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宇宙時空聯盟
-
2 # 明貞
漢字是象形會意指示等造字法造就的人與人之間交流符號,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書法的文字。如好,是女子相依而成,既可以表達母子深情也可指示男女愛情,可謂恰到好處又意義深遠。其實,各民族的始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但我們沿襲了下來,這也是文化末真正斷代的標誌之一,值得華人自豪。
-
3 # 一酒一杯茶
武
我們常說:我們愛好和平但決不懼怕戰爭。
這句話我們聽得多了,也沒覺得有什麼特殊之處。但仔細想來,確實是這樣,如果你沒有實力,別人欺負你時,你怎麼去獲得和平呢?
“武”這個字中,有一個止,一個戈
只有你手裡有武器,有武力的時候,你才能止住干戈。
正如毛主席說的:我們愛好和平,但以鬥爭爭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一個“武”字體現出了其中的道理,也充滿了現實主義和辯證主義的智慧。
-
4 # 旅居地球80年
漢字,一個字一篇論文,一個字一個故事。
如《道德經》裡面的道,解釋一下就必然是論文,否則詳解不清。道,有多種意蘊,它可以是走路的道,可以是修行的道,可以是形而上學的道,可以是今天的組合道德的道,還有聖人們天道的道,形象化人生道路的道,天體軌道的道,資料鏈的道,時間的道等等。
-
5 # 鹹魚論翻身
老婆教兒子寫“省”字,我見了,自言自語:“‘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聯絡”。老婆不解。我把“自”和“小”兩字在紙上組合成“省”字,又把“目”和“少”再組合成“省”字,老婆頓悟。
我故作嘆息說:“又想起那個女孩了。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聯絡,因此錯失所愛,真該反‘省’自己了”。老婆說:“既然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聯絡,已是使君有婦,羅敷有夫,還是‘省’‘省’心吧!”
我不甘心,指著牆角的掃帚說:“‘使君有婦’的‘婦’字何解?現在屋內有灰塵,是不是該‘女’的拿‘帚’掃掃?”妻子笑答:“‘婦’字確實是‘女’人拿掃‘帚’;意思是女主內,男主外;真正要掃的,一是屋裡的灰塵,二是男人骯髒的內心!屋裡掃不乾淨可再掃,男人的心掃不淨,只有把他掃地出門!”
“誰掃誰出門?”我假裝慍怒。
“‘婦’字是‘女’人拿‘帚’,你說該誰掃誰?”老婆有些得意,“請問‘羅敷有夫’的‘夫’字是啥意思?”
我想了想,說:“很‘二’的男‘人’謂‘夫’!可我又不二啊?”
老婆以教誨的口吻說:“‘天’字出頭為‘夫’,是說男人要頂天立地;‘人’字中間加上下兩橫為‘夫’,上即父母,下即妻兒,只有心中裝著父母妻兒,擔負應盡的責任,才能算‘夫’!”
老婆又沒完沒了地炫耀起她的文字功夫,什麼“‘人’字是左右協調,相互支撐”,什麼“心裡想著‘女’兒,想著兒‘子’,想著責任,就是‘好’男人”……我捂著耳朵說:“女人不可怕,就怕女人有文化!”
“你說誰是流氓?”老婆明白了我套用“流氓不可怕”來罵她,就要去拿牆角的掃帚,我見勢不妙,正要開溜,卻見兒子抱住了掃帚……
-
6 # 陳榮亮
每個字都有深遂的意義,講一講你對哪個字的哲理?
字的始創就是象形象意,既然是象形象意,那麼每個字就必須有其內在定義,才能被人們所認可,並流傳開來。
作為國學之傳丞者,測字術既古老而又深奧的東西,今天就以測字的角度,來說文解字。
如(父母)兩個字,父字怎樣來的?怎樣才算(父)?象形就是下面一個(人)叉開雙手舉著上面一個還未成人的(八),只有這個(八)長大了才成人。所以父親是一輩子的,上面那個(八)長大了,就不是父字了。父親的父字,是(女)字的一橫寫歪了,好好的一個女子,被搞歪了,便做了父親。這便是象意。
母親的(母)字,象形就是一個女人端著個大肚子,裡面有個小字出腳了,只要是女人生了小孩,也就成了母親,母字也是(女)字多了兩筆而成,在中間還有個(忄)心,女人有了性,方為母。象意猶深。
又如(貧富)兩字,貧呢,八刀分寶貝,路上撿到了一百塊錢,見者有份,八個人分也只有十來塊,怎能富得起來,古人說千租怕三分,何況八分?古人要富願望就簡單得多,富,家裡有一口田就得了,所以一口田加個宀,就成富了。象這種名詞形容詞,多以象意所出。
再有一種形容詞,是很難取象的,這是文字發展成熟之後,一種組合字,如:不大是奀,不用是甭,不好是孬,不正是歪。等,是以義取。
中華文字從象形;象意;到取義,是用一種獨特的形式演繹著古老的東方文化,其存在的意義遠比書面文化深遠得多,其上可追溯到每一段時期文明程度,人類的進化,社會發展史。
脫離了這種文化框架,就很難解釋自身發展史,如南韓,早就費除了漢字,就現在韓字,是沒辦法解釋南韓歷史的,那是因為南韓的歷史、文物、典籍刻著的是漢文化,以致多年後漢文化的消失,帶給他們的是一場災難。
-
7 # 風羽之翼
問題中“深遂”應寫做“深邃”吧。我最欣賞的漢字是“攀”字。記得小學時候學這個漢字時總是不會寫,記不住,語文老師教給我們一個口訣,在全班鬨堂大笑中一下子就記住了。口訣是:
一木又一木, 一X又一X;
大字中間過,手在胯下抓。
攀:本意解釋是抓住東西向上爬。攀登、攀越。也有貶義詞:攀龍附鳳,攀花問柳等。“攀”字的筆畫較多,就好像象徵著攀登的路很難,不能輕而易舉地得到。
國慶期間一部很火的電影由吳京主演的《攀登者》,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現在有很多業餘登山者也能登上“珠峰”峰頂,可是在新中國才成立10週年的1960年5月份,在登山物資奇缺、科學技術不發達、因中蘇交惡,前蘇聯隊員臨時撤出的條件下,中國隊員們和後勤保障團隊,憑著堅強的毅力,互相協助,付出了多人犧牲的代價,最終屈銀華、王富洲、貢布等中國隊員第1次從北坡登上了“珠峰”峰頂,完成了人類從未從北坡登頂的奇蹟。可惜因未留下影像,後來受到前蘇聯教授的質疑。但是隊員們把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和一座毛主席石膏像留在了峰頂。華人第1次登上“珠峰”峰頂,不僅代表著中國體育事業的進步,也為中國和尼泊爾邊界劃界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
1975年中國隊員第2次由北坡成功登頂,測量出了珠峰的高度:8848.13米(2005年中國精確測量出珠峰巖面高度為8844.43米),並找到了1960年第1次登頂留下的證據。潘多成為第1位由北坡登上“珠峰”峰頂的女性,也是全球第2位登上“珠峰”峰頂的女性。
姑且不論導演導的如何和演員演的怎麼樣,但這段真實的歷史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銘記的。那個時代人們的那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英雄氣概和犧牲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至於“攀”字所體現出來的哲理,我覺得用毛主席的一首詞來解釋是最合適不過了。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
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典剛剛過去,真是彈指一揮間。事實證明華人“可上九天攬月”:已經由“神舟”系列飛船和“嫦娥”系列探月衛星以及“天宮二號”空間站實現了。“可下五洋捉鱉”:“蛟龍號”深潛器最深能潛7062米,遼寧號航母已經走向深藍,第一艘中國產航母即將服役……談笑間我們華人把外國幾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事在短短20年間就辦成了。這是因為我們華人堅信: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
8 # 力燁先生
【悟】吾心生宇宙,
宇宙在吾心。
【空】人工挖一穴,
空空是明君。
【問】如有不解事,
張口門裡問。
【答】君既有難疑,
合掌笑迴音!
-
9 # 文壇太陡夏不來
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出過一個謎語給我猜,謎面是:“三人同日去看花,百友原來是一家。禾火併肩警危險,夕陽橋下兩隻瓜”(打四個字)。
我那個時候雖然還小,也沒讀多少書,但還是讓我猜到了謎底:“春、夏、秋、冬”四個字。
夏季在一年四季中承上啟下、繼往開來,俗話說:春播、夏長、秋收、冬藏,意思是說春天播種、夏天生長、秋天收穫、冬天儲藏。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既實現了春天的理想,又孕育著秋天的希望。
-
10 # 五福臨門了凡四訓
“福”字的字形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一福的字形
小篆的“福”,從“示”,“畐聲”。“示”,小篆的“示”上部為“二”,“二”古通“上”字;下部為“三條下垂的線”,義作“上天垂相”解。所謂“上天垂相”就是現代所說的“自然法則”。
又以甲骨文“畐”,象兩手尊奉於“示”前,表尊奉上天垂相,無所不順之意。
亙古至今,無人莫不希求有福。從甲骨文“福”之字形可窺見,古人為我們揭示了“福”就像是兩手尊奉、承順於“示”之前,一切當道法自然,遵從天理;“福”就是尊重順應自然的原理原則,不相違背之意。這是古人傳給我們後世子孫至簡至真的人生哲學——求福的真諦。
中國古聖先賢共同發現(而不是發明)的宇宙真相,永恆不變的自然的法則;不是說統治者來制定的法律規則,強迫人遵守的。《文昌帝君陰騭文》中說:“作事須循天理。”這個“天理”指的就是古聖先賢發現的自然法則。“天理”二字,與人慾相反。天理者,作事之準則,猶匠氏之有規矩,射者之有正鵠。循之則是,舍之則非。循之則公,舍之則私。循之則為上達,舍之則為下達。循之則宅衷仁恕,天道佑之,動與福俱;舍之則立意溪刻,惡星隨之,動與禍俱;其得其失,相去天淵。
二英國研究佛教的專家關大眠說:
Dharma may be translated as "Natural Law", a term which captures both its main senses, namely as the principle of order and regularity seen in the behavior of natural phenomena, and also the idea of a universal moral law whose requirements have been discovered by enlightened beings such as the Buddha (note that the Buddha discovered Dharma, he did not invent it). Every aspect of life is regulated by Dharma; the physical laws which regulate the rising of the sun, the succession of the seasons, the movement of the constellations. In the moral order, Dharma is manifest in the law of karma, which governs the way moral deeds affect individuals in present and future lives. Living in accordance with Dharma and implementing its requirements leads to happiness, fulfillment and salvation; neglecting or transgressing against it leads to endless suffering in the cycle of rebirth. (英•關大眠著《佛學概論》第96頁。)
[譯文]:法可以譯作“自然法則”,包含兩層主要意思。一是一切自然現象中可見的規律法則。二是普遍的道德法則;得道成佛之人如佛陀發現了這個普遍規律的具體道德準則(須記住佛陀發現了“法”,而不是創造了“法”)。生命的每一方面都受到法的轄制,自然法則支配著日升日落、四季交替、星移斗轉。在道德秩序方面,法彰顯於業力法則之中,這個法則就是人們道德行為的好壞影響人們今生和來世的生活。具體說,依照道德的法則的要求去做的人就會得到幸福,圓滿和解脫;忽略或違背這個法則的人就會導致輪迴中無窮無盡的痛苦。
In the cosmology set out above, karma functions as the elevator that takes people from one floor of the building to another. Good deeds result in an upward movement and bad deeds in a downward one. Karma is not a system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meted out by God but a kind of natural law akin to the law of gravity. Individuals are thus the sole authors of their good and bad fortune. (英•關大眠著《佛學概論》第37頁)
[譯文]:在我們這個世間,業力的功能像一個電梯把人從一層運到另一層。好的行為導致人上升到高層次;而壞的行為把人降到低層次。業力並不是由上帝制定的一套獎勵和懲罰規則;而是類似於地球上的重力規律的一種自然的法則。每個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換句話來說,就是自作自受;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就是業力運作的法則。
三求福必須遵守的自然法則是什麼?
這個自然的法則具體指的是什麼?業力法則具體的運作規律是什麼?關大眠沒有講清楚。而我們中國的古聖先賢和佛經中有準確的論述。這個自然法則在人間低標準是因果報應,是十善業。十善業具體包括: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或稱十善業道。
高標準就是淨業三福。淨業三福具體說就是: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四積德行善 得福得壽
積德中的“德”指的是“陰德”。何為“陰德”?《了凡四訓》曰:“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
行善中得“善”。佛經中常說“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有兩個標準:低標準的“善”是做到十善業;高標準的“善”是要做到淨業三福。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儒家經典《中庸》曰:“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易經》雲:“厚德載物”。只有厚德之人才能享受到這些福報;否則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太上感應篇》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了凡四訓》雲:“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又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改過和積德行善是改造命運的具體方法。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是----贏!
抄錄一下一個網友的解讀:
贏→ 亡、口、月、貝、凡
第一個字「亡」:亡代表要有危機意識,我們必須要隨時瞭解我們所處的環境變化,過去成功的經驗往往是未來失敗最大的主因,安逸的日子過久了,我們會越來越喪失鬥志,有一個敵人或競爭者的好處是,它至少不會讓你懈怠。
亡也可以表示「無」的意思,要學習讓自己歸零,對很多人、事、物不要有主觀的成見,能多方瞭解彼此的需求。亡也可以很單純是死亡或結束之意,雖是結束,但生命的週期是無限開展的,它更象徵了機會與無限的生命力。
第二個字是「口」:口代表溝通,必須把你的想法告訴所屬,要在不同的場合中宣示要達成的目標與決心。國父 孫中山先生建立民國,他雖然沒有參與戰事,但他卻不辭辛勞在海外奔走,向僑胞募款並宣揚民主理念。
成功的溝通是雙向的,除了有良好的言語表達能力之外,也要有傾聽的能力。聽得清楚,有助於瞭解彼此的需求,更有助於自己陳述論點。
第三個字是「月」:月指的是時間,任何贏都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在歲月上下功夫,泡沫式的英雄作風最後總如曇花一現般地消失無蹤。棒球投手要有很嚴格的訓練,他無法從書本中得到贏球的技巧,必須在一次一次的比賽中掌握自己的優勢,訓練自己的膽識與應變能力。
月也代表親身的實踐,代表你無法只用命令方式,讓別人來助你成功,而是要以身作則,以德服人,那時就會像眾星拱月一般,閃耀著燦爛的光芒。
第四個字是「貝」:中國最早以貝為交易的貨幣,因此貝可以簡單地說是錢,然而有錢就一定會贏嗎?這倒也未必,有的人雖然沒有錢,但是他有技術,有智慧財產權、商標專利、豐沛的人際關係、跨國性公司的經營管理經驗……等,這些可能都是無形的資產。
因此「貝」就廣義而言,應是籌碼,是可以為自己加分的要素,它可能就是一個人的獨特性,而要如何增加自己的籌碼呢?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裡,隨時增加自己的知識,保持學習的態度,就是最好的紮根方法。
第五個字是「凡」:顧名思義,凡指的是平常心,我們努力去爭取勝利,但是最後的成績,往往不一定盡如人意。
華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每一個失敗中都含著成功的因子,我相信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要比從成功中學到的東西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