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幼兒園歡樂多

    敦煌石窟藝術,是在傳統的漢晉藝術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藝術的營養,創造的具有中國風格的民族民間佛教藝術。

    一個洞窟從始建到完成,大體經過整修崖面、鑿窟、繪製壁畫塑像、修造並裝飾窟簷或殿堂等一系列的營造程式。

    莫高窟工匠是如何分工的

    莫高窟的營造者主要是由窟主、施主、工匠三方面組成的。工匠在窟主或施主的僱傭下從事洞窟的營造活動,依其分工,分為劈巖鑿窟的“良工”和繪製塑畫的“巧匠”兩部分。

    洞窟營造工程一開始就有比較細緻的職業分工。參與洞窟營造的工匠主要有如下幾類:

    1.石匠:從事石窟開鑿、建築石料加工、石質工具的製造和修理等之工匠;

    2.泥匠:從事土木建築之工匠;

    3.木匠:從事土木建築及木質器具製造、加工、修理之工匠;

    4.塑匠:從事泥塑賦彩之工匠;

    5.畫匠:從事繪畫之工匠。

    古代各個行業的工匠們,按其技術可分為都料、博士、師、匠、工等級別。

    1.都料(都師、都匠):都料是具備高階技藝的師傅,作為都料,要能夠從事本行業工程規劃和組織實施,並負責行內事務。

    2.博士:博士這一級別的工匠在各行各業都有,他們應是具備過硬的專業本領、可以從事高難度技術勞動、能獨立承擔本行業所有技術施工任務的高階工匠。

    3.師(先生)

    敦煌工匠中的“師”或“先生”,主要是從事畫、塑行業的。從技術上講,稱師與先生者最少應是博士級,或者說,博士級畫、塑工匠能教帶徒工者,即可稱師或先生。

    4.匠

    在工匠階層中能被稱作匠者,當為獨立從事本行業一般技術性勞動者。這是工匠隊伍中的多數,是主體力量。

    5.生

    生級別的畫工既能在匠師們的帶領下從事繪畫勞動,亦能獨立從事繪畫勞動。

    在敦煌晚唐五代宋或者說更早一些時期就有“畫院”、“畫行”或其他的民間組織,有相當一批佛畫專家和高手,以為人們畫供養畫如絹畫、紙本畫、麻布畫和洞窟壁畫而得以餬口生計。

    什麼人出資開鑿敦煌石窟

    石窟的營建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財力。敦煌石窟的開鑿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人士:

    1.豪門貴族:凡是獨資造窟並造大窟者,非他們莫屬。

    2.戍邊將士:節度使、軍將、校尉、押衙等。

    3.寺院僧侶:僧統、寺主、法師、比丘、比丘尼等宗教職業者,以及信教的居士。

    4.庶民百姓:信徒、社人、奴婢、工匠等。庶民百姓力單勢薄,採取共同興建石窟的辦法。

    5.少數民族:如於闐國王、回鶻公主等。

    畫師與工匠來自何方

    從文獻和各時代的藝術風格上分析,敦煌石窟的畫師和工匠組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隨著佛教的傳播,從西域來的畫師工匠,並帶來了佛教的繪畫樣式和技法。

    2.隨著移民實邊時被貶的官員大戶們而來的工匠。

    3.隨著不同時期到敦煌上任的官吏而來的工匠。

    4.中原的畫師在這裡從事壁畫的創作,並有中原傳入的畫稿粉本。

    5.吐蕃、西夏、元代幾個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到達此地的少數民族畫師,為敦煌藝術注入了新的內涵。

  • 2 # 筆墨飛揚的日子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區石窟之總稱,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縣的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縣的五個廟石窟。敦煌石窟藝術,是在傳統的漢晉藝術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藝術的營養,創造的具有中國風格的民族民間佛教藝術。

    一個洞窟從始建到完成,大體經過整修崖面、鑿窟、繪製壁畫塑像、修造並裝飾窟簷或殿堂等一系列的營造程式。

    莫高窟的營造者主要是由窟主、施主、工匠三方面組成的。工匠在窟主或施主的僱傭下從事洞窟的營造活動,依其分工,分為劈巖鑿窟的“良工”和繪製塑畫的“巧匠”兩部分。

    洞窟營造工程一開始就有比較細緻的職業分工。參與洞窟營造的工匠主要有如下幾類:

    1.石匠:從事石窟開鑿、建築石料加工、石質工具的製造和修理等之工匠;

    2.泥匠:從事土木建築之工匠;

    3.木匠:從事土木建築及木質器具製造、加工、修理之工匠;

    4.塑匠:從事泥塑賦彩之工匠;

    5.畫匠:從事繪畫之工匠。

    古代各個行業的工匠們,按其技術可分為都料、博士、師、匠、工等級別。

    1.都料(都師、都匠):都料是具備高階技藝的師傅,作為都料,要能夠從事本行業工程規劃和組織實施,並負責行內事務。

    2.博士:博士這一級別的工匠在各行各業都有,他們應是具備過硬的專業本領、可以從事高難度技術勞動、能獨立承擔本行業所有技術施工任務的高階工匠。

    3.師(先生)

    敦煌工匠中的“師”或“先生”,主要是從事畫、塑行業的。從技術上講,稱師與先生者最少應是博士級,或者說,博士級畫、塑工匠能教帶徒工者,即可稱師或先生。

    4.匠

    在工匠階層中能被稱作匠者,當為獨立從事本行業一般技術性勞動者。這是工匠隊伍中的多數,是主體力量。

    5.生

    生級別的畫工既能在匠師們的帶領下從事繪畫勞動,亦能獨立從事繪畫勞動。

    在敦煌晚唐五代宋或者說更早一些時期就有“畫院”、“畫行”或其他的民間組織,有相當一批佛畫專家和高手,以為人們畫供養畫如絹畫、紙本畫、麻布畫和洞窟壁畫而得以餬口生計。

    什麼人出資開鑿敦煌石窟

    石窟的營建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財力。敦煌石窟的開鑿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人士:

    1.豪門貴族:凡是獨資造窟並造大窟者,非他們莫屬。

    2.戍邊將士:節度使、軍將、校尉、押衙等。

    3.寺院僧侶:僧統、寺主、法師、比丘、比丘尼等宗教職業者,以及信教的居士。

    4.庶民百姓:信徒、社人、奴婢、工匠等。庶民百姓力單勢薄,採取共同興建石窟的辦法。

    5.少數民族:如於闐國王、回鶻公主等。

    畫師與工匠來自何方

    從文獻和各時代的藝術風格上分析,敦煌石窟的畫師和工匠組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隨著佛教的傳播,從西域來的畫師工匠,並帶來了佛教的繪畫樣式和技法。

    2.隨著移民實邊時被貶的官員大戶們而來的工匠。

    3.隨著不同時期到敦煌上任的官吏而來的工匠。

    4.中原的畫師在這裡從事壁畫的創作,並有中原傳入的畫稿粉本。

    5.吐蕃、西夏、元代幾個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到達此地的少數民族畫師,為敦煌藝術注入了新的內涵。

    莫高窟壁畫是如何繪製的

    莫高窟各時期的壁畫壁面製作方法基本一致。

    地仗製作

    莫高窟等敦煌石窟開鑿在酒泉系礫岩上,此種地層結構粗糙又易風化疏鬆,巖壁極不平整,無法直接繪製壁畫,要在將要繪畫的沙礫岩壁面上製作“壁畫地仗”。

    1.粗草泥層:用取自洞窟附近的粉質沙土,摻加麥秸草調和製成泥,壓抹在洞窟的礫石巖面上。

    2.細泥層:用莫高窟窟前宕泉河河床的澄板土,在其中摻加麻筋,調製成泥,塗抹在粗草泥層之上。

    3.白粉層:最後在細泥層上塗刷一層非常薄的高嶺土、石灰或石膏之類的粉層即可繪製壁畫。

    整窟總體設計

    繪製洞窟壁畫的第一道工序是根據窟主和施主們特定的宗教意願,依據佛經,對整個窟內各壁所要繪畫內容和題材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畫稿。

    起稿

    1.直接起稿:按內容對整窟牆體進行大塊面的整體劃分之後,用嫻熟的繪畫技巧,徒手直接在牆面上繪製。一般是用毛筆蘸淡土紅顏色直接在牆壁上勾畫的。

    2.按比例劃分牆面起稿:根據事先畫好的構圖小稿,按比例放大。

    3.粉本刺孔:古人於墨稿上加描粉筆,用時撲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著色

    畫稿完成之後,師傅寫上色標,由弟子工匠塗色完成。“色標”就是色彩分佈的代號。敦煌壁畫中已發現用行草書法寫上的布色符號有“夕”(綠)、“工”(紅)、“青”、“廿”(黃)等,各取字形中的區域性為代號;或者有“紫”、“青”、“朱”、“祿”(綠)等,各用全字。當然在敦煌壁畫中大量的壁畫並不標示色標,而是直接上色。這是由於畫工畫匠們具有嫻熟的繪畫技法,駕輕就熟。

    莫高窟壁畫中歷代主要使用的顏料為天然礦物色。天然礦物色以天然礦石為原料,它經過選料、粉碎、除鐵、研漂分級等程式,製造出繪畫所需深淺不同的各種顏色。其色彩純正渾厚、豔而不俗,具有耐候性、耐光性、不怕酸鹼腐蝕等特性,即使沒於土內多年也不會影響其色澤的豔麗,具有化工合成顏料難以達到的表現效果。

    動物膠是礦物色的黏結劑,巧妙地將礦物色的各顆粒黏結,不同顏色的顏料疊加,產生了礦物色特有的髮色效果,使畫面呈現了斑斕多變的色彩魅力。

    勾線

    壁畫繪製最後一道工序是描線成形,也稱之為“定形線”。

    莫高窟壁畫為什麼會變色

    通常認為鉛顏料是人類最早人工製備的顏料。根據專家的分析調查,確認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中使用過鉛顏料。但由於上千年的老化,大部分使用過鉛顏料的壁畫和彩塑部位都存在變色的現象,有些甚至完全變黑。

    鉛元素由於存在多種化學價態,因此有多種鉛的化合物,包括鉛黃,鉛紅,鉛白,鉛丹,鉛黑。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中發現普遍使用了橙紅色的鉛丹和白色的鉛白顏料,而變色最嚴重的也是鉛丹顏料。

    鉛白作為最早人工合成的顏料,具有優良的遮蓋力和白度,歷史上廣泛用於化妝品和各種色料中。專家研究發現鉛白顏料在潮溼的鹼性地仗表面非常容易變為鉛黑。

    莫高窟第72窟 南壁 御容山大佛安裝佛頭

    莫高窟塑像是如何塑繪的

    1.用圓木搭制的骨架。

    2.用芨芨草或蘆葦捆紮出人物的大體結構,既省泥,又可減輕圓木立柱的負重。骨架上還有橫向的木樁楔入背後壁上鑿出的孔裡,把塑像固定起來。

    3.制泥:當地河床沉澱在表層的泥土,叫澄板土,質細而無膠性,用其塑制塑像。制泥時需要加入適量的細砂和纖維。加細砂的比例不等。根據加入纖維的不同,大體分為粗泥和細泥。

    粗泥用澄板土加麥秸,塑作人物大樣。細泥用澄板土七成、細砂三成,加水合成稠泥後,再加麻筋或棉花,以塑造人物表層及五官、衣褶、佩飾等細部。

    4.塑造。

    5.古代匠師們還廣泛使用了泥範(即泥制的模具)來製作中心柱或窟壁上的浮雕和圓雕人物身上的瓔珞、串珠、花冠等裝飾。此外,還採用預製區域性的方法,既節省工時,又考慮到了細部裝飾容易損壞的情況。

  • 3 # 打斷的

    莫高窟等敦煌石窟開鑿在酒泉系礫岩上,此種地層結構粗糙又易風化疏鬆,巖壁極不平整,無法直接繪製壁畫,要在將要繪畫的沙礫岩壁面上製作“壁畫地仗”。

    1.粗草泥層:用取自洞窟附近的粉質沙土,摻加麥秸草調和製成泥,壓抹在洞窟的礫石巖面上。

    2.細泥層:用莫高窟窟前宕泉河河床的澄板土,在其中摻加麻筋,調製成泥,塗抹在粗草泥層之上。

    3.白粉層:最後在細泥層上塗刷一層非常薄的高嶺土、石灰或石膏之類的粉層即可繪製壁畫。

  • 4 # 寧靜的味道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區石窟之總稱,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縣的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縣的五個廟石窟。敦煌石窟藝術,是在傳統的漢晉藝術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藝術的營養,創造的具有中國風格的民族民間佛教藝術。

    一個洞窟從始建到完成,大體經過整修崖面、鑿窟、繪製壁畫塑像、修造並裝飾窟簷或殿堂等一系列的營造程式。

    莫高窟的營造者主要是由窟主、施主、工匠三方面組成的。工匠在窟主或施主的僱傭下從事洞窟的營造活動,依其分工,分為劈巖鑿窟的“良工”和繪製塑畫的“巧匠”兩部分。

    洞窟營造工程一開始就有比較細緻的職業分工。參與洞窟營造的工匠主要有如下幾類:

    1.石匠:從事石窟開鑿、建築石料加工、石質工具的製造和修理等之工匠;

    2.泥匠:從事土木建築之工匠;

    3.木匠:從事土木建築及木質器具製造、加工、修理之工匠;

    4.塑匠:從事泥塑賦彩之工匠;

    5.畫匠:從事繪畫之工匠。

    古代各個行業的工匠們,按其技術可分為都料、博士、師、匠、工等級別。

    1.都料(都師、都匠):都料是具備高階技藝的師傅,作為都料,要能夠從事本行業工程規劃和組織實施,並負責行內事務。

    2.博士:博士這一級別的工匠在各行各業都有,他們應是具備過硬的專業本領、可以從事高難度技術勞動、能獨立承擔本行業所有技術施工任務的高階工匠。

    3.師(先生)

    敦煌工匠中的“師”或“先生”,主要是從事畫、塑行業的。從技術上講,稱師與先生者最少應是博士級,或者說,博士級畫、塑工匠能教帶徒工者,即可稱師或先生。

    4.匠

    在工匠階層中能被稱作匠者,當為獨立從事本行業一般技術性勞動者。這是工匠隊伍中的多數,是主體力量。

    5.生

    生級別的畫工既能在匠師們的帶領下從事繪畫勞動,亦能獨立從事繪畫勞動。

    在敦煌晚唐五代宋或者說更早一些時期就有“畫院”、“畫行”或其他的民間組織,有相當一批佛畫專家和高手,以為人們畫供養畫如絹畫、紙本畫、麻布畫和洞窟壁畫而得以餬口生計。

  • 5 # Mass小姐姐

    是用天然顏料一筆一畫繪製而成

    這是人類的傑作

    是華人的傑作

    是民族魂的體現

    是永不朽的傳奇

  • 6 # 繁星繪夢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區石窟之總稱,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縣的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縣的五個廟石窟。敦煌石窟藝術,是在傳統的漢晉藝術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藝術的營養,創造的具有中國風格的民族民間佛教藝術。

    一個洞窟從始建到完成,大體經過整修崖面、鑿窟、繪製壁畫塑像、修造並裝飾窟簷或殿堂等一系列的營造程式。

    敦煌藝術是歷代畫家們創意性的傑作。在壁畫當中,沒有完全相同的東西,即使是描繪同樣經變內容的藝術作品,畫家們也是根據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創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作品。

    圖案在敦煌石窟中有裝飾、間格,甚至營作氣氛和空間感的作用。4。5萬平方米的壁畫中,有數不盡的圖案,令人驚異於當時人的創造能力。而圖案的美醜和變化,也能講出一朝代藝術的盛衰,更使敦煌圖案價值更上一層樓。

    飛天大概是人類自古的夢想,中國的飛天與歐洲的天使,是古巴隊老夢想驅動下的美麗藝術表現。而飛天不靠羽翼,衣帶飄舉,其輕盈多姿,成為敦煌重要的藝術形像。飛天雖也是佛教神祗,但多而美,值得單獨欣賞。

    眾口都說琵琶、胡琴等重要的中國樂器是絲路交通中傳入的,中國音樂中有多少西域成分,敦煌握守絲路咽喉,儲存壁畫材料又多,最有可能為音樂研究提供真實情況。

    唐玄宗愛看胡旋舞,顧名思義,來自胡地。北胡朝開始,外來舞蹈如何衝擊或結合中國原有舞蹈風格,是中外文化交流和舞蹈研究者、中國文學研究者的關心點,舞蹈的影象證據更是其中關鍵。

    唐宋以來,山水畫成為中國繪畫的重要型別,使中國藝術樹立了特色,獲得世界地位。敦煌壁畫在宗教藝術的空間中,山水仍有出色的表現。並且因敦煌石窟延續時間長,由人大於山的風格到成熟的青綠山水,均有儲存,大大有助於中國山水畫史的探索。

    敦煌的動物畫被中國美學家稱為神魔性,奇領禽異獸的潑辣表現裡透進了生命的原始境界。敦煌北朝動物畫地想象和滿壁流動感,確令人眼界大開,而唐代的則與今見唐畫摹本精神相通,而件件均為真品,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一筆。

    人物畫在中國繪畫中有重要的位置,而敦煌的人物畫極豐富,光是供養人像已有8000餘身,經變畫中的人物更不計其數,具見犍陀羅藝術傳入與中國固有人物畫合流的多采面目。

    敦煌石窟是建築、繪畫、塑像一體的,要充分體會敦煌的藝術,不能不留意敦煌的石窟建築,更何況窟前木簷鬥等,有存留甚少的唐宋遺構。至於壁畫上的建築物更是包羅有,包括西域房屋。

    尊像是佛教世界中的諸神聖眾畫像,是石窟中被崇拜的物件,是石窟中被崇拜的對像,也是敦煌畫師心血精華。

    對佛陀生平的描繪是印度原有的佛教藝術主題,也是瞭解佛陀生平的連環圖故事圖。

    莫高窟工匠是如何分工的

    莫高窟的營造者主要是由窟主、施主、工匠三方面組成的。工匠在窟主或施主的僱傭下從事洞窟的營造活動,依其分工,分為劈巖鑿窟的“良工”和繪製塑畫的“巧匠”兩部分。

    洞窟營造工程一開始就有比較細緻的職業分工。參與洞窟營造的工匠主要有如下幾類:

    1.石匠:從事石窟開鑿、建築石料加工、石質工具的製造和修理等之工匠;

    2.泥匠:從事土木建築之工匠;

    3.木匠:從事土木建築及木質器具製造、加工、修理之工匠;

    4.塑匠:從事泥塑賦彩之工匠;

    5.畫匠:從事繪畫之工匠。

    古代各個行業的工匠們,按其技術可分為都料、博士、師、匠、工等級別。

    1.都料(都師、都匠):都料是具備高階技藝的師傅,作為都料,要能夠從事本行業工程規劃和組織實施,並負責行內事務。

    2.博士:博士這一級別的工匠在各行各業都有,他們應是具備過硬的專業本領、可以從事高難度技術勞動、能獨立承擔本行業所有技術施工任務的高階工匠。

    3.師(先生)

    敦煌工匠中的“師”或“先生”,主要是從事畫、塑行業的。從技術上講,稱師與先生者最少應是博士級,或者說,博士級畫、塑工匠能教帶徒工者,即可稱師或先生。

    4.匠

    在工匠階層中能被稱作匠者,當為獨立從事本行業一般技術性勞動者。這是工匠隊伍中的多數,是主體力量。

    5.生

    生級別的畫工既能在匠師們的帶領下從事繪畫勞動,亦能獨立從事繪畫勞動。

    在敦煌晚唐五代宋或者說更早一些時期就有“畫院”、“畫行”或其他的民間組織,有相當一批佛畫專家和高手,以為人們畫供養畫如絹畫、紙本畫、麻布畫和洞窟壁畫而得以餬口生計。

    石窟的營建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財力。敦煌石窟的開鑿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人士:

    1.豪門貴族:凡是獨資造窟並造大窟者,非他們莫屬。

    2.戍邊將士:節度使、軍將、校尉、押衙等。

    3.寺院僧侶:僧統、寺主、法師、比丘、比丘尼等宗教職業者,以及信教的居士。

    4.庶民百姓:信徒、社人、奴婢、工匠等。庶民百姓力單勢薄,採取共同興建石窟的辦法。

    5.少數民族:如於闐國王、回鶻公主等。

    畫師與工匠來自何方

    從文獻和各時代的藝術風格上分析,敦煌石窟的畫師和工匠組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隨著佛教的傳播,從西域來的畫師工匠,並帶來了佛教的繪畫樣式和技法。

    2.隨著移民實邊時被貶的官員大戶們而來的工匠。

    3.隨著不同時期到敦煌上任的官吏而來的工匠。

    4.中原的畫師在這裡從事壁畫的創作,並有中原傳入的畫稿粉本。

    5.吐蕃、西夏、元代幾個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到達此地的少數民族畫師,為敦煌藝術注入了新的內涵。

    莫高窟壁畫是如何繪製的

    莫高窟各時期的壁畫壁面製作方法基本一致。

    地仗製作

    莫高窟等敦煌石窟開鑿在酒泉系礫岩上,此種地層結構粗糙又易風化疏鬆,巖壁極不平整,無法直接繪製壁畫,要在將要繪畫的沙礫岩壁面上製作“壁畫地仗”。

    1.粗草泥層:用取自洞窟附近的粉質沙土,摻加麥秸草調和製成泥,壓抹在洞窟的礫石巖面上。

    2.細泥層:用莫高窟窟前宕泉河河床的澄板土,在其中摻加麻筋,調製成泥,塗抹在粗草泥層之上。

    3.白粉層:最後在細泥層上塗刷一層非常薄的高嶺土、石灰或石膏之類的粉層即可繪製壁畫。

    整窟總體設計

    繪製洞窟壁畫的第一道工序是根據窟主和施主們特定的宗教意願,依據佛經,對整個窟內各壁所要繪畫內容和題材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畫稿。

    起稿

    1.直接起稿:按內容對整窟牆體進行大塊面的整體劃分之後,用嫻熟的繪畫技巧,徒手直接在牆面上繪製。一般是用毛筆蘸淡土紅顏色直接在牆壁上勾畫的。

    2.按比例劃分牆面起稿:根據事先畫好的構圖小稿,按比例放大。

    3.粉本刺孔:古人於墨稿上加描粉筆,用時撲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著色

    畫稿完成之後,師傅寫上色標,由弟子工匠塗色完成。“色標”就是色彩分佈的代號。敦煌壁畫中已發現用行草書法寫上的布色符號有“夕”(綠)、“工”(紅)、“青”、“廿”(黃)等,各取字形中的區域性為代號;或者有“紫”、“青”、“朱”、“祿”(綠)等,各用全字。當然在敦煌壁畫中大量的壁畫並不標示色標,而是直接上色。這是由於畫工畫匠們具有嫻熟的繪畫技法,駕輕就熟。

    莫高窟壁畫中歷代主要使用的顏料為天然礦物色。天然礦物色以天然礦石為原料,它經過選料、粉碎、除鐵、研漂分級等程式,製造出繪畫所需深淺不同的各種顏色。其色彩純正渾厚、豔而不俗,具有耐候性、耐光性、不怕酸鹼腐蝕等特性,即使沒於土內多年也不會影響其色澤的豔麗,具有化工合成顏料難以達到的表現效果。

    動物膠是礦物色的黏結劑,巧妙地將礦物色的各顆粒黏結,不同顏色的顏料疊加,產生了礦物色特有的髮色效果,使畫面呈現了斑斕多變的色彩魅力。

    勾線

    壁畫繪製最後一道工序是描線成形,也稱之為“定形線”。

    莫高窟壁畫為什麼會變色

    通常認為鉛顏料是人類最早人工製備的顏料。根據專家的分析調查,確認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中使用過鉛顏料。但由於上千年的老化,大部分使用過鉛顏料的壁畫和彩塑部位都存在變色的現象,有些甚至完全變黑。

    鉛元素由於存在多種化學價態,因此有多種鉛的化合物,包括鉛黃,鉛紅,鉛白,鉛丹,鉛黑。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中發現普遍使用了橙紅色的鉛丹和白色的鉛白顏料,而變色最嚴重的也是鉛丹顏料。

    鉛白作為最早人工合成的顏料,具有優良的遮蓋力和白度,歷史上廣泛用於化妝品和各種色料中。專家研究發現鉛白顏料在潮溼的鹼性地仗表面非常容易變為鉛黑。

    莫高窟塑像是如何塑繪的

    1.用圓木搭制的骨架。

    2.用芨芨草或蘆葦捆紮出人物的大體結構,既省泥,又可減輕圓木立柱的負重。骨架上還有橫向的木樁楔入背後壁上鑿出的孔裡,把塑像固定起來。

    3.制泥:當地河床沉澱在表層的泥土,叫澄板土,質細而無膠性,用其塑制塑像。制泥時需要加入適量的細砂和纖維。加細砂的比例不等。根據加入纖維的不同,大體分為粗泥和細泥。

    粗泥用澄板土加麥秸,塑作人物大樣。細泥用澄板土七成、細砂三成,加水合成稠泥後,再加麻筋或棉花,以塑造人物表層及五官、衣褶、佩飾等細部。

    4.塑造。

    5.古代匠師們還廣泛使用了泥範(即泥制的模具)來製作中心柱或窟壁上的浮雕和圓雕人物身上的瓔珞、串珠、花冠等裝飾。此外,還採用預製區域性的方法,既節省工時,又考慮到了細部裝飾容易損壞的情況。

    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保留有從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的洞492 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若把壁畫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個畫廊。近幾十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敦煌藝術極感興趣,不斷進行研究,形成了一個專門學科"敦煌學"。

    莫高窟是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於世。敦煌壁畫容量和內容之豐富,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宮殿都不能媲美的。環顧洞窟的四周和窟頂,到處都畫著佛像、飛天、伎樂、仙女等。有佛經故事畫、經變畫和佛教史蹟畫,也有神怪畫和供養人畫像,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裝飾圖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這裡有高達33米的坐像,也有十幾釐米的小菩薩,絕大部分洞窟都儲存有塑像,數量眾多,堪稱是一座大型雕塑館。

    莫高窟是一座偉大的藝術宮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書。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 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專案,並於1991年授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 7 # 三亞海棠灣曦愉百貨店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區石窟之總稱,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縣的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縣的五個廟石窟。敦煌石窟藝術,是在傳統的漢晉藝術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藝術的營養,創造的具有中國風格的民族民間佛教藝術。

    一個洞窟從始建到完成,大體經過整修崖面、鑿窟、繪製壁畫塑像、修造並裝飾窟簷或殿堂等一系列的營造程式。

    莫高窟工匠是如何分工的

    莫高窟的營造者主要是由窟主、施主、工匠三方面組成的。工匠在窟主或施主的僱傭下從事洞窟的營造活動,依其分工,分為劈巖鑿窟的“良工”和繪製塑畫的“巧匠”兩部分。

    洞窟營造工程一開始就有比較細緻的職業分工。參與洞窟營造的工匠主要有如下幾類:

    1.石匠:從事石窟開鑿、建築石料加工、石質工具的製造和修理等之工匠;

    2.泥匠:從事土木建築之工匠;

    3.木匠:從事土木建築及木質器具製造、加工、修理之工匠;

    4.塑匠:從事泥塑賦彩之工匠;

    5.畫匠:從事繪畫之工匠。

    古代各個行業的工匠們,按其技術可分為都料、博士、師、匠、工等級別。

    1.都料(都師、都匠):都料是具備高階技藝的師傅,作為都料,要能夠從事本行業工程規劃和組織實施,並負責行內事務。

    2.博士:博士這一級別的工匠在各行各業都有,他們應是具備過硬的專業本領、可以從事高難度技術勞動、能獨立承擔本行業所有技術施工任務的高階工匠。

    3.師(先生)

    敦煌工匠中的“師”或“先生”,主要是從事畫、塑行業的。從技術上講,稱師與先生者最少應是博士級,或者說,博士級畫、塑工匠能教帶徒工者,即可稱師或先生。

    4.匠

    在工匠階層中能被稱作匠者,當為獨立從事本行業一般技術性勞動者。這是工匠隊伍中的多數,是主體力量。

    5.生

    生級別的畫工既能在匠師們的帶領下從事繪畫勞動,亦能獨立從事繪畫勞動。

    在敦煌晚唐五代宋或者說更早一些時期就有“畫院”、“畫行”或其他的民間組織,有相當一批佛畫專家和高手,以為人們畫供養畫如絹畫、紙本畫、麻布畫和洞窟壁畫而得以餬口生計。

    什麼人出資開鑿敦煌石窟

    石窟的營建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財力。敦煌石窟的開鑿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人士:

    1.豪門貴族:凡是獨資造窟並造大窟者,非他們莫屬。

    2.戍邊將士:節度使、軍將、校尉、押衙等。

    3.寺院僧侶:僧統、寺主、法師、比丘、比丘尼等宗教職業者,以及信教的居士。

    4.庶民百姓:信徒、社人、奴婢、工匠等。庶民百姓力單勢薄,採取共同興建石窟的辦法。

    5.少數民族:如於闐國王、回鶻公主等。

    畫師與工匠來自何方

    從文獻和各時代的藝術風格上分析,敦煌石窟的畫師和工匠組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隨著佛教的傳播,從西域來的畫師工匠,並帶來了佛教的繪畫樣式和技法。

    2.隨著移民實邊時被貶的官員大戶們而來的工匠。

    3.隨著不同時期到敦煌上任的官吏而來的工匠。

    4.中原的畫師在這裡從事壁畫的創作,並有中原傳入的畫稿粉本。

    5.吐蕃、西夏、元代幾個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到達此地的少數民族畫師,為敦煌藝術注入了新的內涵。

    莫高窟壁畫是如何繪製的

    莫高窟各時期的壁畫壁面製作方法基本一致。

    地仗製作

    莫高窟等敦煌石窟開鑿在酒泉系礫岩上,此種地層結構粗糙又易風化疏鬆,巖壁極不平整,無法直接繪製壁畫,要在將要繪畫的沙礫岩壁面上製作“壁畫地仗”。

    1.粗草泥層:用取自洞窟附近的粉質沙土,摻加麥秸草調和製成泥,壓抹在洞窟的礫石巖面上。

    2.細泥層:用莫高窟窟前宕泉河河床的澄板土,在其中摻加麻筋,調製成泥,塗抹在粗草泥層之上。

    3.白粉層:最後在細泥層上塗刷一層非常薄的高嶺土、石灰或石膏之類的粉層即可繪製壁畫。

    整窟總體設計

    繪製洞窟壁畫的第一道工序是根據窟主和施主們特定的宗教意願,依據佛經,對整個窟內各壁所要繪畫內容和題材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畫稿。

    起稿

    1.直接起稿:按內容對整窟牆體進行大塊面的整體劃分之後,用嫻熟的繪畫技巧,徒手直接在牆面上繪製。一般是用毛筆蘸淡土紅顏色直接在牆壁上勾畫的。

    2.按比例劃分牆面起稿:根據事先畫好的構圖小稿,按比例放大。

    3.粉本刺孔:古人於墨稿上加描粉筆,用時撲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著色

    畫稿完成之後,師傅寫上色標,由弟子工匠塗色完成。“色標”就是色彩分佈的代號。敦煌壁畫中已發現用行草書法寫上的布色符號有“夕”(綠)、“工”(紅)、“青”、“廿”(黃)等,各取字形中的區域性為代號;或者有“紫”、“青”、“朱”、“祿”(綠)等,各用全字。當然在敦煌壁畫中大量的壁畫並不標示色標,而是直接上色。這是由於畫工畫匠們具有嫻熟的繪畫技法,駕輕就熟。

    莫高窟壁畫中歷代主要使用的顏料為天然礦物色。天然礦物色以天然礦石為原料,它經過選料、粉碎、除鐵、研漂分級等程式,製造出繪畫所需深淺不同的各種顏色。其色彩純正渾厚、豔而不俗,具有耐候性、耐光性、不怕酸鹼腐蝕等特性,即使沒於土內多年也不會影響其色澤的豔麗,具有化工合成顏料難以達到的表現效果。

    動物膠是礦物色的黏結劑,巧妙地將礦物色的各顆粒黏結,不同顏色的顏料疊加,產生了礦物色特有的髮色效果,使畫面呈現了斑斕多變的色彩魅力。

    勾線

    壁畫繪製最後一道工序是描線成形,也稱之為“定形線”。

    莫高窟壁畫為什麼會變色

    通常認為鉛顏料是人類最早人工製備的顏料。根據專家的分析調查,確認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中使用過鉛顏料。但由於上千年的老化,大部分使用過鉛顏料的壁畫和彩塑部位都存在變色的現象,有些甚至完全變黑。

    鉛元素由於存在多種化學價態,因此有多種鉛的化合物,包括鉛黃,鉛紅,鉛白,鉛丹,鉛黑。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中發現普遍使用了橙紅色的鉛丹和白色的鉛白顏料,而變色最嚴重的也是鉛丹顏料。

    鉛白作為最早人工合成的顏料,具有優良的遮蓋力和白度,歷史上廣泛用於化妝品和各種色料中。專家研究發現鉛白顏料在潮溼的鹼性地仗表面非常容易變為鉛黑。

    莫高窟第72窟 南壁 御容山大佛安裝佛頭

    莫高窟塑像是如何塑繪的

    1.用圓木搭制的骨架。

    2.用芨芨草或蘆葦捆紮出人物的大體結構,既省泥,又可減輕圓木立柱的負重。骨架上還有橫向的木樁楔入背後壁上鑿出的孔裡,把塑像固定起來。

    3.制泥:當地河床沉澱在表層的泥土,叫澄板土,質細而無膠性,用其塑制塑像。制泥時需要加入適量的細砂和纖維。加細砂的比例不等。根據加入纖維的不同,大體分為粗泥和細泥。

    粗泥用澄板土加麥秸,塑作人物大樣。細泥用澄板土七成、細砂三成,加水合成稠泥後,再加麻筋或棉花,以塑造人物表層及五官、衣褶、佩飾等細部。

    4.塑造。

    5.古代匠師們還廣泛使用了泥範(即泥制的模具)來製作中心柱或窟壁上的浮雕和圓雕人物身上的瓔珞、串珠、花冠等裝飾。此外,還採用預製區域性的方法,既節省工時,又考慮到了細部裝飾容易損壞的情況。

  • 8 # 蝸牛駝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區石窟之總稱,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縣的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縣的五個廟石窟。敦煌石窟藝術,是在傳統的漢晉藝術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藝術的營養,創造的具有中國風格的民族民間佛教藝術。

    一個洞窟從始建到完成,大體經過整修崖面、鑿窟、繪製壁畫塑像、修造並裝飾窟簷或殿堂等一系列的營造程式。

    莫高窟工匠是如何分工的

    莫高窟的營造者主要是由窟主、施主、工匠三方面組成的。工匠在窟主或施主的僱傭下從事洞窟的營造活動,依其分工,分為劈巖鑿窟的“良工”和繪製塑畫的“巧匠”兩部分。

    洞窟營造工程一開始就有比較細緻的職業分工。參與洞窟營造的工匠主要有如下幾類:

    1.石匠:從事石窟開鑿、建築石料加工、石質工具的製造和修理等之工匠;

    2.泥匠:從事土木建築之工匠;

    3.木匠:從事土木建築及木質器具製造、加工、修理之工匠;

    4.塑匠:從事泥塑賦彩之工匠;

    5.畫匠:從事繪畫之工匠。

    古代各個行業的工匠們,按其技術可分為都料、博士、師、匠、工等級別。

    1.都料(都師、都匠):都料是具備高階技藝的師傅,作為都料,要能夠從事本行業工程規劃和組織實施,並負責行內事務。

    2.博士:博士這一級別的工匠在各行各業都有,他們應是具備過硬的專業本領、可以從事高難度技術勞動、能獨立承擔本行業所有技術施工任務的高階工匠。

    3.師(先生)

    敦煌工匠中的“師”或“先生”,主要是從事畫、塑行業的。從技術上講,稱師與先生者最少應是博士級,或者說,博士級畫、塑工匠能教帶徒工者,即可稱師或先生。

    4.匠

    在工匠階層中能被稱作匠者,當為獨立從事本行業一般技術性勞動者。這是工匠隊伍中的多數,是主體力量。

    5.生

    生級別的畫工既能在匠師們的帶領下從事繪畫勞動,亦能獨立從事繪畫勞動。

    在敦煌晚唐五代宋或者說更早一些時期就有“畫院”、“畫行”或其他的民間組織,有相當一批佛畫專家和高手,以為人們畫供養畫如絹畫、紙本畫、麻布畫和洞窟壁畫而得以餬口生計。

    什麼人出資開鑿敦煌石窟

    石窟的營建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財力。敦煌石窟的開鑿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人士:

    1.豪門貴族:凡是獨資造窟並造大窟者,非他們莫屬。

    2.戍邊將士:節度使、軍將、校尉、押衙等。

    3.寺院僧侶:僧統、寺主、法師、比丘、比丘尼等宗教職業者,以及信教的居士。

    4.庶民百姓:信徒、社人、奴婢、工匠等。庶民百姓力單勢薄,採取共同興建石窟的辦法。

    5.少數民族:如於闐國王、回鶻公主等。

    畫師與工匠來自何方

    從文獻和各時代的藝術風格上分析,敦煌石窟的畫師和工匠組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隨著佛教的傳播,從西域來的畫師工匠,並帶來了佛教的繪畫樣式和技法。

    2.隨著移民實邊時被貶的官員大戶們而來的工匠。

    3.隨著不同時期到敦煌上任的官吏而來的工匠。

    4.中原的畫師在這裡從事壁畫的創作,並有中原傳入的畫稿粉本。

    5.吐蕃、西夏、元代幾個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到達此地的少數民族畫師,為敦煌藝術注入了新的內涵。

    莫高窟壁畫是如何繪製的

    莫高窟各時期的壁畫壁面製作方法基本一致。

    地仗製作

    莫高窟等敦煌石窟開鑿在酒泉系礫岩上,此種地層結構粗糙又易風化疏鬆,巖壁極不平整,無法直接繪製壁畫,要在將要繪畫的沙礫岩壁面上製作“壁畫地仗”。

    1.粗草泥層:用取自洞窟附近的粉質沙土,摻加麥秸草調和製成泥,壓抹在洞窟的礫石巖面上。

    2.細泥層:用莫高窟窟前宕泉河河床的澄板土,在其中摻加麻筋,調製成泥,塗抹在粗草泥層之上。

    3.白粉層:最後在細泥層上塗刷一層非常薄的高嶺土、石灰或石膏之類的粉層即可繪製壁畫。

    整窟總體設計

    繪製洞窟壁畫的第一道工序是根據窟主和施主們特定的宗教意願,依據佛經,對整個窟內各壁所要繪畫內容和題材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畫稿。

    起稿

    1.直接起稿:按內容對整窟牆體進行大塊面的整體劃分之後,用嫻熟的繪畫技巧,徒手直接在牆面上繪製。一般是用毛筆蘸淡土紅顏色直接在牆壁上勾畫的。

    2.按比例劃分牆面起稿:根據事先畫好的構圖小稿,按比例放大。

    3.粉本刺孔:古人於墨稿上加描粉筆,用時撲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著色

    畫稿完成之後,師傅寫上色標,由弟子工匠塗色完成。“色標”就是色彩分佈的代號。敦煌壁畫中已發現用行草書法寫上的布色符號有“夕”(綠)、“工”(紅)、“青”、“廿”(黃)等,各取字形中的區域性為代號;或者有“紫”、“青”、“朱”、“祿”(綠)等,各用全字。當然在敦煌壁畫中大量的壁畫並不標示色標,而是直接上色。這是由於畫工畫匠們具有嫻熟的繪畫技法,駕輕就熟。

    莫高窟壁畫中歷代主要使用的顏料為天然礦物色。天然礦物色以天然礦石為原料,它經過選料、粉碎、除鐵、研漂分級等程式,製造出繪畫所需深淺不同的各種顏色。其色彩純正渾厚、豔而不俗,具有耐候性、耐光性、不怕酸鹼腐蝕等特性,即使沒於土內多年也不會影響其色澤的豔麗,具有化工合成顏料難以達到的表現效果。

    動物膠是礦物色的黏結劑,巧妙地將礦物色的各顆粒黏結,不同顏色的顏料疊加,產生了礦物色特有的髮色效果,使畫面呈現了斑斕多變的色彩魅力。

    勾線

    壁畫繪製最後一道工序是描線成形,也稱之為“定形線”。

    莫高窟壁畫為什麼會變色

    通常認為鉛顏料是人類最早人工製備的顏料。根據專家的分析調查,確認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中使用過鉛顏料。但由於上千年的老化,大部分使用過鉛顏料的壁畫和彩塑部位都存在變色的現象,有些甚至完全變黑。

    鉛元素由於存在多種化學價態,因此有多種鉛的化合物,包括鉛黃,鉛紅,鉛白,鉛丹,鉛黑。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中發現普遍使用了橙紅色的鉛丹和白色的鉛白顏料,而變色最嚴重的也是鉛丹顏料。

    鉛白作為最早人工合成的顏料,具有優良的遮蓋力和白度,歷史上廣泛用於化妝品和各種色料中。專家研究發現鉛白顏料在潮溼的鹼性地仗表面非常容易變為鉛黑。

    莫高窟第72窟 南壁 御容山大佛安裝佛頭

    莫高窟塑像是如何塑繪的

    1.用圓木搭制的骨架。

    2.用芨芨草或蘆葦捆紮出人物的大體結構,既省泥,又可減輕圓木立柱的負重。骨架上還有橫向的木樁楔入背後壁上鑿出的孔裡,把塑像固定起來。

    3.制泥:當地河床沉澱在表層的泥土,叫澄板土,質細而無膠性,用其塑制塑像。制泥時需要加入適量的細砂和纖維。加細砂的比例不等。根據加入纖維的不同,大體分為粗泥和細泥。

    粗泥用澄板土加麥秸,塑作人物大樣。細泥用澄板土七成、細砂三成,加水合成稠泥後,再加麻筋或棉花,以塑造人物表層及五官、衣褶、佩飾等細部。

    4.塑造。

    5.古代匠師們還廣泛使用了泥範(即泥制的模具)來製作中心柱或窟壁上的浮雕和圓雕人物身上的瓔珞、串珠、花冠等裝飾。此外,還採用預製區域性的方法,既節省工時,又考慮到了細部裝飾容易損壞的情況。

  • 9 # Hello字先生

    敦煌莫高窟最早的開鑿,是在中國北方陷入大動盪的五胡十六國時期。

    傳說中莫高窟最早的一個洞窟,開鑿於前秦時期,大約公元366年的時候,有一個和尚在鳴沙山的山麓看見萬丈佛光,就在山對面的懸崖上開鑿了一個石窟。不過現在人們只能透過一個石碑上的記錄知道這個故事,這個石窟本身已經找不著了。

    現在能找到的最早的石窟,是在北涼時期開鑿的,也就是公元五世紀初期,離現在也快一千六百年了。前秦是氐族人建立的,北涼是匈奴人建立的,這分別是五胡中的兩個。

    也就是說,莫高窟的開端,就是在胡人統治時期。

    胡人國家內部也有大量漢人,所以胡人統治時期的洞窟並不一定是胡人主持開鑿的。要判斷洞窟是什麼人主持開鑿的,最好的情況是洞窟裡直接就寫著這是誰家出的錢。

    但不是所有洞窟都有這種文字,那就還有一個辦法,洞窟壁畫的最下部一圈,通常都是這個洞窟的供養人,也就是金主的畫像。透過這些畫像的服裝,大致能看出是什麼族群的人。

    敦煌的大部分洞窟裡都有這樣的文化高度融合的表現。

    相距遙遠的中亞和江南,南方的印度和北方的伏羲,居然都在河西走廊的一個洞窟裡被連在了一起,這裡就是漢滿蒙回藏多元複合的中國的縮影。

    各種文化都可以傳播進這些綠洲,由於不受政治壓制,便都能夠發展出在自己的母邦所發展不出來的樣態。你可能會覺得文化在它的母邦有政治的支援,就能夠更加發揚光大,實際上,任何支援都是有代價的,文化接受了政治的支援也就要接受政治的控制。

    敦煌地處遙遠的綠洲,這是我們在其佛教洞窟當中能夠看到如此之多文化融合的原因之一。

    對中國歷史有著無可估量的深遠影響。敦煌沒有自己原生性的文明,但是各種文化傳播到這裡之後的融合,卻能夠反哺母邦,尤其是反哺中國的文明再生。

  • 10 # 管錐天下

    很多人說莫高窟就是中國的盧浮宮,其實它距今已有1600餘年遠比盧浮宮歷史悠久。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公元366年,僧人樂尊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隨後歷經北魏、隋、唐、北宋、西夏不斷擴大修建,元代以後莫高窟漸漸衰敗而被廢棄。

    一個洞窟從始建到完成,大體經過整修崖面、鑿窟、繪製壁畫塑像、修造並裝飾窟簷或殿堂等一系列的營造程式。

    莫高窟的營造者主要是由窟主、施主、工匠三方面組成的。工匠在窟主或施主的僱傭下從事洞窟的營造活動,依其分工,分為劈巖鑿窟的“良工”和繪製塑畫的“巧匠”兩部分。

    洞窟營造工程一開始就有比較細緻的職業分工。參與洞窟營造的工匠主要有如下幾類:

    1.石匠:從事石窟開鑿、建築石料加工、石質工具的製造和修理等之工匠;

    2.泥匠:從事土木建築之工匠;

    3.木匠:從事土木建築及木質器具製造、加工、修理之工匠;

    4.塑匠:從事泥塑賦彩之工匠;

    5.畫匠:從事繪畫之工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胃酸抑制酶活性,所以沒有消化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