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50499619849

    氣泡病就是養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過飽和而進入魚體栓塞在組織內的疾病。導致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過飽和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地下水含有過和氮氣,沒有經過充分曝氣,立即匯入池中,或者是池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過多,經日光照射,產生大量氧氣使得溶氧過高。這些氣體一旦進入魚只組織中,會因栓塞位置的不同而引起各種症狀與病變,如呼吸困難,突眼、貧血,甚至死亡。氣泡病易發生於夏季高水溫期,死亡率一般低於5%,但急性病例可造成魚苗100%的死亡率。

      1.一旦發現氣泡病,魚池應立即注水,加強曝氣,同時開啟池中水車,藉由水車之運轉增加大氣中與水中氣體交換速率(運轉之水車數量須控制,以免同時注入過多氣體入池中),將過飽和氣體迅速帶離池水。

      2.在預防上,避免將抽出之地下水直接注入魚池中,須經過曝氣處理最簡便的方式就是把地下水注入一空池中,經過1~2天曝氣後再注入魚池,可防止本病發生。若無空池,則可將入水中處之水管架高,讓地下水呈瀑布狀宣洩入池中,用這種方式增加地下水與大氣接觸面,藉以排出多餘氣體。

      3.若養殖池中植物生浮游生物過多,且正值夏季高水溫期,則有必要使用藥物去除部份植物性浮游生物,以防止溶氧量過高。在白天,最好停止部份水車運轉,避免送入過多氣體,增加氣體飽和度,但在夜間,不可停止水車運轉,因為水中綠色植物在夜間是行呼吸作用,與魚只同時競爭氧氣,此時若無水車輔助,恐怕水中溶氧過低,對魚只有危險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飯店要做到哪幾點才能吸引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