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九月初九是是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人們在慶祝重陽節時一般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另外,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2012年12月28日,全華人大常委會表決透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擴充套件資料: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流傳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內涵。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農曆九月初九是是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人們在慶祝重陽節時一般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另外,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2012年12月28日,全華人大常委會表決透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擴充套件資料: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流傳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內涵。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