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泰山雛鳳

    王羲之、王獻之後世並稱為“二王”。但從他們死後到南朝的宋、齊間,書法界排名第一的王獻之,力壓老爸,獨領風騷上百年。

  • 2 # 精品藝術鑑賞

    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二王”父子書法之所之形成兩派是有歷史原因的,後人以繼承王羲之書風為主流。具體理由如下:

    二王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是後世諸多書家頂禮膜拜的物件。二王是父子關係,是一家,但是其書法風格並非一家。王獻之對其父的書法有繼承,但更多的是創新,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我們大眾的認知心理,總感覺父親一定比兒子高出一籌,於是對王羲之的書法,人們本能地認為比王獻之要高一些。事實是兒子更不容易,沒有在父親龐大的身影下壓抑和沉淪,而是大膽創新突破父親無形的藩籬,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二王是書法史上的兩座大山,王羲之內擫的筆法和結體開創了後世清朗妍美的書風,王獻之以外拓的筆法和結體開創了後世豪邁灑脫的書風,在這兩座大山的指引下後世書家開始孜孜以求。在攀登的路途中,他們有的發現了不同的秀美的小山,於是便在那裡停駐下來經營自己的小山,形成自己的風格。但是,二王“哪座山更高”的爭論一直在延續,他們在不同的時代經受著不同的遭遇,起起伏伏。二王書風都遭遇了哪些“心酸史”呢?現在讓我們做一下盤點。

    東晉,王羲之的“新體”書風剛一出現,便為當時士人所追捧。致使早年與王羲之有同樣名氣的庾翼,看到自己家族的子孫不學習自家的書法而學“逸少”書時,發出“不愛家雞,愛野鶩”的感嘆!可知王羲之的書風在當時的影響之大。

    後來王獻之在繼承家學的基礎上,使書風變得更趨於妍美、流便、灑脫,在南朝的宋、齊時期迅速地掀起了學習王獻之的高峰。此時由晉入宋的羊欣、丁道護等人都是王獻之忠實的追隨者,而王獻之的外甥謝靈運和薄紹之也都是學的他的書風。因此在這個時期,王獻之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王羲之。

    到了梁武帝,蕭衍作為南齊“西邸八友”之一,受蕭子良的影響頗大。他不滿意王獻之的書風的流行,以帝王之尊提倡學習鍾繇的古質的書法,但是鍾繇的書風並未昌明,而王羲之的書風卻興盛起來,這是梁武帝所始料未及的。至此,南朝的書法有完成了由王獻之向王羲之的轉變。

    到了唐朝,王羲之的地位又進一步得到提高。唐太宗為《晉書.王羲之傳》親自寫讚辭,對王羲之的推崇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王羲之的“書聖”地位就是在這個時候確立下來的。相比之下,唐太宗極為厭惡王獻之的書法,評其書法為“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如嚴家之餓隸。”帝王的個人意識、喜好往往會對個人產生影響,於是從“廟堂”到“江湖”王羲之的書法被推到一個高峰......

    到了宋、元、明、清的許多的書法家的行草書其實又都在受到王獻之書風的影響,在顏真卿、蘇軾、米芾、王鐸的書法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王獻之書風的影子。

    書法史在延續,二王的命運沉浮遠遠沒有結束。不論你攀登的是那座山,當你看到眼前這座山的風景真切而秀美的時候,其實要知道,遠處的那座山雖然沒有攀登,但是也有不一樣的風景。

  • 3 # 墨池閣主

    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王羲之行書天下第一,書風內斂,獻之第七子師承家父,書風開拓,對後世影響甚遠,是後世書風之主流!

  • 4 # 聽竹齋

    “二王”書法一直影響後人,未聽說有分流之說。如有之分那也是二人的書法總有些變化後人給分的,主流應是一致的。

  • 5 # VIKI浮音先生

    王羲之與王獻之在書法史上並稱 二王 ,其二人書風的區別在於王獻之書法中篆隸古法的不傳,並由此帶來的二人書法風格的巨大不同。

    一遒媚勁健,骨力追風。

    一瀟灑飄逸,不衫不履。

    書法作品一神品、一逸品,分別代表了儒道兩家的最高審美理想,所以說從某種意義上二者又不存在可比性。

    但在文學上人們似乎更強調風骨,這或許對我們來比較二王的書風問題是一個啟示。

    王羲之七歲學書,師從衛夫人,臨習的是他的前輩鍾繇、張芝。

    後來,周遊各地,將李斯、梁鵠、蔡邕、張昶等人的“傳統”融會貫通,這才有了王羲之自己的獨特風格。

    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樂毅論》、《黃庭經》等。

    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遊雲,矯苔驚蛇”,王羲之的書法是極美的。

    王獻之字子敬,浙江紹興人。官至中書令,故世稱大令,為羲之第七子。幼時從他父親學書,後來取法張芝,別創新法,自創一格,與父齊名,人稱“二王”。

    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尤以行草擅名。《墨林快事》評其書曰:“筆畫勁利,態致蕭辣,無一點塵土氣,無一分桎梏束縛。”

    王獻之是魏晉書家群體中的一位鉅子。父親王羲之的悉心的傳授和指導,使他奠定了堅實的筆法基礎。

    由於他是魏晉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觀上為他提供了博採眾家之長、兼善諸體之美的機遇,贏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和聲望。

    在藝術的角度,沒有完全一致的作品,就算是父子也各有想法,性格經歷等等的不同讓作品風格迥異再正常不過。

  • 6 # 林慶逢358

    "二王"父子書法為何形成兩派?後人傳承哪一派為主流?"二王"書法形成兩派?這話是從何說起?看題目還直是個"吾去時真大醉也"的感覺。我粗淺的看法是:王獻之一生就是在傳承發揚王羲之的書法藝術,至於在技法上的一些創新,也未能擺脫王羲之的法網,不能以建立制度而成派系者論。故因此,後人當然在傳承上只認可"二王"(即王羲之的書體)為主流。

  • 7 # 侃侃大軍

    摘要王羲之創造了行楷,王獻之創造了行草,父子二人相差40年,為什麼能各自創體?“二王”父子去今已經1700年之久,為何有人能再造出第三種行書體裁?這又與筆法有關係,王獻之是外拓和內擫同時寫,所以他的字連著。王羲之只用內擫,字是不連的,所以他們各創一體。唐末五代大家改變坐姿,用五個指頭拿筆了,王羲之的內擫法不能用,所以就失傳了。一、二王書法不同之處

    中國書法史上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倆的書法又稱“二王”書法。王羲之的書法一掃漢魏的質樸、古拙,筆勢飄落浮雲、矯若遊龍,風格俊逸優美、婉約自由,被稱為“書聖”,他的《蘭亭序》也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的書法在張芝和王羲之的基礎上又有創新,稱為“破體”,又叫“一筆法”。在書法史上,常常是這樣評價他倆的,王羲之沉著含蓄,王獻之用的是“外拓法”、豪放飄逸,他們的書法為什麼不同?

     在嶺南大講壇·文化論壇”上,來自美國的華人學者阮大仁教授進行了一場關於《王羲之、王獻之筆法的推測》的講座,阮教授今年71歲,從18歲開始受于右任的指點,學習和鑽研書法至今,個人喜歡“二王”,喜歡鮮于樞、于右任,字兼數家之長,也有自己的新發現、新體現,在講座中他以其50多年的書法經驗為這個問題作一個文化解釋。

      

    “二王”書法最大不同在於筆法

     馬克思有句名言,“一個工業的制度是由它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法決定的。”如果把寫字也當做一個工業,那寫字是生產工具,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就是跟身體有關,即書論裡講的心和手;一類是跟身體無關,即筆墨紙硯。生產方法在古代講就是筆法,它包括拿筆的方法和運筆的方法,用傳統的說法就是案頭書與筆尖書。在明朝中葉以前,華人寫字多半是放到桌子上去看的,字多半很小,到了明朝中葉以後書法開始掛在牆上,直幅、中堂、對聯這些書作是大字。

      唐宋年間,書法的坐姿發生了改變。晉唐人常常席地而坐,倚靠很矮的幾,左手拿紙,右手拿筆,經常是三個手指拿筆,啟功先生也提到這一點。宋以後,人們開始坐高桌椅,大家已經改成用五個手指頭拿筆了,但也有例外,比如蘇東坡,他依然是三個手指頭拿筆的。所以,蘇東坡有句名言講“執筆無定法,但使松而寬”。一般而言,人坐在地上左手拿紙右手拿筆寫字的時候,動作會比較輕,同一個字裡筆劃的粗細差不多,它不太有提按的變化,因為紙不能受力。

      隨著坐姿的改變,指法也漸漸沒落。當人拿著筆用大拇指把筆轉動,由指尖轉向掌心叫內擫,由掌心轉向指尖叫外拓。

      王羲之和王獻之的筆法不同之處在於王羲之把筆從外往裡轉,于右任、啟功、溥心畬的筆法也是這樣。王獻之則是兩邊都轉,這裡可以稱之為“公轉”與“自轉”,即拿指轉筆、拿腕和臂來轉。後者轉動的半徑比前者大,如果只是作自轉,就是用內擫法,因為是單方向右轉總會轉到盡頭。因此,“內擫法”的人1700年來,不管是王羲之還是于右任,他們的字多半是不連的。

    書法作為藝術,它也是科學

    因為唐太宗尊王羲之為“書聖”,所以很多人仍自動地認為王羲之的地位超過王獻之。其實不然,如果從書法史的角度去看,從“二王”到唐太宗大概300年中間有段時間王獻之的地位超過了王羲之,那是在梁武帝時期。唐朝張懷瓘的《書斷》裡面就提到,《世說新語》有句話叫做“買王得羊,不失所望”,意思是說,你想去買王獻之的字得了羊欣的字還是好的。由此可以證明,那時候要買王獻之的字帖,而羊欣是王獻之的學生,不是王羲之的學生。

      實際上,從梁武帝到唐太宗“二王”的地位是並重的,著從宋朝時連筆和不連筆的比重是差不多的。到了唐太宗時期,由於獨尊王羲之並打壓王獻之,唐朝寫行書的人基本上是用王羲之的筆法。除了草書名家如張旭、懷素等人之外,大家都不用王獻之的筆法,後來的指法就壞了。因為當你三指拿筆左右轉不是問題,但五指拿筆的時候,第四個指的手會擋住它,轉不過去。所以于右任用四個指拿,保證它永遠是垂直的。換言之,書法作為藝術也是科學的,是有道理的。

      現在我們學字公認要學王羲之就要經過趙孟頫,其實是錯的。元朝趙孟頫建立了這700年來學書法的規則,他先用楷書起,而王獻之在往草書走。明朝末年清朝初年書法家傅山講“真行無過於蘭亭”,什麼叫真行呢?如果你畫一根線,一邊楷書一邊草書,中間是行書,靠楷書那邊華人叫做行楷或叫真行,那半靠草書的華人叫行草,真行就是用王羲之的內擫法寫的字,清朝就用王獻之外拓法寫的字。用王獻之的內擫法寫出來像楷書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寫的,所以改行楷。趙孟頫學蘭亭學得非常像,“然是楷中多行”,趙孟頫是以楷書為基礎的,去變化成楷書。“殊不知右軍是行中多楷也”,但是跟王羲之相反,王羲之是用草書去寫楷書。換言之,趙孟頫是從楷書往這邊寫,王羲之是從草書往這邊寫。

      現在有個有趣的問題,如果你寫字開始寫楷書,慢慢放慢慢放,可不可能變成草書?學理工科的人知道,它是一個過程問題。草書、楷書是個設計,但是從設計到成品有個過程。換言之,趙孟頫學王羲之一個字都不像,行系不對,筆不對,兩個人所處時代的坐姿不同、執筆、運筆也不同,行書的用途和篇幅的長短也不同,這個大概跟紙頭的造紙也有關係。

    曲線的多變是書法家靈活之處

    王羲之創造了行楷,王獻之創造了行草,父子二人相差40年,為什麼能各自創體?“二王”父子去今已經1700年之久,為何有人能再造出第三種行書體裁?這又與筆法有關係,王獻之是外拓和內擫同時寫,所以他的字連著。王羲之只用內擫,字是不連的,所以他們各創一體。唐末五代大家改變坐姿,用五個指頭拿筆了,王羲之的內擫法不能用,所以就失傳了。由於一般人是用內擫,米芾是用行草的筆法寫行楷,于右任是用行楷的筆法去寫草書,所以他們創體了。行書只有兩個方向,要麼往內,要麼往外,筆法只有兩種,趙孟頫是不動的,不左轉不右轉,也算創體,那就是楷書。

      我們所謂寫字其實很簡單,拿毛筆畫線條,要麼是直線要麼是曲線,這個曲線不管你轉不轉得下去,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是順時針轉,轉動毛筆時可以用手指,可以用腕、用臂,都可以,這三個動作可以分開做,也可以同時並行做。有人說王羲之在《蘭亭序》裡“之”字寫了20個,每個不一樣。其實,中國的“之”字可以有243種寫法。“之”是三筆,其實是四個線段,每一個線段都有三種寫法,所以“之”字有81種寫法。但華人寫字有三種不同的字型,即長、扁、方,所以有了243種寫法。所以,當你允許寫字用曲線的時候,變化就非常多了,這就是中國書法家的靈活之處,如同彈鋼琴的那些裝飾音,音樂沒有變,只是加了很多的修飾,書法也是一樣的。

      如果拿爬山作個比喻,“二王”父子已在高山之頂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爬到足夠的高度去與之並肩而坐。如果說某一個學習者比不上他,這是可能的,但是經過1700年,千千萬萬的人合起來如果還比不上他,就表示我們學習的方法錯了,走錯路了。任何一門學問,都是會進步的,學問是在前面的人的基礎上往上推的,我們書法怎麼會越來越差呢,可見這絕對是個學習方法的問題。過去重視楷書有其實用的價值,現在楷書和行書、草書都是欣賞的價值了,並不是說一定要寫好楷書才能學行書。

  • 8 # 無為齋常嵩

    “二王”書法為何分為兩派?——這本身就是要批判的問題。

    後人傳承哪一派為主?——前面一問是錯的,這一問,就無從談起。

    認識“二王書法”。

    “二王”書法包括:書聖王羲之“內擫”書法和“亞聖”王獻之“外拓”書法,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故後世稱之為“二王書法”。分為兩派,更是無稽之談。

    行書的三個流派:

    第一:“二王”體系:王羲之創造性吸收了魏晉之前書法之精粹,逐步完善、整理,形成了“一搨而下”的書法,筆勢讓左側右,遒勁俊美,後傳法於王獻之,逐步形成了千古書法之正脈,千古法則。後世書法家無不從“二王”書法中,汲取營養。毫不誇張地說,取法、得法一點點,都能開宗立派。

    第二:顏真卿體系:引篆籀筆法到行書中,藏頭護尾,汲取民間書法的營養,強調書法的寫意性,對後世形象巨大,蘇黃米、王鐸等大書家就是這一派的傳承者。

    第三:魏碑體行書:出現時間較晚,主要集中在清代,特產是晚清,代表人物:溥山、康有為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去除眼袋和黑眼圈,發現用完後眼睛緊繃,怎麼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