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平生值坎坷,意氣消磨。 休說蒼天不由人,我命由我不由天。 笑看風雲征戰事,任我輕狂。 瀟灑如風自飄逸,豪情蕩在胸。 恩怨若如刀,是非若難了, 哀嘆幾回腸,可堪惆悵。 男兒至死 心如鐵, 試看隻手 補天裂。 燃燒一身肝膽,多少慷慨激昂。 仙劍系列一向有自己的明確主題,經典如仙一是"宿命",淡雅如仙二是"寬恕",華麗如仙三是"輪迴",動人如三外是"問情",而深沉如仙四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命”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它的核心基本是人與天的關係。而西周起變有了“天命”的說法,當時說天子有天下,是由於“天”的命令、“天”的賦予,所以說:“王受天有大令。”而經春秋,中國逐漸過渡到封建社會,儒家學派也提出了符合其階級和學派利益的“宿命”、“天命”論。 孟子有云:“莫之為而為之者,天也;莫之致而致之者,命也。”(《孟子·萬章上》)這裡的“天”並非人格意義上的有意識的“神”,而恰恰是一無意識、意志的天,但其有一種力量,此力量是人所不能抗拒的。是為“天”、“命”。而之後董仲舒“罷黜百官,獨尊儒術”得到漢武帝的支援,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的主導思想,而“天命”論也逐漸深入人心(按:墨家曾提出反天命論,見於《非命》篇,而屈原也曾寫過《天問》) 仙四的背景,至少在漢代後(廢話),所以當時人們的觀點多數是“我命由天”。 而仙四在對於處理這個主題,基本上經過了“我命由我--我命由天--我命由我”的過程。 以菱紗為例,菱紗的家族世代盜墓,由於驚擾死者而被縮減陽壽(雖然當時菱紗不知箇中因果)於是菱紗踏上尋仙之途,希冀能尋得長生之法,以解韓家世代宿命。也因而遇到男豬雲天河。而由於溪洞的意外事件,菱紗與天河結伴而行,天河是為了尋父,而菱紗也因遷就陪天河尋父,但其心中也認為天河之父與劍仙有關,實際上也可能會完成心願,改變韓家的命運。之後為紫英所救、遇璇璣,懷朔,更是堅定了其尋仙求長生之道的信念,在那時,菱紗的心中對於自己掌握“命運”的信心還是很大的,而此時的旅途,雖偶有挫折,但基本上沒影響菱紗的這種信念。 直到遇上琴姬、目睹了琴姬的境遇後,菱紗內心中,第一次對“人命”(人掌握自己命運)有了些許疑惑,見於其言“琴姬姐姐……她是用自己全部的心和命在唱這首歌啊……太悲傷了……為什麼上天要讓兩個人有緣,卻又無份…… ”、“……是嗎?……生盡歡、死無憾……” 而到了鬼界遇到了韓北曠,菱紗才瞭解了種種因果,而此時她內心中長期以來的對"改變命運"的堅持與信念彷彿一瞬間被突然擊碎,"也就是說……我一直在找的長生之法,根本沒有用?不管我怎麼努力,也不能讓族人活得更長久一些…… "便是菱紗當時的心情,之後其心情久久無法平復,感嘆天不遂人,於是想在有生之年為天河取得神器.直至幻瞑之役後,菱紗瞭解到自己已為望舒之宿體,命不久矣,對於人對命運的影響看得更淡了。竟也說出“原來人可以做的努力是那樣微小,人不能勝天,這是很平常的啊…… ”的話。青巒峰頂,菱紗甚至已經有尋死之念,這種對命運的消極觀達到了極點。 但最終,菱紗終於和天河、紫英攜手去阻止玄宵的昇仙執念,因為她放不下二人,放不下相互的感情,於是她也鼓起勇氣去面對這一切,儘管前路杳杳,但菱紗最終還是正視這一切。這“面對”與“正視”實際上也是菱紗心境的轉變。何為“我命由我”,即是自己的路自己選擇。雖然未必一帆風順,雖然未必平坦無阻,但既是自己決定,則必然有其不為外物所易的價值。 菱紗是如此,琴姬如何不是如此。 已是作他人婦,卻不甘於忍受公婆的不滿意,丈夫的一時氣話,而獨自仗劍江湖,尋仙問道,終得劍術大成,卻不料當日一別,已成永訣,丈夫病逝於榻前,為人妻的卻沒能夠陪伴他度過最後時光,甚至連相公的最後一面亦不得見,這對於琴姬而言,不啻為人生至苦,因為一時意氣,換得的確是如斯結局,可以說琴姬的“命運”,十分悽慘。但琴姬卻沒有像一般“貞婦”般殉情,她思念亡夫,心懷歉疚,欲入千佛塔,祭奠相公,但她又尊重丈夫,誓不用武,遂於街頭撫琴,尋仁人義士,助其祭奠亡夫,直到遇姜氏,被逼永不入陳州,她並無絲毫怨言,只願放下武藝,盡心蒐集歷代的樂曲殘譜,替丈夫了卻生前心願。儘管她是在償還昔日所種之苦果,但其所作所為卻於不經意間完成了自身命運的涅磐,在琴姬心中,歉疚,痛悔,徹悟已然嚐遍,於是她選擇了自己的命運,而這條路,她也將繼續走下去。 但仙四中後期,總是有著對“天命”與“人命”的思考,無論是玄宵冰封廿載,空虛寂寞,還是楚碧痕強行昇仙,灰飛煙滅,抑或是夢璃身世既知,無奈離別...........種種種種,我們看到的總是“人不勝天”“我命由天”。 但這些側面的發展,恰恰是為了與主題作比,突出主題。 於是不得不說天河。 天河,淳樸善良,心思澄靜,也許是長居峰頂,遠離世俗,所以封建世俗觀念對天河的影響極為微小,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出封建社會中被壓抑的“人性”,甫一出山,他對於周邊事物總是處於懵懂的狀態卻又總是有自己一套處理方法,如其所說“堂堂男子漢,沒什麼可驚怕的……”這種對事物純淨的態度與看法,自始而終,從來沒有停止過,面對銜燭之龍,他能無所畏懼,獨自承擔;面對句芒,他寧願不要神器,也要為菱紗出氣;面對九天玄女,他能不懼天命,以己之力射落瓊華,解山下百姓之劫。雖然在經歷菱紗陽壽縮減、成望舒宿主,夢璃無奈分別,與玄宵兄弟鬩牆後,他對自己的堅持有了動搖,但他的內心深處的堅持未曾移易,而天河也永遠記住父親的教誨,所以他不懈地阻止玄宵的執念,希冀找回原來的大哥;所以他不懈地奪取望舒,盼望能解菱紗冰寒之疾;所以他不懈地求問玄女,願能拯救山下無辜蒼生。他的所作所為,正是“死生在手,變化由心,地不能埋,天不能煞”。 而天河在面對九天玄女時的吶喊“不對,你明明說過,萬物就是天道,那人也算天道的一部分吧?!為什麼不能自己定自己的命?! …………我命由我、不由天!”正是道出了仙四主題的最強音!雖然天真卻字字珠璣,他道出了無數仁人志士為改變“命”而努力的熾熱信念,道出了人不欲敗於天的曠古夙願。“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說違背天道、逆天而行,而是人作為有意識的個體,有意識,有權利去靠自身努力去決定自己的命運! 別罷遊戲,於生活中我們難道不該擁有這樣的信念嗎? 這是遊戲仙四一段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感評,希望對你有幫助,其次,LZ若果想再深入瞭解的話,建議玩仙四。仙劍系列,全是極品,在這就不多說了。 另外,希望可以加分,謝謝,笑~
英雄平生值坎坷,意氣消磨。 休說蒼天不由人,我命由我不由天。 笑看風雲征戰事,任我輕狂。 瀟灑如風自飄逸,豪情蕩在胸。 恩怨若如刀,是非若難了, 哀嘆幾回腸,可堪惆悵。 男兒至死 心如鐵, 試看隻手 補天裂。 燃燒一身肝膽,多少慷慨激昂。 仙劍系列一向有自己的明確主題,經典如仙一是"宿命",淡雅如仙二是"寬恕",華麗如仙三是"輪迴",動人如三外是"問情",而深沉如仙四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命”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它的核心基本是人與天的關係。而西周起變有了“天命”的說法,當時說天子有天下,是由於“天”的命令、“天”的賦予,所以說:“王受天有大令。”而經春秋,中國逐漸過渡到封建社會,儒家學派也提出了符合其階級和學派利益的“宿命”、“天命”論。 孟子有云:“莫之為而為之者,天也;莫之致而致之者,命也。”(《孟子·萬章上》)這裡的“天”並非人格意義上的有意識的“神”,而恰恰是一無意識、意志的天,但其有一種力量,此力量是人所不能抗拒的。是為“天”、“命”。而之後董仲舒“罷黜百官,獨尊儒術”得到漢武帝的支援,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的主導思想,而“天命”論也逐漸深入人心(按:墨家曾提出反天命論,見於《非命》篇,而屈原也曾寫過《天問》) 仙四的背景,至少在漢代後(廢話),所以當時人們的觀點多數是“我命由天”。 而仙四在對於處理這個主題,基本上經過了“我命由我--我命由天--我命由我”的過程。 以菱紗為例,菱紗的家族世代盜墓,由於驚擾死者而被縮減陽壽(雖然當時菱紗不知箇中因果)於是菱紗踏上尋仙之途,希冀能尋得長生之法,以解韓家世代宿命。也因而遇到男豬雲天河。而由於溪洞的意外事件,菱紗與天河結伴而行,天河是為了尋父,而菱紗也因遷就陪天河尋父,但其心中也認為天河之父與劍仙有關,實際上也可能會完成心願,改變韓家的命運。之後為紫英所救、遇璇璣,懷朔,更是堅定了其尋仙求長生之道的信念,在那時,菱紗的心中對於自己掌握“命運”的信心還是很大的,而此時的旅途,雖偶有挫折,但基本上沒影響菱紗的這種信念。 直到遇上琴姬、目睹了琴姬的境遇後,菱紗內心中,第一次對“人命”(人掌握自己命運)有了些許疑惑,見於其言“琴姬姐姐……她是用自己全部的心和命在唱這首歌啊……太悲傷了……為什麼上天要讓兩個人有緣,卻又無份…… ”、“……是嗎?……生盡歡、死無憾……” 而到了鬼界遇到了韓北曠,菱紗才瞭解了種種因果,而此時她內心中長期以來的對"改變命運"的堅持與信念彷彿一瞬間被突然擊碎,"也就是說……我一直在找的長生之法,根本沒有用?不管我怎麼努力,也不能讓族人活得更長久一些…… "便是菱紗當時的心情,之後其心情久久無法平復,感嘆天不遂人,於是想在有生之年為天河取得神器.直至幻瞑之役後,菱紗瞭解到自己已為望舒之宿體,命不久矣,對於人對命運的影響看得更淡了。竟也說出“原來人可以做的努力是那樣微小,人不能勝天,這是很平常的啊…… ”的話。青巒峰頂,菱紗甚至已經有尋死之念,這種對命運的消極觀達到了極點。 但最終,菱紗終於和天河、紫英攜手去阻止玄宵的昇仙執念,因為她放不下二人,放不下相互的感情,於是她也鼓起勇氣去面對這一切,儘管前路杳杳,但菱紗最終還是正視這一切。這“面對”與“正視”實際上也是菱紗心境的轉變。何為“我命由我”,即是自己的路自己選擇。雖然未必一帆風順,雖然未必平坦無阻,但既是自己決定,則必然有其不為外物所易的價值。 菱紗是如此,琴姬如何不是如此。 已是作他人婦,卻不甘於忍受公婆的不滿意,丈夫的一時氣話,而獨自仗劍江湖,尋仙問道,終得劍術大成,卻不料當日一別,已成永訣,丈夫病逝於榻前,為人妻的卻沒能夠陪伴他度過最後時光,甚至連相公的最後一面亦不得見,這對於琴姬而言,不啻為人生至苦,因為一時意氣,換得的確是如斯結局,可以說琴姬的“命運”,十分悽慘。但琴姬卻沒有像一般“貞婦”般殉情,她思念亡夫,心懷歉疚,欲入千佛塔,祭奠相公,但她又尊重丈夫,誓不用武,遂於街頭撫琴,尋仁人義士,助其祭奠亡夫,直到遇姜氏,被逼永不入陳州,她並無絲毫怨言,只願放下武藝,盡心蒐集歷代的樂曲殘譜,替丈夫了卻生前心願。儘管她是在償還昔日所種之苦果,但其所作所為卻於不經意間完成了自身命運的涅磐,在琴姬心中,歉疚,痛悔,徹悟已然嚐遍,於是她選擇了自己的命運,而這條路,她也將繼續走下去。 但仙四中後期,總是有著對“天命”與“人命”的思考,無論是玄宵冰封廿載,空虛寂寞,還是楚碧痕強行昇仙,灰飛煙滅,抑或是夢璃身世既知,無奈離別...........種種種種,我們看到的總是“人不勝天”“我命由天”。 但這些側面的發展,恰恰是為了與主題作比,突出主題。 於是不得不說天河。 天河,淳樸善良,心思澄靜,也許是長居峰頂,遠離世俗,所以封建世俗觀念對天河的影響極為微小,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出封建社會中被壓抑的“人性”,甫一出山,他對於周邊事物總是處於懵懂的狀態卻又總是有自己一套處理方法,如其所說“堂堂男子漢,沒什麼可驚怕的……”這種對事物純淨的態度與看法,自始而終,從來沒有停止過,面對銜燭之龍,他能無所畏懼,獨自承擔;面對句芒,他寧願不要神器,也要為菱紗出氣;面對九天玄女,他能不懼天命,以己之力射落瓊華,解山下百姓之劫。雖然在經歷菱紗陽壽縮減、成望舒宿主,夢璃無奈分別,與玄宵兄弟鬩牆後,他對自己的堅持有了動搖,但他的內心深處的堅持未曾移易,而天河也永遠記住父親的教誨,所以他不懈地阻止玄宵的執念,希冀找回原來的大哥;所以他不懈地奪取望舒,盼望能解菱紗冰寒之疾;所以他不懈地求問玄女,願能拯救山下無辜蒼生。他的所作所為,正是“死生在手,變化由心,地不能埋,天不能煞”。 而天河在面對九天玄女時的吶喊“不對,你明明說過,萬物就是天道,那人也算天道的一部分吧?!為什麼不能自己定自己的命?! …………我命由我、不由天!”正是道出了仙四主題的最強音!雖然天真卻字字珠璣,他道出了無數仁人志士為改變“命”而努力的熾熱信念,道出了人不欲敗於天的曠古夙願。“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說違背天道、逆天而行,而是人作為有意識的個體,有意識,有權利去靠自身努力去決定自己的命運! 別罷遊戲,於生活中我們難道不該擁有這樣的信念嗎? 這是遊戲仙四一段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感評,希望對你有幫助,其次,LZ若果想再深入瞭解的話,建議玩仙四。仙劍系列,全是極品,在這就不多說了。 另外,希望可以加分,謝謝,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