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11264810914

    所謂一字而境界全出,又謂之曰“點睛之筆”。

    在詩歌的創作中,這叫作“煉字”。

    01.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周邦彥· 《蘇幕遮》

    “雨露之晶瑩,碧葉之清圓,風荷之亭亭”,本已美極。

    但一個“舉”使得靜態的畫面一霎鮮活了起來,風神畢現。

    02.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李白· 《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黃河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波瀾壯闊、怒濤急浪的,而“如絲”給人的感覺是柔弱纖細的。

    因為李白採用了奇特的視角,

    一個“如絲天際來”有尺幅千里,籠天地於形內的全景式畫面。

    他描寫的不再是某一段黃河的景象,而是整條黃河在中華大地上,從高原奔騰入海,橫貫萬里的壯闊景象和狂野氣勢。

    03.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 《暮江吟》

    按照格律來講,本屬“仄”聲字,卻選了個“平”聲字。

    如果用“照”、“映”,則顯濫俗,也很平淡。

    如果用“落”則顯生硬,用“入”、“射”,未免直露單調,雖有縱深之感,卻把殘陽拘束在一線之內,跟下句的“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景象毫不相稱。

    而“鋪”則給人柔和、均勻調諧之感,同時也給人一種遼闊寬廣的境界,與下句相宜。

    04.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 《更漏子》

    這句詩採用的是移情於物的寫法。其實整句都寫得好,但“滴”字尤能動情。

    空房、空階、冷雨、冷心,點點滴滴的雨聲,聲聲滴落在思人破碎的心。

    “滴”字更顯夜的漫長和孤寂。

    05.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歐陽修· 《臨江仙》

    王靜安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而這句詩,一個“碎”字盡得風流,彷如耳際聞之。

    06.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唐溫如· 《題龍陽縣青草湖》

    星河共影,天水一夢。

    辛棄疾有詞雲:“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裡。”

    這種境界即是傳說中的“天人合一”。

    置身這種景象當中,讓人忘了星河乃是湖中之影,有一種乘浮槎夜航銀河的錯覺。

    而在夢中,以“壓”來形容清夢,實際把睡眠之酣,夢之沉,心之暢,給予了可感知的傳達。

    07.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李煜· 《蝶戀花·暮春》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評曰:“風收殘雨,以‘約’字狀之,殊妙。”

    沈謙說這一句要勝於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及張先的“雲破月來花弄影”。

    寫片時佳景,宋、張二人之句雖狀景生動,但無餘韻。

    08.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張先· 《醉垂鞭》

    沈祖棻曾說:“其好處在於‘破’、‘弄’二字,下得極其生動細緻。”

    的確,雲“破”比雲“散”更好,“破”有一種急速感,暗示起風了,所以花才能“弄”影。

    這不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是一瞬息的光景。

    09.

    孤舟隱荷出,輕棹染苔歸。

    ——王褒· 《山池落照》

    一“隱”、一“染”字,將意境渲染得空靈而朦朧。

    10.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秦觀· 《踏莎行》

    “霧、月、樓臺、津渡”。

    八個字,四個意象,如何構成一副迷朦渺茫的景象?

    秦少游用的是“失”和“迷”,這兩個字都用得非常好。

    不僅是景象的寫照,也是詩人內心失意、悵惘的寫照。

    而“失”更有“點睛之效”,因為失意者,內心才會迷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侶分手後多久能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