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63201958491

    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每當打噴嚏、咳嗽、大笑或腹部用力時,尿液就會不由自主地從尿道溢位,褲子經常是溼的,讓這些老年人非常痛苦。

    這種情況就是常說的老年性尿失禁。有關調查表明,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尿失禁的發生率高達10%。尿失禁雖不能致命,卻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比如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許多患者為此不敢參加社會活動,甚至不敢走親戚,不敢串門,給許多老年人帶來了身體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壓力,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中醫認為,老年人之所以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腎氣隨著年齡的增長日益虛弱,引起中氣下陷所致。雖然病在膀胱,卻涉及脾、肺、腎及肝。因此,在治療時應以補益腎氣、提升中氣為主,同時調理各個臟腑的功能。

    中醫常用艾灸足三里、腎腧、三陰交、關元、中極等穴位來治療老年尿失禁。這是因為,在人體經絡系統中,關元為人身元氣之根,補之可固攝下元;三陰交是足太陰、厥陰、少陰的交會穴,交通肝、脾、腎三髒,補之能統補脾、肝、腎;關元與三陰交兩穴配合,旨在調攝膀胱氣機;任脈為陰脈之海,中極為任脈與腎經交會穴,與關元合用可補腎培元、益精氣、壯元陽;足三里為機體強壯要穴,具有益氣養血、健脾補虛、扶正培元之功。把這幾個穴位綜合起來運用,就可以補腎氣、調水道,從而使疾病自愈。

    具體操作方法:點燃艾條,在以上諸穴位輪換燻,每個穴位處感到灼熱難忍時換穴再灸,一般一次需要半小時。一日一次,連續灸一週,如果症狀消失,可繼續灸幾日以穩定治療效果。

    此外,為配合穴位療法,老年人還可以每天堅持進行功能訓練,以使穴位療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間斷排尿練習。即在每次排尿過程中,病人控制暫停排尿3~5秒鐘後再繼續將尿液排出。

    (2)提肛練習。病人取立、坐或側臥位,與呼吸運動相配合。深吸氣時,慢慢收縮尿道口和肛門,此時病人感到尿道口和肛門緊閉,並有使肛門向上提的感覺,接著屏氣5秒鐘,然後呼氣時慢慢放鬆尿道口和肛門。這樣每次連續收縮、放鬆練習10下,每天練習3次。

    上述兩種練習方法都是對盆底肌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練習,從而增強了膀胱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力,不至於腹部壓力一升高就出現尿失禁。患者在進行上述練習時一定要持之以恆,一般要練習3~6個月才能見效。

    在治療期間,還要加強對尿失禁患者的護理,經常清洗會陰部,勤換尿布。晚間少飲湯水和稀飯,以免增加尿量,影響睡眠。

    當然,尿失禁重在預防,老年人要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情,學會調節情緒;注意衛生,防止尿道感染;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可降低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率;加強體育鍛煉,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疾病;注意飲食清淡,多食含纖維豐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壓增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叫切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