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詩、作者和白話譯文 1、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2、這是唐朝詩人李白的《秋浦歌》。 3、白話譯文:白髮有三千丈那麼長,而心中的憂愁好像這白髮一樣長。看著鏡子中的影子,不知道兩鬢是什麼時候在哪裡染上這秋霜的。 二、《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簡析 這首詩採用浪漫誇張的手法,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髮三千丈”作了奇妙的誇張,似乎不近情理,一個人七尺身軀,而有三千丈的頭髮,根本不可能。讀到下句“緣愁似個長”才豁然明白,因為愁思像這樣長。“緣”,因為;“個長”,這麼長。白髮因愁而生,因愁而長。這三千丈的白髮,是內心愁緒的象徵。詩中有形的白髮被無形的愁緒所替換,於是這三千丈的白髮很自然地被理解為藝術的誇張。 後兩句“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是說:照著清亮的銅鏡,看到自己蕭蕭白髮,簡直沒法知道自己的頭髮怎麼會變得這樣的白。透過向自己的提問,進一步加強對“愁”字的刻畫,抒寫了詩人愁腸百結難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髮,具有憂傷憔悴的感情色彩。 這首詩大約作於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寶末年,這時候唐王朝政治腐敗,詩人對整個局勢深感憂慮。此時,李白已經五十多歲了,理想不能實現,反而受到壓抑和排擠。這怎不使詩人愁生白髮,鬢染秋霜呢? 三、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詩(《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詩(《古風》59首);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幹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一、原詩、作者和白話譯文 1、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2、這是唐朝詩人李白的《秋浦歌》。 3、白話譯文:白髮有三千丈那麼長,而心中的憂愁好像這白髮一樣長。看著鏡子中的影子,不知道兩鬢是什麼時候在哪裡染上這秋霜的。 二、《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簡析 這首詩採用浪漫誇張的手法,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髮三千丈”作了奇妙的誇張,似乎不近情理,一個人七尺身軀,而有三千丈的頭髮,根本不可能。讀到下句“緣愁似個長”才豁然明白,因為愁思像這樣長。“緣”,因為;“個長”,這麼長。白髮因愁而生,因愁而長。這三千丈的白髮,是內心愁緒的象徵。詩中有形的白髮被無形的愁緒所替換,於是這三千丈的白髮很自然地被理解為藝術的誇張。 後兩句“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是說:照著清亮的銅鏡,看到自己蕭蕭白髮,簡直沒法知道自己的頭髮怎麼會變得這樣的白。透過向自己的提問,進一步加強對“愁”字的刻畫,抒寫了詩人愁腸百結難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髮,具有憂傷憔悴的感情色彩。 這首詩大約作於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寶末年,這時候唐王朝政治腐敗,詩人對整個局勢深感憂慮。此時,李白已經五十多歲了,理想不能實現,反而受到壓抑和排擠。這怎不使詩人愁生白髮,鬢染秋霜呢? 三、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詩(《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詩(《古風》59首);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幹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