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生半閒
-
2 # 二胎美媽親養記
一般寶寶學走路都在一歲左右。1~1.5歲都屬於正常範圍。有的早的寶寶11個月,但是寶寶走太早了,怕會影響腿部發育。
我女兒11個月走路,兒子目前10個月,會獨立蹲下再站起來。他們倆大運動發育的都比較好,腿部力量好,所以走路都挺早的。
想訓練寶寶學走路,首先要先鍛鍊腿部力量。我總結下我自己孩子的經驗,有幾個姿勢可以在家給寶寶做訓練。
1、雙手撐地,跪在地上,媽媽雙手環抱寶寶腰部,幫助寶寶保持姿勢十秒鐘。每天多練習幾次
2、讓寶寶跪在地上,媽媽面對寶寶雙手拉寶寶,給寶寶一個力度讓他自己站起來。
3、在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讓寶寶可以有扶著的物品,自己站起來。我們家有一個大大高高的床圍,寶寶天天自己扶著站起來
4、等寶寶可以很好的雙腳掌站地,也可以扶著物品利用腳掌站穩,而不是靠腳尖的力量,媽媽就可以雙手拉著寶寶教寶寶邁補走路了。
-
3 # 張海波160007587
我不是育兒專家 不能從科學角度分析 我想我還是從我看孫子的經驗來說說吧 我沒有完全按嬰兒發育的標準要求來做 我認為一切順利其自然 寶寶現在已經會爬了 他的媽媽 爸爸每天都要跟我說 要給寶寶用學步車 要沒事就扶著寶寶走 鍛鍊寶寶要早一點會走路 我認為寶寶現在還沒有發展到可以走 那你硬要外力幫他 去走 這不就是拔苗助長嗎 那對寶寶的身體發育肯定會有影響 所以我在平時的看護過程中 都儘量按寶寶自己的想法去做 多讓寶寶聽音樂 玩遊戲 唱歌 聽三字經 四經五書 多爬 我孫別看只有10個多月 但非常樂觀開朗活潑可愛
-
4 # 嘿呦喂哦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節奏,大部分寶寶在9~15個月就能開始學習走路,別人家孩子早或者晚和你都沒關係。瑞士專家表示,當孩子超過18個月還沒有行走跡象,那才需要尋求醫療幫助。
有的家長育兒心切,在寶寶7~8個月就拉著他走路,這根本是揠苗助長。寶寶的身體沒發育完全,腿部骨骼和肌肉還不足以支援他走路,強行走可能會對他們小小的身體造成損害,走出來的姿勢也可能是“內八字”。
當寶寶具備下面這三個條件時,就可以考慮讓他開始學習走路了。
1.寶寶能自主性得握拳,並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使用腳趾拇指。
2.寶寶腿部肌肉能支撐身體重量,能好好地站起。
3.寶寶能靈活地轉移身體重心,且能靈活使用四肢。
許多家長在教寶寶學走路,都會選用拉著他們雙手的姿勢,其實最好扶著寶寶腋下或者腰部進行走路訓練。因為寶寶不可避免地會摔跤,此時你一用力,寶寶可能會被拽起來,甚至胳臂脫臼。
更不要拉著寶寶的雙手,讓他身體懸空。雖然寶寶不重,但對於他自己身體的肘關節來說,已經是“不能承受之重了”。
當寶寶可以自己扶著東西走路時,家長就可以抓著他的小手輔助訓練了。不過最好是握住胳臂,即肩膀和胳臂肘之間的那一段,切記不要捏疼寶寶。
等孩子四五歲就可以學漢字了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父母可以用手機下載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來教寶寶認字。寶寶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體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體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5 # 凌晨媽媽育兒
老話常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形容的就是嬰兒發育的每個階段學會的事情,走路也是寶寶發育的一個重要特徵,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教孩子走路呢?
如何幫助寶寶學習走路?1、孩子是否有走路的條件
首先,在教孩子走路之前,應該判斷孩子是否具有走路的條件,不能揠苗助長。一般而言,如果孩子能夠自己扶著東西走的很穩,而且自己不扶著東西的時候有頻繁想站起來的趨勢,就說明孩子有想要走路了,而且身體的發育也符合走路的條件了。
2、準備合適的輔助工具
學步車是不建議的,使用學步車,寶寶有依賴性而且不安全。而且經過常見時間的研究調查,專家們發現,長時間使用學步車,容易造成孩子嬰兒的骨骼發育異常,導致骨骼變形。我們常見的"O"形退就是其中的一種。還有一種“X”腿形,也有可能是因為使用學步車造成的。
輔助工具可以選助步車,寶寶可以慢慢推著車子前進,身體也能跟著向前走,這樣很快就能學會走路了。
3、訓練寶寶起立
如果寶寶非常喜歡牽著走路,或者扶著牆走路,家長就可以先訓練寶寶蹲下起立了,能夠訓練寶寶的腿部力量,讓寶寶後期走路的時候能夠走得更穩。
4、變換方式
如果寶寶能夠慢慢的單獨行走幾步,家長可以讓寶寶蹲在地上慢慢的起來,自己在孩子的幾步之遙,讓寶寶慢慢練習的走到家長的面前。慢慢的訓練寶寶的走路方式。
ps:寶寶剛開始學習走路的時候,不宜穿著鞋子走路。因為他的平衡力不是很好,
訓練寶寶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建議家長抓著寶寶的手走路,容易造成手脫臼的情況,損傷娃的手部關節。之前我在教大寶走路的時候,因為牽著娃的手走路,實在是太方便了,不用彎著腰。對此,帶過孩子走路的寶媽都深入手體會,彎著腰帶孩子走路,一天下來就是腰痠背痛。
所以,我就直接牽著孩子的手走路,婆婆看到了,讓我不要牽著寶寶的手走路(寶爸小時候,婆婆抓著手學走路,有次走的急摔倒後,小手直接脫臼了)。
總而言之,寶寶學走路,就是需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家長要做好保護措施,以免寶寶跌倒受傷。
回覆列表
寶寶出生後都有七坐八爬的說法,實際上七坐八爬也是寶寶在為接下來的站立和走路做準備。一般來說,大部分寶寶到了十個月就不再滿足於滾爬,開始都站立和邁步感興趣。從滿了十個月開始,大多數寶寶可以依靠著手邊的支撐物站立起來,十一個月後,可以扶著支撐物蹣跚起步。這個時候,就是寶寶走路覺醒期,父母掌握好這個時期,就能很好地引導寶寶儘快學會走路了。
寶寶進入走路覺醒期時,父母不要急著馬上扶著寶寶讓他開始邁步,應該先拉著寶寶的雙手,教寶寶學會下蹲。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雖然可以扶著支撐物站立,但是該不能在站立後自己順利地坐下。因此需要先教會寶寶下蹲,然後順勢坐下,等多做幾次寶寶熟練後,大人再放開手,讓寶寶自己來。待寶寶可以熟練地站立、蹲下、坐下後,可以接著教寶寶爬上爬下。也就是教寶寶從床上爬到地下,並站穩。待寶寶熟練地爬上爬下都能夠穩當站立夠,就可以開始教寶寶走路了。
學習走路應該從扶著寶寶起步開始,大人扶著寶寶的腋下,引導著寶寶慢慢邁步。待得寶寶可以大膽邁步後,大人逐漸放開扶著寶寶的手,然後和寶寶相隔兩步遠,伸手引導寶寶邁步走向自己。這個過程中,寶寶做得好的,大人要不吝誇獎,給寶寶大大的笑臉和表揚,鼓勵寶寶大膽邁步。教寶寶學走路一定要慎用學步車,學步車不利於寶寶腿部骨骼的正常發育。同時也容易讓寶寶對學步車產生依賴心理,離開學步車後膽小得不敢邁步,反而影響到寶寶覺醒的起步意識。
對於寶寶學走路,家長千萬不要以為早點好。在寶寶滿十個月前,他的身體發育和腿部骨骼肌肉都不足以支撐邁步走路,過早學步有可能對寶寶的腿部骨骼帶來損傷,也會影響寶寶走路的姿勢。因為腿部骨骼支撐不夠,過早學步的寶寶,形成走路外八字的例子不少,家長還是應該重視。教寶寶學走路時,家長還應該記住一點,不要拉著寶寶的雙手教他邁步,以免寶寶重心不穩摔倒時拉傷他的手。扶著寶寶的腋下是最好的,能快速地穩住寶寶不穩的身體,防止寶寶摔倒。寶寶剛起步學走路時,摔倒時難免的,家長一定要給寶寶提供學步的安全環境,免得寶寶摔嚴重了,對學步起了恐懼心理,長時間不敢再邁步,走路就會晚很多了。
教寶寶走路並不難,家長需要具備的是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不僅要儘量抽時間陪寶寶上爬下爬和站立,還要在寶寶勇敢邁步時及時給予愛的鼓勵。學步的練習在寶寶滿了十個月就可以從站立開始,每天練習站立的時間不要過長,二三十分鐘就夠了,滿了十一個月後,就可以丟開手讓寶寶自己站立幾分鐘了。等寶寶能夠自己站立穩了後,開始扶著寶寶練習邁步,每天分幾次練習,每次練習的時間也不要超過半小時。學步期間,注意寶寶的飲食營養,不要讓寶寶有缺鈣缺鋅缺鐵的現象,以免影響寶寶身體和行為的正常發育。還應該經常帶寶寶去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這有助於寶寶身體對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