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諾小諾00

    適應環境:

    1.斑馬為了適應草原環境長出了黑白線

    2.北極熊生活在白雪皚皚的北極所以皮毛變成了白色

    3.人在強烈紫外線的照射下體內會產生黑色素保護面板

    4.沙漠中的植物根系都很長

    5.香蕉樹的葉子很大,有利於水分的蒸發

    改變環境:

    1.蚯蚓可以使土壤變得鬆軟

    2.植物可防風固沙

    不同的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方式是不同的。綠色植物一般都有較大的葉片,用來進行光合作用,並且能透過蒸騰作用促進根系吸水和植物體散熱。生活在沙漠地區的仙人掌就不同了,它們的葉變成刺,這樣可以減少水分的散失;它們的莖含有葉綠素,並且很肥大,既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儲存水分,這是仙人掌對沙漠缺水環境的適應。猛獸和猛禽(如虎、豹、鷹等)都具有銳利的牙齒(或喙)和尖銳的爪,有利於捕食其他動物;被捕食的動物也不會坐以待斃,它們能以各種適應方式來防禦敵害。例如,鹿、兔、羚羊等動物奔跑速度很快,豪豬、刺蝟身上長滿尖,刺黃鼬在遇到敵害時能釋放臭氣,等等。蛔蟲等寄生蟲具有體表光滑、運動器官和消化器官退化、生殖器官發達等點,這是與它的寄生生活相適應的。

    很多生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顯的適應環境的特徵,在這方面有很多生動有趣的現象,如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紅杏枝頭春意鬧”寫一段150字的景物描寫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