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涵雅貴在

    脾腎陽虛,通常表現為陽虛寒盛,氣機凝滯,而見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痠軟,腹中冷痛。水谷失運而見腹部脹,久瀉久痢,甚或五更洩瀉,下利清谷。水溼氾濫,而見小便不利,面浮肢腫,甚則腹脹如鼓;或見小便頻數,餘瀝不盡,或夜尿頻仍。舌質淡胖而有齒痕,苔白滑,脈沉遲細弱等表現。因為脾腎陽虛屬於相對比較嚴重的一種陽虛的狀態,所以最好慎重對待,最好找有經驗的中醫面診,辯證用藥為好。中成藥的話,比較常用的方案就是溫陽補腎,健脾利溼。可以考慮右歸丸或腎氣丸,配合參苓白朮丸,香砂六君丸這類藥口服治療。

  • 2 # 天一堂房宅診所

    對於陽氣不足吃什麼藥比較好問題,在這裡我要說的是,根據中醫的理論,陽氣是人賴以生存的根本,人得陽則生,失陽則死。人剛生下來是純陽之體,理論上講人的陽氣在人到了成年之後就開始進入一個不斷消耗的過程,直到陽氣消耗貽盡而死亡。提升陽氣的方法很多例如:透過中醫調理,服用一些能夠補氣益血、昇陽的中草藥方劑。但是我要推薦的是另一種方法。對於人體的陽氣我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據說在古代具體哪個朝代我記不清了,有以為老將軍,他的身體非常的強壯。他到了90多歲的時候,每天晚上還能夜御十女。而平常人到了50歲-60歲身體就已經衰老的不能行房了。人們都很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等到老將軍死後,人們在他的屍體上發現,在他的臍下氣海和關元穴的位置有一大塊焦黑的灸痕,是長期艾灸的結果。並且在他的家裡還發現了艾灸用的工具

    和用品。所以人們判斷老將軍是用艾灸的方法來不斷地補充自己的陽氣,才能使自己強壯。

    對於艾灸用的艾絨和艾草我要說的是,艾絨和艾草是世上僅有的純陽之物,我們的古人在很早就開始利用他的這一特性了。大家知道古時候行軍打仗的時候,軍隊是不可能揹著水到處打仗的,那軍隊在安營紮寨的時候怎麼解決水的問題的呢?據有關資料記載古代軍隊行軍打仗時會帶很多的艾草,這些艾草在軍士受傷時,可以用來處理傷口,可以驅除蚊蠅和瘟疫,在安營紮寨是可以用它來尋找水源。軍士們會把艾草放到平整的地方點燃,過一段時間,哪裡有煙冒出,就在哪裡往下挖,就能挖出水來。

    綜上所述,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提高和補充人體陽氣的辦法就是用艾灸的辦法,在人體氣海和關元穴的位置做艾灸。並且要堅持做,因為我們的人體每天都要消耗陽氣來維持我們的生命的存在。我們如果能堅持做艾灸就能不斷地補充我們人體每天對陽氣的消耗。起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功效和作用。以上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觀點和建議,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3 # 使用者110013485433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大多數人陽氣都是不足的(最後附強陽祛溼妙方)。人的身體好比銀行,陽氣就是我們使用的貨幣。今天透支一點,明天透支一點,日積月累,銀行就不幹了。當健康不斷被透支時,身體就會告訴你哪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體在提醒你:陽氣不足了,貨幣透支了。補足陽氣也像理財那樣,需要開源節流。

    我周圍不少朋友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三天兩頭往醫院跑,常年被這些慢性病困擾,他們的脈象,都沉細無力,有時還伴有胸悶、心慌、氣短、手腳冰涼等 症狀,在我看來,這就是典型的陽虛症狀。

    1.80%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萬病皆損於一元陽氣

    《黃帝內經·素問》裡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指人體有抵禦外邪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陽氣。在中醫裡又叫" 衛陽"、"衛氣"。衛就是衛兵、保衛的意思。

    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佈在肌膚表層,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陽氣旺盛,就可以 百病不侵。

    古人把陽氣比作天空與太陽的關係,如果天空沒有太陽,那麼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萬物也不能生長。所以天地的執行,必須要有太陽。而人身的陽氣,要調和才能 鞏固它的防護功能,不然就會招致病邪的侵入。

    2.陽氣若足千年壽,灸法昇陽第一方

    宋代的著名醫學家竇材把自己喻為扁鵲再生,寫了一部醫書《扁鵲心書》,書中重點倡導的就是扶陽。他認為自古扶陽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毖傷",說的就是要保命長壽,扶陽是不二法門。

    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關元穴,用艾條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幾日不吃飯也不覺得餓,臍下總是像有一團火那樣溫暖。土成磚,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神農本草經》記載:艾草有溫陽、暖宮、除溼、通筋活血的功效。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與任脈的交會穴,故統治足三陰、小腸、任脈諸經病。具有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壯一身之元氣的作用,古今都作為保健的要穴。

    3.古今長壽者必灸之穴——關元、足三里的長壽灸法

    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

    灸關元就是利用艾條燃燒發出的溫陽之氣,透過關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復體力補充能量最快的方法。 "灸"從字面上來看,上面是久下面是火,有長時間用火烤的意思。

    灸既能提神回陽,又能祛邪除溼,還可以去除家裡的異味和人體的異味。在道家養生裡是一種特殊的養命方法,也是升騰陽氣最快的方法。

    關元穴在哪兒呢?在下腹部,身體的正中線上,臍下3寸。採用仰臥的姿勢,將手四指併攏,置於臍下橫量,在手小指的下緣處即是該穴。

    那麼,穴位到底怎麼灸呢?我首推溫和灸法。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後,對準關元穴燻灸。艾條距離面板2~3釐米,使區域性有溫熱感不灼痛為宜,每次灸15~30分鐘,灸致區域性面板產生紅暈為度。

    4.三陽開泰"開啟人生大運——升發陽氣的無上心法

    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創編的《五禽戲》裡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動搖則谷氣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動一動,搖一搖,那麼就氣血流通,百病不生了。

    學 五禽戲的人都知道這句話,卻不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動搖正是對動則昇陽最好的詮釋。現代社會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人們大多動搖的是精神,不動的是身 體。

    上班時坐在辦公室裡,出門就坐車,回家又坐在沙發上看半宿電視,一天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坐著的,不動則陽氣不得升發,氣血都瘀滯了,長此以往身體怎能不 病呢?動搖精神損耗的是我們的陽氣,動搖身體則能升發陽氣,所以要想身體健康,就一定得先讓身體動起來。

    中醫有一句話:"Sunny普照,陰霾自散。"如果你體內陽氣嚴重的不足,陰氣過盛,可以選擇一些柔和舒緩的傳統功法,如養生樁、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有一個標準,就是以心臟不劇烈跳動,身體微微出汗發熱為宜,運動過度反而會傷害身體。

    5.瞬間強腎法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

    "其實古書裡面都講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要活就得動啊,關鍵是如何去動。這個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動腎氣,短時間內使人體陽氣升發起來。腎乃先天之 本,主人體水液,喜暖怕寒。

    這個方法還適合中老年人,人老腿先衰,腰腿痛相連,其實是腎氣衰了,按摩腎腧有直接補腎的 功效。中老年人平時動一動,腎氣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彎了。"

    雙手握拳,拳心虛空,貼在腎腧位置,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進行反覆摩擦,雙拳不動,雙腳隨著身體抖動輕微踮起,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 止。

    就是瞬間強腎法,方法很簡單,就是兩腳分開與肩齊寬,雙膝微曲,雙手虛握拳,貼在腎腧位置隨著身體的抖動而上下抖動。

    這個方法對誰最管用?恰恰是過度疲勞、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

    強腎還可以經常按揉腰眼穴,它位於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開3~4寸的凹陷處。中醫認為,經常按摩腰眼部位,可以溫煦腎陽、暢達氣血,增強腎的納氣作用,進而達到益壽強身的功效。具體做法如下:

    1.雙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然後再回頭重搓,每次做50~100遍,每日早晚各一次。

    2.雙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按摩,每次5分鐘左右。

    3.雙手握拳,輕叩腰眼處,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鐘

    6.誰冒犯了我們的身體:陽虛的年代溼邪在作祟

    早在1800多年前,東漢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在他的著作《傷寒論》中說:"身大熱,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

    就是說發燒的人雖然體溫很高,身上反而感覺寒 冷想多穿衣服,表明體內寒氣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時再用抗生素等寒涼藥物輸液消炎退燒,會把外在的一些寒溼之氣直接帶進體內。

    張仲景是《傷寒論》的作者,在他那個時代人們忍飢受凍,疾病以寒邪為主,用熱藥就可以直接對治。

    如今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單純的傷寒已經很少見了,反而是 外寒跟內熱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溼邪。真正的寒症並不多見,主要是以溼邪為主。溼為陰邪,遏傷陽氣,阻礙氣機。換句話說,陽虛的時代是溼邪在作祟。

    門診時,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現在冬天很少見到真正著涼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可能有朋友會產生疑惑:"武大夫,您說反了吧?冬天氣溫低,受寒溼侵犯容易理解,可夏天那麼熱怎麼還有寒溼啊?"

    現代人是生活在一個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的環境中,對四季的感覺越來越不分明。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瘀積體內;冬天燒暖氣,穿件單衣 還冒汗,陽氣外越,藏不住精氣。

    人體在這種環境的狀態下最容易生病,面板開合的功能下降,抵禦病邪的能力越來越差了,極容易導致體內溼邪堆積,造成陽氣虛 衰。溼邪對人體的傷害,比寒邪還要大。

    酷暑時節,人們貪圖冷氣,愛喝冷飲,愛吃冷盤。一杯冰鎮啤酒下肚,從裡到外、從頭到腳都透著涼快勁兒。殊不知,為貪圖這一時之快,同時也將溼邪深深地埋在了體內,成為困擾我們健康的一個大大的隱患。

    大多數人在夏天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蓋著被子吹空調,這種做法能讓寒冷的溼邪之氣直接侵入到人體,所以現代人真正受寒往往是在夏天。冬天天冷,人們都很 注意保暖,反而沒有那麼多受寒的人。

    三伏天開空調本無可厚非,但切記一定不要讓空調對著人吹,更不要睡覺時開一晚上的空調,特別是蓋著被子吹空調。吹完空 調後感覺不舒服,可服用健脾化溼的藥物。如藿香正氣水、保和丸等,會緩解身體不適。

    7."晨起三部曲":自我診斷體內是否有溼的簡易方法

    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溼了。

    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溼了。

    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溼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 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點,還有兩個判別方法:

    第一,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惡不噁心。很多人總是告訴我,說自己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點。

    第二,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

    這些也是溼的典型特徵,順便說一個祛溼的妙法,就是點揉承山穴

    8.薏米紅豆湯——徹底疏通溼邪的神秘小偏方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

    腎虛的人,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一些黑豆。因為黑色入腎,豆的形狀也跟腎十分相似,以形補形,是補腎的佳品。

    現在人們常說的腳氣病,是典型的溼熱下注。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點碎黃豆,用熬出來的湯泡腳,這是治腳氣的一個小秘方。

    如果咳嗽,還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釐米見方的小塊兒,加入薏米紅豆湯中同煮,可以潤肺、化痰、止咳。

    學會薏米紅豆湯的加減變化,使用得當可以對生活中大部分常見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如果想在湯里加點調味品,最好放紅糖,紅糖是性溫的。需要注意的是,婦女產後保養時,喝紅豆薏米湯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點大棗,大棗對溫中、健 脾、養血是非常適宜的。

    如果著涼感冒了,或是體內有寒,胃中寒痛,食慾不佳,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幾片生薑。生薑性溫,能溫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薑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變得辛辣了。

    有的人體質偏寒,裡面可以加一點溫補的食物,像桂圓、大棗都可以;有的人失眠,體內也有明顯溼膩的感覺,那就加一些蓮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經,可以把 薏米去掉,熬點紅豆湯,再加上一些薑片、大棗、紅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緩解疼痛。關節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陰養血除痺。

    平日思慮傷神、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往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心悸、貪睡,感覺頭重如裹,心中空虛。這是體內有溼加上心氣不足的表現, 可以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一些桂圓同煮。

    桂圓甘溫,能開胃健脾、安神補血,能振奮心陽、溫補心氣,使人精神飽滿、中氣十足。

    年輕人容易出現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溼熱內擾所致,用薏米紅豆湯洗臉有奇效,或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上百合與蓮子同煮飲用。

    薏米紅豆湯的喝法

    薏米紅豆湯每天應該喝多少呢?我建議大家從5月初開始喝,一直可以喝到10月份。熬了以後可以隨意喝。

    每年到天熱的時候,我就把自己家裡不常用的一個暖壺洗淨,抓上一把薏米、一把紅豆放到暖壺裡,再燒一壺開水,水開了以後直接灌到暖壺裡,最後把蓋蓋上。

    如 果你想早晨起來喝,頭天晚上灌進去,第二天早上壺裡的豆子全都泡碎了;如果想晚上下班回來喝,那早晨臨出家門的時候用同樣的方法泡上一壺,下班以後到家喝 正合適。

    臨床上有很多體內溼氣很重的病人,在喝了薏米紅豆湯一兩週後,便感覺到腿腳發輕了,走路不那麼沉了,溼疹也慢慢地消退了。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很多小病其實都可以自己進廚房裡找藥,食物就是最好的藥。

    這裡是一個基本的思路,大家可以多瞭解各種食物的性、味,舉一反三,自己進行加減,組成更多適合自己體質的飲食來。這樣,食物才能真正成為養生的佳品。

  • 4 # 涵雅貴在

    脾腎陽虛,通常表現為陽虛寒盛,氣機凝滯,而見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痠軟,腹中冷痛。水谷失運而見腹部脹,久瀉久痢,甚或五更洩瀉,下利清谷。水溼氾濫,而見小便不利,面浮肢腫,甚則腹脹如鼓;或見小便頻數,餘瀝不盡,或夜尿頻仍。舌質淡胖而有齒痕,苔白滑,脈沉遲細弱等表現。因為脾腎陽虛屬於相對比較嚴重的一種陽虛的狀態,所以最好慎重對待,最好找有經驗的中醫面診,辯證用藥為好。中成藥的話,比較常用的方案就是溫陽補腎,健脾利溼。可以考慮右歸丸或腎氣丸,配合參苓白朮丸,香砂六君丸這類藥口服治療。

  • 5 # 天一堂房宅診所

    對於陽氣不足吃什麼藥比較好問題,在這裡我要說的是,根據中醫的理論,陽氣是人賴以生存的根本,人得陽則生,失陽則死。人剛生下來是純陽之體,理論上講人的陽氣在人到了成年之後就開始進入一個不斷消耗的過程,直到陽氣消耗貽盡而死亡。提升陽氣的方法很多例如:透過中醫調理,服用一些能夠補氣益血、昇陽的中草藥方劑。但是我要推薦的是另一種方法。對於人體的陽氣我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據說在古代具體哪個朝代我記不清了,有以為老將軍,他的身體非常的強壯。他到了90多歲的時候,每天晚上還能夜御十女。而平常人到了50歲-60歲身體就已經衰老的不能行房了。人們都很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等到老將軍死後,人們在他的屍體上發現,在他的臍下氣海和關元穴的位置有一大塊焦黑的灸痕,是長期艾灸的結果。並且在他的家裡還發現了艾灸用的工具

    和用品。所以人們判斷老將軍是用艾灸的方法來不斷地補充自己的陽氣,才能使自己強壯。

    對於艾灸用的艾絨和艾草我要說的是,艾絨和艾草是世上僅有的純陽之物,我們的古人在很早就開始利用他的這一特性了。大家知道古時候行軍打仗的時候,軍隊是不可能揹著水到處打仗的,那軍隊在安營紮寨的時候怎麼解決水的問題的呢?據有關資料記載古代軍隊行軍打仗時會帶很多的艾草,這些艾草在軍士受傷時,可以用來處理傷口,可以驅除蚊蠅和瘟疫,在安營紮寨是可以用它來尋找水源。軍士們會把艾草放到平整的地方點燃,過一段時間,哪裡有煙冒出,就在哪裡往下挖,就能挖出水來。

    綜上所述,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提高和補充人體陽氣的辦法就是用艾灸的辦法,在人體氣海和關元穴的位置做艾灸。並且要堅持做,因為我們的人體每天都要消耗陽氣來維持我們的生命的存在。我們如果能堅持做艾灸就能不斷地補充我們人體每天對陽氣的消耗。起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功效和作用。以上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觀點和建議,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6 # 使用者110013485433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大多數人陽氣都是不足的(最後附強陽祛溼妙方)。人的身體好比銀行,陽氣就是我們使用的貨幣。今天透支一點,明天透支一點,日積月累,銀行就不幹了。當健康不斷被透支時,身體就會告訴你哪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體在提醒你:陽氣不足了,貨幣透支了。補足陽氣也像理財那樣,需要開源節流。

    我周圍不少朋友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三天兩頭往醫院跑,常年被這些慢性病困擾,他們的脈象,都沉細無力,有時還伴有胸悶、心慌、氣短、手腳冰涼等 症狀,在我看來,這就是典型的陽虛症狀。

    1.80%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萬病皆損於一元陽氣

    《黃帝內經·素問》裡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指人體有抵禦外邪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陽氣。在中醫裡又叫" 衛陽"、"衛氣"。衛就是衛兵、保衛的意思。

    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佈在肌膚表層,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陽氣旺盛,就可以 百病不侵。

    古人把陽氣比作天空與太陽的關係,如果天空沒有太陽,那麼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萬物也不能生長。所以天地的執行,必須要有太陽。而人身的陽氣,要調和才能 鞏固它的防護功能,不然就會招致病邪的侵入。

    2.陽氣若足千年壽,灸法昇陽第一方

    宋代的著名醫學家竇材把自己喻為扁鵲再生,寫了一部醫書《扁鵲心書》,書中重點倡導的就是扶陽。他認為自古扶陽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毖傷",說的就是要保命長壽,扶陽是不二法門。

    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關元穴,用艾條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幾日不吃飯也不覺得餓,臍下總是像有一團火那樣溫暖。土成磚,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神農本草經》記載:艾草有溫陽、暖宮、除溼、通筋活血的功效。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與任脈的交會穴,故統治足三陰、小腸、任脈諸經病。具有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壯一身之元氣的作用,古今都作為保健的要穴。

    3.古今長壽者必灸之穴——關元、足三里的長壽灸法

    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

    灸關元就是利用艾條燃燒發出的溫陽之氣,透過關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復體力補充能量最快的方法。 "灸"從字面上來看,上面是久下面是火,有長時間用火烤的意思。

    灸既能提神回陽,又能祛邪除溼,還可以去除家裡的異味和人體的異味。在道家養生裡是一種特殊的養命方法,也是升騰陽氣最快的方法。

    關元穴在哪兒呢?在下腹部,身體的正中線上,臍下3寸。採用仰臥的姿勢,將手四指併攏,置於臍下橫量,在手小指的下緣處即是該穴。

    那麼,穴位到底怎麼灸呢?我首推溫和灸法。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後,對準關元穴燻灸。艾條距離面板2~3釐米,使區域性有溫熱感不灼痛為宜,每次灸15~30分鐘,灸致區域性面板產生紅暈為度。

    4.三陽開泰"開啟人生大運——升發陽氣的無上心法

    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創編的《五禽戲》裡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動搖則谷氣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動一動,搖一搖,那麼就氣血流通,百病不生了。

    學 五禽戲的人都知道這句話,卻不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動搖正是對動則昇陽最好的詮釋。現代社會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人們大多動搖的是精神,不動的是身 體。

    上班時坐在辦公室裡,出門就坐車,回家又坐在沙發上看半宿電視,一天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坐著的,不動則陽氣不得升發,氣血都瘀滯了,長此以往身體怎能不 病呢?動搖精神損耗的是我們的陽氣,動搖身體則能升發陽氣,所以要想身體健康,就一定得先讓身體動起來。

    中醫有一句話:"Sunny普照,陰霾自散。"如果你體內陽氣嚴重的不足,陰氣過盛,可以選擇一些柔和舒緩的傳統功法,如養生樁、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有一個標準,就是以心臟不劇烈跳動,身體微微出汗發熱為宜,運動過度反而會傷害身體。

    5.瞬間強腎法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

    "其實古書裡面都講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要活就得動啊,關鍵是如何去動。這個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動腎氣,短時間內使人體陽氣升發起來。腎乃先天之 本,主人體水液,喜暖怕寒。

    這個方法還適合中老年人,人老腿先衰,腰腿痛相連,其實是腎氣衰了,按摩腎腧有直接補腎的 功效。中老年人平時動一動,腎氣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彎了。"

    雙手握拳,拳心虛空,貼在腎腧位置,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進行反覆摩擦,雙拳不動,雙腳隨著身體抖動輕微踮起,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 止。

    就是瞬間強腎法,方法很簡單,就是兩腳分開與肩齊寬,雙膝微曲,雙手虛握拳,貼在腎腧位置隨著身體的抖動而上下抖動。

    這個方法對誰最管用?恰恰是過度疲勞、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

    強腎還可以經常按揉腰眼穴,它位於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開3~4寸的凹陷處。中醫認為,經常按摩腰眼部位,可以溫煦腎陽、暢達氣血,增強腎的納氣作用,進而達到益壽強身的功效。具體做法如下:

    1.雙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然後再回頭重搓,每次做50~100遍,每日早晚各一次。

    2.雙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按摩,每次5分鐘左右。

    3.雙手握拳,輕叩腰眼處,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鐘

    6.誰冒犯了我們的身體:陽虛的年代溼邪在作祟

    早在1800多年前,東漢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在他的著作《傷寒論》中說:"身大熱,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

    就是說發燒的人雖然體溫很高,身上反而感覺寒 冷想多穿衣服,表明體內寒氣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時再用抗生素等寒涼藥物輸液消炎退燒,會把外在的一些寒溼之氣直接帶進體內。

    張仲景是《傷寒論》的作者,在他那個時代人們忍飢受凍,疾病以寒邪為主,用熱藥就可以直接對治。

    如今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單純的傷寒已經很少見了,反而是 外寒跟內熱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溼邪。真正的寒症並不多見,主要是以溼邪為主。溼為陰邪,遏傷陽氣,阻礙氣機。換句話說,陽虛的時代是溼邪在作祟。

    門診時,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現在冬天很少見到真正著涼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可能有朋友會產生疑惑:"武大夫,您說反了吧?冬天氣溫低,受寒溼侵犯容易理解,可夏天那麼熱怎麼還有寒溼啊?"

    現代人是生活在一個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的環境中,對四季的感覺越來越不分明。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瘀積體內;冬天燒暖氣,穿件單衣 還冒汗,陽氣外越,藏不住精氣。

    人體在這種環境的狀態下最容易生病,面板開合的功能下降,抵禦病邪的能力越來越差了,極容易導致體內溼邪堆積,造成陽氣虛 衰。溼邪對人體的傷害,比寒邪還要大。

    酷暑時節,人們貪圖冷氣,愛喝冷飲,愛吃冷盤。一杯冰鎮啤酒下肚,從裡到外、從頭到腳都透著涼快勁兒。殊不知,為貪圖這一時之快,同時也將溼邪深深地埋在了體內,成為困擾我們健康的一個大大的隱患。

    大多數人在夏天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蓋著被子吹空調,這種做法能讓寒冷的溼邪之氣直接侵入到人體,所以現代人真正受寒往往是在夏天。冬天天冷,人們都很 注意保暖,反而沒有那麼多受寒的人。

    三伏天開空調本無可厚非,但切記一定不要讓空調對著人吹,更不要睡覺時開一晚上的空調,特別是蓋著被子吹空調。吹完空 調後感覺不舒服,可服用健脾化溼的藥物。如藿香正氣水、保和丸等,會緩解身體不適。

    7."晨起三部曲":自我診斷體內是否有溼的簡易方法

    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溼了。

    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溼了。

    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溼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 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點,還有兩個判別方法:

    第一,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惡不噁心。很多人總是告訴我,說自己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點。

    第二,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

    這些也是溼的典型特徵,順便說一個祛溼的妙法,就是點揉承山穴

    8.薏米紅豆湯——徹底疏通溼邪的神秘小偏方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

    腎虛的人,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一些黑豆。因為黑色入腎,豆的形狀也跟腎十分相似,以形補形,是補腎的佳品。

    現在人們常說的腳氣病,是典型的溼熱下注。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點碎黃豆,用熬出來的湯泡腳,這是治腳氣的一個小秘方。

    如果咳嗽,還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釐米見方的小塊兒,加入薏米紅豆湯中同煮,可以潤肺、化痰、止咳。

    學會薏米紅豆湯的加減變化,使用得當可以對生活中大部分常見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如果想在湯里加點調味品,最好放紅糖,紅糖是性溫的。需要注意的是,婦女產後保養時,喝紅豆薏米湯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點大棗,大棗對溫中、健 脾、養血是非常適宜的。

    如果著涼感冒了,或是體內有寒,胃中寒痛,食慾不佳,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幾片生薑。生薑性溫,能溫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薑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變得辛辣了。

    有的人體質偏寒,裡面可以加一點溫補的食物,像桂圓、大棗都可以;有的人失眠,體內也有明顯溼膩的感覺,那就加一些蓮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經,可以把 薏米去掉,熬點紅豆湯,再加上一些薑片、大棗、紅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緩解疼痛。關節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陰養血除痺。

    平日思慮傷神、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往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心悸、貪睡,感覺頭重如裹,心中空虛。這是體內有溼加上心氣不足的表現, 可以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一些桂圓同煮。

    桂圓甘溫,能開胃健脾、安神補血,能振奮心陽、溫補心氣,使人精神飽滿、中氣十足。

    年輕人容易出現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溼熱內擾所致,用薏米紅豆湯洗臉有奇效,或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上百合與蓮子同煮飲用。

    薏米紅豆湯的喝法

    薏米紅豆湯每天應該喝多少呢?我建議大家從5月初開始喝,一直可以喝到10月份。熬了以後可以隨意喝。

    每年到天熱的時候,我就把自己家裡不常用的一個暖壺洗淨,抓上一把薏米、一把紅豆放到暖壺裡,再燒一壺開水,水開了以後直接灌到暖壺裡,最後把蓋蓋上。

    如 果你想早晨起來喝,頭天晚上灌進去,第二天早上壺裡的豆子全都泡碎了;如果想晚上下班回來喝,那早晨臨出家門的時候用同樣的方法泡上一壺,下班以後到家喝 正合適。

    臨床上有很多體內溼氣很重的病人,在喝了薏米紅豆湯一兩週後,便感覺到腿腳發輕了,走路不那麼沉了,溼疹也慢慢地消退了。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很多小病其實都可以自己進廚房裡找藥,食物就是最好的藥。

    這裡是一個基本的思路,大家可以多瞭解各種食物的性、味,舉一反三,自己進行加減,組成更多適合自己體質的飲食來。這樣,食物才能真正成為養生的佳品。

  • 7 # 小樓的幸福生活

    一般腎陽虛多會出現肢體怕冷,氣虛會出現身體虛乏,軟弱無力,氣短的情況。首先建議您平時要多飲水,多排尿,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適當戶外運動,加強自身的抵抗能力,要到專業的中醫院找中醫把脈,確定自己的證型以後才能用中草藥調理,這樣更具有針對性。千萬不能自己亂吃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1993年農曆7月12零晨6時出生人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