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幹部130557288

    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平衡,誰能掌握平衡誰就能掌握世界。大同世界只有中華文明能夠實現。西方零和搏弈的文明最終會走向衰敗。

  • 2 # 張少波天星巒頭風水

    中道在道儒兩家都是秘傳,即是傳說的:法不傳六耳,口傳心授。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怕誤傳。能領悟中道的屬小眾人群,若不對路,或者沒到時機,機緣不對,傳給誰害誰,不僅如此,還害死師父,引起是非。

    有靈氣,或領悟的差不多了,機緣對,只需幾句話,莫逆於心。否則說的越明白,聽著越糊塗。

    從國學理論上看,儒家說的最詳明。不過,仔細看過《禮記.中庸》,發現"中庸"其實是《易經》的發揮。而易學,說的最簡要,即是河圖的中央五和十兩個數,把中道說盡了。

    中道分先後天,後天即坤卦,為全德,純陰之體,《道德經》的說法是"赤子",嬰兒,丹道里的道胎,儒家說是太極。

    先天即乾卦,為真人,純陽之體,儒家說法即無極,至聖。

    中道的盡一步闡釋,而且大眾普遍能理解的,是五行,干支,周易諸學說。

    中道五行為土,分戊土己土。五行生八卦,配天干地支時,進一步闡釋了,土為中道的意思,並不是立於中央,而是無處不在,佈於十方,藏於萬殊,所以為中。

    周易則是說明了後天轉為先天的途徑,後天八卦,經六十四種變化,轉為先天八卦。洛書變為河圖,凡人變為真人,小人成為聖人。這些變化的前提是中道,離了中,變不了。不過,周文王畫的時候,想把此事說明白,大多數人看到這些變化,更糊塗了。

    其實先後天的中道,銜接的最清楚明白的,是中醫。能把中醫學好用好,最直接明白了。經書裡都是比喻,容易理解偏,走到八杆子打不著的地方。中醫脾是脾胃是胃,肝是肝肺是肺,正經奇經,先天后天,都是實指。猶其是經書上從不明說的西南坤地,醫書上直說就是陰蹻,從不遮掩。現在真正的國學,只有中醫能盡情發揮,只要真能治病,理論上沒禁忌。換個地方就不行,說到形而上,就有是非無窮。

    說了一圈子,還是國學源頭的河圖,先天八卦,表達的最直白簡要,有人指點,有機緣的人一下就入道了。入道了只要真心不退,總會遇見真師。所有經書,最多明說一半,有的說上一半,有的說下一半,但你明知道這兩半,沒有師父真傳也合不到一起,因為看起來是不可能的,還有危險環節,所以不遇真師莫強猜。

  • 3 # 橘色的貓

    中庸之道是中國思想史的重要的哲學觀念和踐行標準。

    “中庸”一詞始見於《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雖然“中庸”一詞在《論語》中僅出現了一次,中庸之道卻彰顯於《論語》的字裡行間。中庸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而:

      執兩用中。“子日:‘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中庸》)孔子稱讚舜能把握事物的兩個極端而用中庸之適去引導人們,這也是舜能夠成聖的原因。“大知”的聖賢待人處事能不偏不倚,不槓不縱,無過不及,而取其中。“不及”固然是不好的,但是“過”亦不足取。如“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日:‘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日:‘過猶不及。’”(《論語·先進》)這都不是中庸之道,雙方面都不可實行,堅持中庸,就不能偏激,而要居中考慮。《論語》中中庸之道隨處可見,又如子夏請教孔子,“子日:‘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處理事情不能過急過躁,不拖拉亦不求快,就需要“中庸之道“,快不慢,恰到好處,才能達到目標。再如:“子日:‘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質”和“文”是為兩個方向,樸素超過文采就略鄙陋,文采超過樸素就略浮誇,文采和樸素相得益彰,這才是“中庸之道。

      和而不同。孔子從史伯“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觀點出發,結合了晏嬰的“和與同異,否可相濟”的觀點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的觀點。“和”是說不論事物還是見解都是統一性與差異性共存的,君子崇尚道義,見賢思齊,見不賢而改之,從而求得和諧統一。“同”是指盲目認同,重利輕義,不能與他人交流,從而不能和諧共處。

      權變時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中庸》)中庸雖為天下致理,但也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君子應一日三省吾身,應時而變,處處中庸,而又處處適中。“子日:‘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犯乎!狂者進取,犯者有所不為也。’” (《論語·子路》)孔子認為,完全實踐中庸之道的人是很少的,近朱者赤,近積極的人也會有積極地狀態去學習,孔子也是這樣做的。他說:“子謂南容,‘邦有適,不廢;邦無適,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論語·公治長》孔子主張“天下有適則見,無適則隱”(《論語·泰伯》),並讚揚甯武子“邦有適則知,邦無適則愚”(《論語·公治長》)身處亂世就要清靜自守,保全自身兔遭刑戮,然後才能厚積薄發,在有適之邦將自己的經天緯地之才施展出來。孟子認為孔子達到了“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孟子·公孫衛上》)之境界,故稱讚他為“聖之時者”。

    中庸之道是“中和之道”,和而不同。從和來講,它是建立在差異性上面的多重矛盾的有機統一,沒有差異性就談不上和。和不是妥協的產物,也不是將差異性同化,不能人為的去掩蓋矛盾或者取消矛盾,而是在差異性之上建立的辯證統一。既要求差異性,又人們在處理事務的對立時,找到可以正確處理的平衡點。找到一個準確的“度”,度是在質與量的轉換之間的界限,不能做到過猶不及,也不能做到追求極端。“中”是指對“度”的保證,做到不偏不倚,沒有偏頗,適度的解決矛盾,不讓其惡化。對質與量的轉變起到控制作用,要在矛盾的一方的改變的時候適時的區調節另一方,從而達到平衡和和諧。

      其次,從“時中”的角度來說,儒家強調的是應時而變,應事而變,隨時隨地的作出調整,不能一成不變。要求踐行者能夠靈活地辯證地去執行自己的行為。“中”和“權”是相輔相成的,而且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一者是標準,一者是標準的執行方法。沒有方法,標準就沒有執行的途徑;沒有標準,方法也就沒有用處。從孔子“無可無不可”,到孟子 “執中無權猶執一”,“中”沒有固定的解答,我們理解的中就是辯證的居中,不是僵化的執著於中間,而是依據事物本身的特點來辯證的處理,不能形而上學。事物是不斷地發展變化的,中庸是在不斷髮展變化之中去理解的,它的內涵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的合理調整才是“中”。我們不能盲目的去做和事佬或者好好先生,對一切保持折中的態度,這不是中庸。

      儒家中庸思想作為歷史的產物,今天是否還具有現實意義呢?我們知道,“貴和尚中”是東力一文明的精髓,是中國文化的基木精神之一。從這點上看,中庸思想在現代社會強調蔡體和諧和平衡發展的人背景下,在西方文明的危機引發了對東方傳統文化的反思中,仍有著鮮明的時代意義,它對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指導作用。

  • 4 # 我的小悟

    所謂中道指“執兩用中,用中為常道。”朱熹釋《中庸章句》之“中”謂:“中者,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之名。”什麼是“執兩用中”呢?“執兩”指把握“兩端”,是指人與己、物與質等矛盾的對立而說的,否則離開兩端,“中”也不存在。是指對立面的統一、聯結、和諧、平衡等等。中道就是不偏不倚,過猶不及。要求人與人和諧相處,作為常道來遵守。孔子曰:“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是至高無上的道德吧!老百姓對它已很少聽到或見到了。)道家觀察瞭解許多人生現象,如進與退,盈與虛,禍與福,智與愚等。在現實人生中,不是太過,就是不及。所以提醒人們,盈不可久,欲進故退,大智若愚。也幾乎貫穿中和之道人生哲理。總之,中和之道是一個重要的思想辨證方法和人生哲學理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牌子的螺旋藻效果好?