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16890448769

    一、 材料方面

    1、 根據粒料級配密實原理,在施工過程中,材料本身級配不合理,粗骨料偏多、大小不當,碎石中針片狀顆粒含量過多,以及生產過程中實際使用砂率比試驗室提供的砂率偏小, 這樣細粒料不足以填充粗粒料空隙,導致粒料不密實,形成自由空隙,為氣泡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2、 混凝土配比的設計中,當採用的水膠比越大,則混凝土結構表面所產生的氣泡就會越多。這主要是因為當混凝土中的水達到飽和後,多餘的水份會從混凝土中游離出來而排出、並吸附於混凝土結構的表面,會被混凝土自身養護而吸收或隨著空氣而蒸發,形成氣泡。

    3、 某些混凝土外摻劑以及水泥自身的化學成份。也是導致氣泡產生的原因。因產生氣泡的機理要比物理原因複雜的多。所以,在選用外摻劑前,應做必要的配比試驗。

    二、 工藝方面

    1、攪拌時間對混凝土內部產生的氣泡也會有不同的影響。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如果攪拌不勻,同樣的水灰比,外加劑多的部位所產生的氣泡就會多,而未拌合到外加劑的部分則會出現坍落度不均、坍損大、離析等現象,但過份的攪拌又會使混凝土在攪拌的過程中形成的氣泡越來越多,從而產生負面的作用。

    2、在橋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構件主要使用大型鋼板整體成型,以便於模板的立拆。但大面積整塊鋼模無接縫,不利於多餘水及空氣的排出.易形成氣泡。同時為便於脫模,常在鋼模表面刷油。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 由於自由水往兩邊及上面走動,使得不吸水的鋼模與混凝土接觸面含水較多。同時鋼模刷油後有一定的粘滯力。使得接觸面的水不易跑動,這樣 混凝土表面形成水泡(最終形成氣泡)的機率較大。因此,鋼模面積太大和油的粘滯力對氣泡的排出是不利的。

    3、施工中振搗手的操作對混凝土表面出現氣泡的多少也有關係。混凝土振搗越好,其內部結構就會越密實,主要包含一是分層振搗的高度,二是振搗的時間。從試驗中可以看出,分層高度(即每次下料的高度)越高,則混凝土內部的氣泡就越不容易排出。但振搗的時間越長(超振)或越短(欠振)以及未振搗的部位(漏振),混凝土表面氣泡缺陷就會越來越多。超振會使混凝土內部的微小氣泡在機械作用下出現破滅重組,由小變大;欠振和漏振都會使混凝土出現不密實而導致混凝土的自然孔洞或空氣型的不規則大氣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旅遊都需要帶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