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中說:“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取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意思是說老鷹站立時雙目半睜半閉彷彿處於睡眠之中,老虎行走時慵懶無力,彷彿處於病態,實際這些正是它們準備取食的高明手段。所以,有德行的君子要做到深藏不露,不炫耀自己的聰明,不顯示自己的才華,才能夠有力量擔任艱鉅的任務。一般地說來,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惡機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機巧權變,又絕對不行,尤其是當他所處的環境並不如人意時,那就更要既弄機巧權變,又不能為人所厭惡,所以就有了鷹立虎行、如睡似病、藏巧用晦的各種做人方法。李白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詩,叫“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這句詩揭示了另一種意義上的深藏用晦的做人法。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龍沉潭那樣的伸屈變化之胸懷,讓人難以預測,而自己則可在此期間從容行事。病虎惑影動,瞠目聽狂風。雄鷹嗤雁從,側首思凌雲。磊磊男兒膽,錚錚誰人問?落落丈夫志,懨懨在承平。三國時期的司馬懿,就深諳“隱“的道理。他深藏爪牙,藏才隱志,終於把持了曹氏天下。在曹爽執政期間,司馬懿遭到排擠。於是司馬懿趁原配夫人張春華病逝之機,上書皇帝稱自己哀傷過度,得了重病,無法參與朝政。從此裝病近兩年。但司馬懿,一直在留意宮中動態,同時極力培養自己的勢力。在司馬懿稱病後,曹爽果然大失戒心。魏正始九年(248年)十二月,司馬懿從司馬昭那裡得知第二年曹芳帝及文武百官要祭掃高平陵(魏明帝墓,在洛陽南),順便狩獵。他意識到這是個很好的機會。然而大司農桓範也意識到皇帝大舉出城,京都一空是個危險,便勸曹爽說:“總領禁兵,不可兄弟三人同出以防城中變亂。”曹爽曰:“哪個敢反?”桓範曰:“大將軍忘卻城中尚有猛虎三隻。”在一旁的李勝答道:“司馬氏父子。”曹爽曰:“司馬老兒老病纏身,死在旦夕,有何可憂?”桓範曰:“此事不可不防,李兄不是剛被任命為荊州刺史嗎,就此為名前去探望虛實。”爽從其言。李勝抵往太傅府,司馬師引他進去。見司馬懿躺在床上,兩奴婢勉強將他扶起。李勝曰:“久不見太傅,今來拜望,天子命勝為荊州刺史,特來拜辭。”“咳!咳!”司馬懿猛咳不止,曰:“君屈就幷州,可惜可惜。幷州近胡,好為之備!”李勝以為司馬懿聽不清楚,大聲曰:“是荊州刺史,非幷州也。”司馬懿笑曰:“不赴幷州,是從幷州來?”李勝曰:“是南邊的荊州。”司馬懿大笑曰:“汝從荊州來啊?”李勝回頭與司馬師曰:“太傅為何病得如此嚴重?”司馬師曰:“病得耳聾。”李勝曰:“乞紙筆一用。”李勝寫到:“赴荊州”三字。司馬懿看後曰:“年老意荒,不解君意,今君回本州(李勝是荊州人),好建功勳,我死在旦夕,見到大將軍,千萬代我求他照顧犬子,如得眷顧,我死也瞑目。”說罷,司馬懿口渴,婢女拿湯喂他時流得滿身都是,然後虛弱地躺下。李勝回報曹爽,曰:“司馬老兒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也。” “他喝了一口湯,弄得滿身都是,狼狽至極。”曹爽喜曰:“此老一死,我再無憂矣。”於是曹爽一行人興高采烈地投入告行準備,再不對司馬懿有所防備。司馬懿抓住這個機會,發動政變,奪取兵權,控制洛陽,將曹爽兄弟及親族誅殺殆盡,遂專魏政。司馬懿在對手面前,儘量收斂自己的鋒芒,表面上百依百順,裝出一副為奴為婢的謙恭,使對方不再疑心,而一旦時機成熟,即一舉閃電般地把對手消滅。這就是一種韜光養晦的心術,是一種做人的大智慧。——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高調理事低調做人》
《菜根譚》中說:“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取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意思是說老鷹站立時雙目半睜半閉彷彿處於睡眠之中,老虎行走時慵懶無力,彷彿處於病態,實際這些正是它們準備取食的高明手段。所以,有德行的君子要做到深藏不露,不炫耀自己的聰明,不顯示自己的才華,才能夠有力量擔任艱鉅的任務。一般地說來,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惡機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機巧權變,又絕對不行,尤其是當他所處的環境並不如人意時,那就更要既弄機巧權變,又不能為人所厭惡,所以就有了鷹立虎行、如睡似病、藏巧用晦的各種做人方法。李白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詩,叫“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這句詩揭示了另一種意義上的深藏用晦的做人法。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龍沉潭那樣的伸屈變化之胸懷,讓人難以預測,而自己則可在此期間從容行事。病虎惑影動,瞠目聽狂風。雄鷹嗤雁從,側首思凌雲。磊磊男兒膽,錚錚誰人問?落落丈夫志,懨懨在承平。三國時期的司馬懿,就深諳“隱“的道理。他深藏爪牙,藏才隱志,終於把持了曹氏天下。在曹爽執政期間,司馬懿遭到排擠。於是司馬懿趁原配夫人張春華病逝之機,上書皇帝稱自己哀傷過度,得了重病,無法參與朝政。從此裝病近兩年。但司馬懿,一直在留意宮中動態,同時極力培養自己的勢力。在司馬懿稱病後,曹爽果然大失戒心。魏正始九年(248年)十二月,司馬懿從司馬昭那裡得知第二年曹芳帝及文武百官要祭掃高平陵(魏明帝墓,在洛陽南),順便狩獵。他意識到這是個很好的機會。然而大司農桓範也意識到皇帝大舉出城,京都一空是個危險,便勸曹爽說:“總領禁兵,不可兄弟三人同出以防城中變亂。”曹爽曰:“哪個敢反?”桓範曰:“大將軍忘卻城中尚有猛虎三隻。”在一旁的李勝答道:“司馬氏父子。”曹爽曰:“司馬老兒老病纏身,死在旦夕,有何可憂?”桓範曰:“此事不可不防,李兄不是剛被任命為荊州刺史嗎,就此為名前去探望虛實。”爽從其言。李勝抵往太傅府,司馬師引他進去。見司馬懿躺在床上,兩奴婢勉強將他扶起。李勝曰:“久不見太傅,今來拜望,天子命勝為荊州刺史,特來拜辭。”“咳!咳!”司馬懿猛咳不止,曰:“君屈就幷州,可惜可惜。幷州近胡,好為之備!”李勝以為司馬懿聽不清楚,大聲曰:“是荊州刺史,非幷州也。”司馬懿笑曰:“不赴幷州,是從幷州來?”李勝曰:“是南邊的荊州。”司馬懿大笑曰:“汝從荊州來啊?”李勝回頭與司馬師曰:“太傅為何病得如此嚴重?”司馬師曰:“病得耳聾。”李勝曰:“乞紙筆一用。”李勝寫到:“赴荊州”三字。司馬懿看後曰:“年老意荒,不解君意,今君回本州(李勝是荊州人),好建功勳,我死在旦夕,見到大將軍,千萬代我求他照顧犬子,如得眷顧,我死也瞑目。”說罷,司馬懿口渴,婢女拿湯喂他時流得滿身都是,然後虛弱地躺下。李勝回報曹爽,曰:“司馬老兒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也。” “他喝了一口湯,弄得滿身都是,狼狽至極。”曹爽喜曰:“此老一死,我再無憂矣。”於是曹爽一行人興高采烈地投入告行準備,再不對司馬懿有所防備。司馬懿抓住這個機會,發動政變,奪取兵權,控制洛陽,將曹爽兄弟及親族誅殺殆盡,遂專魏政。司馬懿在對手面前,儘量收斂自己的鋒芒,表面上百依百順,裝出一副為奴為婢的謙恭,使對方不再疑心,而一旦時機成熟,即一舉閃電般地把對手消滅。這就是一種韜光養晦的心術,是一種做人的大智慧。——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高調理事低調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