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戰國時期韓非《韓非子·亡徵第十五》。意思是國小而不處卑位,力弱而不畏強勢,沒有禮儀而侮辱鄰近大國,貪婪固執而不懂外交的,可能滅亡。原文節選:大心而無悔,國亂而自多,不料境內之資而易其鄰敵者,可亡也。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太子已置,而娶於強敵以為後妻,則太子危,如是,則群臣易慮者,可亡也。譯文:君主狂妄自大而不思悔改,國家混亂還自我誇耀,不估計本國實力而輕視鄰近敵國的,可能滅亡。國小而不處卑位,力弱而不畏強勢,沒有禮儀而侮辱鄰近大國,貪婪固執而不懂外交的,可能滅亡。太子已經確立,君主卻又娶強大敵國的女子作為正妻,太子的地位就會危險,這樣一來群臣就會變心;群臣變心的,可能滅亡。擴充套件資料:作者簡介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稱韓非子,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人 。戰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韓桓惠王之子,大儒荀子學生,秦國丞相李斯師兄。作為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韓非關於法家學說的著作,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韓非深愛自己的祖國,但他並不被韓王所重視,而秦王卻為了得到韓非而出兵攻打南韓。韓非入秦後,上陳秦王弱秦保韓之策,終不能為秦王所用。因彈劾上卿姚賈,而招致姚賈報復,遂入獄中。秦始皇十四年(前233年),為李斯所害。韓非雖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卻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韓子》(韓非子)為秦國治國經要,幫助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韓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對後世影響深遠,將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集於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將老子的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著有《韓子》(韓非子),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思想。
出自——戰國時期韓非《韓非子·亡徵第十五》。意思是國小而不處卑位,力弱而不畏強勢,沒有禮儀而侮辱鄰近大國,貪婪固執而不懂外交的,可能滅亡。原文節選:大心而無悔,國亂而自多,不料境內之資而易其鄰敵者,可亡也。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太子已置,而娶於強敵以為後妻,則太子危,如是,則群臣易慮者,可亡也。譯文:君主狂妄自大而不思悔改,國家混亂還自我誇耀,不估計本國實力而輕視鄰近敵國的,可能滅亡。國小而不處卑位,力弱而不畏強勢,沒有禮儀而侮辱鄰近大國,貪婪固執而不懂外交的,可能滅亡。太子已經確立,君主卻又娶強大敵國的女子作為正妻,太子的地位就會危險,這樣一來群臣就會變心;群臣變心的,可能滅亡。擴充套件資料:作者簡介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稱韓非子,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人 。戰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韓桓惠王之子,大儒荀子學生,秦國丞相李斯師兄。作為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韓非關於法家學說的著作,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韓非深愛自己的祖國,但他並不被韓王所重視,而秦王卻為了得到韓非而出兵攻打南韓。韓非入秦後,上陳秦王弱秦保韓之策,終不能為秦王所用。因彈劾上卿姚賈,而招致姚賈報復,遂入獄中。秦始皇十四年(前233年),為李斯所害。韓非雖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卻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韓子》(韓非子)為秦國治國經要,幫助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韓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對後世影響深遠,將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集於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將老子的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著有《韓子》(韓非子),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