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674325945011

    受邀而來。首先先說一下汽車的隔音降噪原理:聲音都是由震動產生的,現在做隔音主要是兩種辦法。一是透過止震板增加車體的阻尼係數來從音源上降低噪音。二是用吸音棉來吸收噪音。常常我們把兩種辦法配合使用,先給車體貼一層止震板,再給止震板上貼一層吸音棉(吸音棉在有腔體的地方效果比較明顯)。還有一種材料叫低頻王,是一種混合材料,直接鋪設在底盤,用來降低低頻噪音。升級音響與做隔音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升級音響的話至少門板隔音是要做的,不僅可以減小喇叭發聲時的共振,還可以給門板內部形成一個共鳴箱,這對中低頻的發揮非常重要。其他部位的隔音可針對性的做。當然,如果預算允許,做個全車隔音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欣賞音樂的環境越安靜越好。具體怎麼針對,請看下圖:關於施工工藝,現在有兩種:1.整張貼法。隔音材料整張貼在車體上,最大程度的增加車體的阻尼係數來達到最佳的降噪效果。施工前車體是這樣的:(那些淡黃色就是原車用的隔音材料)施工後如下圖:2.條形貼法。實際上,這是近幾年才興起的工藝。施工後如下圖:這種施工工藝產生的意義在哪兒呢?更省材料? 車體更輕? 有這兩方面的原因,但並不是主要的!在整張貼法風靡隔音界一段時間後,發現了一個比較大的BUG。而且一旦出現這個BUG,整個隔音降噪之旅降變得非常麻煩。這個BUG就是原本噪音比較大的車,做完隔音後發現,誒??為毛我覺得有些暈車呢!!!?關於暈車,目前人類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其原因,但也有個大概的認識。其中一種就是低頻會引起人體不適。(有些喪心病狂的武器專家制造出了聲波炮……)其實人耳對高頻噪音比較敏感,一般能覺得吵的噪音都屬於高頻噪音。透過增加車體的阻尼係數,我們把車體的高頻振動都抑制成了低頻振動。也就是說,我們做隔音的時候,首先是降低了振幅,同時也降低了頻率。把人耳敏感的高頻噪音降低成人耳不太敏感的低頻噪音。在聽感上我們覺得噪音小了。但是!會有一部分人的身體難以適應這樣的低頻,出現了身體不適。當然,這些理論只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從這個理論可以推匯出,暈小轎車的人是最多的,而暈SUV與越野車的人相對較少,暈公交車的人會更少,暈摩托車的人會更更少,暈腳踏車的人幾乎沒有。現實中的現象與該預言完美一致,所以這個理論在出現更完美的理論前,是最可信的。如同出現量子力學前,經典力學相當可信。回到隔音,條形貼法就可以把這些噪音分散到更寬的頻段上去,可以儘可能的避免出現暈車現象。這幾年的市場驗證,資料表明確實如此。那究竟該選擇哪種工藝來隔音呢?個人建議:如果自己連同家人從來沒出現過暈車情況,整張貼吧。如果有過暈車情況,保守點,用條形貼法吧。如果實在條形貼法不能滿足你的隔音要求,至少尾箱用條形貼法,從經驗來說,尾箱對這種現象的影響是最大的。預算允許的話,加上吸音棉效果更佳:雖然我廢話了那麼多,大家也許以為我的重點講完了。但,真正的重點才剛要開始!!該如何挑選隔音材料?挑選隔音材料的第一步不是聽哪個品牌的名字好聽就選哪個而是……(上圖可能引起不適,如果我提醒的晚了,我也沒有辦法)沒錯,第一步是辨別真假材料。上圖就是用了假材料的後果……如果不差錢,挑最貴的一款準沒錯。下面這些辨別技巧是給預算有限和求知慾強的知友獨家奉上的止震板分為兩部分——鋁箔和膠層。主要就是看這個膠層是不是環保材料。假材料一般會使用瀝青來用作膠層。瀝青這玩意兒隨著溫度變化,其狀態變化很大。冷了很硬,熱了直奔液體而去,而且還會揮發各種有毒氣體。顯然不適合在車內使用。難道,難道瀝青就沒有一點優點麼?有,有兩點優點:一是室溫下長得很像真材料使用的橡膠,二是便宜。而正品材料現在都是採用丁基橡膠作為膠層,其狀態隨溫度變化很小,保質期內都會是那種像橡皮泥一樣的狀態。分辨這兩種材料的方法也比較簡單。撕一小坨下來,在手中揉捏一會兒,如果是瀝青,手上會留下很難去除的汙漬,如果是丁基橡膠手上還是乾乾淨淨。也可以用火燒一下,如果是瀝青會立馬開始流淌,並且助燃。如果是丁基橡膠,燒一段時間後才會燒起來,但並不助燃。如同所有商品一樣,選擇隔音材料的時候心裡應該有個準備。名氣越大的產品其廣告成本越高。但這並不等於名氣最大的就是最好的。畢竟在絕大多數頂級產品都是靠業內口口相傳來奠定其地位的。以上多處為個人拙見,如有錯誤,望指正。========================== 完善答案的分割線 ==========================最近透過閱讀一些資料似乎是找到了做隔音會產生暈車反應的一些線索:造車這種工業生產也是一種技術的積累,而噪音控制方面也和製造發動機變速箱一樣需要積累。很多大品牌的車廠生產的車輛噪音控制是相當優秀的。這不僅是因為使用了更多的隔音材料,在車體的設計上也是做了大量的最佳化。車載行駛中發動機會產生震動、排氣管會產生震動、輪胎與地面摩擦透過懸掛也會把震動傳遞過來、車身與空氣摩擦也會產生震動。這麼多的震動源混合起來就組成了車內各種各樣的噪音。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如果車身上的某些部件的固有頻率和這些震動源發出的頻率重合那麼就會產生共振。(這種共振也是讓車提前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共振之後就會產生更大的噪音。所以在車輛設計之初就考慮到這個問題,再加上後期的隔音處理,那麼噪音一般都會控制的比較好。如果設計之初無論是因為技術還是資金無法處理這樣的問題,再加上後期投入較少的隔音材料,噪音控制就可想而知了。而這次要談的共振問題就是,改裝店自然是沒有實力去測出每個部件的共振頻率,那麼降噪就只剩下一條路——儘可能的減小震動——也就是大量貼止震材料。那麼這就有一定的機率碰上這樣的問題——貼了大量的止震材料後,降低了這個部件的固有頻率,而運氣很差,剛好降到了一些車身自身產生的低頻上,那麼這個部件就會產生共振。因為貼止震材料都是降低共振頻率,那麼貼的相對較少就會降低的幅度少,這樣既抑制了高頻的噪音也儘量的規避了低頻共振的風險,或許是一套非常不錯的降噪方法。如果想降低低頻噪音,是有“低頻王”這種霸王級產品來發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宗煲仔飯做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