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幻影沐風

    首先,我們要說說關羽這個人,三國演義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一般武將單挑,首先就是:來將通名,本將軍不殺無名之鬼。這時一般都會自我介紹,而且往往還要吹噓一番。

    但是,咱們的關二哥從來都不介紹,一般就是衝上去一刀結果對方,像什麼華雄,顏良可能到死都不明白咋回事,這大鬍子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呢?

    關羽,來歷不詳,只知道在老家殺了人,出逃,關羽這個人比較高傲,自負,看不起文化人,尤其是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像諸葛亮這種玩嘴皮子的人,關羽自然看他不上。而趙雲比較聽話,張飛在大多數時候還是不會和諸葛亮抬槓的,所以張飛趙雲沒事。

    關羽向來不把諸葛亮放在眼裡,諸葛亮自然要想辦法治他,比如同樣是面如重棗,目若朗星,聲如洪鐘的魏延,一直都被諸葛亮踩在腳下,他們之間的深仇大恨,多半也和關羽脫不了干係。

    諸葛亮也是個比較喜歡權利的人,要是人人都想關羽一樣,那自己還怎麼當二把手?不信,一定要讓關羽服軟,所以,就派關羽去守華容道,並且還要立下軍令狀,其實諸葛亮很明白,曹操若死,北方必亂,劉備這點家底是無法與各路諸侯抗衡的,關羽素來仗義,必定會放走曹操。

    因此,關羽回來之後,諸葛亮不肯饒過關羽,一來是想讓關羽服軟,你不是很牛逼嘛?現在你的命可寄在我這兒呢?二來是做做戲給東吳看看,並非自己不願殺掉曹操,而是以忠義聞名的關羽壞了大事……

  • 2 # 鴻哥iouyh福小鋪

    其他可能性應該大夥都說了,我就說說自個的看法,權當補充。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關羽是鎮守荊州,領兵出擊中原,實行隆中對的奪取益州後的雙龍鬧海戰略統帥不二人選。

    所以諸葛亮當然是對其關心愛護兼幫助,為的是儘快讓關羽成長起來。

    當然啦,華容道放曹操是需要的,否則就不會形成相互牽制,蜀漢佔據荊州,益州,掌控天下主動權而從中取利的優勢。

    其實關羽做得很不錯,符合諸葛亮的預期,可得有人管得住關羽啊。

    關羽除了服劉備之外,幾乎是沒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包括諸葛亮在內。

    捉住小辮子,趁機立威信,至少得讓關羽懂得敬畏,這才是諸葛亮真實的目的。

    呵呵,這樣的狀況,其實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也時常遇到過,要麼我們是諸葛亮當時的處境,要麼我們就是關羽當時的處境。

  • 3 # 淦昌隆10

    這是諸葛亮運籌帷幄,高瞻遠囑,深謀遠慮的一部分。首先是曹操剛剛把北方諸侯割據統一,如此時曹操不在了,北方是必又現諸侯割據的局面,使天下大亂,這樣也不利於劉備勢力的發展。看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關羽和曹操的關係,故爾諸葛亮派關羽去,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諸葛亮一箭雙鵰,即讓關羽還了曹操的人情放了曹操,也把關羽治理的服服貼貼。以上觀點盡供參考,謝謝!

  • 4 # 木説歷史

    對於這個問題我希望提問者可以在題目中註明“於《三國演義》中”因為題主所說的曹操敗走華容道被關張趙三位將軍圍追的情節只發生“演義”中而並不是史實。

    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軍既得出…——《山陽公載記》

    曹操確實敗走華容道但是卻並沒有與關張趙對陣的記錄記載。而且從實際出發關羽俘獲曹操與曹操集團談判對於劉備集團更具有價值而不會單純的放了,要知道漢獻帝還在曹營呢。

    對於演義中諸葛亮為什麼單單對關羽不依不饒的原因也是因為作者為了追求演義的閱讀效果而杜撰增加的情節而已。

    1.關羽曾被曹操俘獲然後放回,讓關羽軍臨華容道堵住曹操先堵後放,將關羽“義”的形象放至最大。

    2.關羽的傲需要敲打敲打,無論在演義中還是在史實上關羽都是有傲骨有傲氣。演義中諸葛亮占卜知道曹操不死,給個機會讓關羽犯錯殺氣傲氣。

    3.換別人去情節不順滑,在演義中張飛魯莽,讓他放曹操要鋪墊太多情節;趙雲太忠,執行力強與曹操交集不多也沒有辦法“合理”的放曹操。

    4.演義中還有魯肅“勸”的情節,如果是趙雲,張飛放的當然演義中劉備也會“尋死覓活”但是和魯肅解釋起來確實牽強理由和第三相似。

    因此,為了大家讀《三國演義》讀起來津津有味,只能委屈下關羽了。演義是演義不是史實大家看看就好不要深究啊。

  • 5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因為曹操是被諸葛亮故意縱走的。

    為了讓曹操順利脫逃,諸葛亮也是煞費苦心。

    為什麼要放走曹操呢?因為這時候曹操死不得。

    曹操是一面旗幟,如果這面旗幟倒下了,他率領前來的八十三萬大軍怎麼辦?

    這時候的曹軍陣營可沒有一個可以替代的人物啊,幾個兒子資歷尚淺,心腹重臣和大將中也沒有一個德高望重,功績爵位能夠服眾之人。

    曹操現在所率的部下有曹家的、夏侯家的、原袁紹部眾,原呂布部眾,原荊州劉表部眾,以及各方各派的兵馬。

    曹操活著,無論這些兵馬受到怎樣的挫折,都能很快重新糾合在一起。但若曹操死了,可就面臨著四分五裂的局面。

    而這部分兵將除了曹家、夏侯家部分,其他人員的忠誠度主要靠曹操的威德震懾和維繫。如果此時沒有了曹操這面旗幟,他們將何去何從呢?

    江東孫家是怎麼起的家?大家應該記得,當年孫策的勢力暴漲,就是因為在曹操打敗袁術之後,孫策兄弟與周瑜一起迅速收攏了袁術的殘兵敗將,將他們納入了麾下,兵力得到大大的增強。從此橫行江東,成就了基業。

    在收攏殘兵敗將方面,江東是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充分準備的。一旦要擁有了這樣的兵力,孫權和周瑜的勃勃野心必然再也無法遏制,而首當其衝的,除了側榻邊安睡的劉備勢力,還能有誰呢?

    曹操不但不能死,還不能被俘。

    這樣的俘虜留在手上,就是一塊通紅的火炭。難道還能要挾誰呢?要挾朝中漢臣勢力?還是要挾江東?即使是拿來要挾曹家和夏侯家勢力,也會迅速導致曹操諸位心腹因意見不統一而迅速分裂。

    所以,諸葛亮對劉備這樣說:“未合身亡”,就是不應該死,不能死。

    為了防止江東方面收攏曹軍殘部,諸葛亮還專門做了針對性的安排:讓糜芳、糜竺、劉封率部“繞江剿擒敗軍,奪取器械”。又讓劉琦率兵“陳於岸口”“逃來者,就而擒之”。

    為了不讓劉琦捉到曹操,還專門告誡他“卻不可輕離城郭”。

    對本方主力的安排,更見諸葛亮的心機縝密。

    先安排趙雲:這是不讓趙雲立擒拿曹操之功。

    趙雲是阻擊曹軍的第一道閘門,諸葛亮卻命趙雲率三千兵馬,“等他軍馬過,就半中間放起火來”。曹操要逃,肯定不可留在後面殿後,必定在最前面,讓趙雲從中間截斷,曹操乍逢大敗,必不敢率前軍回救,後方兵馬也定然是老弱疲兵,戰鬥力不強,趙雲阻住迫降他們就非常容易。

    然後又命令張飛:張飛是第二道閘門,兵力也依然是三千。諸葛亮這個安排更是巧妙。

    首先是暗示:“雖然不捉得曹操,這場功勞也不小”,這就是告訴張飛,遇到曹操你可千萬別捉呀,你若要搶功,那就是搶你關二哥的了。

    張飛得令後,必然會檢點兵馬,這段時間就會與關羽互相通氣,肯定就知道了關羽的駐守地點。張飛雖然脾氣暴躁,但他膽大心細,腦袋瓜子很靈光,能聽懂諸葛亮的意思,不會與二哥搶功的。讓關羽拿住曹操,他張飛就還了當年在古城疑心二哥背叛,連刺三矛的舊賬。

    諸葛亮所有的安排都是為了讓關羽放走曹操。他給了關羽多少兵馬呢?張飛、趙雲都是三千兵馬,關羽呢,只有本部五百校刀手。這就是讓曹操遇伏後,就算關羽不肯放人,也能集中力量,找到缺口衝出去。

    那麼,乾脆不設伏,讓曹操跑了就算了不行嗎?

    當然不行。

    首先得給江東的盟友一個交待嘛,只是結盟卻不肯幹活,有什麼理由分享戰果呢?

    再者,曹操兵敗,殘兵四散奔逃,你讓孫權都收了去?

    再次,除了截阻曹操,更重要的任務是卡住要點,不能讓江東兵馬擴張過來啊,免得讓周瑜來個摟草打兔子,白白撿個大便宜。

    計劃是這樣的計劃,但能讓眾位將領們知道真實想法嗎?那肯定不行。這事情當然不能宣揚得人盡皆知。不但會激起盟友的憤怒,捉到小辮子,興師問罪,就是內部人知道了,也會掀起軒然大波,發生內訌。

    兵,不厭詐嘛!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糊弄不糊弄得住敵人,不好說,自己人卻是最好糊弄的。

    即然是這樣的計劃,諸葛亮對趙雲的要求是“雖然不殺他盡絕,也殺他一半”。對張飛的要求是“雖然不捉得曹操,這場功勞也不小”。

    那遵照諸葛亮的暗示,張飛、趙雲按計行事,怎能被怪罪呢?

    對關羽的要求可不一樣,他可是立了軍令狀的。那諸葛亮如何能保證關羽必然會放走曹操呢?這與關羽的性格有關:

    還有誰比劉備更瞭解關羽的呢?劉備心裡都明白:“只恐端的放了”。

    劉備瞭解關羽,而曹操也瞭解關羽,當他被關羽阻截住去路以後,前來求情,擺出的理由:先談昔日之情,土屯約三事、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關羽回覆:而曹操下面的話就很難回覆了:當年你過五關斬六將,我把你如何來,還專門派張遼給你送去通關文書。你不是喜讀《春秋》嗎?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典故難道不理解嗎?你以“義”而聞名天下,難道是裝樣子的?

    數管齊下,關羽就放人了。諸葛亮不依不饒,當然是有目的:

    對於劉備來說,關羽這個事情總要有個交待。你關羽這算幹什麼?兄弟之義,君臣之忠就不當回事了?

    對於諸葛亮來說,關羽這個小辮子也被捉死了。你關羽不是輕士大夫而愛士卒嗎?以後要不聽帥令可就是不要臉了。

    劉備和諸葛亮有共同目的,諸葛亮當然要不依不饒,然後劉備、張飛和眾將一解圍,這規矩也守了,賬也記下了,情面也給了,辮子也捉住了。

    再說個題外話――徐晃。

    當時關羽捉放曹,徐晃可是就在現場看著呢,關羽這句話,被徐晃記住了:“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

    到了關羽水淹七軍,圍攻襄樊,徐晃奉曹操將令率兵解圍,在戰場上與關羽對面,就拿這話來懟關羽:徐晃這嘴十分刁毒,這麼多年過去了,還記著關羽的假義氣,故意拿這話來噁心一下關羽。

    所以,關羽大怒,亦揮刀迎之。

  • 6 # 關東俠客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捏指一算曹操必定敗走華容道,夜觀天象知曹操命不該絕,考慮到曹操曾有恩於關羽。讓關羽守華容道留個人情給他。諸葛亮想借此機會煞一煞關羽的傲氣。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赤壁打敗曹軍,曹操從烏林敗退到江陵經過華容縣。諸葛亮暗設三道伏兵。曹操逃跑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和周瑜智謀不足沒在險要地方設定伏兵。曹操第一次大笑後趙雲引兵殺出,曹操帳下大將徐晃,張頜衝出雙雙敵住趙雲,曹操趁擊逃走。跑一段路後,曹操觀察四周的第形不禁仰天大笑,笑聲未落張飛躍馬挺矛引軍殺出,張遼和徐晃雙雙敵住張飛,曹操嚇得率軍落荒逃走。當曹操一夥進入華容道附近看周圍地形後又一次仰天大笑。眾人驚問其故,曹操說我笑周瑜無謀,諸葛村夫少智,如果在此處設定一道伏兵焉有你我命在?話音末落關雲長率五百精兵殺出,此時曹軍人困馬泛無力再戰只能束手就擒了。最後曹操只得親自出馬濞涕一把淚一把讓關羽念及往日恩情上放他一條生路。關羽是一個義氣深重的人最後真的把曹操給放了。其實這是作者有意妖化諸葛亮的智謀,對關羽重恩重義的一種撥高,與史實相去甚遠。歷史上,曹操從烏林敗退到江陵路過華容縣。華容縣境內有二十里沼澤湖泊窪地。曹操讓士兵割草和蘆葦鋪路。"贏兵為人踏籍陷泥中,死者甚眾。曹操當時確實笑了,只不過只笑一次。曹操笑的不是周瑜和諸葛亮智謀不足,而是笑劉備雖有謀略而計謀遲緩。孫劉聯軍才五萬人,兵力不足沒有力量四處設伏,只是想守住自己的地盤把曹軍趕到長江以北就行了,只是率軍在後面追趕搶點戰力品。曹操走過華容道後仰天大笑:"劉備的才智與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計謀總是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馬至華容道放火我們就會全軍覆沒了。”話音剛落後面火光沖天,不過來的不是關雲長而是劉備親自率兵殺來順風放火。這時曹操率軍已過華容道向江陵逃走了。

  • 7 # 安定郡小書生

    關羽華容道放曹操純屬子虛烏有,《三國志》記載,曹操確實敗走華容道,也確實大笑過一次。話說諸將本已狼狽不堪,見曹操大笑,十分不解,問曹操為何發笑。曹操說道:“劉備的才智與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計謀總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馬至華容道放火,我等必全軍覆沒了。”結果曹操話音剛落,接探馬報劉備追兵在後面開始順風點火。但曹操大軍已透過華容道,奔江陵而去。

    《三國演義》給關羽安排這麼一處捉放曹的故事,是羅貫中有意為之。既體現關羽的仁義,又提現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諸葛亮對關羽放曹操不依不饒,而對張飛、趙雲放曹操視而不見,是有原因的。

    ①諸葛亮知道關羽會放曹操的,然而讓關羽立下軍令狀,這樣就能體現關羽放曹操是冒著生命危險的,更能體現出還曹操的人情,這為將來再次與曹操交鋒埋下伏筆;

    ②諸葛亮初次輔佐劉備,關羽、張飛這些武將還沒有對他認服,透過這一紙軍令狀讓關羽對諸葛亮俯首,張飛、趙雲諸將自然更無二話,於是諸葛亮就成為了劉備一人之下,眾人之上的第二人。

  • 8 #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正史並無華容道關羽私放曹操之說。

    我們就演義論演義。《三國演義》述,諸葛亮算定曹操敗逃路線,先以趙雲採取掩殺之計,先放後追;再以張飛設伏截殺;後以關羽在華容道中攔住了曹操,關羽卻因恩義而私自放走了曹操。事後諸葛亮也對劉備坦言:亮知曹操氣數未盡,命不當絕。既然諸葛亮已預知結果,卻還明知故作地要按律責罰關羽義釋曹操之罪。在此前提之下,諸葛亮明知關羽義氣深重,知恩必報,放走曹操的可能性是極大地存在的,但還這麼安排,必然事出有因,容我們慢慢析來~

    很顯然,諸葛亮並不想在此時滅掉曹操。因為此時若滅掉曹操,就會不合時勢地迅即打破曹、孫、劉三方的三角互為牽制關係,使到孫吳一方獨大而面對尚無成勢的弱小的劉備一方,此時若殺曹操,實際上等於自殺。以當時孫吳一方的實力要想滅掉劉備,易如反掌。若曹滅,劉無所依,無所牽制孫吳以自存;若孫吳為曹所滅,劉備更如累卵之危,頓然失去在曹孫兩家互相牽制中求生存、求發展的空間。反之,諸葛亮若在截殺曹操的逃路上,讓關張趙三者隨便調換個順序,在曹操逃跑的泥濘不堪的道路上,趁其兵微將寡之時,無論是趙雲或張飛一頓亂箭即將曹操射殺,哪裡還留得曹操性命來給關羽做人情呢?哪怕是派趙雲把守華容道,趙雲不但箭術高超,而且帶領的是三千生力軍以眾擊寡,以逸待勞,曹操的命亦不保!諸葛亮卻只派關羽率五百校刀手,顯然就是擺擺樣子。

    但為什麼關羽放走曹操達到諸葛亮上述目的之後,諸葛亮卻另以天數之道來打哈哈呢?這關係到下級對上級的自保之道。若明言就裡,將來若發生什麼不測,劉備不理解自已當初的想法而怪罪下來,便會使諸葛亮無端受冤擔責。生活中是不是常常有這樣的例子發生呢?好處來時不怪你,壞處出現時盡是出主意的人擔責受怨。

    而後為什麼諸葛亮還要按律處罰關羽呢?為帥之道也!雖暗地裡利用關羽私放曹操,明面上關羽卻著實犯了軍法,諸葛亮也吃透了劉關張桃園之義,兼之兵微將寡用人之際,劉備憑此二點也必會求情。這樣,諸葛亮既維護了統帥必行的統兵之威,統兵之紀,又順勢圓回下了臺階。如此處置,周備圓滿。

    有種說法,是諸葛亮想故意藉此機會安排關羽守華容道,明知其意氣深重會私放曹操以報恩,然後罰之以打壓關羽的傲氣。其實無可據。一是關羽早在諸葛亮運籌指揮的博望坡之戰取得勝利之後,即與張飛二人拜服道旁迎接諸葛亮的四輪車到來。二是之後關羽並未有過對諸葛亮的犯上不馴之舉。所以這種“知其錯,陷其錯而後責,以折其服”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三國演義》之妙,妙就妙在其實為一部兵書戰略的釋義。兵者,詭道也;帥者,必悉之詭道也。是“男不讀三國”之謂也!

  • 9 # 鄉村遠航

    赤壁大戰:曹操兵敗逃到華容道,突如其來的大霧讓曹操僥倖逃掉,其實關羽並沒有故意放人,情急下還追了幾十裡,最終還是沒追上。諸葛亮可不依不饒的,認為關羽有意把放人了。此時關羽肯定發火了。

    趙雲、張飛、都有斬獲,連劉封、糜芳都繳獲了軍械戰馬,唯獨關羽雙手空空而回,還讓曹操跑了!辛虧劉備急忙圓場。諸葛亮可能利用了關羽性格的弱點,狠狠殺了關羽在軍中“第一名將”的威信。滅了關羽威風,同時,諸葛亮樹立了在軍中的地位,又展現出了軍事才能。

  • 10 # 阿慶還是阿慶

    三國赤壁之戰,是教科書級別的戰役典範。其中在預測到曹操敗北之後,劉備集團召開戰鬥座談會,座談會的內容,一個是藉機收取戰爭紅利,讓曹魏集團實力受損失;另一個是磨練團隊,打造團隊凝聚力。

    基於這一目的,劉備的軍事諸葛亮先後派出趙雲、張飛等猛將,但是偏偏不給關羽派任務,關羽那個惱火啊,當即拍桌子起來了,於是諸葛亮明確給他講明工作任務和地點——華容道,目標擒獲曹操,關羽立下軍令狀,保證完成,不然甘願受罰。實際情況是,關羽在華容道遇到了失魂落魄的曹操,曹操大驚從馬上掉了下來,但是活下去的信念支撐著曹操反覆向關羽求情,看在自己當年對落魄關羽的恩情上放過自己一馬,關羽礙於情面,側身讓過曹操,然後一路沉默返回劉備軍團駐地。

    諸葛亮先後接到前幾路軍馬報喜,自然歡喜來接見關羽,但是知道情況後,馬上要拿關羽問罪,罪名——立下軍令狀卻不能完成。

    其實劉備軍團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軍師諸葛亮才華橫溢,但是出身氏族,而主力將領關羽張飛雖然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卻出身平民,關羽和張飛尤其氣憤於當初劉備的三顧茅廬,認為諸葛亮擺架子,很是時不時給他臉色,好叫諸葛亮難堪。諸葛亮這次也是藉此機會整合劉備團隊,讓劉備集團更為凝聚團結的無奈之舉。

    首先諸葛亮也知道曹操依然兵強馬壯,而劉備方面本就勢單力薄,更加上分兵幾路,難以取得抓住或者殺掉曹操的結果。其次諸葛亮礙於東吳實力比自己強,而一旦曹操被滅則東吳必然問鼎天下,這時候還殺不得曹操。第三,關羽性格上的缺陷導致他最適合放曹操一馬,但是關羽一向對自己不服氣,所以給關羽挖下這個坑,讓關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好在以後的行動上配合自己的軍令。

    所以最終張飛趙雲勝利完成任務,而關羽失敗,按照軍令狀,諸葛亮當然要板著臉來照章程辦事——雖然他知道最終關羽也不會被殺——還態度特別堅決。劉備作為團隊首領適時出現,解救下關羽,也讓關羽對諸葛亮心服口服。

    從此劉備團隊第一次完成戰隊整合,開始了開疆拓土的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一個十年什麼行業是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