試問,一隻會背“床前明月光”的鸚鵡,它背一百遍李白的“靜夜思”,能夠領會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嗎?
顯然不會。
你會說,人又不是鸚鵡,但若有口無心的背誦,跟鸚鵡又有什麼區別。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是一種落後的讀書觀點,鼓勵的雖是用功讀書的精神,但不求甚解,讀的是死書。
進入人腦中的資訊,如果沒有被理解,就好比一個無序擺放圖書的圖書館,雖然有這個資訊,存在於你的大腦之中,但在需要的時候,你根本就無法提取。
這種沒有被理解的資訊,連知識都算不上,人腦會怎麼對待它呢:遺忘。統統遺忘,從而為有價值的知識提供儲存空間。而死讀書之人,為了對抗這種遺忘,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期待量產帶來質變的一天,實在太天真。
正確的讀書方式,一定要理解著記憶,被理解了的內容,意味著這個知識點長出了許多的觸鬚,和你之前的知識體系產生了勾連,這樣新知識才算長到了你原來的知識樹上。
知識是分層的,一種知識是生長在另一種知識之上,好比如果加減乘除都不懂,是不可能懂機率論的。
大千世界,知識隨處都是,就不要往大腦中輸入,未經理解的死記硬背的東西了。
讓那些理解的知識在大腦中彼此連線,相互點燃,閃閃發光,多好。
所以,我個人非常反對這種讀書方式,也反對讓孩子在完全不能領會其意的情況下,去背誦大量古詩詞。
-
6 # 堅白張2020
文以鑄心,書以載道,這個“書”一般指經典書籍。聖人書辭,總稱文章,其中蘊含的“道”,其實並非只在文字層面,而是它所承載的精神和寄望。首先簡要說一下“道”。儒、釋、道三家的聖賢都稱“得道者”,以至於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各有其道。它可以指宇宙間的一切真理,也可以指真正的學問,可以指宗教經義,也可以指至高的技能方術。大而化之,普通人也都有自己的“道”,這是指個人的三觀認知及處事原則。當然,芸芸眾生都在為生計掙扎,隨波逐流,大部分只能人與亦云,難以形成篤定的人生抱負和精神追求,不能稱為有“道”。明“道”之後方可談“書”。太史公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現。” 自古能流傳百世的經典書籍,其作者必是當世俊傑,或是學問宗師,或是濟世良弼,或是隱士高才…… 他們所崇尚的是生命存在的價值或獨到的學問見解。若他們的志向在當世無法伸展,可能便會著述立說,以示後來者。讀書的意義不僅僅是理解字面意思。譬如《史記》,它所敘述的不止是詳實的歷史事件,在字裡行間裡蘊含了作者的情感。有些寄望是無法透過文字表達的,高明的作者能透過句式、韻律及行文手法表現出個人的意志。再如《莊子》,先不著急解釋清楚每一個字,讀就行。只需要讀順,讀透,就能感受到那種汪洋恣肆、超脫形骸的意境。再如《古文觀止》裡的每一篇,只要仔細讀,讀透,就能領略到“鄭伯克段於鄢”的痛楚與“滕王閣序”的雋逸……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又何止文字意義而已。若不體味聖賢書辭的用心,只是搞清楚字面意思,只需備本字典,一遍就夠了。
-
7 # 亦香如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認為這句話對,也不對。
說它對,是因為這句話所強調的,是讀書要持之以恆,要反覆閱讀,而不可淺嘗輒止。這對於那些想要一蹴而就的人來說,是一次警醒。
說它不對,是因為如果將之奉為金科玉律,以教條般的方式去讀書,也未必能“見其義”。
現代教育,講究的是方法,遍觀各地的文理狀元們,雖說讀書也確實十分用功,但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琢磨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不妨回想一番,自己上學時,班上是否有那麼幾個人,看他整日都埋在書堆裡,成績卻不咋地。但還有那麼些人,看他也沒咋學習,考試卻總是高居榜首。
要說看書的次數,前者肯定多於後者,但結果卻是剛好相反,這難道說明多讀書的無用嗎?非也,只是前者的讀書,我將之稱為“無效讀書”,這就是讀書流於淺表,機械地記憶知識,卻從不結合實踐,總結經驗方法,好像一本沒有檢索目錄的字典,就算內容再豐富完備,也很難運用自如。
這種讀書態度事實上是消極而自我安慰的,自然也就效果平平了。
反觀後者,別看他不怎麼看書,人家實際上早就將書中的精華吃幹抹淨了,甚至已經昇華提煉出了一套“絕世神功”,所以他不看書,卻早已“人書合一”,無往不利。
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最好的方法是既要多讀書,也要會讀書,既要熟悉書本的角角落落,也要時刻不忘及時總結歸納,將一本書讀薄讀精。我想這句話的原意,也應當是有這層意思的吧。
大教育家葉聖陶曾言: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願諸君共勉。
回覆列表
毛先生語,言之有理。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是古人總結的經驗,用來告誡後人。這裡的“百遍”並不是數量上準確的一百遍,而且強調“多讀”,“反覆的讀”。
這句話直譯過來就是說:把書反覆多次的讀,它的意義你自然就明白了。然而就我們的常識看來,一個句子即便我們讀100遍,也不盡然會達到“其義自現”的境界。
這就要說到“讀”,這個字了。我們知道“讀”分為兩種,一種是用心的去讀,另一種是不用心的讀。這兩種讀,顯然100遍不用心的讀,是不能達到對 書的“其義自現”的,只有“用心的讀”才有可能經過反覆多次的讀之後,明白書所蘊含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