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積雪囊螢
晉代時期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地讀書,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
一天半夜,孫康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 他站在院子裡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後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
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呢!於是他感覺不到困了,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在雪地上看書。 孫康不顧寒冷,孜孜不倦的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於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同朝的車胤從小就好學不倦,因家貧沒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在夏夜他見室外飛舞著螢火蟲,就用白紗布袋把捉來的螢火蟲吊在書本上方,藉著微弱的光線進行讀書。之後,人們用積雪囊螢來形容家境貧困卻學習努力。
2,頭懸梁錐刺股
漢朝時儒學大師孫敬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經常讀到深夜,因為怕自己睡著,就把頭髮用繩子系在屋樑上,每當自己昏昏欲睡,頭垂到一定的時候頭髮就會被拉得很痛,從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戰國時期,政治家蘇秦 常常讀書到深夜,因此很疲倦,經常打盹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3,程門立雪
宋朝時候,有個讀書人叫楊時,他非常尊敬老師。他的老師是當時著名的學者程顥。
楊時四十多歲的時候,程顥死了。他聽說程顥的弟弟程頤也是一個有學問的人,就又拜程頤為老師。
有一個下雪天,楊時去找程頤請教一個問題。他到了程頤家裡,聽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便一聲不響地等著。過了好久,程頤醒了,才知道楊時已經等了好久,趕忙起來同他議論問題。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很厚了。
楊時這種愛好學習、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後來,人們就把這件事概括成“程門立雪”這句成語,來形容那些愛好學習又尊敬老師的人。
1、積雪囊螢
晉代時期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地讀書,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
一天半夜,孫康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 他站在院子裡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後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
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呢!於是他感覺不到困了,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在雪地上看書。 孫康不顧寒冷,孜孜不倦的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於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同朝的車胤從小就好學不倦,因家貧沒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在夏夜他見室外飛舞著螢火蟲,就用白紗布袋把捉來的螢火蟲吊在書本上方,藉著微弱的光線進行讀書。之後,人們用積雪囊螢來形容家境貧困卻學習努力。
2,頭懸梁錐刺股
漢朝時儒學大師孫敬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經常讀到深夜,因為怕自己睡著,就把頭髮用繩子系在屋樑上,每當自己昏昏欲睡,頭垂到一定的時候頭髮就會被拉得很痛,從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戰國時期,政治家蘇秦 常常讀書到深夜,因此很疲倦,經常打盹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3,程門立雪
宋朝時候,有個讀書人叫楊時,他非常尊敬老師。他的老師是當時著名的學者程顥。
楊時四十多歲的時候,程顥死了。他聽說程顥的弟弟程頤也是一個有學問的人,就又拜程頤為老師。
有一個下雪天,楊時去找程頤請教一個問題。他到了程頤家裡,聽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便一聲不響地等著。過了好久,程頤醒了,才知道楊時已經等了好久,趕忙起來同他議論問題。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很厚了。
楊時這種愛好學習、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後來,人們就把這件事概括成“程門立雪”這句成語,來形容那些愛好學習又尊敬老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