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羅陽人家張明堯
-
2 # 李老根2017
國樂絕響 論馬思聰《思鄉曲》與《梁祝》
馬思聰的《思鄉曲》是小提琴獨奏曲,而陳剛的《梁祝》是小提琴協奏曲。兩部作品風格不同,內容不同,創作背景亦不同。所以不能拿它們作對比而分出誰為第一,誰為第二。我的觀點是,兩部作品都是偉大的音樂經典。作為小提琴獨奏曲,沉思,憂傷,感懷,馬思聰的《思鄉曲》可稱唯一,沒有之二。而作為歡快,婉約,唯美,大氣磅薄,意境悠遠,反映愛情主題無限美好的小提琴協奏曲,陳剛的《梁祝》可比根據唐人張若虛長詩改編的琵琶名曲或古箏《春江花月夜》。兩支由西洋樂器演奏的大部頭,均可堪稱中華音樂的曠世精品。德國有貝多芬,巴赫,俄國有柴可夫斯基,奧地利有舒伯特,莫扎特,海頓。作為引進的西洋樂器,中國音樂家們能用小提琴把一部《思鄉曲》和一部《梁祝》演奏成偉大的震撼世界樂壇的絕世經典,這本身就是中國的絕代風華。記得我們年輕時,那種對馬思聰小提琴《思鄉曲》的摯愛,對陳剛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學習,真可以用詩歌的意境來形容。演奏《思鄉曲》,要在月色矇矓的夏夜小池邊,周圍很安靜,除了小蟲兒蟣蟣的叫聲,什麼干擾都沒有,一個人靜靜的拉。沒有伴奏都可以,把樂曲中的主旋律忽而用低八度,忽兒用高八度拉出來就成了。而拉奏《梁祝》呢,就有講究了,先要把自己淨身一番,白色的網鞋,的確涼的黑色下裝,嶄新的雪白襯衫。宿舍的地板要掃得纖塵不染,寶藍色的花瓶裡插上三兩技從山上折來的野白荷花。把桔黃色的檯燈罩上罩子,老式的電唱機放上黑紅色的《梁祝》唱片,唱針一擱下去,那長笛的前奏曲立馬就吹出歡快悠長的引子,一埸自我欣賞的音樂盛宴就開始了。哎呀,雖然業餘的玩一下,但我那從文革時代抄家,不知是哪位音樂人被抄走而流落在舊貨市場上五十塊人民幣淘來的德國小提琴,太給我爭氣了。那琴腹背面的虎紋,那F孔佈滿松香的琴碼處,只要琴弓往弦上輕輕一碰,悠掦的音符立即就跟隨唱片的樂章飛出窗外去,明媚的春光,南國的秀麗風物,綠楊芳草,歌館樓臺,壯麗的青春,飛舞的蝴蝶,一切人世間的美好都在樂章裡出現了。真不知自己陶醉了多少年,也聽醉了多少人,特別是單位裡的少男少女們。所以多少年後,只要腦海裡一出現馬思聰的名字,就會想起《思鄉曲》,一出現陳剛,俞麗拿(原創第一演奏者),就會想起《梁祝》。太美了,美倫美奐,可以入詩,亦可入畫。真的沒有任何語言,可以形容這兩部作品的絕代風華!不過有兩點倒是有些區別,《思鄉曲》由於因為作者受到極左時期政治運動的傷害,不能不說其作品的基調是灰暗而哀怨哀傷的,而《梁祝》則不同,它的面世剛好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五,六十年代,我們國家文學藝術服務於人民大眾的光明一面,比較契合社會主義建沒高潮時期,人民群眾奮發向上,Sunny進取的時代精神主旋律。可是有什麼關係呢?當一時的陰霾散去,人民音樂家們的作品,不也同樣受到了公正的對待嗎?因此,僅以此文獻給兩部不朽的曠世絕響!
-
3 # 李現梅682
馬思聰是南粵之子,被譽為(中國的音樂神童)。《思鄉曲》是中國第一首真正走上國際舞臺,即中國第一首被外國小提琴大師演奏的小提琴獨奏曲,堪稱世界精品。後來才有大家所熟知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雖然都是音樂精品,個人感覺(思鄉)的藝術成就更高。
回覆列表
這兩首樂曲完全沒有可比性!一首是在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下的優美作品,一首是在經歷極左迫害流浪他鄉的愛國知識分子的心靈之聲。各有其偉大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如果單從對於國家和民族的前途來看,我個人更推崇馬思聰先生的思鄉曲。它具有梁祝所沒有的現代人文氣息和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