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難道他不知道北方的遼國很強大嗎?
9
回覆列表
  • 1 # 莊楚狂

    這個說法欠妥。宋太祖實行的是強幹弱枝。而不是重文輕武!

    五代十國太亂了。軍事政變,家常便飯。中央軟弱。下克上隨處可見!

    無論貴賤,天下深以為苦。

    這個時候,宋太祖加強中央的實力。徹底控制地方。這是正確的。

    宋太祖作為武將出身還是非常注意武力的。不輕武!

    至於後來的宋朝的重文輕武,文貴武賤。那時宋太祖早化成一堆枯骨。

    司機已經不在車上。方向盤換了人掌握沒有及時修正,實在不是宋太祖的本意。

  • 2 # 鄧萬平3

    一個是吸取唐朝藩鎮割據的教訓,另一個是自己本身得國不正,他自己就是武將靠皇袍加身而攫取政權。因此他非常忌憚這些位高權重的武將,怕他們有一天如法炮製,所以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這也為宋朝經常捱打滅亡埋下伏筆。

  • 3 # 熙熙寶寶123

    沒辦法,五代流毒太深,趙匡胤自己都是陳橋兵變上位的,為了防範於未然,對將領削兵權弱職權,選拔精銳淘汰老弱組成禁軍與廂軍,為了防止軍隊成為將領的私兵,實行三年一易政策,讓將不識兵,兵不識將,設立樞密院,樞密院有調兵權但不直接統領軍隊,而統軍的將帥卻沒有調兵權,使其互相牽制,趙匡胤生前三次北伐,企圖解決北漢傀儡軍問題,意在收復北方失地,可惜死在征途上,由弟弟趙光義完成解決北漢問題,然後宋就不舉了

  • 4 # 歷史有妖氣

    宋朝“重文輕武”,兵權由皇帝親自掌握,軍隊由文人控制,而武將則頻繁調動,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局面。其目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打壓武將,防止軍人叛亂。這與宋太祖趙匡胤有密切關係,其“杯酒釋兵權”更是個典型的代表。

    宋太祖的所有措施,都是為了加強皇權,將所有的權力都牢牢抓在自己一人手裡。他在集中權力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文化統治的重要性,於是,他改革了隋唐以來的科舉考試製度,放寬了科考範圍,規定只要有一定文化的人.不論貧富貴賤,都可以應舉;殿試也取消了淘汰制度,只要參加過殿試的人,就成了“天子門生”,人人都有官做。

    宋太祖靠武力開國,朝中重武輕文的風氣自然濃厚。為了扭轉這種風氣,他下令修復孔廟,開闢儒館,聘請博學多才的名儒來勸導教化。隨著對文臣的重用,統治集團內部的重文風氣也逐漸形成。太祖重文,但也不完全輕武,他對文臣武將,量才任用,這樣北宋王朝的統治基礎,不僅很穩固,而且非常廣泛。

  • 5 # 倫語說歷史

    話說這事還要從最初的根源講起,在威武的大唐時期,無論是軍事、政治、經濟、文化都可以說是封建社會最巔峰的時期。唐玄宗在位時期,由於均田制瓦解,建立於其基礎上的府兵制亦隨之瓦解,開始實行募兵制。簡單給大家剖析一下,什麼叫做均田制,所謂的均田制就是一種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後歸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後還給官府,這樣的制度可以保證土地可以掌握在政府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農民的利益。

    但是隨著大量統治階級腐化、地主階級的巧取豪奪,社會穩定帶來的人口激增,人均壽命增長等因素,土地兼併越發嚴重,政府最終無地可授,而大量的貴族莊園、地主農莊、寺廟囤積了大量的土地,唐中期均田制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那麼什麼是府兵制,簡單概括就是士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木蘭辭》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的內容,就是描述的府兵制的徵兵情形。

    府兵制可以說是基於均田制而存在的,因為就像土地國有對應義務兵役制度,所有人及資源都是為國家而服務,隨著均田制的消失,自北魏時期開始伴隨著均田制的軍事制度府兵制便也無法維繫。可是國家還是有打仗的需求,有對外戰爭的需求,唐玄宗又是一個熱衷於開疆擴土的帝王,沒有了原有的兵制,如何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呢?募兵制便應運而生,原本募兵制度就是國家出錢僱傭職業軍人,但是長此以往,國家財政便吃不消了。於是唐玄宗便大量擴充軍鎮,設節度使,賦予軍事統領、財政支配及監察管內州縣的權力,讓地方的財政養地方的兵馬,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這些節度使在地方上的權利非常大,而且大多數和之前的土地兼併行為有勾連。

    所以本質上來講,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變化,實際上就是從國家的資源養國家的兵到私人的資源養私人的兵,這些節度使在盛世或許會感恩權力的來源中央政府,在亂世便擁兵自重,叛變自立。唐玄宗時期唐朝的軍隊開疆擴土,四方小邦紛紛來朝,中國迎來了空前的盛世局面,可是月滿則虧,有一位叫安祿山的將領發動了叛亂,一下子攪亂了國內的政局,政府軍軍力有限,難以平叛,號召天下藩鎮策應。各地藩鎮無論是站在中央政府一邊的還是站在“安史”一邊的,都接著這個機會招兵買馬,發展實力,最終安史之亂平定後,形成了幾個大藩鎮割據的局面,但總體來說還是服從於中央政府。

    而唐末的黃巢起義將這種平衡徹底打破,中央政府依然無力對抗起義軍,而各藩鎮紛紛打著消滅起義軍的旗號壯大勢力,其中宣武軍節度使朱溫以河南為中心,東討西殺,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公元901年(唐昭宗天覆元年),朱溫率軍進入關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權。904年(天祐元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遷洛陽,不久將昭宗殺死。立昭宗兒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又稱昭宣帝)。907年(天祐四年),朱溫透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後梁”。

    後梁後來被原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所滅,建立了後唐。後唐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發動兵變,借遼兵滅亡了後唐,建立後晉。後晉被遼國所滅,後晉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趁機稱帝建立後漢。後漢的鄴都留守郭威後來被迫反叛,建立了後周。同時後漢的河東節度使劉崇割據稱帝,史稱北漢(河東節度使這個崗真的是出人才,究其原因擇時另敘)。這五個小中原政權統稱為五代。而北漢連同南方其他九個也是前唐各地節度使獨立建立的小國,被統一稱作十國。

    公元960年,後周的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在陳橋驛被部下將領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並且在隨後多年攻伐後除北漢外其餘九國均被趙匡胤消滅。“統一”中國後的趙匡胤,對五代十國的亂象刻骨銘心,再加上自己得位不正,便對地方及個人擁兵自重的行為深惡痛絕,為了徹底根除這一弊端,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便親自導演一個出“杯酒釋兵權”的好戲。

    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宋太祖言情石守信等有擁立之功的禁軍高階將領留下喝酒,酒興正濃時,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他嘆了一口氣,口吐苦衷,說:“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不了這個地位的,為此我從內心裡一直念及你們的功德。但是啊,做皇帝太難了,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啊!”石守信等人驚駭地忙問其故,宋太祖繼續說:“這不難知道,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聽了,知道這話中有話,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顯德年間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 宋太祖說:“不然,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如果想要富貴,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這些將領知道已經受到猜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禍,一時都驚恐地哭了起來,懇請宋太祖給他們指明一條可生之途。宋太祖緩緩說道:“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後代免於貧乏而已。你們不如放棄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長遠產業;同時多買些歌姬,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

    石守信等人見宋太祖已把話講得很明白,再無迴旋餘地,而且當時宋太祖已牢牢控制著中央禁軍,幾個將領別無他法,只得俯首聽命,表示感謝太祖恩德。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同意,令罷去禁軍職務,地方任節度使,並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領。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將的兵權後,太祖另選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自此之後凡是戰將立功均人人自危,原來一些作風優良的將領擔心被猜忌,紛紛作惡,並且自太祖始,各朝武將均不敢造次,文臣得寵,形成了重文抑武的局面。

    緊跟著杯酒釋兵權而來的便是宋朝軍事體制的改革,首先建立樞密院制度。樞密院與三衙統領各有所司。三衙雖然掌握禁軍,但卻無調兵和發兵的權力。樞密院有發兵、調兵之權,而不能直接掌握軍隊,使調兵權與領兵權分離,各自獨立,相互制約。其次,內外相維政策。宋太祖把全部軍隊分為兩半,一半屯駐在京城叫禁軍,一半戍守各地叫廂軍,使京城駐軍足以制止外地可能發生的變亂,也使外地駐軍合起來足以制止京城駐軍可能發生了內變。內外軍隊互相制約。禁軍的戰鬥力強,廂軍的戰鬥力弱,也不需要擔心地方叛亂。

    第三,兵將分離政策。無論駐屯京城的禁軍,還是駐在外地的禁軍都必須定期調動。京城駐軍要輪流到外地或邊境戍守,有的則要到產糧的地方就糧,這種輪流駐防的辦法稱為“更戍法”。這種方法名義上是鍛鍊士兵吃苦耐勞,實際上是藉著士兵的經常換防,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將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結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聲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對抗了。第四,立而不設制度。將殿前司的首二帥和侍衛司的首三帥不再除授,以致侍衛司只餘下馬軍和步軍的統帥,而沒有了原來統合兩軍的馬步軍統帥,即是將侍衛司分裂為二。這種在制度上將最高的五個職位空置不授,降低和分割了禁軍統帥的職權,使軍權服膺於王權。

    整頓完中央後,趙匡胤還對地方下手,力求徹底解決唐末以來的藩鎮問題,採用強幹弱枝之術。其措施主要有三:

    第一,削奪其權。為削弱節度使的行政權力,把節度使駐地以外兼領的州郡的支郡不再有節度使管轄,而是直屬京師。同時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縣等地方官。3年一更換,直接對中央負責,向朝廷奏事,不再聽令於節度使。而對於一些五代以來一直盤踞一方的節度使,宋太祖又故伎重演,拿出“杯酒釋兵權”的辦法將其逐一罷免。後來又設定通判以分知州之權,利用通判與知州之間的相互制約,使一州之權不致為知州把持,防止偏離中央政府的統治軌道。

    第二,制其錢穀。宋初於各路設定轉運使,將一路所屬州縣財賦,除留少量應付日常經費外,其餘的錢帛都要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佔留,這樣地方的財權就完全收歸中央了。

    第三,收其精兵。965年(宋太祖乾德三年)八月,宋太祖下令各州長官把藩鎮所轄軍隊中驍勇的人,都選送到京城補入禁軍。又選強壯計程車卒定為“兵樣”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樣”標準的人加以訓練,然後送到京城當禁軍。這樣中央禁軍集中了全國精兵,而地方軍隊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編成廂軍,只供雜役,地方再也沒有軍事力量可以同中央抗衡了。

    經過這一帆折騰,趙匡胤的終極目標終於達成,地方軍隊戰鬥力下降,禁軍戰鬥力最強,地方無有可以與中央抗衡之勢力,再也不用擔心反叛,再也不用怕有人來搶奪皇位了,被迫害妄想症的宋太祖終於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了,可惜他的皇位還沒有坐熱乎,公元976年的“燭影斧聲”後宋太宗便繼了位。充分吸取前朝之鑑的趙匡胤矯枉過正的行為,雖然避免了國家內部的戰亂,但是忽略了外部因素的存在,正所謂天下事有一利則必有一弊,這個弊端終於在1127年徹底的顯現出來了。

  • 6 # 坐古談今

    宋太祖推行“重文輕武”的戰略很正常,這是封建社會皇帝的必然選擇。首先人都有自保心理,作為皇帝就要保權,別人死很可能不會“家族全滅”皇帝肯定會。五代十國時期,皇帝被自己的親信殺死、滅族挺頻繁的。

    (1)請看五代的朝代演進略表

    907年,朱溫殺昭宗廢哀帝后建立後梁;

    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滅後唐;

    926年,李克用的乾兒子李嗣源在大將石敬瑭的攛掇下篡位;

    936年,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奪了小舅子李從珂的天下,建立後晉;

    947年,石敬瑭的愛將劉知遠建立後漢;

    950年,劉知遠大將郭威因家眷被劉知遠之子劉承祐所殺造反,劉承祐被殺後,郭威奪到大權,再立劉贇為帝。其後黃旗加身稱帝,951年正月建立後周;

    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53年,建立了六個政權,八個不同姓氏為帝(李嗣源與李存勖雖同姓,但因是沙陀族人既非漢人也非同宗;郭威全家被殺把天下給了外甥世宗柴榮)。最短的後漢立國才三年。那麼,如果還“重武”宋朝就不會有167年了,趙家當皇帝也就不會有三百多年曆史了。

    (2)面對天下武將亂權亂政的情況,趙匡胤問計趙普,但趙匡胤充分利用人性保住政權——給權與文臣,讓武將去貪腐

    為了自保,趙匡胤問計趙普等人。趙普對其提出的建議是:唐季以來, 戰鬥不息,國家不安者, 其故非他——節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矣。今所以治之,無他奇巧也。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重文”是正確的。因為“重文”才能抑制武將。趙匡胤、趙光義時代並沒有“重文輕武”而是“重文防武”,趙恆、趙禎時代才是真正的“重文輕武”開創“重文辱武”的錯誤時代。

    “杯酒釋兵權”只是自保手段,並不是“重文輕武”。重文輕武后,趙匡胤為了拉攏武將把女兒嫁給武將之子、支援乃至鼓勵武將去貪腐。

    武將進行土地兼併、擴張田產做大地主;開辦各種買賣,以權力從事經營牟利等行為從趙匡胤時代就非常普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異地戀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